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正走在一条小径上,突然看到QQ群里传来朋友的消息:“我们的课题申报成功啦!”打开链接一看,在“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名单”中果然有我们的名字,禁不住开心地欢呼起来,这实在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一个月前,我们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课题申报答辩。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历过区级课题的申报、开题、阶段性总结,又经过几轮筛选,幸运地被区教科院推荐参加市级课题的申报。答辩前听说市级课题的申报成功率不高,心中很是忐忑;到了答辩现场一看,其他课题都由校长或名师领衔,唯我们课题组全是普通一线教师,底气便少了几分;正式答辩时,专家们问题犀利,指出了不少问题,让我信心全无。没想到,一个月后,竟然传来了这样的好消息。欢呼之后,我开心地望向小路的尽头,蓦然发现,那里有一大片麦冬花海,明媚动人。常年里只知道麦冬藏在路边、石阶旁、大树下,伸展着绿色的细长叶片,并不起眼。此时,它们却绽放出小小的紫色花瓣,一簇簇一丛丛,肆意开放,如此繁茂。这些花儿,就如同我和朋友们,尽力地生长着、绽放着,慢慢开成了一小片花海。
一、寻找真实的问题
做课题,缘于我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规划。走上讲台十余年,我虽取得一些成绩,却发现自己进入了专业成长的“瓶颈期”,很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查理斯·汉第提出的“斯格模德曲线”,阐述了一个规律:大部分人的成长曲线是先慢慢上升,到中年时达到最高峰,然后急剧下降进入退休期。他指出,不断成长的秘诀是,在第一条曲线下降之前,就开始一条新的上升曲线。我该如何获得第二条上升曲线呢?迷茫之后,我决定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为突破口。
做课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选择志同道合的伙伴很重要,而我恰有两位这样的朋友。我提议一起做课题,她们一口同意,但要寻找一个合适的课题方向却并不容易,不仅是因为我们学科各不相同,更因为我们很难把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凝练为可研究的问题。每次朋友聚会,我们都会分享自己最近的教育思考,探讨这些思考是否源于真实的教育情境,是否指向真实的教育问题,再分析有没有深入研究的可行性。近一年的讨论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都感兴趣的课题方向:“生涯规划教育”。
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是因为我们发现高中阶段的孩子普遍学习动力不足,目标感缺失;在选择高考科目时,往往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建议;高考填报志愿时,更是不知如何决策,为数不少的家庭会花钱请咨询机构帮助孩子填报志愿,但所选专业不一定符合孩子的兴趣和特点。我们分析,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观、性格特点、职业兴趣、能力特长的不明晰,加上对大学专业和社会职业的不了解,使他们在面临职业决策时困难重重,更无法认识到专业或职业对于人生的意义。生涯规划教育恰恰可以促进孩子们认识自我、了解外界、科学抉择。当时,四川省的生涯规划教育刚刚起步,学校还没有相应的生涯规划课程,要做这方面的课题困难重重,但对于学生的成长也就更有意义。
二、实践中寻找方向
课题名称就是我们的码头,但研究之初,我们并不明晰码头的方向,只好边探索边研究,一次次修正“航线”。
最初我们聚焦于城市普通高中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调查、分析和提升,后来在实践中发现,学校和学生更需要适合自身特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体系化的生涯规划课程,于是研究方向又转变为“基于体验式教学的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构建与实施”。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生涯规划教育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认识到它并不仅是引导学生科学选择专业和职业,更是指向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于是课题再次转变成“普通高中学生体验式生涯教育校本实践研究——基于发展学生未来胜任力的视角”。
三次更改研究方向,课题名称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前后修改了9次。每一次修改,都要经历反思质疑、查找资料、理论学习、科学论证的过程,都是对问题的再思考,对思路的再梳理,对方向的再明晰。如若研究一开始,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码头”的方向,研究过程一定会更轻松。但对于我们这些做课题研究的新手们而言,走彎路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收获。
三、德不孤,必有邻
研究方向一变再变,研究的初衷却一直没有变——解决学生真实的困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我们运用科学量表对高一学生进行了职业成熟度的测评,结果显示:孩子们对职业决策的心理准备程度非常低,但他们对职业领域有初步了解,也有主动去探寻的想法,只是由于欠缺适当的途径与机会去探寻职业方向,他们没有信心做好人生规划。此外,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生涯成熟度的主动性有显著影响。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让我们更坚定了这项研究的意义,并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决定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学生的生涯发展。
我们将课程起名为“探索生命,预见未来”,高一年级的主题是“生涯觉知——启航”“自我探索——知己”,包括学习生涯理论,探索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高二年级的主题是“环境探索——知彼”,包括了解大学、职业、专业等;高三年级以“生涯决策——行动”为主题,包括设立生涯目标、学习时间管理和进行志愿填报等。研究之初,颇多困难:没有专家指导、没有经费支持、缺少参考案例……然而身处于一个积极的、有共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中时,这些困难都被克服。我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寻求领导的支持、邀请专家指导、共学专业书籍和相关文献、寻找机会参加系列培训。
课题组先在我的班级开展实践,并在我的班级公众号中持续发布我们的活动与思考。最开心的是学生,他们兴致盎然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后来,我们的探索逐渐被大家了解,越来越多的同行认可我们研究的价值,主动加入了我们的团队,并在自己的学校或班级开展相关活动。一年后,学校派课题组前往上海学习先进经验;两年之后,副校长主动加入了课题组,开始在全年级推广我们的课程;三年后,学校将生涯课纳入了课表,将其确定为校本特色课程。
同行的认可、领导的鼓励让我们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家长的支持则让学生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在高二的生涯课程中,我们设计了“走进大学”系列活动,拟走进成都市各大高校进行生涯体验。一位家长得知消息后,主动承担起联系西南交通大学的任务,不仅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多个国家实验室,还请到了每个实验室的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孩子们进行专业讲解。在“未来的邀请函”系列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职业,需要邀请各行各业的代表走进课堂,讲述他们的职业生涯,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家长们非常踊跃,或亲自来到课堂,或帮我们邀请嘉宾。
家长如此相助,是因为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看到了孩子的成长,认同了老师的理念和做法。有家长分享:“我很开心可以为孩子们讲述自己的职业生涯,给他们提供借鉴。在深入交流中,我发现孩子们在生涯上的困惑可能不是他們自己单方面探索可以解决的,他们依旧需要专业人士给予指引。感谢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少走弯路。”有家长观察到:“几百人的生涯分享会,孩子们用一周的时间来统筹、执行。从方案拟定、活动议程、主持人串词、请柬制作派送、横幅设计、迎宾礼仪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一群非专业人士的专业能力。”有家长感慨:“从高一开始,班主任老师就陆续请到校内外专家为孩子们举办职业生涯的讲座。在学校一系列的生涯活动下,我的孩子不仅在生涯知识上获益,能力上也有了很大提升。”还有家长反思:“以前我总是一味要求我的孩子认真学习,把成绩提上去,似乎从来没有关心过他其他的需求。这次活动中,我才看到我的儿子原来如此优秀,他在台上那么自信地表达,是我从未看到过的。”
“德不孤,必有邻”,当我们在做着真正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事,就会遇见更多的同行者,获得多方助力。
四、遇见花海
几年间,我们的课题级别从校级,到区级,再到市级,并被确定为区域内的精品课题。我们设计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获得了成都市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并在全市推广。结题时梳理数据,发现我们有十余个课题成果获奖,数十个教学案例获奖,数十次在各级平台进行专题分享。课题组的老师们都在研究中成长着,从原来的“课题小白”蜕变为熟悉课题申报流程,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老师。
最让我们有成就感的是孩子们的变化。孩子们在课程中了解自己,探索外界,对自身的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有的孩子在职业体验中发现了好好说话、不以自我为中心的重要性;有的孩子感悟到任一门行业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深入研究;有的孩子发现自己喜欢的职业要有很强的社会交际能力;有的孩子说,要想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必须结合个人的兴趣,踏上合适的平台;有的孩子认识到要找准定位,多方位发展自我;还有的孩子说,无论在哪行哪业,诚信都是为人的基础。接触生涯规划课程的孩子们,再跟我聊个人成长规划时,主题不再局限于考多少分、考多少名,而指向了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感悟到要提高自我社交能力的孩子默默地填写了班委竞选申请;有的孩子主动去了解和体验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有的孩子跟我分享想考的大学和专业,明确现阶段要做出的努力;还有一位孩子主动向全班宣布了他的发展目标,并告诉我们,这一目标是他从自己的兴趣、现在的分数水平、今后的发展规划三个方面出发,与父母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后共同做出的,因为有了目标,所以他的每一天都变得不一样……孩子们形容自己仿佛是处于深海的船儿,原本暮霭沉沉、前路未知,现在却逐渐驱散了前行之路中的迷雾,有了明灯的照耀。
在和孩子们相伴而行的过程中,我在贡献,也在获得。孩子们在探寻自我、发展自我,我也在不断地追问着自己的内心,探索我的专业发展方向。孩子们越来越有目标感,我也越来越明晰自己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并更努力地追寻自己的梦想。我先后被评为“中国好教师”“四川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在踏上讲台第20年时,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课题研究,帮我度过了专业发展的瓶颈期,推动我走向了另一个美好的阶段。
课题虽已结题,研究却还在继续。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既促进着学生的生命成长,又实现着自己生命版本的升级。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前行着。走着,走着,我们就遇见了花海,看到了更美妙的景象。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