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涛 娄新广 王武章
走进任丘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手托荷花”的文化标识随处可见。“五片花瓣”分别象征着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推进与体育服务五大平台融合发展,而“手”的图案则代表着以“十五米志愿服务圈”为代表的志愿服务体系。在志愿服务之手的托举下,一朵新时代文明城市之花绽放正盛。
有困难找队长
三级队长织密服务网络
“一直想用学习强国在手机上看新闻、学知识,刚在志愿服务群里和小队长说了一下,他立马就到家里来帮我下载好了,现在每天在手机上就能了解国家大事,还能看电影、看电视,真是太方便了。”任丘市季家埔村村民张建久说道。在“十五米志愿服务圈”长效机制的推动下,“有困难找队长”的理念已经成为广大任丘人的共识。队长担当作为、邻里守望互助,任丘市“自下而上”长效推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机制,以志愿服务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织密志愿服务网络,离不开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为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在文明实践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各实践站依托党组织架构,成立了志愿服务大队、中队和小队,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大队长,党员、村民代表、新乡贤和退役军人等担任中、小队长,形成了群众联系小队长、小队长联系中队长、中队长联系大队长的“十五米志愿服务圈”。“十五米”,就是以农村宅基地为参考,小队长同包联户的实际居住距离一般不超过15米;以相邻住房区域为参考,小队长包联前后邻居和对门、对门的前后邻居五户到十户。同时在社区进一步发展为以楼栋成立中队、单元成立小队的模式,并将村(社区)内企业、门店、外来人口按一户就近原则编入小队,形成了全覆盖的志愿服务网格体系。
在三级队长的服务网络中,小队长作为连接群众与中、大队长的“轴心”,承担着收集群众需求信息、发布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反馈活动信息等工作,形成了覆盖完整、对接精准、沟通高效的志愿服务“同心圆”。以志愿服务促文明新风,“十五米志愿服务圈”不仅仅指距离上的概念,更是始终倡导一种“邻里守望”的精神,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每家每户的志愿者都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来,真正形成“人人参与、成果共享”的文明实践新格局。
线上线下互补
合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闲时家中坐,有事儿当面说”。三级队长层层联动,实施“三会三群一卡一本”制度,真正将服务送到群众家中。“三会”,即每半个月由各级队长分别组织召开会议,会议地点设在小队长或包联户家中,在“闲话家常”中倾听并解决问题,提升邻里温度;“三群”,即建立三级队长直通车群、中小队长办事群、包联户说事群,发布重要信息、倾听服务需求等,实现线上、线下同频互动;“一卡”,即小队长将“十五米志愿服务圈联系卡”发放到每一户小队包联群众手中,为群众及时联络提供便利 ;“一本”,即“十五米志愿服务圈”队长手册,中、小队长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和急难愁盼问题记录在册,小事由小队长办理,急事难事由三级队长合力解决,切实提升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度、获得感,形成群众自发组织、自觉维护、长效推动的良好局面。
理论政策入户
饭桌炕头上树文明新风
在季家铺村村民韩付利家中,包联小队长公飞飞正拿着“1+20”一揽子政策明白纸,向开办企业的韩付利宣传助企扶持政策,同为企业家的二人解读优惠政策、交流经商心得的场景,正是季家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入户开展政策理论宣讲工作的真实写照。依托“十五米志愿服务圈”三级队长会议,“队长课堂”设在群众家中,小队长面对面开展“理论+”宣讲,内容既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理论知识,更有“居民社保”“高龄补贴”等相关惠民政策,真正把党的理论、政策送进千家万户。
除了“隊长课堂”的定期理论政策学习,日常生活中队员们往往以小队为单位不定期聚在一起,以“唠家常”的形式开展道德评议、举办读书会、商议红白事简办事宜,打造每家每户随时随地学习政策理论、参与基层治理、表达真实诉求的“流动会议室”,真正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到群众“饭桌旁”“炕头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润物无声的文明实践中转变思想、移风易俗。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十五米志愿服务圈”工作法全面实施以来,任丘全市构建起了拥有404名大队长、3268名中队长、27569名小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依托网络体系,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300余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3500余个,切实发挥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吴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