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探究

2022-05-30 14:04余杰薛志清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9期
关键词:三杰常州精神

余杰 薛志清

摘  要:常州三杰一腔赤诚的爱国精神、坚持真理的求索精神、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理想信念、忠诚担当、无私奉献、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等内核元素,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投射。它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在内容上具有相融性,是推进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参照系。将学习弘扬常州三杰精神与推进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相融合,不仅具有现实的必要性,而且具有切实的可能性。在融合路径上,一是要不断加强系统研究,为二者融合提供理论支撑;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为二者融合提供长效保障;三是要加强线下线上混合互动,为二者融合提供创新发展平台。

关键词:常州三杰精神;地方高校党建;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7-0039-05

“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是从常州走出来的三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他们在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常州三杰精神,即一腔赤诚的爱国精神、坚持真理的求索精神、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常州三杰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州地方红色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1]将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相融合,对于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推动地方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州地方高校党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主要问题

常州地方高校党建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本文依据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对驻常9所高校(含3所本科院校和6所职业院校)开展巡视工作的反馈意见[2],将新时代常州地方高校党建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不到位,意识形态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現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教育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不到位;对立德树人认识不足,体现立德树人要求的措施不多;师德师风建设不力,缺乏有效措施等。

二是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到位,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党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落实不到位,班子内部缺乏有效沟通;党内政治生活往往流于形式,重台账建设、轻问题解决等。

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不到位,“一岗双责”未压实。主要表现在:部分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观念淡薄,意识不强;对一些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理未能动真碰硬,执纪存在薄弱环节等。

(二)原因分析

常州地方高校党建领域存在如此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现实的、富有常州地方特色的角度而言,常州三杰精神与地方高校党建融合不够或者完全没有融合,是导致党建领域出现问题的首要和根本原因。

首先,对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的认识不够。常州三杰精神是常州地方红色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和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是常州三杰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地方高校党建十分重要的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3]新时代高校党建必须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主动地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具体到常州地方高校,就是要把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起来,以常州三杰精神引领地方高校党建,在党建实践中学习和弘扬常州三杰精神。用常州三杰精神滋养我们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从常州三杰精神中汲取奋发有为、担当使命的精神力量,用精神之火、信念之光照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4]。但是,在实际党建工作中,许多高校对“为什么要融合,怎样进行融合”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进而要求不严、措施不多、效果不佳。

其次,对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的系统研究不够。将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必须加强系统研究,包括对常州三杰精神的研究,对新时代高校党建规律的研究以及对二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要通过不断深化系统研究,厘清常州三杰精神的基本内涵、文化成因、历史地位、当代价值及其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的内在联系等,深化对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的规律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最后,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的实践不够。常州三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早期重要领袖,为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3]将常州三杰精神与常州地方高校党建融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常州三杰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地方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可靠抓手。当前,虽然地方党委、政府和各高校积极地着力打造常州三杰文化,大力宣传和弘扬常州三杰精神,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比如有的高校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有的在校园里建设以三杰命名的广场、道路、桥梁等,但是,从整体上看,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还不够。

二、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的必要性

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有助于增强地方高校党建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突出时代感召性。常州三杰作为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将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相融合,有助于增强地方高校党建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使其自觉地向常州三杰看齐,把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情怀化作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的感召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地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强烈的党性自觉和使命担当,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党建设工作,努力把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有助于拓宽地方高校党建工作者的技术视野,推进地方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常州三杰精神既蕴含底蕴深厚的江南运河文化的优秀基因,又传承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绵延数千年的江南运河文化,养成了尚德向善、崇文重教,灵动智慧、务实进取,革故鼎新、百折不挠,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精神品质,为常州三杰精神提供了丰富的滋养。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鲜明特征,为常州三杰精神注入了充沛的力量源泉。将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相融合,必然有助于拓宽地方高校党建工作者的技术视野,为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提供切实可行的新视角、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法。

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有助于加强对高校党建工作的精神引领,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奋斗进取。常州三杰爱国、求索、担当、奋斗的伟大精神,是深切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的集中体现,凝结着最为厚重、最为牢固的情感积淀和价值追求。将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相融合,通过学习宣传常州三杰革命事迹,丰富发展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大力弘扬常州三杰精神,必然有助于加强对地方高校党建工作的精神引领,激励广大师生员工自觉对照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优秀作风,凝聚协同互助、团结奋进的发展共识,从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营造奋斗拼搏、开拓进取的时代风潮[5]。

(二)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的可能性

首先,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高校党建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常州三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们在极端艰苦的革命岁月中,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自己,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始终满怀无限忠诚。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心灵深处,融化于他们的血脉之中。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具体地说,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积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因此,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高校党建在价值取向上是根本一致的,是完全可以实现有机融合的。

其次,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高校党建在内容上具有相融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6]。高校是青年人最集中的地方,是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常州三杰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党建思想,是高校开展党员生活、干部教育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生动教材。因此,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高校党建在内容上是相融的。

最后,常州三杰精神是推进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参照系。常州三杰精神集中反映了常州三杰爱国、求索、担当、奋斗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他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常州三杰精神是极富地方特色和党建特色的重要红色资源,承载着历史文化传承、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重要功能,是新时代推进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是高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践行初心使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参照系。因此,将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相融合,是切实可能的。

三、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的路径探究

(一)加强系统研究,为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要加强常州三杰精神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红色资源)要开展系统研究。统筹研究力量,强化研究规划,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3]加强常州三杰精神研究,一是要讲清楚常州三杰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承载常州三杰精神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载体,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常州三杰革命故事,保护好常州三杰革命文物,开发利用好常州三杰红色资源。二是要讲清楚常州三杰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厘清常州三杰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联系。三是要讲清楚常州三杰精神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阐明常州三杰精神对新时代高校党建的重要意义,让常州三杰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其次,要加强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是要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要求出发,深刻把握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的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二是要从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要求出发,深入研究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的重要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善于从政治角度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要从坚定理想信念这一总开关出发,始终把思想教育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的基本规律,真正学懂弄通做实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最后,要加强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研究。常州三杰精神与高校党建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弘扬常州三杰精神、推进地方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是要从解决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深入研究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的重要意义,探讨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二是要从满足新时代高校党建的要求出发,深入研究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的长效机制建设,在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协同创新、成果推广等方面,探索二者融合的具体路径、方式方法、评价反馈等。三是要从适应现代新媒体环境的技术要求出发,深入研究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VR、MR、全息影像等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融合与线上融合相结合,探索二者融合的線上线下混合互动创新模式。

(二)加强机制建设,为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提供长效保障

一是要加强领导机制建设。要从地方党委、政府层面加强领导,组织党史、社科等部门,与高校密切合作,统筹研究力量,强化研究规划,加强科学保护和系统研究,强化教育功能。作为二者融合的具体抓手,要在高校设立“常州三杰学院”,完善领导体制机制,按照“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把好导向、聚焦主题,用史实说话,着力打造高质量精品展陈,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4]的要求,将学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各高校党务、教务、群团组织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有关部门或单位,要与常州三杰纪念馆、常州三杰学院协同配合,持续推动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长效融合。

二是要加强条件保障机制建设。要以常州三杰学院为抓手,统筹各方面资源,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在人员、经费、场地、基础设施与设备等方面,能够满足研究、开发、展陈、教育培训等功能要求。要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研究队伍,持续深入地开展系统研究,不断创造出高质量研究成果。要着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技术精湛的艺术创作队伍,善于将研究成果转化成艺术作品,经常性地推出反映常州三杰精神和时代主题的优秀作品,将之搬上舞台、荧屏、网络,以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让影像、文字史料“活”起来。要着力建设一支精干的管理服务队伍,善于把常州三杰红色资源保护好、管理好。

三是要加强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协同创新的关键在创新,基本方法是协同。各相关单位或部门要站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通过资源共享、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方式,对革命历史资源进行再挖掘,积极探索,创作常州三杰主题原创音乐剧、舞台剧、微视频、微电影等艺术作品,编写常州三杰故事读本和校本教材,凝练高质量研究成果。要创新内容和形式,将常州三杰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干部培训、党员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材,融入党员日常政治生活。

四是要加强成果评价与推广应用机制建设。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高校党建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推广到其他高校,也可以推广到中小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党建领域。要逐步建立并完善成果评价与推广应用机制,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师生代表、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等对成果进行评价,及时收集反馈意见,以便加以改进和完善。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将优秀成果广泛推介到社会生活各领域,让常州三杰精神的红色基因深深融入时代新人血液,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有效抓手。

(三)加强线下线上混合互动,为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提供创新发展平台

首先,要努力整合线下线上资源,打造精品。线下平台建设是重点和基础。要把弘扬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常州三杰文化、党建文化、校园文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育人体系。要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大力创作常州三杰主题电影、电视剧、微视频以及戏曲、舞蹈、歌剧、小品、曲艺等。要坚持学术研究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思想教育价值与经济社会价值并重原则,努力整合线下线上资源,发挥协同创新优势,用史实说话,精心打造精品项目和成果展陈。要深度挖掘常州三杰精神的思想内核,从不同角度,面向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形式,策划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法作品展、美术作品展、摄影作品展和举办各种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常州三杰精神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其次,要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打造虚拟平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要积极探索在已有“常州三杰纪念馆”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依靠常州三杰学院全力打造“互联网+常州三杰”网络教育平台。要充分运用VR、MR、全息影像等新技术手段,精心打造常州三杰网上展廳、党史学习教育网上展厅等,活化再现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让更多干部群众和广大学生亲自模拟体验常州三杰的革命活动,切身感受当年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着力打造常州三杰数据库,以实现区块合作,优势集聚,资源共享,不断扩大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

最后,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线下线上混合互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实与虚拟、线下与线上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加强线下线上混合互动,是常州三杰精神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关键是创新管理模式,新时代背景下,把线下与线上真正融为一体。不仅线下资源全部可以在线上使用,而且线下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可以在线上同步进行。所有人既可以在线下参与活动,也可以在线上参与活动,实现更加充分的交流互动。要鼓励大家广泛参与线上资源建设,提供诸如理论文章、参观体会、学习心得、最新发现等资源,不断丰富线上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 学习强国. 习近平论全面从严治党[EB/OL]. (2022-07-18).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6174570562507 623725&item_id=6174570562507623725.

[2] 清风扬帆网. 巡视反馈[EB/OL]. http://www.jssjw.gov.cn/col/col993/index.html.

[3] 习近平.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 共产党员,2021(22):4-6.

[4] 尹从国,韩刚. 重视学习历史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好传统[N]. 解放军报,2021-12-27(02).

[5] 刘淑娥. 红色基因助力党建工作创新[J]. 人民论坛,2018(24):94-95.

[6]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2019重点招标课题“常州三杰精神研究”(课题编号:XYN1907)。

作者简介:余杰(1971—),男,硕士,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薛志清(1963—),女,学士,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猜你喜欢
三杰常州精神
《感咏吴孟超院士》等科技组诗
常州的早晨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三天两夜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拿出精神
培养“硅谷三杰” 她是美国最酷、最美的母亲
唐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