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
新课标指出,初中历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中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对历史的研究可以让学生通晓古今,以史为鉴,端正言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在研究历史、了解历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初中历史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积极思考落实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历史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直以来,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综合能力強的学生,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全面了解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能以史为鉴指导自己的言行。以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这种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研究兴趣
传统历史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传授课本知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同时学习的知识也是以课本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将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从教材知识转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上。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体,需要通过探究、讨论、自主学习以及教师指导等方式来获得知识。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得到了尊重,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研究兴趣。
(三)充分发挥历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
核心素养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其重点在于通过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行为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探索中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深入分析和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历史知识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以及处世之道都有很大的借鉴和促进意义,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得是被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比较少,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背诵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很难发挥教育学生的作用。核心素养则重在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学生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会结合自身和现实生活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并对历史发展形成独到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充分体会到历史的借鉴意义,并从历史分析中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观点和道理。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具体策略
(一)重视学生研究历史兴趣的培养
核心素养视域下,历史的教学活动不再围绕学生成绩展开,而是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和研究历史知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开端,只有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和学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情境,设置精彩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历史知识。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埃及”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设计新颖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古代埃及的知识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历史发生的地域上距离学生都很久远,对这段历史的学习表面上看实用性并不大,实际上,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这对于人类探索世界文明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以神奇的金字塔为课程的切入点,采用多媒体播放金字塔的纪录片,对金字塔进行生动形象的介绍,激发学生对金字塔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提出问题:“通过纪录片我们知道金字塔的规模巨大,那么在最早的人类文明时期,没有电力,没有机械,单纯靠着人力是怎样建立起雄伟壮观的金字塔的呢?”以金字塔为导入,再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对古埃及文明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会通过主动学习探究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二)结合历史内容丰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不能采用单纯的讲授法来进行教学。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初三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世界史,而学生对世界史的兴趣和熟悉度远远不如中国史。结合学生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知识学习中与同阶段的中国史进行对比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世界史,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在那个年代中国处于怎样的世界地位。如在学习“文艺复兴运动”时,要让学生明白,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从14世纪中期开始,到15世纪、16世纪时达到了运动的高潮,而此时的中国经历了明朝和清朝,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化一度非常兴盛,中国的经济也非常繁盛,甚至出现了盛极一时的“康乾盛世”。通过对比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那个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是比较先进的国家。又如,在学习“古代日本”的时候,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学生大多对日本有一定的负面情绪,那么在日本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古代日本历史,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日本会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日本历史进行全面的探究学习,并以历史角度去研究后来日本侵华行为的必然结果。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合适的教法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构建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构建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自己则是课堂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古语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教师的语言有多华丽,语调有多生动,在被动的听取中,学生始终难以对历史形成深刻的印象。在讲授式的教学中,学生被动获得的知识是教师研究的成品,而不是自己通过查阅思考得来的,学生对这样的知识只是达到了死记硬背的效果以此来应付考试,而难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构建以学生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问题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还能开动脑筋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加工,并得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学生可以将探究所得与师生进行共享,在探讨和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收获更多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如在学习“美国内战”时,教师可以结合当今美国时事抛出话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说一说美国党派斗争为何如此激烈”,让学生对问题展开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美国的历史以及美国的选举来探究党派斗争激烈的原因。
(四)重视历史纵向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独木不成舟,历史对人类的积极影响不是片段式的,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纵向的分析归纳。历史的可贵之处正是在长久的岁月积累中沉淀下来的生存经验以及发展规律,片段式学习只能让学生了解到某段历史的具体事件,了解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而纵向的历史教学,则可以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的思想。学生在历史纵向对比学习中,可以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部编版初三历史主要按照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对世界历史进行了学习,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在历史纵向的发展对比中学习知识。以俄国为例,教师在历史复习阶段,可以采用纵向的历史学习方法,从“俄国的革命”到“列宁与十月革命”再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构建一种纵向的历史联系,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学习俄国历史的过程中,穿插与中国关系的变化。通过纵向学习俄国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这个国家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并理解其中事物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从俄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学生能够总结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真理。正因為在近代史中俄罗斯的农业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力量,所以俄罗斯在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联盟下,建立起了无产阶级政权,确定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同时在世界历史战争的胜败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出:侵略战争最终都会在被侵略者的反击下战败。通过历史纵向学习,以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五)以史为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历史对后世的影响在于人们在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对错误失败的历史教训引以为戒。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对历史进行客观的分析,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获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历史长河中,古今中外人才辈出,教师在历史学习中可以适当列举对时代具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并让学生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判断,总结得失。通过人物的生平事迹、处世之道,学生可以从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人物的失败之处,得知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如在初三下册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中可知,爱迪生是电气时代的伟大代表人物,他凭借一己之力将电灯泡等一千多种发明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我们依旧得益于爱迪生的发明。教材中只对爱迪生的事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个伟大的人物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拓展学习。学生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年代,对爱迪生的生平事迹进行深入探究。爱迪生虽然读书不多,但是他酷爱发明,并且在发明中不断创新,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最终才发明了电灯泡。从他的事迹中,学生会明白: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不断努力,并且具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同样,在研究学问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要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创新。
(六)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是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学生的实践行为,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方式,如通过探索和实践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中所蕴含的道理,从而对历史产生情感共鸣,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创新。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历史事件,体会当时的时代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演讲、表演等形式还原历史故事。如在学习“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组织一场历史表演课程,表演内容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史料、史证的方式来选取表演素材。表演要体现出战争的残酷,故事的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进行表演活动的编排。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查阅更多的历史资料,思考更多的历史问题,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年代故事的还原表演,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故事中的人物在那个时代的生存状态。在历史教学中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养成查证史料、史证的习惯,并让学生养成时空观念,这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并加以传承创新。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话题。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历史研究兴趣的培养,结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重视历史的纵向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历史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