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电影文化遗产的修复与发展研究

2022-05-30 17:47曲佩瑶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老电影未来发展文化遗产

摘要:老电影是我国文化遗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老电影受拍摄时技术手段的限制,如今大量老电影面临胶片破损甚至消亡的风险。老电影本身具有特殊意义,每一部老电影的产生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不仅可以为电影史学、理论研究等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同时还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影像资料。文章采用历史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方法,分析老电影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老电影文化遗产修复的原因及必要性,得出老电影文化遗产修复迫在眉睫且具有研究意义,提出未来老电影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如不断更新数字化手段、构建数字电影档案影片鉴定环境、形成老电影传播方式新格局的结论,旨在对老电影的保护措施和未来发展进行理论探讨,提出老电影文化遗产修复新思路。

关键词:老电影;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数字化;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J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1-0220-03

一、老电影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电影作为20世纪公认的伟大成果之一,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因此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与文化意义。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到如今的2022年,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百余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迈入新时代,开启了新的电影征程。相对于如今的电影,老电影有着不同的拍摄手法、制作方式、修复方式,其拍摄初期大多采用硝酸胶片和醋酸胶片进行保存,不仅易燃易爆,胶片储存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要求较高,产生的化学反应还会对胶片的储存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导致胶片出现褪色闪烁、撕裂、划伤、大面积破损,影响影像功能,胶片破损甚至还会导致影像再也无法播放。

对于老电影影片的保护和修复,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并为其建立相关的资料馆、档案馆,如我国于1958年成立的中国电影资料馆,是较早开始修复老电影的资料馆之一,在建立之初,收到的老电影拷贝未能及时进行修复,近几年入库的时候,发现了许多问题,画质和音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馆内收录的老电影拷贝总数为2.7万余部,其中超半数的影片是急需修复的,并且“存活率”不高,只有10%左右,可以说比文物修复还要紧急。

(一)老电影修复技术大多为国外垄断

2012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出的最早修复的一批老电影中,《一江春水向东流》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而《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两部电影的修复工作是由意大利国际知名的拷贝修复公司镭射电影公司完成的;2005年的“修复门”事件,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以“学术交流”的名义,从中国电影资料馆借走了 10 部老电影胶片,包括蔡楚生导演的《新女性》等经典老电影,但修复后的影片陆续在威尼斯、纽约、巴黎等地相继进行展映,唯独没有在中国展映,显然穆勒通过中国电影胶片在海外谋利,对我国的老电影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威胁。虽然“修复门”事件后我国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但若是我国在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便不用再把珍贵的影片送出国门修复。

目前世界领先的电影制作技术人才和公司大多集中在美国,而国产化电影的制作技术研究需要的电影数字化修复设备大多从欧美采购,自主程度低,无法达到量产和民用。因此我国要将修复后的老电影进行大规模传播,还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关,只有打破技术垄断,才能挺直腰板自给自足。

(二)老电影修复工作从业人员不足

目前从事老电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工作的技术人员存在数量少、要求高、传承难等问题。国内目前能够主持老电影修复工作的高级人才不过百人,而一些关于电影拍摄、制作、修复的技艺技能,只有少数资深人物才能掌握。由于行业处于初创期,产业链尚未成熟,因此大众对于老电影修复的从业积极性不高。并且作为一名电影修复师,细心、耐心、责任心、匠心缺一不可,不仅需要长时间盯着屏幕,还要全神贯注,长此以往对电影修复师的身体健康影响极大,尤其对视力影响最大。

一部老电影需要修复的帧数大概2万~3万帧,每一帧都需要进行查看,工作量极大,如修复影片《焦裕禄》时,焦裕禄住院的一个片段中的胶片发霉,画面有浅黄褐色斑融入了背景的白色病床上,修复时使用了多种办法才消除掉。当下生活节奏快,但老电影修复时间长、见效慢,如果不是热爱电影修复,是难以修复好老电影的。老电影《雷锋》的修复,40人的修复团队从开始修复到修复完成耗时45天,因此一个团队一年能够修复的影片不过10余部。加上行业缺乏相关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资深专业人员的去世,许多技艺技能无法留存下来,难以创新,导致行业从业人员不足。

(三)老电影文化遗产的人文传承方式单一

口述历史实践具有人群特征,将口述史运用于老电影人精神的传播之中,可以起到传承的作用,但老电影人口述史作为现代口述历史的类型之一缺乏公众与学术关注。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不仅有着与行业一同进步的历程,也拥有相对于老电影行业体量的重大影响。

对中国电影人的个体记忆较为系统的采集,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电影史的书写活动。由程季华牵头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官方历史书写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中国电影自身的发展历史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1]。目前老电影人口述史以文稿、访谈等资料为主,其中文稿以程季华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为主流。老电影人口述史乃至整个口述史行业对于口述史的呈现方式呈现单一化特征,其更新或创新处于瓶颈期。

二、老电影文化遗产修复的原因与意义

(一)老电影修复不能止步于纪念,具有启发意义

电影是记录历史的一种载体,这些老电影不仅是我国过去生活的一种展现,也留存了一段历史。电影与书籍不同,文山书海,任其遨游,书籍相对电影来说可保存得更久。看过的电影如同走过的路,都将成为电影史旅途中的一个个烙印。而修复老电影,如同一场自我回顾与审视,在不经意间可以收获新知与喜悦。但我国老电影受限于当时的保存技术和制作技术,或保存不善,或制作久远,而两者对于老电影而言都是致命的威胁。要让优秀的老电影再次展现在人前,就得承担起修复老电影的使命。

老电影修复后的展播是老电影修复的長远意义。让具有启发意义的老电影再度走进电影院、走进人们的生活,让老电影中的历史影响现代人的观念,长远来看是老电影修复的终极追求。优秀老电影的展播,虽然可能会耗费更多的精力,但在艺术的弘扬和传播上,只要认为值得且能够坚持,一切的努力都会有结果,老电影也将以自身的魅力和优秀的文化传承功能,再度引领时代潮流。

(二)老电影文化遗产传播助力文化自信,具备传播意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

如好莱坞电影文化的传播,过去几年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不少年轻人受此影响,崇拜个人主义,迷恋外国文化,对本国文化知之甚少甚至置之不理,若年轻人只关注外国文化而忽略本国文化,则不利于本国文化价值的传播。只有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积极吸收异质文化的精华,在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中,进行文化的认知、比较与反思,逐步掌握文化交流的主动权,才能以文化自信应对世界异质文化带来的冲突与碰撞,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有力心理支撑[3]。

因此,广泛多样的老电影传播,有利于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理性看待其他国家的文化传播、宣扬我国文化自信,达到传播优质文化的效用。

(三)老电影题材具有特殊性,具备研究意义

老电影题材大多为红色经典、斗争、历史、现实、戏剧等表现题材,生动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英雄人物形象以及和平时期涌现的好人好事和爱情故事。这些题材不仅展现了老电影中的人物事迹,还可以探寻老一辈电影人的情怀。

比如爱情题材的老电影《小城之春》,讲述了年轻女人周玉纹在与长期抱病的丈夫过着淡而无味的夫妻生活的过程中,再次见到曾经的恋人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于2002年9月4日在意大利上映,具有传播意义;红军长征题材影片《万水千山》讲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缔造了中国工农红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直插六盘山,终于到达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具有历史知识普及和教化意义;剧情题材《六号门》根据天津搬运工人集体创作的同名舞台剧改编,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夕,六号门车站的搬运工人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与货场把头进行坚决斗争的故事,具有历史研究意义。

老电影的题材特殊,不仅能够反映一个时代、一段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精神面貌,在当下来说,还可以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贡献力量,对当代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尽管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迭代,但仍有许多老电影在渐渐消逝。技术在特定的时代有着特定的生命意义,老电影也同样有其生命意义和教育传播意义。

三、老电影的保护修复措施及未来发展

(一)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修复

目前中国电影资料馆收录的2.7万本拷贝中,至少有1/3需要精致修复。老电影修复耗资巨大,通过化学技术手段修复一部电影的经费大约为10万美元。而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修复老电影,修复成本将大大缩减。最早进行老电影修复的中国电影资料馆在2006年启动了“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截至2020年10月26日,完成了3100余部影片的数字化转换和保护修复工作,对其中数百部经典影片进行了2K、4K的重点修复,包括《燃烧的影像》《解放了的中国》《上甘岭》等经典影片;2019年上映的电影《决胜时刻》结尾里,有4K修复的开国大典片段,修复后的版本真实还原了当时现场的所有细节,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因此采取数字化技术的修复手段,修复工作相比以前采取化学手段修复要容易得多。目前胶片转数字的设备分辨率可以达到4K,比高清电视还要高一倍,分辨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像京剧“音配像”工程一样,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几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将前辈艺术大师们从20世纪之初到80年代的出名剧,经过再传弟子传神配像,运用高科技手段完整地保留下来,实现了京剧的长久保存。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彩色纪实影像留存下来,不仅象征着我国数字化修复的重大技术突破,更为未来的老电影数字化修复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二)构建数字电影档案影片鉴定环境

2013年,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和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开启的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数字电影档案影片鉴定研究”(项目编号2013-X-53),通过构建数字电影档案影片鉴定环境和制定《数字电影档案影片鉴定技术规范》保护老电影。

数字电影档案影片鉴定环境的成功构建,突破了中国电影资料馆原有的只能鉴定胶片电影的电影鉴定环境局限,解决了中国电影资料馆对于数字电影档案影片鉴定需求“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并制定了《数字电影档案影片鉴定技术规范》,对数字电影档案影片技术鉴定中的鉴定条件、内容、程序及等级进行了鉴定方法的规范与划分,基于数字电影档案影片技术鉴定的相关内容形成《数字电影档案影片鉴定技术规范》,解决了电影保管机构对数字电影档案影片进行技术鉴定时没有依据的问题,极大地拓展了鉴定模式,打破了只鉴定传统胶片这种单一的模式,为数字电影档案影片的鉴定工作奠定了基础,对老电影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大意义。

(三)形成老电影传播方式新格局

过去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实现了对老电影的大规模修复,老电影的传播方式也不局限于兴趣使然的关注和传统媒体的集中报道,如《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影片拍摄于1958年,时隔63年,于2021年再次在各大院线上映,有不少人走进电影院观影。对老电影进行胶片修复以及老电影在院线重新上映表示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老电影并为之买单,以及随着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的广泛应用,平台相关影视类博主对老电影进行讲解和片段剪辑,最多浏览量可达千万,点赞量上百万,这种爆发式的流量增长让老电影以年轻化的方式进入年轻观众的视野。新旧结合的传播方式对老电影的传播和知名度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作用。

以中国电影资料馆牵头,带动老电影新媒体背景下的群体传播,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官网上,首页“出版”一栏中,进入“电影·观察”界面,就可以看到相关老电影出版书籍的封面海报及目录,每本售价48元,官网可以看到海报修复后的新版海报以及与电影相关的文字目录和图片索引,通过这些出版物,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该电影。这不仅是对出版书籍的宣传,也是对老电影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新型保护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老电影传播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形成老电影传播方式新格局。

四、结语

老电影的修复现状虽然并不乐观,但随着老电影修复技术手段的更新迭代,老电影影片修复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技术是老电影修复的基础,更是我国传播老电影文化遗产的根基。修复的影片越多,走入观众视野的老电影也就越多,传播面也会更广。当下,新媒体平台、媒体融合等传播新趋势也将极大地助力老电影的传播转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老电影的魅力。只有当更多的人、更多的技术、更多元的社会团体关注到老电影的发展现状,才能更好地推进老电影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张锦.影音文献与行业人个体记忆的视听纪录:电影人口述史作为标本的交叉视点[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1):27-33.

[2]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8.

[3] 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24.

作者简介?曲佩瑶,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老电影未来发展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到哪里去看老电影?
重温老电影:怀旧,那抚慰人心的吸引力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