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芳
摘 要:文化是人类精神的传承,是民族的血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依托小学语文载体,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赋予教师的重要使命。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路径,并提出可行的策略,以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有效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 7260.2022.10.015
在大力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小学语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输载体,强调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肩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我国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日益浮躁的社会形势下,文化复兴显得尤为重要,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势在必行。小学作为文化意识的启蒙时期,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对于拓展小学语文教学知识边界,促进语文素养发展以及树立文化自信,唤醒文化自觉大有裨益,值得广大教师展开进一步的实践探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必要性
(一)顺应时代发展的时然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直接阐明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价值。随着全球开放化趋势的逐步深化,文化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特点,思想意识与社会生活无不受到潜在影响,传统文化地位受到冲击。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信息时,缺乏自主辨别能力与约束能力,受到不良风气侵蚀的危害更为深刻。基于此,小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更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为学生构建纯净的文化土壤,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优秀的民族基因根植于学生内心。
(二)促进学生成长的必然
素质教育改革实施已久,核心素养成为引领基础教育教学的新风向。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旨在让学生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与地区的文化特色,开阔文化视野,提升文化意识高度。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加强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对核心素养理念要求的贯彻落实,对于推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的有机渗透,能够形成递进式的认知推进主线,让学生的文化态度由淡漠转变为热忱,文化思维由封闭走向开放,文化理解能力由肤浅提升为深刻,实现文化素养的实质性飞跃,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持未来的健康成长。
(三)彰显学科价值的应然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科价值定位做出了清晰的诠释,其中有关文化传承的具体描述,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小学是语文学科发展的奠基阶段,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来抓是彰显“大语文观”、深化学科育人能效的有力举措。通过语文课堂的集中、系统讲解,达到让学生认知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最终目标。既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构建强而有力的生长支点,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又促使教师以高屋建瓴的姿态审视学科育人价值,赋予小学语文课堂组织设计更多可能性,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实现学科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实践的局限性
1.教学内容维度狭窄
教学内容是实现传统文化有效渗透的支点,但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设置存在维度狭窄的问题。虽然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语文呈现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传统文化的渗透创造了利好时机,然而如何将有利形势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仍然有待探索。具体而言,表现出以下问题:第一,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不够全面、深刻。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呈现人文精神与语文要素的双主线的编排模式,但是受制于知识本位的刻板教学观念,一些教师对于语文教材的编撰意图以及人文属性认知不够到位。在教学过程中,专注于语文要素层面的知识性解析,教学内容过于片面,造成传统文化的渗透缺乏融合触点。第二,传统文化内容未能得到系统整合。小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是一条隐性主线,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教学内容分为显性资源以及隐性资源,而且呈现分散状态,需要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挖掘与整合相关素材,形成结构化的传统文化育人体系。但是着眼于教学实际,一些教师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存在依参而教的现象,对于教材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利用层次过于肤浅,造成传统文化的教学引导呈现琐碎、随意的弊端,育人效果自然差强人意。
2.教学方式运用不当
教学方式是决定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传统文化渗透程度的核心因素,也是教师需要改革创新的首要问题。就目前而言,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将高效课堂等同于高容量、快节奏。鉴于小學生学习能力的薄弱性,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小学语文教学仍然以讲授方式为主导,为学生提供的思维留白较为匮乏。特别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授,更多的是通过背诵的方式完成的。师生、生生以及生本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探讨与对话交流,学生长期被动地听、机械地记,本应该生气勃勃的语文课堂变得呆板且沉闷,削弱了学生主动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此外,传统文化的渗透指向学生思想意识与思维能力层面,单纯依靠教师苍白的宣讲,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缺乏以自我认知完成对抽象知识的加工与重塑的能力。在主客体分离的状态下,纵使将文化知识全部灌输至学生脑袋中,学生对文化精神的理解也仍然停留于浅层,仍然起不到品质塑造与能力的提升的作用,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式运用的不合理造成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落差,成为影响传统文化渗透的症结。
(二)学生文化认知浅薄
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新形势下,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正因如此,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成为影响教学成效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薄弱点逐渐浮出水面,无疑为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带来挑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而言,其实践落实受制于学生文化储备薄弱、认知能力浅薄的成长局限性。第一,从思想认知方面来看,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解不够深刻。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将传统文化等同于文言文与古诗词学习,片面化的认知对于学习热情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在窄视化认知的作用下,学生通常以死记硬背、机械套用的方式完成传统文化的学习,沦为文化的搬运者。第二,从学习能力方面来看,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不够深厚。我国的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洗礼与沉淀,时间跨度大,内容体系庞大且复杂,与小学生所熟知的现代流行文化存在=差异。与此同时,小学生浅薄的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难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帮助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结合需求拓展教学内容
1.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素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涵盖的知识内容皆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人文与知识并重的双主线编排特点,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文化素材含量。教师以教材为蓝本,立足创造性的视角,深层次挖掘与利用有效的教材资料是加快传统文化渗透的基本前提。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以汉字为着力点挖掘素材。汉字可谓是中华文化的基础,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从古人的构字方法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识记的同时感受古人的智慧。例如,在讲解《日月水火》一课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汉字起源以及由实物到甲骨文、小篆再到现如今的方块字的演变全过程,在探索中体会传统文化的趣味。第二,以文学作品为着力点挖掘素材。文学作品的创作皆是立足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是思想文化发展的映射,不失为引领学生探究传统文化艺术魅力与精神魅力的窗口。例如,古诗词《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所作,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带领学生解读诗文含义、现代文与古诗词对比等一系列鉴赏活动,可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学的博大精深,激发深层次探索的欲望。
2.捕捉传统文化融合触点
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高效融合并非是随意为之,而是建立在一定的节点之上,实现渗透、衔接或拓展。因此,教师需要准确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内涵,分析知识点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捕捉融合触点,提升渗透的实效性。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为例,此篇课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之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其中蕴含了男儿志在四方的家国情怀,展现了坚守民族大意的传统文化精髓。但是由于作品时代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缺乏充足的认知经验,很难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这就需要教师找准时机,将隐含性的传统文化可视化,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教师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听长辈讲解等方式收集有关旧中国社会现实的资料以及周恩来为振兴中华所做出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在课堂设计分享探讨环节,激活学习背景,构建支持传统文化渗透的情感支点。其次,借助文本中讲述的具体事件,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塑造鲜活的人形象,体会人物精神。以此由特殊向一般拓展,由周恩来的思想与行为表现引申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让学生体会能者志士的负重前行,理解现如今幸福生活的不易,明白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1.依托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是加快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手段。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生动丰富、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法方式无疑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创设相契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以《慈母情深》教学为例,感恩孝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底蕴,此篇课文正是这一文化思想的缩影,教师依托丰富的情境促使学生建立深刻的理解。首先,以感官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播放展现亲子关系的视频资料,唤醒学生的潜在生活经历,并让学生分享与父母相处的温情瞬间,增强教学代入感。借此引出教学主题,讲述我国源远流长的孝文化,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投入课文阅读。其次,以问题情境深化思考。教师依托问题促使学生抛开表征看本质,分析课文中反应的传统文化内涵。例如提问:“文中哪些描写给你的触动最为深刻,你有何感受?在现实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最后,以体验情境促进内化。角色扮演是小学生热衷的游戏,教师将其转化为趣味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分角色演绎课文情节,以第一视角感受人物情感,并融入自我理解,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解。
2.组织文学经典诵读活动
诵读作为一项有声阅读活动,借助语气的轻重缓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展现情感,是小学语文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组织经典诵读活动,能促使学生积累传统文化知识,体会经典作品中的思想内涵与人文情怀。首先,教师依托教材内容讲解诵读方法,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作品众多,且符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教师采用示范读与模仿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诵读技巧。以《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教学为例,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场景,笔调清新。刻画细腻,读起来妙趣横生。教师配乐吟读,将学生代入诗文情境,解析重音落点、断句以及运用怎样的语气表达情感。并组织学生有感情吟诵,领会诗文含义,体会语言情感色彩,读出古诗词的意蕴。其次,注重经典文学的拓展,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语感是促使学生达到入情入境诵读的前提,而语感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可以教材为中心向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涉猎范围,深化文化底蕴。
(三)依托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单纯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难以实现全面、系统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打破小学语文课堂的封闭性,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升传统文化学习的趣味性。第一,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限于文学作品,剪纸、手影戏、秧歌等民间艺术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样极具审美价值与教育意义。教师可以设计民间艺术技能大赛,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一个代表性民间艺术形式,并充分發挥自己的现象力与创造力制作完整的作品。教师设计展示专项课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解创意来源以及作品寓意。采取全班师生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最佳作品,展示于教室的特定区域。第二,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我国传统节日很多,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等。教师充分利用节日浓厚的氛围,设计课外拓展活动,如在端午节组织学生学习包粽子,在中秋组织学生做月饼,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掌握多维的传统文化知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推动素质教育深度落实的必要举措,对彰显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其树立民族自豪与自信、形成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立足当前融合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苗梅《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学策略探究》,《课外语文》2022年第1期。
[2] 朱丽红《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融合》,《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