褚霞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教授他们写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认知。思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有效的认知方式,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思辨、批判性的写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思辨性文本材料阅读指导
1.利用教材中的思辨性文章
教材中有一系列思辨性文章,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仔细研读和分析,不能单纯地局限在文字理解方面,而是要关注论证逻辑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比如,在古代论说文篇目中,《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师说》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篇目。不难看出,这些篇目中普遍都是以相对理性的分析或者是恰当的判断为基础,教师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导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思路,进而掌握古代先贤的分析说理方法。教学古代论说文体时,不能单纯地将教学目标限制在学生对古文字词句的理解或者翻译上,而是要打破古汉语的局限性要对比,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古人说理的魅力。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分析观点的提出、使用论据论证的方法以及论证结构的安排等。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合理推荐说理类的篇章,让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2.阅读经典思辨性文章
在高中写作教学中,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可以安排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轮流在上课前5分钟,分享课下阅读体验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读书报告会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达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安排活动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议论文,指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师可以安排思辨阅读周活动,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思辨文章,在读书报告会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讨论和分享。比如,在撰写班级日志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记录校园活动以及校园生活,还要指导学生对这些生活事件进行理性思考,从而思辨能力提高。比如,“追星”是高中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学生在班级日志或者和同学、老师介绍自己时,都会分享自己的追星过程,还会涉及别人对追星的看法。教师可以将追星作为一个主题,指导学生围绕“追星”展开思考。如哪些人比较支持追星,而哪些人比较反对追星,对比分析这两类人时,又能有哪些发现。
另外,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还要让学生记忆与背诵一些思辨性语段。在与学生进行深入交谈时,如果提起自己会背诵的经典议论段落,学生大多想到的是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中要求背诵的段落。基于此,接触和了解了经典议论文后,可以适当让学生将经典的议论文段落背诵下来,以达到良好的积累效果。
二、写作过程中的疏导策略
1.就事论事,具体分析
分析传统写作理论,思辨性写作通常是以简单概括为主。这些理论阐述角度虽然正确,但是在具体训练中经常会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有效应用,导致没有突破。所以在各高中写作教学中,可以将理论延伸到具体事件的分析以及引申生发上,从多个角度出发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这里的具体事件分析能力,通常是指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特殊的事件或者生活现象等进行分析的,也可被看作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能力,对写作议论文而言具有实质性意义。这样不仅能避免学生在审题时,出现概念混淆等问题,而且能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等一系列偏题、离题等问题。
现阶段高中生接触到的作文题目基本上都是以材料作文为主,学生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作文材料时,不能急于提炼观点,而是要结合各种材料,明确思维走向,也就是要确认材料属性。确认材料属性通常情况下是指审题,但是又与其有一定区别。材料属性的确认通常情况下是以阅读为基础,对材料进行客观分析。提炼论点时,能对思维的整个方向以及深度进行准确和有效把握,尽可能避免出现思维不活跃等问题。比如在某作文题材料:这里的每一朵花下面都有刺,刺伤了小姑娘的手指,所以小姑娘认为这是一个坏地方。看到该材料时,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根据小姑娘前后的说法以及对应的因果进行判断,就会得出花朵下面的刺刺伤了手指与这是个坏地方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不符合逻辑。由此可以看出,小姑娘在思考问题时,其思维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因此,可以提炼其中隐藏的论点,这样就能写出符合立意的文章。相反如果不能確认材料属性,只是单纯盲目地分析,随意立论,比如有些学生从中总结出“爱护公物”等结论,便会偏离主题。
2.引申生发,规避思维定势
在议论文写作中,求同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寻找和作文论点具有相似之处的材料,是学生在思辨性写作中比较常见的思维模式。比如,以“宽容”为话题写作,可以列举“六尺巷”“毛主席和警卫员”等不同类型的材料,阐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论点。求同思维的训练,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求同思维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对学生积极思维的形成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还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主要是让观点更加深刻、鲜明,而创造性思维则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以及假定等思维能力,以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还要针对材料作文题指导学生进行思辨性写作。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形势互相评改,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二次作文,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提高思辨性写作能力。
三、演义纵深维度的论证分析策略
1.归纳推理,进行深度思辨
结合目前思辨性写作教学现状,教师应摒弃程序化或者是僵化的议论文写作模型,指导学生选择和利用符合现实要求的推理以及论证方法,让学生产生比较清晰的写作思路,论证比较深入,思维也比较严密。论证主要是指合理利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可以通过讲道理、举例子以及打比方等不同方式进行论证,学生在整个议论文写作中,会受到兴趣、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对比较感兴趣或者是了解较深入的论点写得细致,但是经常会忽视议论文写作的重点是论证中心论点的过程。这势必会导致议论文的结构以及论证比例严重失衡,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不够深入和透彻。
归纳推理是指归纳和总结现有的个别现象,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主要是指从一般到普遍的推理过程。归纳和推理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