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嫣妮
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在60年代就提到:“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讓学生能自主写作。
然而,有的学校受条件限制,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较慢。“作文难,难作文”,一到作文课,学生便咬着笔头,看着天花板,一脸痛苦状,作文课成了“作难课”。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
一是作文脱离生活。学生关在屋子里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教师包办。从作文命题、立意、选材、列提纲到作文的评改,教师大都一人包揽,学生只能按教师设计好的“图纸”砌砖,完全被剥夺了写作自主权,自然也不会有主动写作的意思。三是说写脱节。学生光写不说,教师取缔了“说”这一非常必要的训练形式,割断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由此可见,要解决以上问题,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非实施作文教学改革不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为小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提升小学作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本文主要以小学作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相关问题。
一、先看后说,由说到写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语言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赶上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超过口头语言。很多时候,学生能讲清,但很难写清。所以,小学起步作文教学可从写话入手,让学生先说后写,引导他们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小学生写作大多是建立在看图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进行写作教学的第一步便是教会学生看图。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学生学习看图,就是先让学生“自我预习”,熟悉画面,了解图画的基本内容,把握图画中事物的基本特点;再进行“目的预习”,由教师根据看图作文的要求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定向预习。教师在学生预习看图、做到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按照由上到下、从左到右或由远及近的顺序展开。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在心里默述图画内容。然后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最后教师讲解图画内容,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在学生对图的整体和部分有了一致认识后,教师应引导他们根据画面想象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表情、活动和心理及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在设定人物的语言时要富有层次性,即图中的人物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说什么,想象要丰富而合理。
口头叙述是写好看图作文的重要一步。可先让学生自由看图说话,然后以四人为小组,在小组内练习说话,并推选出代表参加班级的口述比赛。在学生说时,教师要适时指导,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将图画内容说具体,特别要将事物的特点说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小学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作文课上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现场观察,教师现场指导。
以“那次玩得真高兴”的写作教学为例,在讲明写作要求后,笔者就地取材,先组织了一次“扳手腕比赛”,目标很明确,因而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在讨论该如何写作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活动描述清楚,甚至有的学生还能将队员的动作、表情、现场的气氛等准确描述出来。这样,通过观察、讨论,学生明确了这次写作的要求和主题,在写作时得心应手,也更有内容可写了。若是学生迟迟打不开思路,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录像、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写作情感。
二、创设情境,仿写为辅,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仿写训练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仿写训练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阅读分析时间和自主探究空间,让他们自主思考,模仿,培养他们的仿写能力,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密切相关,教材中有些课文可以成为学生仿写的范文,所以,每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笔者就要求学生仿写,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在进行写作指导时,笔者会引导学生分析多篇范文,弄清写作要求,之后,限时40分钟,让学生写作。学生动笔,教师计时,既是练笔,又是比赛。在写作时,笔者主张即兴作文,一气呵成,学生写完就交上来。接着,笔者会在黑板上标明学生所用时间、作文的字数,看谁写得又快又好。限时作文逼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速构思、作文的能力。
教师要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笔写下说的话。在学生写草稿时,教师应巡视和指导,除了指导书写规范外,还要引导学生抓住图中事物的特点,将其写具体,把图中人物的变化展现出来。随后,教师可从学生的草稿中选出好、中、差三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其他学生点评,给出修改意见。针对一些共性问题,教师要再次强调,重点讲解。最后,由学生修改定稿,并誊抄到作文本上。
但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储备量是不同的,所以呈现出来的作文水平也就不一样。教师在仿写训练中,还需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仿写训练内容,因材施教。
比如,对于初次接触写作的学生,教师可以从词语的仿写开始,使学生逐步掌握词语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同时,不断拓展语文知识面和积累词汇量。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仿写的方法和技巧。对于知识面较广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对句子、写作手法进行模仿,比如“脸蛋像红红的苹果”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先消化吸收例句,然后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发散思维,仿写出“弯弯的月亮像小船”“闪闪的萤火虫像星星”等句子,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打开仿写训练的思路,提升仿写训练的效率。
仿写到一定程度,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贴合主题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独立创作的兴趣和欲望。仿写固然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仿写并不是最终目的,不能一味地让学生仿别人,更要让学生做自己,要有自己的独特创造。写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写心中所想,抒心中真情,写高质量的文章。
三、摆脱形式化,创造性地点评
许多教师苦于作文批改,大叠大叠的作文本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因为既要改病句、错别字,又要写评语。久而久之,教师的评价就越来越形式化,甚至会出现对两篇不同的文章给出相似评语的情况,没有对学生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点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评语就是对他们写作成果的最好肯定,但很多教师不重视作文评价,导致评价流于形式,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创作能力的培养,因而扼杀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综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调查发现,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評语主要是优良中差或者甲乙丙丁,没有具体的评价语言,不能针对学生作文的具体问题进行点评,时间一长,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阻碍了其作文水平的提高和个性化写作思维的形成。
另外,有的教师虽然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给出了评价,但并没有涉及个性化写作的相关内容,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培养。个性化作文教学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鼓励学生彰显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就作文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修改建议。在学生交上作文以后,教师要迅速浏览,做好记录,选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在班级朗读。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因为教师的肯定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此外,教师还要给出个性化的评语,从而让学生看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并能真正从教师的评语中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加以改进,实现个人写作能力的提升。
在评价作文时,可采用集体评和个人评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可以给予适当启迪、点拨。所谓集体评,是指教师把选好的典型作文交给作者,让他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记,指出这篇作文好在哪里,有什么缺点,该怎样修改。读完,由集体评议,从作文的内容、中心、语言、构思到停顿、用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具体评价,读作文的同学要记下别人的评价和建议。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可以取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在评价时,教师应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营造竞争的氛围,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也可以开展纵向评价,让学生自己跟自己比,对于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取得进步后,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开展特色活动
良好的写作氛围对学生极为重要。教师要营造愉悦的写作氛围,使他们能轻松自如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点,从教室走出来,都校园、社会和自然中去。只有在开阔的空间里,学生才能自由表达。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写作素材大多源于生活实际。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鼓励他们多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丰富体验、增长见识。可以将综合性学习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对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让他们能明辨是非。可以组织趣味语文活动,例如,让学生写汽车方面的文章,就带学生去参观车展;让学生写动物,就带学生去动物园观察动物,再让学生上网查阅动物的相关资料,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相关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写作,教会学生在活动中用心体会,用眼观察,用耳聆听,感知世界的美好。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不愁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了。
作文是学生展现自我、表达想法的载体,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释放个性,表达真我,才能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对于学生的写作,教师要少给束缚和限制,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写个性化的作文。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联系实际写作,让学生懂得写作源于生活,要从观察中来,从生活中来,要多看、多写,明白“多看思路广,多写笔生花”的道理。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与学生平等地交流,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他们多写,乐写,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