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花
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作文教学活动,能让学生积累素材、提升写作能力,教师要创新、优化作文教学形式,用学生喜爱、可以接受的形式落实习作训练活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习作技巧、方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活动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写作情况,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层面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生活感知能力比较差,知识储备、素材积累比较少,这些都要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得到更多的修正、完善,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习作素养。由此,在作文训练活动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真实写作水平,多层面开展习作训练活动,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习作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習作训练活动中获得全面化的提升、成长,提高作文教学活动质量。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缺乏对作文教学的重视
通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调研能发现,教师缺乏对作文训练教学的重视,只是利用课后习作练习题来布置习作任务,没有专门开设作文指导课与辅导课,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同时,在小学语文训练活动中,教师依然把关注点放在“学生是否扎实掌握写作手法与技巧”,完全忽视了如何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导致学生的习作思路不够清晰、完整,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无话可说”“无从下手”的问题,学生缺乏参与写作训练活动的自主性,无法提高作文教学活动质量。
(二)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小学生受到心理发展规律、年龄特点的影响,自身的习作素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增强,在小学语文训练活动中,学生对参与写作训练活动存在抵触心理,认为写作过程比较枯燥,只是形式化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这样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都是给出固定题目、主题,让学生参考例文去写作,这样的写作过程较为枯燥,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实感、内容较为平淡,根本无法提高作文质量。
(三)写作范围比较小
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活动中,通过调研能发现,当前习作课堂中存在习作范围有待拓展的现状,教师都是直接给出范文、写作素材、写作主题等,让学生开展模仿性写作活动,这些都会让学生的写作内容、范围较为狭窄,不利于锻炼学生的习作发散思维能力,写出来的文章缺少新意,学生的写作素养有待提升。同时,部分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书面成绩,会采用作文押题、猜题的形式来开展作文教学活动,让学生熟读范文、被动范文,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另外,学生的写作形式、内容较为单一,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展开联想、观察、想象,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新意。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一)围绕实际生活,开展作文教学活动
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围绕现实生活来设定写作主题活动,实现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作文素材生活化、作文评价生活化,让学生在习作期间可以精准化表达情感,让作文内容具备更强的感染力,逐渐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质量。首先,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传递理论知识、技能,还要给予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以此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阅读视野,从中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生活体验,这样才能升华学生的情感,能投入情感、多角度参与写作互动,写出更新颖、独特的文章内容。比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知识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想象一下当时卖火柴小女孩的生活场景,并且要让学生去思考“要如何帮助小女孩?”有的学生想为小女孩邮寄衣物,还有的学生想要和小女孩做朋友,这些都能展示出学生的爱心,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同理性的人,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具备真情实感。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现实生活,分析一下现实生活中还有“卖火柴小女孩”这类人吗?学生纷纷回答很少能看见,促使学生的深度思考,意识到了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能更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社会生活,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所想、所思、所见写入作文中,这样能让学生更用心感知身边的事物,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发现生活的眼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自己父母的神态、外貌、行为、动作等,这样既能让学生发现父母的逐渐衰老,引导学生尊重、孝顺父母,还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人物写作技巧,增强作文表达的说服力、感染力、准确性,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教师要拓展更多生活化的作文素材,让学生形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掌握更多的优质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二)重视作文指导,形成良好写作习惯
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活动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作文指导,让学生从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从中来查漏补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写作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写作活动,学生在兴趣驱动下,才能逐渐提升写作的高度,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方法。如,在讲解《金色的草地》文本知识期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描写一篇有关“植物”的作文,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想象、思考,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去写作,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教师要创新作文指导形式,促使学生个性化开展写作活动,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兴趣设定写作任务,让不同写作水平、认知水平的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都能得到锻炼。比如,在讲解《麻雀》文本知识期间,教师可以设定三层次的问题:“麻雀有哪些特征?麻雀与大雁一样吗?麻雀和我们的生活有何关联性?”通过三层次问题的引领,让学生结合问题来展开写作,从中明确写作思路、积累写作技巧,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教师要加大对小学生的指导力度,不仅要检查学生写作过程中是否有错字、不通顺句子,还要强化对修辞手法的有效指导,如,比喻手法、设问手法、排比手法、拟人手法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另外,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训练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多和学生沟通、互动,从中了解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困惑之处、不足之处,当作调整语文训练进度、目标、方案的核心依据,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与个性化的习作需求,提升学生的习作综合素养。
(三)实施随文练笔,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活动中,要想取得理想化的教学成果,教师要实施随文练笔,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教师要科学安排“随文练笔”的课程内容,对学生展开作文指导,让学生在随文练笔中,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不仅要考虑作文内容是否完整、系统,还要明确作文写作的内容、思想,如,在讲解《穷人》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侧重于对人的心理描写,引导学生用心去感知人物处于不同环境中的内心活动与心理状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心理描写,从中来掌握“随文练笔”的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在“随文练笔”作文指导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来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学习文章作者的情感、思想表达手法,增加学生的文字功底。如,在讲解《一夜的工作》文本知识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用心分析其中的典型情节、细微情节,了解人物的细腻情感,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刻画出真实、灵活的任务,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在小学语文作文“随文练笔”指导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仿写练笔,从中规范学生的写作手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三月桃花水》文章,并且参考文章中运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并且让学生展开仿写练笔活动,用心去描写“山水”“天空”“树叶”“花朵”。又如,在讲解《桂林山水》文本知识的时候,其中运用的是排比手法,能把漓江之水的景色描写得非常生动,在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排比手法来描写自己家乡的景色,尝试着宣传家乡中的有名旅游景点,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提升写作能力。
(四)“话”“画”交融,构建趣味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属于语文课程中的核心内容,通过作文教学活动,能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促使学生在习作训练中收获感悟,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小学生对参与习作活动存在一定的抵触学习心理,这样不仅无法修炼学生的习作素养,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话”“画”交融,构建趣味性的作文训练活动,让学生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习作训练活动中。首先,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诉说”“描述”,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自信心,让学生在“诉说”“描述”中获得更多的习作灵感,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比如,在讲解《松鼠和松果》文本知识期间,教师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设计作文教学方案,用学生喜爱、感兴趣的形式来讲解文本知识,如,教师可以用编故事、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复述文本内容,并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陈述文本内容,并且要适时提出问题:“小松鼠能摘松果吗?小松鼠去森林里了,它去做什么了?”通过教师的陈述、提问,让学生对文本知识有全面、透彻的认知,并且让学生拥有清晰的写作思路与思维,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同时,在习作训练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适时点拨与引导,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有逻辑、有条理,这样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才能有话可说、有素材可写,提高作文教学活动质量、效率。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画”,实现“画”和作文教学的融合,如,在开展“奇妙的想象”习作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绘本读物,并且把《我變成了一棵树》作为范例,鼓励学生去想象猫咪、铅笔、太阳,独立创作小故事,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写作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取得理想化的作文教学成果。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整理写作思路,实现“话”“画”交融,鼓励学生去表达、去想象、去写作,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写作感悟。
(五)注重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活动中,教师要促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间的融合,逐渐提升学生自身的写作素养、阅读能力,在阅读活动中积累更多优秀的写作素材,也能在写作中,强化对文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首先,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科学选择读写的主题,让学生有导向、目的性参与阅读活动与写作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设定“班级活动”的主题,并且为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阅读中来明确写作思路,由阅读过渡到写作,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写作中能投入真实情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其次,教师要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关联起来,围绕某一个写作技巧、方法来开展专题阅读活动,对课内素材知识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通过仿写练习、续写练习的形式,学会独立、自主创作,逐渐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最后,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让学生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之后,抄写一些有特色的内容与句子,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做风车的故事》课外素材,让学生去了解牛顿做风车的故事,虽然文章中没有详细、具体描述牛顿做风车的过程,只用一句话来带过,但是在文章中处处都能指明牛顿做风车的执着心理,并且让学生去联想“牛顿做风车的过程是什么?”让学生在联想、思考中去写作,并且对心理活动展开详细化的扩写、描写,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教学过程作为一种创新、理解、沟通的过程,不再把理论知识直接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体验、写作实践活动中,从中积累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能融入真实情感参与写作活动,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内容,潜移默化提升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活动中,教师要讲究技巧、方法,优化、创新作文教学形式,给予学生更多想象、思考、写作的独立空间,让学生更用心参与写作练习活动,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训练活动效率、质量。
(吴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