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的方法

2022-05-30 10:48冯友兰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莫大学说圣人

冯友兰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自己弱开始。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还告诉我们:“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还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用这样的方法,一个谨慎的人就能够在世上安居,并能够达到他的目的。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老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就是如此。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谦虚与骄傲正好相反,所以,如果说骄傲是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谦虚则相反,是极限远远没有达到的标志。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又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所有这些学说,都可以从“反者道之动”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著名的道家学说“无为”,也可以从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

为,也像别的许多事物一样。一个人若是为得太多,就变得有害无益。况且为的目的,是把某件事情做好,如果为得过多,这件事情就做得过火了,其结果比完全没有做可能还要坏。中国有个有名的“画蛇添足”的故事,说的是两人比赛画蛇,谁先画成就赢了。一个人已经画成了,一看另一个人还远远落后,就决定把他画的蛇加以润饰,添上了几只脚。于是另一个人说:“你已经输了,因为蛇没有脚。”这个故事说明,做过了头就适得其反。《老子》里說:“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里的“无事”,就是“无为”,它的意思实际上是不要为得过度。

人为、任意,都与自然、自发相反。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在这个生的过程中,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获得一些东西,这就是“德”。“德”意指power(力)或virtue(德)。“德”可以是道德的,也可以是非道德的,一物自然而然是什么,就是它的德。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是因为,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

按照“无为”的学说,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必要的”是指对于达到一定的目的是必要的,绝不可以过度。“自然的”是指顺乎个人的德而行,不作违背自然的努力。这样做的时候,应当以“朴”作为生活的指导原则。“朴”是老子和道家的一个重要观念。“道”就是“璞”(未凿的石料),“璞”本身就是“朴”。没有比无名的“道”更“朴”的东西。其次最“朴”的是“德”,顺“德”而行的人应当过着尽可能“朴”的生活。

顺德而行的生活,超越了善恶的区别。老子告诉我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所以老子鄙弃仁、义,以为这些德性都是因“道”“德”的堕落。因此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由此可见道家与儒家的直接冲突。

人们丧失了原有的“德”,是因为他们欲望太多,知识太多。人们要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快乐。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为什么老子强调寡欲,道理就在此。

(落花雨摘自微信公众号“陶然朗读” 图/槿喑)

猜你喜欢
莫大学说圣人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给你莫大勇气的神回复
知足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等文中引用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