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娜 孙迎春
设计意图: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提出的目标之一,依据幼儿归属感发展“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由熟悉到陌生”的发展规律,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家庭是幼儿最常接触的场景,家庭成员也是幼儿最为熟悉的对象,因此,借助家庭和家庭成员对幼儿进行归属感的教育,易于被小班幼儿接纳和认可。
考虑到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我将多个小活动串联,让活动短小、有趣、不枯燥。
活动目标:
1.知道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与自己的关系,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家庭,有初步的家庭归属感。
2.体会和家庭成员共同活动的快乐,萌发爱家、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白板故事《我送你回家》课件,flash游戏《快乐大转盘》、幼儿全家福照片、模拟小家庭的环境若干组、音乐《我爱我的家》。
2.课前与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此次活动的流程与内容,取得家长配合。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教师边操作课件,边讲述故事《我送你回家》前半段
一天,天气真好,丫丫出来玩。她一边走一边看,看见一只小鸡。丫丫说(课件音频):“小鸡小鸡,我爱你,我带你回家好吗?” 小鸡摇摇头说:“不要不要,我要回自己的家。” 丫丫接着往前走,碰见了谁呀?小兔子。丫丫对小兔子说:“小兔小兔我爱你,我带你回家好吗?” 小兔哼哼地说:“不,小兔要回自己的家。”丫丫继续往前走,看见了誰呢?小猪。丫丫说:“小猪小猪,我爱你,我带你回家好吗?”小猪摇着尾巴说:“不好不好,我要回自己的家。”
教师:“小动物都要回自己的家,可是它们的家在哪儿呢?”
(二)师幼共同操作白板上的课件,送小动物回家
教师:“哇!这么美的家啊!小猪的家在哪儿?小鸡和小兔的家呢?你们怎么看出来的?快来帮忙,送它们回家。”
(出示三个小动物和它们的家,请幼儿上来拖动小动物,送小动物回家。)
(三)讲述故事后半段,师幼共同操作白板,送丫丫回家
哇!小动物们都找到家啦,好棒啊!可是,丫丫的家在哪儿呢?丫丫边走边看,(出现大房子)啊,这么好看的房子就是丫丫的家呀!看,走来了谁?(出现丫丫爸妈)是丫丫的爸爸妈妈啊。我们一起把丫丫送回家吧。
教师总结:“小动物和丫丫都找到了家,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
二、结合照片,介绍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
(一)教师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示范介绍家庭成员
教师:“老师也有自己的家,看,这就是我的全家福。我家有三个人,我是妈妈,还有宝宝和宝宝爸爸,我们一家很幸福!”
(教师给小班孩子进行讲解示范,为下面幼儿自己介绍家庭成员打下基础。)
(二)玩flash游戏“快乐大转盘”,幼儿介绍家人
教师:“你们也有自己的家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介绍他的家呢!”
随后,教师介绍游戏玩法:点击白板上课件的“开始”键后,照片快速滚动,按“停止”键后,随机静止在一张照片上,照片的小主人就向大家介绍家庭成员(转盘游戏大约玩5次,设置停止的照片为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五口之家和六口之家,在游戏的氛围中锻炼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家庭自豪感。)
三、亲子活动,体会家庭活动的快乐
(一)游戏“猜猜他是谁”
教师:“今天有一个小惊喜,老师邀请到一些客人,你们猜猜是谁?”
教师带幼儿一起喊:“客人,客人请进来。”家长们戴面具入场,站成一排,幼儿则大胆猜测,哪个是自己的爸爸或妈妈。
(此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在面具后找到自己的爸妈,那种惊喜和快乐无与伦比。)
(二)夸夸我的好宝贝
教师:“我们宝宝很棒的对不对?现在请家长们来夸夸自己的宝宝。”
(夸宝宝是一个温情的环节,家长用很有爱的语言,表扬孩子,并提出更高的希望。孩子也在家长的夸奖中,得到自我认可。)
(三)亲子共玩,感受爱
教师:“瞧,教室里还有很多小家,家门口有你们全家福的就是你的家,请你带着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看,找到家以后,可以跟爸妈一起玩一玩。”
1.幼儿拉着家长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家”,进行亲子互动。
2.教师随机抓拍温馨瞬间,并将照片及时上传至大屏幕进行分享。
(小家虽然是临时的,但是亲子互动却真实温馨。小家分别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可以绘画、泥塑、看书、搭积木等,让幼儿在实际的体验中感受家的含义。)
四、情感升华,表达爱
教师:“爸爸妈妈今天来幼儿园陪宝宝做游戏,说明他们都非常的爱宝宝。来,我们一起跟音乐来抱抱、亲亲。”
教师播放《我爱我的家》,师生、家长跟音乐一起律动,感受爱,表达爱。
活动延伸:
1.班级布置“全家福”展示区,供幼儿继续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开展班级亲子活动,继续让幼儿体会与家庭成员一起活动的快乐;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长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