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与外传中的可视化作用及其完善

2022-05-30 14:27曾碧锋,唐新萍,樊蓉

曾碧锋,唐新萍,樊蓉

摘 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译者应当重视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典籍翻译和传播中的作用,以更全面地把握中国传统典籍文化思想,更准确地传播其文化内涵,合理打通传统文化生成语境之路径,切实推进中国传统典籍在西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本文作者在阐释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典籍中具有四种具体的可视化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中的作用,即呈现典籍真实的叙事方式、丰富注释方式、助力东方文化图式构建,最后提出了完善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与外传中的对策,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关键词:图像副文本;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与外传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10-0057-05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一大批中国传统典籍被翻译为英、法、德、日、俄等语言,这对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典籍的对外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就。主要以英译实践相伴,中国传统典籍翻译的理论探讨也日益增多,包括翻译的策略和技巧、翻译方法的多元选择,翻译生存空间、文化精髓的保存、文本的传播路径与影响,以及各种翻译策略与技巧相互之间的借鉴与比较等等。这些理论探讨,对提高中国传统典籍英译的质量、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这些研究多侧重于探讨译者与作者、原文之间的关系,忽略了翻译之后的传播以及不同地域读者的接受过程等重要环节。王宏印老师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中国典籍外译本流通的范围仅限于国内,或仅限于某些固定的学术交流圈,未能进入世界普通民众的阅读和赏析体系。这一方面有悖于翻译的初衷,达不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一、界定核心概念

“所谓典籍就是记载一个国家或民族自然、人文、哲学理念和重要典章制度的文献。一般来说,典籍主要是指1911年以前历朝的刻本、写本、稿本、拓本等”[1]。人们普遍认为传统典籍具有文化原型符号的特质,包含着能够传承并不断再生的文化基因。典籍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一定程度上它是我国相应历史时期主流文化的意义单位,也是传统文化符号的构成规则。正如李正栓教授所言,中国传统典籍的时间范畴上至先秦神话、寓言,下至清代末年文学、科学著作等。这些典籍是全人类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不进行传播就难以体现其永恒的价值。由深奥难懂的古汉语写成的中国传统典籍,需借助文本翻译才能有效传播。至于“副文本”(para-text),这一概念首先是由法国文学理论家杰拉德·热奈特于1979年首次在《广义文本之导论》(The Architext: An Introduction)中提出的。结合热奈特先生的相关观点,笔者将本文中所论述的图像副文本定义为:在中国传统典籍原文本和读者之间起着补充作用、用于展示原文本作品的非言语视觉材料。主要包括与原文共同出版的图像文本资源,所以本文中所指的图像副文本按照热奈特先生的观点,应属于一种内文本或伴随文本(即peri-text)。

二、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典籍外传中的可视化作用

仔细考量研究这些典籍中的图像副文本,我们会发现在对外传播中国传统典籍精髓时,具有以下功能:

(一)激发被传播受众阅读兴趣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类接受一切外来事物的动力。而激发国外受众阅读兴趣是实现中国传统典籍成功传播的第一把钥匙。同时图像副文本还能助力国外受众的阅读与理解,尤其是图像具有直观、形象与色彩的真实性,可通过丰富的视觉方式呈现,打破时间、空间及不同语言与思维间的隔阂,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和操不同语言的人们的阅读与赏析。图文并茂的中国传统典籍译作,对激发国外普通受众的阅读兴趣和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辅助被传播受众深化对典籍文字内涵的理解

域外民众,特别是那些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或者其跨越中西文化理解与接纳能力尚处于培育阶段的国外普通民众,即使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作品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十分浅显,再加上由于中英、中法、中德、中俄等文字表达的语法、表述习惯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等诸多客观因素,加上文化背景差异的障碍,许多国外读者即使认真阅读后,有时也很可能对典籍内容还是一知半解,如果给典籍译作配备上一些经典的图像,对提高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将如虎添翼。这就意味着与典籍译作配套的图像文本,本身其实也具备一定的讲述或复述的功能。因为中国传统典籍作品中的图像,一般来说,并不只是对文字内容简单形象的描绘,也绝不是与作品的叙事内容毫无关联。这些图像,均系作者或画者,在仔细研读典籍文本作品的基础上,提炼创作而成。其或浓缩作品主旨,或诠释作品内涵,或展现主人公情感,或反映人物与事件重要背景等。这些图像视觉符号展示在国外读者面前时,直观形象,色彩唯美,不仅能帮助国外读者加深对典籍文本内容的正确理解,还可助其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常识。读图時代的来临,也需要我们丰富中国传统典籍译作呈现的方式。

(三)活跃翻译外传作品文本板式

在西方国家,文字文本中很讲究图像的运用,人们常常采用整版的图片或采取插页的方式,来辅助描绘内容所要表达的意境。很多西方名著中多有插图,这些黑白或彩色的图像,创作了一个个便于故事情节展开的背景,生动地向读者演示了一个现实的场面或一段传奇人生。与文章内容紧密相连的图像,不仅增加了书籍的可读性,而且多了一些艺术韵味,插图与文字好比绿叶与红花的关系,偶尔是补充,偶尔是注解,在文章中不能直接看到或体会不到的东西,看了图片或许就能领悟出来,所以,插图与文字符号以文字版面为舞台,能够共同和谐地演奏一曲阅读理解精美之歌。西方读者,自小接触的阅读文本,绝大多数是图文并茂的。我们国家现代书籍设计中,运用图像设计来活跃文字作品的板式,本来就是学习西方的书籍编排与装帧。因此图像副文本能起到活跃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作品版式的作用,更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

(四)缓解读者阅读视觉疲劳

阅读书籍是一种积极主观的行为,通常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活动当中,人在进行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会随着阅读时间的不断延长而产生视觉疲劳,眼睛会随着文字的编排方式自动搜索信息内容,同时把这些信息不断地传输到大脑,但是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一般比较厚重,其翻译作品刚好可以运用图像来充当调节剂的作用。当国外读者在全身心投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作品阅读活动时,眼睛会随着编排设计中的图像而做到相应调整,这样也无须要求读者对一本书的阅读活动“一气呵成”。图像的调节作用是在眼睛得到休整的同时也不会让阅读“搁浅”,更不会让这种“调节过程”显得突兀,图像副文本是通过颜色内容、画幅大小,编排位置来吸引读者,并调整他们的阅读速度、情绪以及一系列心理活动,在营造愉悦氛围中,获得最佳审美趣味和阅读体验。此时的读者体会到从被迫接收信息到享受信息的全过程,缓冲了在阅读过程中心理的紧绷感,无形中降低了阅读难度,提高了阅读效率,让读者身体和心理在阅读活动中得到解放和提升,由此喜欢上图文并茂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文本。

三、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中的作用

(一)真实呈现中国传统典籍表达方式

视觉是人类最高级的感觉器官,所以毫无疑问,图像在人类的感觉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中国传统典籍编排习惯一般是左图右史或上文下图,此乃是国人自古习惯的文化诠释方式。虽然文字是中国传统典籍文化内容呈现的主要符号,而图像副文本也能部分地蕴含传统文化的内涵,甚至有时还能传达出文字难以言尽的意义。可以认为图像副文本是中国传统典籍中的另一半[2]。在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这类副文本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便利,当下社会文化思想的传播正在经历图像符号的多维渗透。众所周知,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图像也一样,也是可跨越国界而被直接感知和接受的。且这种感知能让接触者瞬间获得被感知对象的主要特质。而文字符号在传达感知时,则需要经过译者和接受者的阅读、理解和输出等多轮转换和解码。翻译后的作品,其文字符号输出和解读,又格外增多了一次转码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译作传播的顺畅。加上中国翻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文字的理解、解码和翻译,不同时期不同译者,会略有偏颇,尤其现代译者,其中国文言文水平参差不齐,若能借助典籍中的原生图像副文本辅助翻译与传播,则有助于国外受众接触到更加真实的中国传统典籍文化内涵。更何况图像副文本,本来就是中国传统典籍文本的真实形态中的一部分。借助这样的视觉符号,就可更快捷地生成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语境和背景,助力打通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与传播的路径,扩大国外译作阅读和赏析者数量。

(二)多样化语际翻译的注释方式

一般在翻译时,为了不造成目的语读者可能不能理解源语词中所表达的信息,往往需要在翻译时采用加注释的手段(主要是加文字注释)来弥补可能出现的源语文化或思想在目的语中的缺失[3]。由于中国传统典籍博大精深,汗牛充栋,涉猎广泛,加上进行语际翻译时,一般需要对涉及中国历代哲学、宗教、文学、兵学、历史、科技、法律等方面的核心概念、人物、历史事件、地点,神话典故等进行加注释的方式处理。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民族文化、历史、宗教、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译者对典籍进行语际翻译时,难免会出现词不对等或者语词空缺的现象。要解决这样的翻译难题,或可直接借用典籍中本来就有的图像副文本来丰富翻译的注释方式,而不是单纯地通过加文字的注释方式来进行处理。这样翻译不仅丰富了注释的视觉呈现方式,还可一定程度减少文字注释,在节约文字和版面的同时,节约译者时间和精力。

(三)协助典籍译者建立新的东方文化图式

对于那些完全没有接触中国文化和历史背景知识的国外普通读者来说,阅读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作品,有时要真正理解并弄明白典籍中的故事和分清中国传统典籍中的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翻译作为语际交流,它不仅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4]。也就是说,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目的之一就是向外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精髓,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作为中国传统典籍译者,同时肩负着“中国文化外传使者”的光荣使命,在翻译编码的过程中,除了充分利文字符号外,还应大胆使用典籍图像,来建立新的文化图式,引导和帮助国外读者建立更多新的东方文化图式,如此方能合理打通国外读者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生成语境的路径,并全面把握中国传统典籍文化思想,深入解读其文化内涵和意义,以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民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接受和认可,直至对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影响。

四、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与外传时的完善对策

(一)翻译和外传时重视中国传统典籍中图像副文本的作用

“中国数千年来积淀而成的‘子史经集汗牛充棟,其可资借鉴的语言、文化资源远远超越了现代汉语。据2008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至少有2392种典籍流传至今。”[5]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大约有3.5万种古典书籍,但时至今日翻译成外文的只有千分之二左右[6]。在古代文化实践活动中,中国传统典籍作者、修订者们以及诸多典籍研修者,大多图文兼重或图文会通,他们的艰苦卓绝的编修工作,使得典籍文本与图像文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在典籍文本的解读、翻译和传播中,它们是理解文字著述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背景下,一大批中国传统典籍被翻译为英、法、德、日、俄等语言,但是大部分翻译研究局限在文字符号翻译范畴,忽视了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典籍叙述中的特殊性,忽视了图文关系对于翻译与传播的影响。实际上,典籍中的图像与文字一样,也具有强大的交际功能,典籍译者和传播者必须对典籍中的图像副文本的影响力引起重视。

(二)翻译和外传时处理好典籍中图文的逻辑关系

首先,处理好图文逻辑。虽然左图右史或上文下图是中国古人文化表现与诠释的习惯方式,且传统典籍作者或诸多典籍研修者也多兼善语言与绘画图像创作,但纵观多本经典,不难发现其所编排的图文内容,可粗略分为主要的四类,即“图文对应关系、图文或文图强化关系、互补关系和对位关系。所谓对应关系是图文讲述相同的故事或表达同样的意思,本质上是不同表现形式的重复;强化关系是指图画扩展了文字信息或文字扩充了画面信息;当这种强化关系对故事叙述产生重大影响时就发展为互补关系;对位关系则是指图画和文字讲述不同的内容,两者共同合作才能完整表述出故事内容或思想。”[7]故译者也应特别注意在中国传统典籍翻译和外传中,处理好图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更加合理、妥善地处理译作中的图文比例。

其次,注重图像的节奏编排。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作品中,建议适当关注图像副文本的节奏编排。图像文本的节奏编排,是指一般读者阅读速度与编排的节奏及文字与图像编排的节奏。前者是一种心理感受,后者是指编排翻译作品时应考虑到读者什么时候阅读,什么时候看插图,什么时候该休息,来把握图像在文字编排中呈现的整体节奏。就如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说:“柱子与格子之间,开一个窗户还是开两个窗户,就像音乐的节拍一样。”[8]虽说图像是文字内容形象的辅助表达,但若翻译作品中,随意编排太多的图像,并不是十分理想的,只有准确地理解典籍著述内涵,恰当地把握插图在文字著述文本版面中呈现的频率和节奏,更好地满足国外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特点,以更好地创设友好的、令人愉悦的阅读界面。

最后,处理好图像与版面的比例。如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就有文图一体、图像为主文字为辅、文字为主图像为辅的呈现版式,也有文图并列分栏的呈现版式。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境外翻译作品中,建议图像副文本在版面配置上也应同样匹配。另外由于书籍版面内容的版心、行、栏会直接控制文图的比例,在布置版面的时候将图像放在翻译作品中间还是尾部,放在单页还是跨页,整体的构思都应是统一,不然则会显得突兀。总之在编排中要根据字体及疏密、段行间留白、整体颜色,覆盖面积和文中插图统一协调,尽量考虑境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特点,保持典籍原有图像副文本图文并茂的真实性。

(三)创建中国传典籍图像副文本翻译的“学术”规范

“术语(terminology)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或称谓的集合,在我国又称为名词或科技名词(不同于语法学中的名词)。术语本来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是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是用来正确标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的。孔子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名就是术语的规范化。”[9]分清专业界限和概念层次,从而正确指导各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正是术语标准化或规范化的目的。术语标准化之所以成为各学科发展的必须,是为了应对专业术语的急剧增长和高速传播。以中国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为例,其肖像出现在不同传统典籍中时,由于历史上科技和出版技艺的不发达等问题,可能在不同的典籍中,在不同的朝代和时期,在不同的典籍修订者和典籍学者、研究者手下,其图像文本各有千秋。故在不同的语际翻译时,应进行经典图像文本翻译与外传的规范和统一,就像文字翻译术语那样,学界尤其是翻译界,应尽快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2008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有关典籍中的核心的、典型的、重要的图像文本标准“术语”图库。这样不仅译者可借助图像术语数据库来提高译作速度和质量,促进典籍图像副文本使用的规范,也可一定程度上避免译者因个体经历、知识背景、审美观念、文化修养、双语水平、翻译态度和个人翻译风格而在译作中,选用缺乏规范统一的图像而导致译作不严谨,甚至出现图像在译作中出错或矛盾的情况,导致传播时,国外读者对典籍的内涵和思想产生理解偏差甚至错误,扭曲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当然,还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中国传统典籍图像副文本“術语”库,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国外传播培养数据、翻译及美工素养兼擅的跨学科高端复合型人才。最后,也有利于团队协作,共同使用标准规范的图像“术语”群译典籍,加快其翻译和传播的速度与效率。

(四)翻译和外传时注意区分不同国别和区域受众文化的禁忌

如前文所述,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被翻译为多种外语,这对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国外传播要想在不同的地域、不同文化下更好地传播,就要在其翻译作品中使用图文

并茂地方法,同时要根据不同国家读者的不同风俗习惯相应地进行调整,以此满足不同地域读者阅读时对图像、风格和色彩的偏好与禁忌,拉近国外读者和中国传统典籍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构建更加顺畅的传播渠道和路径。

五、结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与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情达意的符号,文字与图像各具优势。有研究者认为“文字符号善于表现事物深层的结构和特征,图像擅长展现事物的行与像,同时它们各自也存在表现的局限,文字符号善于表现抽象意义却不易刻画意义存在于空间的形态,因此表现意义不易被理解;而图像善于描绘事物外在的形象却不易表现事情存在于时间中的过程,因此表现的形象不易深刻。”[10]文字符号存在于表现中的局限,在中国古代就为诸多研修者或典籍作者所重视,故左图右史或上文下图才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表现与诠释的习惯方式。中国古人在千百年前尚且知道图像在传达意义时的重要作用,作为肩负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一代译者和传播者,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与外传中的作用呢?

——————————

参考文献:

〔1〕李正栓,杨丽华.21世纪初中国典籍英译小议[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1):42-47.

〔2〕〔10〕王懷平.应当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另一半:论古代图像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意义[J].探索与争鸣,2012(10):76-78.

〔3〕刘明东.文化图式翻译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14:15.

〔4〕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定[J].中国翻译,1998(01):25-27.

〔5〕雨悦.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EB/OL].http://www.china.com.cn/book/zhuanti/gjz ggj/2008-07/04/content_15955064_2.htm.2017- 06-06.

〔6〕黄中习.论中华典籍翻译的意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6):126-127.

〔7〕薄利娜.绘本翻译中图文关系的处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7(06):59-64.

〔8〕杨勇.浅谈插图在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J].科技探索,2012(10):7-10.

〔9〕周有光.文化传播和术语翻译[J].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03):62-71.

(责任编辑 徐阳)

On the Role of Image Para-text in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

ZENG Bi-feng, TANG Xin-ping, FAN Rong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Changsha 410205,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ulture going out"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 translator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image para-text in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lassics. By employing the image para-text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the translators can not only rationally build the path to the generation of contex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comprehensively grasp the cultural though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lassics, as well as thoroughly interpret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meanings, 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and accep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lassics in the among the Western readers China.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four specific visual functions of the para-tex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lassic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ole of the para-tex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lassics translation, that is, to present the true narrative mode of classics, to enrich annotation methods, and to help build Oriental cultural schema among the Western readers. Finally, thre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image para-tex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lassics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has been put forward towards the translator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nfluence and radiation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Keywords: Image Para-text;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 The Role of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