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气神的教师最美

2022-05-30 10:48:04汪全茂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上进心精气神责任感

汪全茂

说起教师的精神姿态,我不由得想起这样的画面:20世纪二三十年代,潇洒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憧憬着泰戈尔创办的那所“以大自然作为绝妙奇书”、一直在森林中上课的学校。创作《再别康桥》之后,他一度想在国内办一所类似的学校。尽管终未如愿,但他经常和学生们一起走进茂密的森林,背靠着梧桐树,一手拿着书,一手指着蓝天白云,口里讲授着欧洲文学与中国诗学。闻一多身着一袭长袍、嘴叼一柄烟斗,和着黄昏夜色开始讲《离骚》。声情并茂的演讲,衣袂翩然的风度,常常让学生辨不清是闻先生在演讲还是屈原在行吟。

一名好老师,不仅要课上得好,更要用自己的精气神去引领学生。自跨入教室、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教师的精气神就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由于“首因效应”直接关系到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关系到学生是否接受这个老师,是否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眨眼、一转身,每一個肢体动作,每一个细微的神态,每一句话的语调,都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教师的“精气神”来源于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和上进心。

有事业心的教师才会有精气神

刚刚做教师的时候,我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教师的课堂风生水起,学生喜欢;有的教师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巴不得早一点下课?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三个泥瓦匠在砌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他笑容灿烂地回答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画图纸,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不同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有不同的认识,对自己作为教师应有的姿态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教育,有的老师把它当作任务来完成,有的老师把它作为谋生的手段,也有的老师把它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教师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初心,奉行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心里有教育、心里有学生,才会精心备课,把课堂组织得更好。教师要是眼里只有教科书,授课离不开教案,眼里完全没有学生,哪里能守住讲台,哪里有精气神呢?

有责任心的教师才会有精气神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其中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伴着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开启着孩子的心智,传授着人生的真理。我自豪,因为我曾经就是这样一名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无悔,因为爱与责任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爱,是教师之灵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完成教育的使命,教师必须牢牢树立责任意识。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是由每天点点滴滴“平凡”的事情组成的。“一个孩子的失败,对教师来说,也许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就是几代人的失败。”所以,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几十双渴望的眼睛时,教师要有把他们教育成才的责任感。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教师有责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经常阅读专业书籍,积极参加研修活动,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但会误人子弟,而且也过不了自己良心这一关。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崇高的责任感。

有爱心的教师才会有精气神

相传古代有一位老禅师,一日傍晚在禅院里散步,忽见墙角有一把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个和尚违反寺规越墙出去了。他没有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个小和尚越墙而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现刚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口吻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件衣服。”希望我们的教育过程也能这样充满宽容的细节,这样的细节才真正具有人性的魅力。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对于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决不能求全责备。教师的冷漠之心,必将扼杀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对教师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热爱儿童”。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的开始。爱,应该是自然的迸发,而不是故作姿态,应该是不求回报的甘心付出,更应该是数十年如一日的长久滋养。爱不仅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教师的心,引起教师的思考、关心,还意味着教师小心翼翼地、深思熟虑地、关怀备至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更意味着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去唤醒学生暂时迷惘的灵魂。

教育的奇迹很多时候都是由爱与宽容造就的。年轻教师特别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是我却更喜欢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朱小蔓教授说:“有了教师的爱,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人格和学生的人格就开始互动、影响和沟通,在潜移默化之中,教师的人格转化成了学生的人格,教师也就完成了人格化教育的任务。”

有上进心的教师才会有精气神

朱永新教授说,他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他的言、他的行,总是在严峻的教育现实中给人精神上的鼓舞和振奋。但我又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应该比学生更热爱学习,更有上进心,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教师为学生传递爱学习的信息,耳濡目染之下,也使学生形成爱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腹有诗书气自华”,看书多了,自信就有了。有的教师不带教材,不看教案,照样能自如地在课堂传授知识,自然而然会得到学生的爱戴。“亲其师,信其道”,有了学生的心理认可,教学效果自然就提升了。学生进步了,教师就会有越来越好的精神姿态。

教师的精神姿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自我修炼中得来的。有事业心、责任心、宽容心和上进心的教师,精神姿态就如阳光下的百花园,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单位:中共祁门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上进心精气神责任感
焕发出劳动奋进的精气神
工会博览(2022年14期)2022-07-16 05:48:04
学习上没有上进心,怎么办?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华人时刊(2022年5期)2022-06-05 07:32:28
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3:52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让人深思的声音
煎熬我们的,往往是上进心
37°女人(2017年12期)2017-12-13 22:14:55
引领作风新常态 提振干部精气神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2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凝聚老区人民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