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蕙质
青岛是一座拥有百年工业基因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的主导产业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经济布局一直不断变化。这一不断寻寻觅觅的过程亦是从兜兜转转到从从容容的过程。
兜兜转转(1949-1977)
改革开放前,青岛的工业建设曾走过一段弯路。建国前青岛是一个以轻纺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1949年,轻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为84.8%,仅纺织工业即占64%,在全国曾有“上、青、天”之称。但在改革开放前,青岛市没有从本市实际出发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尤其是没有继续发挥轻纺工业优势,而是热衷于追求发展重工业。1949至1978年的29年中,青岛纺织行业一个纱锭也没有增加。因得不到充分重视,轻工业在青岛市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一降再降。
虽然一路兜兜转转、跌跌撞撞,改革开放前,青岛的工业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49-1977年,经过28年的建设,青岛市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一个基础较好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全市工业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产品产量得到扩大,产品品种也增加了很多。其中,主要产品的产量比解放初期增加几倍至几十倍、百倍。青岛的工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由解放初期的15.3%,上升到41%。
值得一说的是,按照沿海工业支援内地建设的方针,在国家统一计划下,从1966年开始,青岛采取全搬迁、一分为二和“母鸡下蛋”办分厂等形式,支援全国、全省三线建设40多个工厂企业,输送技术人员和工人四千多名,培训技术力量十万多名,對改变工业布局,加强全国、全省大小三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寻寻觅觅(1978-2000)
改革开放后,青岛工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引起了重视,并由此开启了一场探寻之路。
仅仅两年多时间,工业发展就有了相当大的改观。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青岛市关停并转了65个企业,组建了9个公司、6个总厂和33个不同形式的联合体。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轻工业发展速度加快,比重上升较大。1980年,青岛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4.2亿元(1977年为 42.4亿元),比解放初期的2.1亿元增加30倍(1977年比解放初期增长了21倍多),平均每年递增11.7%(1977年以前平均每年递增11.5%)。
进入198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发展,经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由北大西洋沿岸向亚太地区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资本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重新分布。同时,世界正面临着重要领域的新技术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经济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世纪之交的亚太地区,以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较高的比较利益,吸引着国际资本、技术、贸易向这里转移,成为新的经济热点。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继续由南向北纵深推进,环渤海地区在东北亚经济圈的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可寻求更大发展。正是在这样国际和国内的大背景下,青岛市持续探寻全市经济布局和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在经济布局方面,改革开放前,青岛早期兴建的工业企业,集中在老市区,以原四方区、沧口区尤为集中,其工业规模较大,占地较少,设备较老,但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由于这些工业企业多数是在原有手工作坊或小厂基础上改造扩建的,因而分布点分散,与住宅、商店、机关等混杂,地域狭窄且工业门类众多,功能分区不明显,工业发展受限制,并给市区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郊区工业在兴建时,也未能按照工业门类组成布局,仅是数种工业门类的集结,因而互相干扰严重,协作配套发展受阻。鉴于不合理的经济布局已经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从“六五”至“九五”,青岛市一直在积极地调整经济布局。至“九五”时期(1996-2000),青岛市的城市总体布局分为中心区和卫星城市区两大区域。中心区为“两点一线”发展格局。即由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五区组成的东部市区、黄岛新经济区为主的西部市区、城阳区及青黄公路部分地域为主的环胶州湾岸带。中心区的功能定位是服务、生产、科教、集散,即发达的贸易、金融、旅游服务,规模化的现代工业生产。产业配置方向是以商贸、金融、科教、旅游、信息咨询、房地产等新兴行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和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卫星城市区由五个县级市构成。区域内功能定位是培育与中心区互补型产业体系。产业配置的方向是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发达型农业和相对集中的服务业为主,并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随着经济布局日渐合理,青岛市三次产业比例亦日趋合理,1990年为22.4∶49.1∶28.5,2000年为12∶49∶39。从“六五”至“九五”,青岛市的工业结构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优化调整。青岛轻纺工业的单一格局被彻底打破,一批新兴工业园区相继涌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结构层次低、传统产业改造进度慢、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的状况。九五末期,全市共有6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有6家企业成功上市。青岛逐步建立起以资金技术密集型、高关联度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
到上世纪末期,青岛开始成为山东省和沿黄地区的对外经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对外交通枢纽,初步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雏形。第三产业逐步得到强化,工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生产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发达国家1990年代初的水平,部分行业和企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从从容容(2001-2020)
进入新世纪,青岛处于城市功能提升、发展模式转换、增长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相较于前两个阶段,整个城市的产业发展变得愈发从容不迫。
“十五”时期(2001-2005),青岛市继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进一步推动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市场结构等重要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青岛市以深水港、航空港和信息港为中心,加快推进以港兴市,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加速城市化进程,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同时,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至“十五”末期,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经济规模加快扩张,四大工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高度化升级步伐显著加快,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大幅提高,大工业体系基本建立,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十一五”时期(2006-2010),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人口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加速集聚。与此相应,这一时期也是青岛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升级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青岛市继续调整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发展“五带五区”,即环胶州湾工业带、沿青银高速公路工业带、沿济青高速公路工业带、沿烟青公路工业带、海洋经济产业带和都市商务中心区、西海岸现代制造业集聚区、东部旅游度假区、黄岛—胶州物流中心区、平莱产业集聚区。加快鳌山、胶南、琅琊、红岛、田横五大组团的开发建设。工业布局方面,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成为全市经济结构性升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9月18日,青岛全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动员大会暨启动仪式举行。青岛市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正式进入了工业化中高级阶段,并形成了二、三产业共同支撑全市增长的格局。
“十二五”期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受此影响,青岛市经受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新一轮浪潮的深刻洗礼,工业发展进入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面对新挑战,青岛市充分发挥国家首批两化融合实验区的优势,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作为推进产业发展与转型的重点,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步伐,坚持存量调强与增量调优并重,坚持创新驱动与内生增长并举,把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式增长转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轨道上来,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體,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按照环湾高端集聚、县域壮大升级、多区带动发展的思路,推动产业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环胶州湾区域,主要由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北部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西海岸经济新区三大板块组成。
“十三五”时期(2016-2020),通过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实施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突出信息化、服务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青岛市逐渐构筑起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迈向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三五”时期,青岛市壮大了十大新型工业千亿级产业。与此同时,培育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具有基础的优势产业,培育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科技密集型产业,布局人工智能、三维(3D)打印等前沿产业。同时,青岛市优化制造业“两廊十区多园”发展布局。“十三五”末,青岛市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新动能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从建国前以轻纺工业为主,到改革开放前形成基础较好的综合性工业体系,从上个世纪后20年工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到本世纪前20年的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一路的兜兜转转、寻寻觅觅换得后来的从从容容。而今的青岛正继续向高端迈进,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