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落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归根结底在于职业院校想通过引入行业、企业优质资源,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帮助企业节约用人成本和缩短企业培养时间。
会计专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和保密性,一直很难打破引入真实业务这一痛点,本文旨在会计行业特殊性和会计专业发展困境,研究为什么会计专业必须走双元育人之路,该专业如何进行双元育人,双元育人过程中如何渗透文化育人,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从顶层设计、课程设计、教师培养、教材编写、考核评价五个维度来研究如何更好地培育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懂业务、懂核算、懂技术”的财务人员,同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并形成可借鉴成果进行推广应用。
国家政策多措并举提供保障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涉及产教融合方面共10次,可见在改革过程中,要想让职业教育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方合作育人。
2020年7月,为贯彻落实校企双元育人,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颁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就如何落实双元育人、如何引入产业优势、如何建产业学院给予指南性指导。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这是《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进一步落实,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开展试点,孵化产教融合成果,并形成可借鉴经验进行推广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021年12月,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的公示》,现代产业学院将推进“引企入教”,为产教融合孕育发展土壤,通过产业学院建设,将在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養与产业需求融合方面向纵深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孵化、社会服务、产品研发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成果。
202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分批建设20个左右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进一步落实产业学院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职业教育参照高等教育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与产业集群深度切合,实现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校企“双向奔赴”必由之路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殊性,真实的企业数据是会计专业学习的基础,但是由于商业数据是企业商业秘密,无法对社会公开,所以多年来,这一直成为困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发展的痛点,学生只能通过虚拟仿真数据进行账务处理和智能核算,真账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从企业需求方面分析,企业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聘用成本较高,应届毕业生无法直接上手企业账务处理,需要老师傅进行1―3个月的带教,才能完成基础业务处理,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这也是企业用人痛点。
本文从学校需求入手,通过构建产业学院,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真实业务,彻底击破会计专业教学和就业痛点,解决企业用人痛点,创新财经专业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新路径。
校企双元育人文化育人路径研究
一、将企业文化流入学院,共建产业学院
校企双方共建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需要选择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借助企业庞大的生态资源和行业优势,依托学校理论教学优势和企业真实业务特色,以现阶段行业变革典型的“企业财务云共享中心”为中心,引入集核算、报税、咨询、管理、协同于一体的企业真实业务进行教学,把财务云共享中心搬进课堂,让学生在校就可以实现走进企业,实现真账入校,以真实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处理真实动态业务。实现产业学院的“生产”功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企业真实业务并与客户对接完成职业素养塑造,通过设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轨并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将企业能力培养融入学生职业生涯全链条。
二、“双元”文化共建产业学院运行机制
选择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的目的,就是解决学生就业对口率低、企业文化适应性差和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的。所以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为校企循环、人才输送,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全领域、全产业链的智能财务升级化改造。产业学院包含的功能有以下六大方向:
产:校企结合专业特色共建当地财务云共享中心,依托财务云共享中心开展教学、培训和未来进行社会服务。
学:校企合作开发企业实践课,将企业真实业务通过产业学院引入学校,不再是独立脱节项目,而是经过设计的三年连续培养的企业实践能力提升和企业实践能力锻炼以及企业文化熏陶。
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除了完成学校的常规教学外,在实训基地还可以完成生产功能,通过学生以学徒的身份从事财务云共享中心工作,服务区域经济,产生产值。
社:产业学院通过专业建设、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培养、企业员工培养,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为乡村提供数字化升级。与此同时,提升自治区高职、中职院校教师数字化解决方案、企业实践能力。
培:建立培训中心,输送大量产业学院成果给自治区同类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的财经专业教师,开展财务云共享中心企业培训、技能大赛培训、数字化技术升级培训等项目。
研:基于产业学院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优势资源,建立大智移云数字化研发基地,解决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升级财务数字化改造基础工作研究、乡村数字化改造框架搭建、资产评估数字化评估等技术难题。
学校输送优质生源到产业学院进行学习,企业输送真业务、真师傅到产业学院完成带教,相较于以前的校企合作是质的飞跃,因为产业学院顶层设计和规章制度以及成果孵化第一次将校企合作进行规范化升级管理。
三、依托产业学院,开设企业文化实践类课程
通过“1+2+3”企业实践课模式,即第一学年利用第二课堂,开设企业认知类课程,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职业信念和职业目标。第二学年开设企业实践课程,引入企业真实业务和真实流程,实现实训与实习联动,以“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方式,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赋能院校学生,由企业师傅完成教学,完全按照企业文化和企业流程开展实训,每天早晨开设晨会环节,由各小组汇报今日工作任务,接下来基于财务云共享中心完成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每日课程结束后进行工作总结,将企业文化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提前体验学徒身份和学徒工作任务。第三学年开设顶岗实习,学生通过在产业学院两年的培养,基于学科认知学习、企业文化感知、企业真实业务实操三维培养,让学生在顶岗期间就具备职业竞争力,成为会核算、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依托产业学院,共建“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
由于企业财务信息的高度保密性,下企业实践的教师短时间内无法接触到企业财会核心业务,依托产业学院企业真实业务和企业员工带教的特色教学,积极探索新型“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采取“学院+企业”双主题,将企业文化和企业业务输入基地,在基地双向流动过程中提升企业师傅的带教能力,双方依托基地发挥各自优势,紧密合作,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技术素质,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构建职教师资多元培养培训格局。
五、依托产业学院,搭建技术技能服务平台
依托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搭建技术技能服务平台,平台包括中高职教师能力培养、企业技术技能升级培训、“四新”培训和“1+X”培训四个模块。
中高职教师能力培养包括行业变革和产业升级带来专业升级、课程升级培训、教学理念培训、企业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培训、技能大赛培训等专题培训。
企业技术技能升级培训最主要针对西部地區记账还停留在电算化时代,而现在财务领域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财务云共享中心将替代小额代理记账公司记账业务,针对以上变革对企业员工进行数字化升级培训。
“四新”培训主要包括新专业、新技术、新理念和新要求,完成大数据与会计融合培训、大数据基础、PYTHON在财务中的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等系列课程培训。
“1+X”培训主要针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变革的财经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财务共享服务、大数据财务分析、企业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和政府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等一系列证书培训,就证书内容、培训经验与兄弟院校进行分享交流。
六、依托产业学院,提升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依托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资源优势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人员优势,校企教师双方联动,依托学校所在区域经济特色,分析乡村产业升级、技术改造、乡村治理数字化等具体问题,推动乡村数字化管理、提升数据附加价值,实现数据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与此同时,产业学院也为企业开辟乡村市场搭建了桥梁,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拓宽了实践渠道,为培养数字化人才夯实了基础,为引领农村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石。
文化育人赋能专业竞争力
一、顶层设计渗透文化育人
依托产业学院,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培养条件、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保障培养效果,采取“五同”措施保障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双轨并行渗透人才培养全过程。
校园文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通过思政课程+第二课堂三维课堂,开展强团队、强课程、强实践、强感悟的“四强”行动,构建三维“四强”校园文化行动指南,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让学生有信仰,将个人职业理想和国家理想融为一体。
企业文化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企业实践课中渗透经世济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通过晨会、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等内容让学生提前感知企业工作和企业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渗透“学习筑梦 强国有我”育人目标。
最终通过双轨培养,让学生成为素质好、留得住、上手快的具有职业竞争力的财经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典型课程设计文化育人
在校企合作、双元协同育人过程中,设计企业实践课,不仅能增强学生职业技能,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1+2+3”企业实践课模式,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由浅入深的教育教学方式,将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职场环境、商务礼仪等项目嵌入课程设计,通过学科认知学习、企业文化感知、企业真实业务实操三维立体培养,实现“就业与升学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通过课程设计和文化塑造,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教材建设融入文化育人
依托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典型课程设计,针对企业实践课行业变革和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共同编写工作手册式教材,将企业特色内容植入教材设计中,设计典型工作手册式教材,将成果不断推广应用。
四、人才培养考核文化育人
在企业课程设计过程中,考核分为学生考勤、知识点考核、企业工作任务考核、企业态度考核、工作日志考核和工作总结考核六维考核,旨在培养学生企业员工适应性和学生职业技能提升。
综上,本文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元育人,设计共建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解决会计专业痛点和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实现中小微企业、财税服务机构、职业院校三方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路径。
(课题项目:中国机械政研会2021年度课题“双高视域下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融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21B006。作者简介:张岩瑾,供职于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系。学历:会计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职称级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