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视野下“花神花韵”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

2022-05-30 10:48张蕾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学科融合

张蕾

摘要 学科融合利用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特点优势解决问题,利于发展师生的综合素养。在目前初中阶段学科融合课程较少的背景下,教师可尝试以模块主题为导向设计课程,实现师生素养的提升;以学科引领课程内容,形成基于地方文化特色的“花神花韵”校本课程。

关键词 学科融合 花神花韵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

一、设计背景

1.关于“花神花韵”文化。

开设该校本课程的学校坐落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庙一带。早在元代,此处就是南京种植花卉的基地,明清时期尤为鼎盛。花农们为祈求好收成而修建庙宇,供奉数尊花神的塑像,故称“花神庙”。“花神文化”是在当地先民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独特文化,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神花韵”是“花神文化”的精髓,它以花卉的培育、欣赏,基于花卉神韵的创作等为主要表现形式,根植于花神庙地域居民的心灵,反映地区的生活意识形态。

2.关于“花神花韵”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及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是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笔者所在区域初中并未有与“花神花韵”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学生对“花神花韵”文化的了解缺乏完整性和深刻性。因此,该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是围绕地域文化的多学科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阅读、考察、教学、调查等多种形式,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

二、课程价值

“花神花韵”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科融合教育,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师生各方面素养的提升。基于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独创性,有利于学校的创新和特色发展,构建具有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便于区域内推广应用。

1.主题导向,提升师生素养。

课程打破学科界限,以主题任务为导向,促进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基于“花神花韵”的核心内容特点,笔者设计了围绕其文化内涵的“花之源”“花之处”“花之形”“花之美”“花之辞”“花韵之传承”等6大主题,从不同角度赋予其特色内容。

在“花之源”主题中,学生通过对花神庙遗址的考察,设计问卷调查和访谈,寻找花神庙地区的历史人文,增强文化自信,树立家国情怀。

在“花之处”主题中,学生通过描述“花神文化区”的地区特点,了解该地区花卉种植业的总体特点和分布情况。从气候、土壤、水源、政治、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地区特点形成的原因,并通过史料研究分析花卉种植业对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结合信息技术,学生使用并制作电子地图查找地理事物,搜集研究资料。

在“花之形”主题中,学生结合花神庙地区的历史人文,了解花神庙地区常见花卉的分类、结构、生活习性等基础知识和常见花卉的种植情况,感受生物学和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花之美”主题中,在赏析地区花卉的基础上,从自然形态、色彩表现及意境表达等方面,学生借助艺术手法进行花卉作品的创作,尝试开发以花卉为主题的周边文创,激发对地方文化的热爱。

在“花之辞”主题中,教师以花神庙史迹文物上雕刻的花卉和花语、相关古诗词、有关花神庙的历史记载和神话故事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花神花韵”文化内涵,体会地域文化。

“花韵之传承”主题以前5个主题为基础,结合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媒体展现形式,制作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作品并交流发布。

学生建立系统的思维,丰富科学与人文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艺术审美等综合能力。通过课内与课外活动的整合,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不同学科教师,基于而又超越本学科知识,围绕核心主题,构建特色校本课程,既关注知识的融会贯通,又以学科为立足点发散拓展,并将不断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升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品质。

2.学科引领,形成特色课程。

“花神花韵”课程设计围绕课程主题,借助学科方法,基于学科差异,依据各单元主题内容,联系初中相关学科思想、方法及特点,结合初中生的学习情况,以两门学科为主要引领学科,规划各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内容。融合六大主题内容,依托学科思想、内容及方法,“花神花韵”文化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得以呈现(如图1)。

例如,以历史、地理为主要引领学科的“花之源”主题,主题核心内容为花史考察。学生通过对与“花神”相关的遗址、遗迹进行考察,如花神湖的由来、花神的传说、花神庙丛葬地的历史记忆等,以及对当地老人、社区工作人员的调查访谈,了解花神庙区域的文化发展。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地名考察、历史探寻、发展变迁等方面进行成果汇报;从地域时空角度,融合历史、地理学科的方法,了解花神庙的历史发展变迁,增加对“花之源”模块了解的深度与广度。

又如,在“花之形”主题中,以花景赏析为主题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设计花卉结构观察实验与绘画写生等活动,融合生物、美术学科的内容方法,解剖、识别花的结构,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学生尝试种植与培育常见花卉,观察生长过程并记录。从美学角度,欣赏花的结构,赏析花束、盆景、花圃等布局,绘画花神湖区域常见花卉。教师通过这些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关注花卉、爱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点。

再如,“花之辞”主题以语文、历史为主要学科,以花语文化为载体。教师带领学生游览花神庙石拱渡桥,欣赏雨花台区文化部門根据历史遗存和相关资料创作的大型音舞诗画——《花神赋》。在游览过程中,学生借助青石板护栏上雕刻的历代文人大家吟诵花卉的名篇诗句,了解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怀,了解梅花、杏花、桃花、牡丹、菊花、桂花等“花神”花卉的花语及其文化影响。学生小组通过阅读历史文献,结合历朝历代的经济、人文情况,分析古诗词的丰富内涵;结合花神庙盛衰的历史情况,了解不同时期花神文化的内涵。

课程深入“花神花韵”的文化内涵,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学科融合校本课程,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展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科融合视野下初中‘花神花韵课程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E-c/2020/1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开发学科融合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简析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中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探讨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