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策略探析

2022-05-30 14:34晏伟华
时代金融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资管理财产品商业银行

晏伟华

针对资管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金融监管部门纷纷出台了各种规范性指导文件,对行业发展进行了重点规范。2018年,金融监管部门发布了《有关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自上而下全方位地梳理了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确保了资管行业可持续、稳定、规范发展。各类市场参与主体,不仅要面临各种严峻挑战,还需把握住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对此,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主体,商业银行应积极转型理财业务。对此,本研究以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为切入点,探寻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策略。

2018年,金融监管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新规,针对各类业务提出了相对应的管理办法,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重大金融风险,更是保障了金融行业稳定发展[1]。这一系列资管新规核心在于将行业现行刚性兑付予以打破,引导金融机构能够向净值化管理转型,促使资管行业能够真正归于“代客理财”的本质。虽然短期而言这些新规会对商业银行利润造成影响,然而从长远角度分析则是利大于弊,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转型理财业务。

一、资管新规落地对理财业务的影响

(一)保本理财产品逐步缩减

颁布资管新规,目的是促使理财产品回归本源,禁止承诺保障本金与收益[2]。在新规过渡期截止前(2021年前),保本理财必须完全退出市场。新规实施一年内,保本理财规模并未降低,却有所上升。据调查得知,截至2017年底,保本产品存续余额为7.37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比例24.95%。2018年底,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大约10万亿元,在全部理财产品中的比例为31.25%。2019年起,商业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纷纷减少了保本理财产品。基于融360大数据调查得知,2020年底,商业银行及子公司保本理财产品只有373只,占全部理财产品的比例降低到了5.43%。

(二)产品净值化转型有序推进

资管新规出台后,各商业银行逐渐加快了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速度,其存续余额及所占比例不断增长,资金募集能力也有所提高。据调查得知,2019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0.13亿元,是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43.27%,存续余额及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68.61%、16.01%。同时,募集资金的规模同比增长了67.49%,金额高达50.96万亿元[3]。

(三)收益率趋降

资管新规的关键在于破除刚性兑付,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同时,这些新规也限制了投资标的范围、规模及集中度,进一步规范了资金池的运作模式,导致理财产品以往的盈利模式难以存续。同时,理财产品期限溢价、信用风险溢价持续降低,收益率也越来越低。据调查得知,相比于2018年银行封闭式产品年化收益而言,2019年降低了13.64%。收益率降低的原因在于宏观货币政策宽松造成市场利率下行。但是,因资管新规约束了理财业务,导致其无法继续沿用以往运作模式,加快转型也是收益率降低的主要因素。转型时,商业银行应深入探寻新的理财业务管理、运作模式,那么收益率降低则难以避免。

(四)同业理财规模缩减

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同业理财规模及所占比例不断降低[4]。2019年底,商业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同业理财余额为0.84亿元,同比降低了31.0%;占理财产品的比例为3.59%,同比降低了1.67百分點。

(五)理财子公司初具规模

基于资管新规,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开设了理财子公司,截至2020年10月,已经获批建立了21家理财子公司,且上半年净利润34.6亿元[5]。对此,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且取得了成绩。

二、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策略

(一)资产投资端

1.强化固收领域优势,拓展投资范围。对于资管行业而言,投资能力是关键,是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强大助推力[6]。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大多数是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如债券和融资债权资产,产品较为稳健,这满足了大多数投资者的需求。对此,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巩固这一地位,满足监管新规,针对资产证券化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增强标准债券市场投资水平,拓展固收类理财产品市场所占份额。同时,为了避免经济周期的影响,商业银行应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拓展投资范围,增加权益类、外汇类等资产投资,并积极研发形式多样的理财产品,预防出现理财产品回报率降低的情况。

2.加强委外投资,建立FOF/MOM投资能力。在资管行业中,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参与主体,久而久之便占据领先地域,拥有大规模的客户,可及时获取丰富的信息,对客户需求进行精准掌握,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投资建议。对此,加强委外投资,提高FOF/MOM 投资能力是商业银行增强资管能力的主要路径。FOF是一种基金新品种,可持有其他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资产[7];MOM是挑选、跟踪、研究其他优秀管理人,以投资子账户委托的方式开展投资活动。借鉴国外银行成功经验,FOF/MOM 投资模式可对各种投资策略进行科学配置,丰富产品,避免各种投资极端净值出现大幅度波动。同时,FOF/MOM设置了母基金、子基金两个关卡,可有效保障资金安全,即便是市场严重下跌,FOF/MOM可采取多样化策略及动态选择管理人的方式获取收益。在这一体系下,管理者的选择尤为关键,基于各种资产、风格、行业等维度构建系统化的管理人甄选与退出机制。

(二)运营管理端

1.加强产品设计。为进一步提升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客户接受度,一方面需针对投资者加大教育力度,引导正确的理财理念;另一方面也要求银行立足于产品自身,丰富产品类型,开发出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理财产品。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应加快对净值型产品布局,打造专业性强的研发、销售团队,通过研发拳头产品进一步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根据客户类型的不同实施差异化策略,首先,针对主流客户,以现金管理或债券类净值产品为主,这类产品的风险较低;其次,对于高净值客群则可试着对包括挂钩贵金属、外汇、利率的结构化衍生品等在内的一些结构产品予以推荐。不仅如此,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与运营体系,为产品净值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除此之外,还应以时代发展为基础,将政策要求与理财业务结合,以产品为依托,接轨政策,让开发的创新型理财产品在具有时代特色的同时,也使人民的需求得到满足。例如,可选择发展养老系列理财产品和普惠性质理财产品。2020年,国家监管部门对养老系列理财产品多次喊话,要求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转型,逐渐开设养老保险第三类保险类型,并不断完善。统计显示,包括工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在内的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都推出了如颐养睿远稳健五年1号、阳光金养老 1 号等养老系列理财产品。

2.构建理财产品交易平台。因为资管新规规范了资金池模式,并限制了期限错配,所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期限。据中国理财网的统计显示,在2019年,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86天,同过去相比涨幅在15.53%左右。同时,3个月(含)以下的封闭产品发行规模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降幅达到53.36%。随着短期限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不断缩减,长期限产品发行规模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期限在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发行规模同比增加93.93%。针对投资者来说,因为不能提前赎回封闭型产品,所以期限越长,产品便缺乏良好的流动性。如果产品尚未到期,但投资者有突发的资金需求,那么就会陷入困境。所以,对于这一类产品,一些投资者接受度低。为加快产品的流动,将更多的客户吸引进来,商业银行与理财子公司可构建行内的理财产品交易平台,简单来说就是提供一个二级交易市场给客户,便于其购买理财产品。客户在这一平台上能够向他人转卖其未持有到期的理财产品,从而让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现阶段,诸如兴业、浦发、上海银行等商业银行已建立了这类行内交易平台。随着其普及力度不断加大,银行协会应积极履行自身职责,构建交易平台,统一相关产品,并有效解决产品流动的难题。

3.建立全面风险控制机制。在推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方面,资管新规无疑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银行的风险水平与之受到的正面影响呈反比。当理财产品转型为净值化,则市场上的每一种风险都会影响产品净值,所以要求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一套风险管理体系,而不能只依靠信用风险管理。理财产品净值化能将刚兑打破,防止过度累积金融风险而让商业银行承受较大的风险,而这也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监管要求相符。与此同时,资管回归本源也依赖于净值化产品,其可帮助投资者将理性的投资理念树立起来,进而选择匹配自身风险偏好的理财产品。另外,净值化转型也对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银行应针对可能出现在理财业务各个流程中的风险予以有效识别,将动态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应用于产品设计与发行销售等环节。因为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占比非常大,所以银行要对因期限错配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予以重点关注。

4.加快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步伐。资管新规背景下,丰富产品、转型业务模式、提高投资能力是提高理财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点[8]。然而,从现阶段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发行情况分析得知,以固收型理财产品为主;从资产投向与产品类型分析得知,理财公司资产投向同银行管理理财产品差异较低,权益类产品布局较少。相比于其他资管子行业而言,理财子公司发展理财业务的优势明显,如母行销售渠道广、投资经验丰富等。理财子公司应紧抓机遇,夯实基础,创建一流资管机构。

一是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理财子公司基于自身发展阶段、优势及市场现状,在业务布局、产品开发等方面制定差异化业务发展策略。目前,理财子公司应借助母行的强大实力,重点推行固定收益类、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获取更多的客源。

二是构建可持续竞争的业务模式。据了解,全球资管行业主要包括四类具有竞争力较强的业务模式,即行业分销巨头、解决方案专家、Beta规模经营者、Alpha主动管理者[9]。在前期发展方面,理财子公司逐渐发展为解决方案专家以及行业分销巨头,立足于母行拥有的客户优势和渠道优势,对理财业务模式进行拓展,提高自身在理财市场中的占比。并确保产品类型丰富多样,促进服务水平提高,强化自身实力,吸引更多的长尾客户。在中后期发展方面,理财子公司要竭尽全力成为Alpha主动管理者以及Beta规模经营者,对围绕投研能力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进行打造,拓宽投资边界,并加大委外投资力度,构建FOF/MOM投资能力。与此同时,和金融科技相融合,对智能化资管平台进行打造,促进客户体验增强。

(三)客户营销端

1.细分客户,实现精准营销。在市场竞争中,服务与产品是尤为重要的两大因素,银行除了要对产品进行创新,确保产品类型丰富性,打造具有競争力的产品之外,同时还要注重促进服务水平提升,在细分客户的同时,对营销策略引起重视,促使精准营销目标顺利实现。银行应和新规指引方向相顺应,以代客理财本质为基础,在创新产品的同时,促进服务水平提升,竭尽全力使客户需求得到满足,加大客户管理力度,对客户标签予以丰富,加深对客户风险偏好以及勾描习惯的掌握,借助精准营销与产品优势提高客户忠诚度及满意度,以获得更多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

2.建设专业服务队伍,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银行应竭尽全力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服务人才队伍[10]。第一,针对理财知识、理财产品和理财理念,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确保员工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第二,对人才激励机制予以完善,并拓展晋升路径,增强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吸引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和高水平的高素质人才[11]。

3.构建精细化、差异化的现代服务体系。现阶段,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商业银行也应与时俱进,对现代化服务体系进行构建。银行要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先进科技,拓宽“线上”服务渠道,从精力、财力上给予手机APP、智能办理平台、ATM自助端等“线上”服务大力支持,使客户无需出门便能体验到银行的理财服务[12]。与此同时,对差异化的服务进行构建,在监管越来越严格、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确保自身特色鲜明,能够有效吸引客户的眼球[13]。

三、结语

目前,资管新规广泛推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逐渐回归于本源,可促使理财业务更健康、更稳健地发展。针对资管新规,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从资产投资端、运营管理端及客户营销端等方面着手,积极转型原有业务模式,如此可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获取显著的商业战略价值。

参考文献:

[1]胡茵.资管新规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01):15—18.

[2]余凯月,孙文艳.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研究[J].中国商论,2021(16):51—55.

[3]陈晨.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及完善建议研究[J].财富生活,2021(04):11—12.

[4]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会计财务处课题组,刘燕.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会计管理的影响探析——基于南京地区部分商业银行的调研[J].金融会计,2020(07):29—33.

[5]向悦.基于资管新规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发展[J].营销界,2019(48):116+118.

[6]刘妍.资管新规视角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6):45—49.

[7]王璐瑶.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问题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2):27—31.

[8]陈胜.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研究[J].时代金融,2019(06):144—145.

[9]林铮.基于资管新规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未来发展探讨[J].时代金融,2018(33):80.

[10]吴泽宁.对资管新规下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思考[J].经济师,2018(10):156—157+159.

[11]马喜立.资管新规落地后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3):30—33.

[12]赵泽涵,李海燕,郭爽.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探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8(07):36—39.

[13]王丽娟.从资管新规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未来[J].中国银行业,2018(01):102—104.

作者单位:江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恩平支行

猜你喜欢
资管理财产品商业银行
分级资管产品的异化与正名——评析《资管新规》第二十一条
对资管新规关于通道业务相关规定的理解与思考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