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
秋分的脚步越来越近,中国农民丰收的时刻即将到来!
对丰收的祈愿,伴随着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一路走来。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我们的祖先通过种植农作物、圈养牲畜,获得食物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将文明存续的希望寄托在农耕之上。于是,开垦荒地、興修水利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
中国的农耕文明有着深厚土壤,创造了稻作、粟作、农林牧业混合及经济作物等类型众多的农业生产系统。目前,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共有65项,中国福建的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的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河北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等18项位列其中,总数量、覆盖类型均居世界之首。
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人们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发展出形形色色的农作方式,并且寻求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饲养在稻田里的鱼,与稻米一起成为农民们劳作一年的回报;与桑树林相邻的鱼塘,从食用桑叶的蚕那里,获得了蚕砂作为养分,又用塘泥回馈桑树林;在山区开垦出的梯田,虽然不适合大型机械“伸展”,却也拓展了农作的空间……这些因地制宜的农作系统,无不展现出中华农业文明的独特魅力,成为点缀世界农业文明的璀璨明珠!
今天,以重大科技突破为先导,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各式各样的设施农业,使传统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生命科学的进步,使农学家不仅致力于发掘农作物优质资源,也将它们运用到育种之中,运用新的育种思路和手段,培育出了更耐受严苛环境,或是产量更高的农作物;对土壤营养成分的精准分析,使保持土壤肥力更加有的放矢;减排固碳技术,使农业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智能化的无人驾驶农机在田间大显身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古时,五谷丰登靠的是风调雨顺;现如今,农业是以科技为支撑的、高效的农业!
在本期《知识就是力量》杂志里,我们将向大家展示中国古代灿烂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带给农业的重大发展。
中国古人曾经在农耕领域遥遥领先,而今,中国正在用卓越的科技,为广袤的田野带去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