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礼
所谓“拾落(lao)儿”,就是收完秋之后,人们转悠着,把遗落在田地里的庄稼果实捡回家。玉米、红薯、大豆、花生、棉花等庄稼成熟收割之后,总免不了会有些遗漏。它们或隐或现,三三两两地散落在田园一隅,像是迷途的孩子,在寂寞彷徨中翘首以待,盼望着有人把它们带回家。
秋后的田野,余香弥漫,风韵撩人。小河变瘦了,不再喧腾,清澈见底,缓缓流淌;风儿滑过,透着清爽,如少女的发丝轻拂脸庞;天,更高更阔,更蓝更远,头顶的云朵变化万千,时而点缀着一排排南飞的大雁;田野上的青纱帐被撕开一道道口子,渐渐被西天的火烧云燃烧殆尽,一个个孤岛似的村庄裸露出来……
秋近尾声,也到了拾落儿的最佳时节。庄稼人更懂得“粒粒皆辛苦”,绝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汗珠落地摔八瓣”换来的果实。尤其是在我的少年时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缺吃少用,作为补充家庭食物来源的拾落儿,自然而然成为大人们生产劳动之余的重要“活动”,也是孩子们周末里首要的“家庭作业”,成为这个季节里一场热闹的大戏。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秋收过后,不用家长督促,孩子们几乎个个“奋勇当先”,田野里到处都能见到小小的“淘宝者”。他们或三五成群,或个人单帮,或背筐头,或挎竹篮,有的拿着薅锄,有的擎着铁锹,瞪大眼睛四处“寻宝”。一年一度的拾落儿,既能体验田园的乐趣,又能得到收获的喜悦,因此,也成了孩子们最快乐的游戏。每个人都一脸亢奋,忍不住在田地里撒欢儿狂奔。
在玉米地里,孩子们用脚一扑儿挨一扑儿地去踩放倒了的玉米秸,硬硬地硌到了脚,便知道是遗落的玉米棒子,兴奋的一声高呼:“我找到棒子啦!”不由得引来同伴的羡慕甚至是围观。男孩子力气大,喜欢挥舞着铁锹去挖红薯;女孩子心细有耐性,常常是坐在花生地里刨花生;聪明些的,会悄悄跑得远一点,专挑人迹鲜至的“生地”;懒一些的,会去刨路边的花生蔓,到棉花地去捡掉落的棉花桃……每块地常常要被翻腾上好幾遍。不管谁发现一棵挂满串串 “黑珍珠”的野葡萄,都会赶紧招呼小伙伴们过来共同品尝,共同分享秋天的甘甜。有时候,还会捡来干柴火,就地烤拾来的红薯和花生、逮到的蚂蚱和蛐蛐,那四溢的香味,让人感觉仿佛整个田野都是香的。
拾落儿也有窍门,会拾的人既省力又拾得多。看到牲口把式套着牲口往红薯地、花生地里赶,孩子们会蜂拥而上。木犁耕过,埋在地下的遗落红薯、花生往往会裸露出来,比自己掘、刨省劲多了。尤其是盼望着一场秋雨,这是拾落儿的大好时机。遗落的花生、红薯上,往往会包裹着一层泥土,混在泥土中难以发现,而经过雨点拍打,它们顿时“原形毕露”,一目了然,很容易捡拾得到。因此,雨后的田野里,拾落儿人比比皆是。男孩子们还会去田地里找田鼠洞,用铁锹挖出鼠仓,一下子能斩获二三斤五谷杂粮。
毕竟是“狼多肉少”,尽管热情很高,每次拾落儿的收获并不一定有多少,特别是对于像我这般心浮气躁的孩子。想当年我年岁比较小,又贪玩,到地里东一薅西一锄,一会儿去追着逮蚂蚱,一会儿去寻野葡萄,一会儿又去掏鼠洞,拾的花生、棉花落基本没盖严过篮子底,捡到的玉米、红薯也就三颗五颗,但几乎每次拾落儿还是乐此不疲。
一晃四五十年过去了,可童年拾落儿的快乐往事,依然时常在岁月的深处闪光。拾落儿,不仅让我体会了生活的艰辛,尝到了劳动的快乐,也懂得了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奋斗才能获得。
一年一度秋风劲,又到天高云淡时。家乡的土地上,是否还有拾落儿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