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碧华 李莉
进博会展馆外景
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被视为新时代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生动写照。
五年来,进博会为中国与世界市场搭建起桥梁,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前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2700亿美元。
全球“买手”和供应商齐聚一堂,进博会所折射出来的,正是中国开放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中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十年间累计进口服务超过4万亿美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而本届进博会仍吸引了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4场虹桥论坛活动顺利举办。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其中有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展示438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上届水平,“回头率”近90%。首次搭建的数字进博平台吸引368家技术装备企业线上参展,组织直播或转播活动64场,浏览量达60万次。坚持“政府+市场”发展方向,组建39个交易团、近600个交易分团,新增4个行业交易团、近百个行业交易分团。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亮相线上国家展,较上届增长13%。“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综合展示区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辉煌成就。进博文化展示中心全景展现5年来进博会发展历程和举办成效。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现场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完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截至10日12时,累计进场46.1万人次。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第五届进博会实现了成功、精彩、富有成效的预期目标。
一组组数据印证了开放的中国正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1月5日上午,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首日,上海市青浦区越海全球供应链与参展商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达成3亿美元采购意向订单,摘得上海交易团“首单”。
参展商飞利浦连续五年参加进博会。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飞利浦不断为中国市场带来全球前沿科技成果,持续扩大“朋友圈”。
进博会展馆外景
本次上海交易团“首单”内容涉及时尚电子消费产品,采购、参展双方将从仓储物流、电商运营、分销执行等多方面联手,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展开更多维度、更深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合作。
“感谢进博会的大平台,能成为本届进博会首单签约的企业,我们感到很荣幸,很激动。”越海全球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裁韩笑说。越海全球供应链是一家全球性、创新型供应链协同企业,这位进博会“老朋友”不仅被全球经济舞台开放共赢的“强磁场”频频吸引,还将物流“未来式”开进了青浦这扇“大门”。
“青浦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与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为物流供应链企业扎根提供了优越条件。”韩笑介绍,越海在青浦设有智慧仓网节点,未来将借助智慧物流供应链服务及国际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技术,以服务全球知名企业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为核心、以越海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为特色、以提升客户整体供应链竞争力为使命,努力打造越海全球智慧供应链管理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进博会期间,上海交易团全面加强交易组织,举办了采购签约、交易洽谈等23场配套活动,同期还首次举办了上海数字贸易论坛,各类活动助推意向采购金额再创新高,达到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5%,继续位列各地方交易团首位。同时,进一步提升“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能级。虹桥品汇同步首发新品百余款,即将全新亮相的B栋将成为进口汽车、高端消费品、大健康、工业品的全球首发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进博集市等举办了新品首发、直播带货等5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同步上架了近300款进博会同款产品。
挪威驻华大使 白思娜:我注意到了中国传递出非常明确的开放的讯号,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是挪威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所以对我们而言,中国传递出的持续开放的讯息,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对我们而言,进博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它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我们国家和地区之间增进贸易往来,这是非常积极的。
法国驻华大使 罗梁:2022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法国各个行业有80多家参展商参展,法国企业致力于践行品质及环保的理念,多年以來一直和中国保持着强有力的合作关系,我们希望通过葡萄酒、肉类和乳制品等展示法国风土的多样性。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 费博瑞:每年我们都来到这里参加进博会,开放关键指标是开放市场,与整个世界共享机遇。开放是推动合作与协作的驱动力,也是我们作为商业伙伴的驱动力。在进博会,这是一个真正的行动号召,号召我们合作和协作,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进博会场景图
法国驻华大使 罗梁
进博会德国展团
瑞典驻沪总领事 司梅:许多演讲者都谈到了贸易的重要性,开放和贸易很关键,我很高兴这成为开幕式的共识,有许多瑞典跨国公司来参会。这是中国一个很开放的平台。
冰岛驻华大使 易卜雷: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相当明确,传达了一个直接的讯息,我感到很欣慰。这个讯息是,中国仍然致力于开放自由贸易和开放投资。对我来说,很感兴趣的是,他还强调了高水平的开放,在新领域吸引投资和技术,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成功举办了四届的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激荡起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澎湃动能。大家表示,更加看好更加开放的中国。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与不确定的全球局势,“进博磁力”依旧强劲: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持续“返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均有企业前来……
博西家用电器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唐善达表示:“非常高兴再次和各界朋友相聚第五届进博会,并带来博西家电与时俱进的创新产品。作为国际领先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博西家电致力于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对于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仍将以高端技术创新和德系精工不断加速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为中国家庭提升家居生活品质,引领行业朝着智能、健康的未来稳步发展。”
博西家电展台
赢创展台
西门子展台
2022年恰逢欧莱雅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5周年,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25年来,公司持续投资中国市场;2021年,上海升级为欧莱雅北亚区总部,今年10月,欧莱雅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在苏州奠基。
“进博会助力更多展品变商品,这不仅给予欧莱雅展示新品、发现机會的广阔舞台,更增强了我们和中国同向同行、相互成就的信心。”费博瑞说。
“头回客”变“回头客”,再变“常驻客”,背后的魔力是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带来的投资环境之变。
今年6月,武田制药将其研发亚太总部落户上海浦东。“连续参加进博会以来,中国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提升我们深有感触。”武田制药全球高级副总裁、武田中国总裁单国洪表示,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武田制药已有9款创新产品在华获批,创新药在中国获批的速度越来越快。面向更长远的未来,集团已启动相关战略进一步拓展中国业务,以充分挖掘中国医药市场的潜力。
更加注重扩大进口、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进博会给世界贡献的远不止满载全球好物的“购物车”,更展现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高水平开放的承诺。
第五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大后首场重大国际展会,党的二十大擘画的未来发展新蓝图进一步增强了众多国际参展商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贺利氏今年首次入驻“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对此,贺利氏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凌瑞德(Jan Rinnert)表示:“进博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享和探索机遇的绝佳平台。今年,我们将结合贺利氏的技术专长和中国客户日益增长的环保需求,涵盖绿色冶金、绿色出行、绿色能源以及贵金属回收等。通过这些努力,贺利氏希望与客户及产业界携手合作,为中国实现气候控制目标贡献绵薄之力。”
“贺利氏连续五届参加进博会,并已提前预签约第六届。在这一平台上,我们与各界伙伴深化战略合作,取得多赢的丰硕成果。未来,我们继续发挥贺利氏的材料专长,为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特别是大力推广环保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努力推动中国制造业的低碳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实现‘青山绿水的愿景,造福民生、提高生活质量。”贺利氏大中华区总裁艾周平表示。
第五届进博会还未结束,毕马威就成为第六届进博会预签约企业展商之一。
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主席陶匡淳表示,作为重要的全球交流平台,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分享蓬勃市场机遇的窗口,展现了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为疫情之下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希望和活力,也吸引跨国企业继续为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
进博会的魅力,缘于领先世界的中国产业风向。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借助新能源赛道,中国汽车产业正实现“换道超车”,成为全球车企竞逐的蓝海。
电动化转型是奥迪集团在本届进博会上的展示亮点。2018年,奥迪在首届进博会上发布全电动运动型多功能车(SUV)车型,由此开启奥迪在中国的电动化转型进程。此后,该企业从未缺席进博会。奥迪集团中国市场销售总监雅基琳·哈维介绍:“奥迪将中国视作最大单一市场,而进博会是奥迪电动化转型的重要见证者和关键展示平台。”
沃尔沃汽车也是连续第五年参加进博会。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袁小林介绍,从2010年至今,沃尔沃汽车中国市场销量增长了5倍,全球销量也翻了一番。“中国市场是沃尔沃汽车实现电动化转型的核心市场,”袁小林说,“通过进博会,企业展示最新产品、理念,与行业伙伴交流、沟通,这对企业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贺利氏展台
蒂森克虏伯展台
捷豹路虎展台
作为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连续五年参加进博会,今年再次为汽车展区带来独树一帜的英伦魅力。两大豪华品牌携八款进口车型来到进博会这一世界级舞台,以源远流长的英伦积淀与设计赋能的新现代豪华主义产品阵容,彰显共促开放、共赢未来的决心。
捷豹路虎中国政府事务、法务执行副总裁李洁表示,“中国是世界贸易中行稳致远的中坚力量。进博会的再次举办高度体现了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践行多边主义,凝聚开放共识的信念,同时体现了致力于在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层面实现双轮驱动、共同发展的魄力与实力。自2018年参加首届进博会,捷豹路虎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念,这也让我们充满信心,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共谋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宝马在沈阳的第三座整车工厂华晨宝马里达工厂正式开业;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举办奠基仪式;大众旗下公司斥巨资与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开展芯片设计等合作,驱动中国业务转型。
进博会的魅力,缘于激励全球的中国创新动能。
本届进博会上,连续五年参展的西门子将宣布其数字商业平台正式落地中国市场,并携手中国伙伴共建产品碳足迹可信精算与追溯解决方案生态网络。
“进博会是西门子展示前沿技术创新首选地,”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说,“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增长动能。”
全球特种化工领域重要企业德国赢创工业集团4日在上海启动其全球首个锂离子电池中心,并将在本届进博会上推出3款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首发”产品。
“我们坚持‘开放式创新,通过共同研发不断打造更多新产品。”德国赢创工业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夏赋良表示,企业再次参加进博会,正是认识到中国这片土地的魅力持续提升。
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今年首次以集团形式参加进博会,并将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集中展出贯穿碳中和价值链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案例。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表示,中国拥有完整高效的产业链,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吸引外企在华加大研发力度的关键因素。
进博会的魅力,还缘于巨大市场的中国消费潜力。
连续第五年参展的宜家今年将推出多款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亚洲首发”家居产品。聚焦中国市场、推动本土化战略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成功。比如,上海是宜家全球首个实现100%零排放顾客配送的城市,中国成为拥有完整宜家价值链的市场。
宜家中国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庞安泽表示,中国是宜家最重要市场之一。“我们致力于在中国市场实现长期、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并面向未来持续投资。”
中国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仅体现在汽车、家居领域,还体现在美食、美酒等多方面,为欧洲厂商提供广阔商机。
进博会魅力不减,体现的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中国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
正如博喜文所言:“中国将其巨大的消费市场向世界开放,造福全球,任何想要发展和拓展市场的企业都不能忽视进博会及其背后的中国市场。”
阿斯利康展台
进博会展馆外景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今年是阿斯利康第五次参加进博会,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以及对全球创新与合作的带动作用。通过进博会,阿斯利康持续将海外优质产品与技术‘引进来,同时促进本土创新‘走出去。今年进博会,阿斯利康持续加码投资,继续深化在华发展布局。我们希望立足于当前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中国与世界共享医疗健康的美好未来。”
2022年阿斯利康持续加码投资深化在华布局。进博会首日,阿斯利康重磅宣布与山东青岛市政府进一步深化合作,在青岛高新区建立吸入气雾剂工厂,支持青岛打造全国领先的罕见病诊疗创新高地,并设立青岛智慧医疗创新中心及青岛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
同日,阿斯利康宣布将在泰州全球供应基地增资1.8亿元,用于建设安达唐生产线。安达唐作为目前全球治疗糖尿病的一款重磅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额达到50亿美元。该项目计划2023年竣工投产,供应中国及部分国际市场。项目将进一步助力泰州地方经济发展,践行阿斯利康深化在华发展的承诺。
此外,阿斯利康还将在无锡全球供应基地投资1亿元,用于引进利倍卓新产线,并将阿斯利康全球耐信针剂生产整合到无锡供应基地,积极加速推动创新药的本地化生产供应。目前,阿斯利康位于江苏无锡、泰州的两大全球供应基地已向世界近7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优质药物,惠及全球患者。
作為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今年继续发声,为全球开放鼓与呼。第五届虹桥论坛以“激发全球开放新动能 共享合作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分论坛围绕“开放共担”“开放共治”“开放共享”三个板块展开,开放特色更加明显。
除主论坛外,本届虹桥论坛还举办了“RCEP与更高水平开放”高层论坛、《世界开放报告2022》发布暨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重量级活动。多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全球知名企业界及学界人士受邀参会,为促进全球开放合作、支持世界经济复苏贡献智慧。
其中,《世界开放报告2022》是此次论坛一大亮点,报告将首次公布疫情之后的世界开放指数,并充分展示新时代十年中国的开放成就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