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维度

2022-05-30 11:34雷英英
美与时代·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摘  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总结党的奋斗征程、放眼未来的历史领悟,深入地诠释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内在逻辑,要在世界历史的视域下把握马克思主义走向东方世界的必然性;要在价值层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耦合性;要从主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勇于担当和历史主动精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在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深刻总结党的奋斗征程、放眼未来的历史领悟,深入地诠释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的历程,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回答时代之问的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推进实现人民幸福的历程,开启了人类现代化历程的中国模式,塑造了世界文明的中国新形态。深刻理解把握百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的内在逻辑,要在世界历史的宏观时空下把握马克思主义走向东方世界的必然性;要在价值层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耦合性;要从主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和历史自觉。

一、从世界历史的视角

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处于工业社会的欧洲,但却是在落后的东方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蕴含着清晰的时空逻辑,即马克思所指出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出场内在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过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能性与实践的现实性的统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将家庭分工的研究延伸到民族分工,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520。这说明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模式打破了各个国家封闭的生产销售状态,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194。随着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民族的生产力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具有了世界范围的角色意义,民族史逐渐成为世界历史。随着地理大发现,资本跨越国家的边界,世界市场被开辟出来,西方殖民统治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外溢为发达工业国家和落后的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以全球性问题得以凸显。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深邃地洞悉到,“无产阶级的贫困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539。无产阶级的贫困逐渐外化为落后国家在世界历史中的边缘地位,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日益严重的不平等出现,形成了世界历史意义下的格局和势态。据此,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场所转变,“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2]241。对于世界历史的这一转变,中国近代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有清醒的认识。毛泽东早在1921年新民学会长沙学员大会上的发言中就指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提出‘世界,所以明吾侪的主张是国际的;提出‘中国,所以明吾侪的下手处;‘东亚无所取义”[3]。这一认识,是立足于世界历史的角度,将改造中国的问题置于宏大的时空背景中,体现了清晰的“世界历史”意识。

马克思具有革命家和理论家的双重品质,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式的哲学,实践性是它的优秀品质。马克思主义從西方到东方的实践转向,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客观性和价值指向性的统一、世界普遍性和民族具体性的统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蕴藏在人类社会中的一般性规律,其理论张力要求与无产阶级革命实际相结合,所以能够指导东方社会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决定了它必然突破抽象的意义,随革命重心落地中国土壤的问题。因此,立足于“世界历史”视域,才能从根本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必然性。

二、从价值层面看马克思主义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耦合性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具有普遍性、世界性,为中国化提供了一种可能。在世界历史的驱动下,马克思主义从欧洲来到中国,要转化为符合中国人民需求的救国理念,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就必然要求符合中国人民理想期望,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吻合中国人民的思维语言,使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语言”实现民族化表达,解构其抽象普遍性,实现其特殊性意义上的实践指导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人民传统社会理想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宿。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的公有制,全社会成员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经济主体;生产力极大发展,集体财富充分涌流;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消失;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代表了人们的理想追求。《礼记》提出了“选贤与能”实现权力和财务全民共有的社会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与人之间是讲信修睦的平等相处关系,“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外户而不闭”的社会和睦发展状态。近代以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提出的“四有二无”的平均社会理想,康有为设想的没有邦国帝王、实现天下一家的社会,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等,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不难发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理想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构想设计具有强烈的互通之处,正是在两者的融合点上,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自己的革命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实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等治国理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创造性的成果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二)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同的内在特质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被中国共产党人接受并用以改造中国,实现了中国形态的发展,从本质上来看,属于东、西方不用文化间的交流融合,两者的内在契合基于两种文化的共同特质。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实践品质内在契合,为两者交融互补提供了前提。马克思主义发现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创立了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但它强调指出,它所提供的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所以要“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着优秀的品质和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在自身的文化系统中,鼓励多种思想共同发展,百花齐放;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主张“和合共存”,始终保持着巨大的张力,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积极成分,发展自身的强大活力。春秋战国时期即出现了“百家争鸣”;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文化结合形成了本土化的佛教禅宗,并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础;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提倡“德先生”“赛先生”等,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另一方面,中国道路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提供了历史场域。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始终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在探索中国理想社会的征程中,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探索出了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创出了指引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道路,推动了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次飞跃的实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发展。百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场域,根本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使马克思主义产生中国意义的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类同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哲学依据还在于两者都蕴含着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在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在欧洲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上,创立发展了唯物辩证法,成为观察世界、指导实践的根本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阴阳之道的统一观、求同尚中的矛盾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福祸相依的变易观等,这种朴素的辩证思想虽然带有直观体悟性,但是却反映了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同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表达和中国气派,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老百姓能够掌握的理论武器。毛泽东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杰出典范,文中用大量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民间俚语、俗语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使马克思主义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类同的思维方式,才使二者的结合成为了现实,成为中国人民能够接受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极具智慧地运用“猫论”“特区”等中国思维,提出了解放发展生产力的路径,使人们头脑中的思想障碍豁然洞开,积极投入到改革大潮中。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党的创新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价值和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相互映照,更加深入人心,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的深刻共融,表现出强大的话语力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时代的新飞跃。

三、从主体性角度把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主体自觉

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民族形式,只有通过文化的中介才能达至民族化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客观决定力量”只有也必须通过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实现,主体的力量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源性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层面上,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功能,显示了强大的力量,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坚定的信仰、无畏的斗争精神和积极的历史主动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对人的命运的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视域,以人的价值实现为目标,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功能的基本要素。诚如马克思在“改造世界”中所选择的“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正如恩格斯所强调指出的,“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4]。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表现出了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中国共产党自一成立就明确了自己的初心使命,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在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号召和组织中国人民发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革命精神,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重新焕发出昂扬的姿态。在革命的艰难环境和建设、改革的复杂形势中,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新的境界。百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根本逻辑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使命精神和主动意识,带领中国人民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以开辟中国道路为导向,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抓手,践行初心使命、推动时代发展的历程。正是这样的出场逻辑,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进程。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全人类命运,强调指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5]。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创造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未来走向,从主体维度构筑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互补的领导力量,积极发挥能动作用,继续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不断破解时代课题的根本遵循。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7.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

作者简介:雷英英,硕士,中共郑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哲学、社会哲学。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