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华
高考考查文化常识题,旨在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文言文,如果不了解必备的古代文化常识,学生阅读时就无法贯通文意,产生理解障碍。
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此句含有大量的文化常识(后文简称“文常”)。阅读时,若考生对“草”“雪”——年号、典章、名物这些知识点非常熟悉,那么障碍自会消除,阅读才能如风行水上,快马疾行,且能如“鹰眼”一样,迅速把握文意。因此,文化常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化常识已进入高考试题命题范围,那么,文化常识考点该怎样复习?笔者在多年高三复习备考教学中,整合自己文常教学的经验,虽不能说是贯通文化常识的绝妙之道,倒也能让学生寓学于乐,以期让文化常识学习从此变得轻松起来。
一、分门别类,积学储宝
可以根据古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情形,分门别类地构建文化常识大典。如大体分为“名物”“典章”“职官”“地理”等“纲”,下面再细分为“目”。这里切忌死记硬背。
另一方面,要学会点滴积累,我们称之为“随文拾贝”。高三复习中,人物传记类文章无疑是最典型、最具实战作用的。与其一味读背课本文常,不如就地取材,充分“燃烧”这些阅读材料,随文积累文化常识。
如人物传记,行文思路大體如下:一般从名字、籍贯入手,到进学、科举,朝廷陟罚臧否,传主肯定会涉及官职变动;所选人物,多为奉公守法的循吏,公忠体国的纯臣,或是勇武绝伦的名将,自然会涉及为政、刑狱、军旅之事。古时崇尚以孝治天下,定会涉及丁忧守制之事,礼仪祭祀等方面的文常断不可少;接下来自然会告老还乡,这就涉及朝廷优容、致仕途之制度;最后是去世,涉及赠谥、赙赠等丧仪。
这样以传主的生平履历、宦海沉浮为主线,一线串珠、纲举目张,很自然地串联起常见的“文化常识链”。平日里考试阅读,这些文常自会反复出现。学生由此补充新知,文常储备自然会渐渐储满“一桶水”,足以应付高考文常的所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题目的作用不亚于课文。利用训练考试的文言文材料,随文拾贝,几乎可以收割一切常见的、指向考试的文常,何乐而不为?
二、语文实践,寓学于乐
我们可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常趣味活动,引导学生记忆、理解文常。学生可以准备文常“随手贴”、文常“小纸条”,便于拓展归纳,及时复习巩固,熟练掌握后再更换一批新的。老师可以开展以文常为主的国学知识竞赛,模拟“汉字英雄”“一站到底”“诗词大会”等文化栏目的创意,让学生寓学于乐,在兴致盎然中掌握大量文常。
还可引导学生回顾经典古装剧《汉武大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明风华》等的剧情,学生自然明白了什么叫“黄老思想”“左袒”,什么叫“立储、储君”,什么叫“神器”“僭越”,什么叫“正朔、夷夏之辨”……这些经典剧可让学生从中濡染古代文化,每一次讨论都让学生咨嗟良久——原来,这些文常早已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有的学生甚至可以指出电视剧中服饰、场景的问题。他们曾指出大多数清宫戏里的服饰与“左衽”不符。在这里,文常复习俨然成了影评课,学生焉能不爱学习文常?
三、创设情境,传习文常
文常不是历史的“化石”,它应是典雅而鲜活的。因此,文常学习可以和鲜活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从”,学生一直难以记住。怎么办?笔者引导他们梳理中国式的家庭关系,问道:你有“大爹、二爹”吗?这就是“从父”,即伯父、叔父;你就是他们的“从子”,即侄子;有堂兄弟吗,就是“从兄从弟”,学生豁然,并感叹:文常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厚植于日常社会生活中的。
总之,文常复习也应该“动”起来。一个小小的创意,一场别出心裁的活动,一个真切可感的语境,对于学习文常往往能事半功倍。与其单一地读背文常,不如通过举办活动、竞赛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四、突出常识,披沙拣金
纵观近几年的文常题,如2020年高考的“殿试”、2019年的“诏令”、2019年的“践祚”等,都是耳熟能详、童叟皆知的。总之,文化常识会突出“常识”。何为常识?即非历史、文史专业的人都知晓的。
复习备考时,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常大全,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在分析文常考题的基础上,树立学术自信和涵养定力。
一是坚持“去专业化”。基本上,凡是过于专业化、考证化的文常词条,要么不会考查,要么是作为陪选项,不会为难学生。
二是注重普世价值。细细梳理近几年的文常词条: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滥觞,不可不知;儒释道等思想,是贯穿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脉,怎能不考?礼乐文化,从礼乐治国到以德治国,从克己复礼到文明守礼,从古至今一脉相承,自然是考查的重点。可见,文章考查绝不是随意的,而是用心极深,总之,具有普适价值和生命力的文常才是考查的重点。高考考查文化常识,必定与古代优秀文化、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同行。
综上所述,文常复习应注意两点:一方面,平时积学储宝,或分门别类,或随文拾贝,或创设情境,漫步在古风古韵之中,自然收割、习得文常;另一方面,教师应大胆取舍,审慎选择,学会“做减法”。如此,则文常复习不再漫无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