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提及家庭教育中的暴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孩子”。然而,家庭教育中是否只有“打孩子”这一种暴力行为?答案是否定的。朋友告诉我一件事。有一次在江边,她看到一个孩子骑车摔倒了,他的父母正在不远处。她发现,父母走过去并未在第一时间安慰孩子,反而是不停地指责孩子。爸爸说,和你说要骑慢点,说了多少次就是不听。妈妈更是生气,说孩子就是笨,学习也是这样,怎么讲都听不进去。孩子则一声不吭。
很多时候,不是只有打孩子才算是暴力,训斥吼骂甚至情感忽视也是一种暴力,有心理学者将其称为“冷暴力”。冷暴力主要有兩种,一种是语言暴力,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语言,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还有一种更为隐秘,就是情感忽视。比如,当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得不到父母的帮助,或者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情绪问题,或者父母给的爱不是孩子想要的。这种情感忽视造成的冲突或感受,对孩子也是一种折磨,甚至会让孩子失去对家的期待,产生极深的无助感。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冷暴力》书中说得很明白,有一种虐待不用把你打得头破血流,也一样使你崩溃和身心受到创伤。而父母经常就是精神虐待中的施虐者,他们会对孩子直接或者间接地施暴。要命的是,大多数时候,这种虐待是隐藏在“为了孩子好”的幌子下。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一般会把其他成人当作人格和权利平等的主体。可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由于在各方面都弱于成人,就不会被成人平等对待。家长很容易找到责骂孩子的理由,其原因是家长意识不到孩子也是有权获得人格和权利平等的生命个体。面对成年人,家长能约束自己的言行,面对孩子却做不到,就是因为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尊重。
可以说,冷暴力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很多父母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长期以来封建思想的影响,儿童被视为家庭和家族的隶属品,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与抚养人之间是一种依附关系。因而有些家长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意识淡薄,家庭冷暴力时有发生。
其次,冷暴力反映出家长缺乏为人父母基本的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共情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通俗来讲,共情就是日常所说的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拥有共情能力的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关心和体谅孩子,更容易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
表面上看,冷暴力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每个孩子都有独立人格和自尊心,如果一有过失就被父母责骂,甚至被当众羞辱,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其实,冷暴力最大的危害是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自尊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基础是家长的认可,然后内化为自我认可。如果家长经常责骂孩子,孩子形成不了自我认可,也就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如果从父母这里得到的都是负面信息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尊重,没有价值。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心理的低自尊。
研究也证实,低自尊往往与童年的经历有关。特别是当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时,比如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才会给予关注和表扬,反之就得不到他们的关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即使优秀,也很可能不觉得开心,因为他们从小缺乏真正的被认可和尊重。低自尊的人总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不如别人,甚至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美好的事物。
孩子不能打,也不让骂,那么,当孩子犯错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很多家长对此有很多困惑,存在认识误区。家长经常把发泄情绪当成解决问题的手段,并不是真正就事论事进行教育。特别是觉得孩子给自己丢脸时,更会当众责骂,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出家长的权威和责任。还有些人误读俗语“当面教子,背后教妻”,认为当面就是当着他人面不分场合责备、教育孩子。其实,当面是指及时针对孩子所犯错误对症下药进行教育,而非不顾场合当众批评。
其次,家长对无条件的爱理解有误区。我们常说,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来源于家长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指的是家长无条件地接受孩子先天的禀赋,接受孩子的性格特点,接受孩子的独特性,不是无条件地接受孩子的不礼貌,接受孩子的无理要求等后天养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容易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批评和表扬。
古今中外的智慧之人早就告诉过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如果家长能接受孩子也是独立个体这一基本的儿童观,就能明白,这里的别人中应该也必须包括我们的孩子。
记得小时候每当做错了事情,会听到大人问:“一等人靠眼看,二等人靠嘴说,三等人才需要打骂。你是要做几等人呢?”家长这样询问,说明家长具有共情能力,并且能善待孩子的自尊,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也是很要面子的。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惩戒时多大程度上能呵护到孩子的自尊,体现的正是家长的教育水平。所以管教孩子时,父母首先要保持自身情绪稳定,心态平和。面对孩子的失当行为,父母有责任先管好自己的情绪,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如此,家长在成长之路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编辑 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