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国强 姜玮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众多专家学者为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先后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对教学设计进行具体阐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观察、感知生活,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小学语文思维型教学理论内涵
小学语文思维型教学以胡卫平教授提出的思维型教学理论为依据,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思维活动,教学环节包括创设情境认知冲突,思维互动自主建构,思维监控整体归纳,读写结合迁移应用四个方面。
二、小学语文思维型教学设计现状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思维型教学理论,笔者对小学语文思维型教学设计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发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设计没有聚焦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法设计简单,学生独立思考空间不足;教学情境设计脱离生活实际,未具备良好的思维环境;教学评价设计重结果、轻过程,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可见,立足学生思维发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思维品质提升的有效融合,仍是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小学语文思维型教学设计具体策略
1. 基于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标
“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不同层次的认知表现,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基于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思维型教学的一大要求。
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如果将“感受周恩来总理的远大志向和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目标教学,则偏离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仅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得以实现,但学生可能无法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革命文化精神。为了实现两者的统一,教学目标设定上不仅要探究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一代伟人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还要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小学语文思维型教学目标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及时做出目标的调整。
例如笔者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教学目标之一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未曾想该班级学生课前预习充分,绝大多数同学已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基于该情况,笔者立即转变教学策略,带领学生聚焦“多子折枝”“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等语句背后的儿童群像,还原王戎当时的语言、神态及动作,实现了单元语文要素“简要复述课文”到“创造性复述课文”的深度转变,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激发,言语经验得以丰富,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得到彰显。
2. 基于课程性质明确教学方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思维型教学理论同样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采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宗旨和目标。
以谈话教学法为例。教授《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笔者请学生谈一谈对毛主席的认识。有的学生说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有的学生谈到毛主席带领沙洲坝人民挖水井,造福了一方百姓。随后老师出示词作《七律·长征》《菩萨蛮·大柏地》等,学生齐读后领悟到毛主席不仅是老百姓心中的好领袖,还是近现代文坛的翘楚。“那么,这样一位领袖、大文豪,会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请大家一同到今天的课文学习中寻找答案。”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层层深入。
以想象教学法为例。教授《精卫填海》一文,笔者开篇出示《山海经》中有关精卫鸟的图画,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请学生想象在精卫鸟还是炎帝的小女儿时,她应该是什么模样的。有的学生说她应该穿着一身红白相间的轻纱,有的学生说她应该有大大的眼睛和垂到脚踝的长发,还有的学生说她应该踩着云朵来到海边玩耍……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看到了一个纯洁、美丽的女娃,一个不惧风雨、执着追求的女娃。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助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3. 基于真实问题设计教学情境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思维型教学理论要求营造创造型的教学情境,创设鼓励学生质疑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
如本团队成员教授《守株待兔》一文,完成背诵任务后,教师请学生思考“兔为何而走”这一问题。有的学生说应该是被猎人追捕,也有的学生说可能是与别的兔子一起玩耍,奔跑太快,一不小心撞上了树桩。教师随后出示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中的某个片段,补充历史上确实有类似的情况,有人在狩猎,嘈杂的吆喝声中,受惊的野兽纷纷逃命,兔子则慌不择路,撞死在树桩上。紧接着教师继续追问:既然兔子“触株而死”的情况确有发生,那我们能够和耕者一样“守株待兔”吗?学生明确表示不可以,因为这样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如果以偶然事件作为自己不劳动的理由,实在是太愚蠢了。老师予以肯定,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耒、树桩、禾苗和野草,开启圆桌会议劝说耕者。
教师通过创设三个问题情境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将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巧妙结合起来,同时巧用了游戏情境、故事情境和对话情境等,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课堂闪现。
4. 基于课堂实施改进教学评价
思维型教学理论提出教学评价设计要遵循五个原则,分别为教学评价的目的明确化,教学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教学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教学评价的设计科学化以及教学评价的结果可利用化。
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例。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后,有学生表示本文是以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方式行文;有学生提到本文选用了三个具体事例,而且每个事例都按照“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发明或发现”的顺序叙述;还有学生表明今后在议论文写作中,也将精心选择不同的事例进行佐证和充分说明。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检查回顾学习的起点、过程、成果等,对当前的学习能力和方法都有了清晰的认识。
又如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师谈及:“有人说,毛主席在面对是否要将爱子的遗体运送回国时,他纠结、反复,一时失去了主意。这样的表现方式是否有损一代伟人的英雄形象?”学生在文本的系统梳理和鉴赏后表示,正是因为毛主席的痛苦纠结、举棋不定直至最后做出“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决定,才让我们感受作为一代伟人毛主席身上的浓浓父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學目标的达成。
思维型教育理论始终强调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基础、认知过程、思维方式等,关注教师是否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思维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0YQJK09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