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军
前段时间,张水鱼老师赠我一本书《巧解读:语文有意思》,扉页上还留有她的签名和一行字,隽永、飘逸、洒脱:以水的眼睛看世界——水鱼。好一句“以水的眼睛看世界”,好一個充满智慧的水鱼老师,好一本有意思的文本解读著作。
人生似水,水映人生。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又云:“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自然界普遍常见的水与教材文本所蕴含的深刻内涵竟如此相似,给予我们太多的启示与思考。虽然水鱼老师现在是一名优秀的编辑,但于编辑之前,她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尽可能地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事实上,她也无愧于这样的称号:她一直是一个永不停歇的人,总是寻找自己能做的事,让自己忙碌起来。她一直在探索如何改变课堂,如何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如何让自己的见解逐渐开出一朵朵智慧的花。
读罢这本著作,我终于明白水鱼老师的观点,也十分赞同她的看法:有意思的解读是一种智慧,是另辟蹊径、独具匠心、彰显个性,而非一味地迁就学生,一味地迷信教参,一味地否定答案。
有意思的解读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对文本阅读来说,客观性存在的依据是文本,作者的意图和再现的世界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凝聚于文本之中的。这里会涉及作者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反映,或再现世界的语言文字的描述。作者的主观情感也好,对世界的反映也罢,其实都要有相应的客观事实作依据。也就是说,无论阅读者所面对的文本包含什么内容,他总是面对三重独立的存在:文字存在、作者的情感存在和属于该文本的世界存在。遗憾的是,当下不少课堂、不少解读漠视这些存在,一味地迁就学生,放任他们在交流讨论中天马行空。
近些年来,《愚公移山》教学的师生解读就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观点有:愚公是个死脑筋,移他自己比移山容易多了,搬家才是上策;愚公不如智叟聪明,他移山的行为属于知其不可而为之,智叟看待事情则要客观、冷静得多;愚公最终也没有把山移走,是天帝帮助了他,可见解决问题还得动动脑子,而不是瞎用蛮力;愚公没有长远眼光,俗话说靠山吃山,他完全可以考虑利用此山开发旅游资源;愚公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他有什么权力把子孙后代的人生也搭进去?再说,他认为幸福的事情,子孙们却不一定也这么认为;等等。
对此,水鱼老师认为:这些五花八门、奇奇怪怪的解读使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符号意义失去了他固有的文学价值,虽然尽显思维的灵活度和广泛度,但有失偏颇,是不值得提倡的。水鱼老师坚信:文章是有灵魂的,《愚公移山》也不例外,它的灵魂,就是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或者困难时的迎难而上,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大无畏精神,是执着勇敢、自强不息的进取态度。这则小小的寓言故事,体现了一个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承载起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有意思的解读不是一味地迷信教参。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日本京都大学本庶佑教授面对记者提问“对想做研究者的年轻人想说什么”时,回答:“要想成为一名研究者,最重要的是保持对事物的求知欲,珍惜内心世界对某种事物感到不可思议的想法。不要完全相信教科书上写的东西,对事物时常保持怀疑的态度,思考事物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事物,弄通了才认可、接受。”
水鱼老师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她在执教《陈涉世家》一文时,发现课后练习题第一小题“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存在一定问题。《教师教学用书》对第二问给出的答案是: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水鱼老师认为,这个答案值得商榷。
其一,“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不能作为口号;其二,“策略口号”的提法也站不住脚。原因很简单,策略归策略,口号归口号,策略是一种行动方针,它一般不会以口号的形式发布使用,将两者合并在一起使用有生造新词之嫌。通过分析,水鱼老师认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只是一种策略,同前文“篝火狐鸣”“置书鱼腹”一样,都是为了使起义赢得广大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至于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时的口号,文中没有明确表达,水鱼老师认为应该将这个提法从教材和教参中删除。
有意思的解读不是一味地否定答案。陶行知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国内“填鸭式”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扼杀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罪魁祸首。斯坦福大学调查显示:中国计算机科学及设计项目相关专业的大学新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比美国和俄罗斯的大学新生领先两三年,但进入大学两年后,中国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止步不前,而美国和俄罗斯的学生在这两年里提高很快。其原因是中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接受的教育模式与“填鸭式”教育大相径庭。国内“填鸭式”教育的普遍情况,一方面是不少老师的课堂很无聊,老师只会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另一方面老师总是一味地否定学生的答案,扼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否定他们的批判性理念。
水鱼老师在教学《醉翁亭记》时,课堂上曾出现过一个小插曲。分析完人物形象的特点之后,水鱼老师让学生用“我觉得欧阳修是一个……的人,因为……”句式造句。不少学生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欧阳修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因为……”“我觉得欧阳修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人,因为……”“我觉得欧阳修是一个很潇洒的人,因为……”这些答案获得一片赞许,因为学生都能自圆其说,且说得有理有据。结果有一个学生却说“欧阳修是一个自恋的人”,原因还未说出口,全班同学就哈哈大笑。笑声里藏着的意味有很多,有对这个回答表示惊奇的,有对这个同学表示嘲讽的,有对这种勇气表示赞许的。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学生在瞎起哄,准备看老师大发脾气,看这个学生遭受训斥及羞辱。
欧阳修是不是一个自恋的人?这个学生也说不太清楚,只是反复说欧阳修非常自恋地谈到自己的名字,因为文中关于他的名字就出现了三处:“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故自号曰‘醉翁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显然这个理由缺乏力度。这个时候,老师该怎么办?是漠视,还是呵斥?是耍滑头,还是打太极?最好的方法是立足于这个回答,从这个学生思考的角度循循善诱,但这需要沉着,需要睿智,需要厚实的内力。水鱼老师做到了,她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从“爱自己”这个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全文,看看作者真正爱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并得出结论:作者爱美景,爱百姓,爱思辨。最终,这个学生也真正明白,太守的“自恋”更多的是一种在意,在意自己能亲自为醉翁亭命名,在意自己把滁州城建设得这么美好,在意老百姓能与自己同乐的胜景,也在意自己舞文弄墨的才华。这是课堂教学的高阶思维,更是学习进程的智慧火花。
每一篇解读,充其量是只言片语而已;每一个观点,亦不过管中窥豹罢了。然而就是这些真知灼见,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语文太有意思了,犹如眼前不知何时摆上一个万花筒,稍一转动,就五彩斑斓、奥妙无穷。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