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与美育融合的隐性思政教育

2022-05-30 16:05于乔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艺术类英语课程美育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本文以环境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为主要的研究基点,探究英语语言教育与美育融合的隐性思政教育实践方式。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实践论证、调查研究三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环境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教学形式,探讨这两者的结合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合理的英语课堂与美育融合的思政教育形式,将其实际运用到教育教学与整体的专业教学体系过程中,做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从而更好地诠释大学课堂依托美育融合开展思政教育的全新理念,并用来指导将来英语课堂的建设。

当前,各大院校都已将思政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重点,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是各大艺术类院校教育的重要一环。而在众多教育教学体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学生美育的先锋军。如何把控好思想教育与美育的契合点,融入到大学英语教育中,是进一步展开高校英语课程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实际需求。将艺术以教学的形式融入到课堂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 环境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涵及其美育功能

我国目前将德智体美劳作为教育推进的核心目标,从国内教育领域的实际发展来看,对于学生的隐性思政教育、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关注,相比于专业教育要更加地广泛与注目,因而如何在原有的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融入这一类教育内容则成为了高校各项课程内容课程建设的重要指标[1]。要想将美育、思政教育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相融合,首先要深入了解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涵,深入挖掘其中存在的美育功能,才能够与相关的课程建设目的相融合,共同组建起优秀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2]。目前环境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存在的美育功能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拥有较强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细胞,拥有从英语文本、相关艺术内容等教学内容中发掘其中情感、其中美感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产生美育作用。二是英语课堂具有较强的文化感染力与较为差异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进行课堂活动的时候,理所应当地会融入到课堂的文化内涵当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各种类型文化的艺术内容的审美能力,强化其自身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接受,最终达成美育效果。

2 环境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美育价值

通过对目前日常的英语课程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美育价值进行梳理与总结,总的来说,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美育价值:

(1)情感价值。情感价值包括调节自己的感情和理解他人的感情。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语言教学可以通过对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知其所传达的各种情感,在学习中与文字产生共鸣;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还能满足自己的情感,提高共感力。

(2)思维价值。英语专业课程是以语言学习为基础,以内容为依托。语言的学习和理解离不开内容创作的语境,语境赋予文字以情感[3]。英语的学习是语言符号和形象意义关联的转换,这种关联和转换需要学生依靠上下文,把自己的经验和语言符号构成的形象联系起来。另外,语言是传达感情的,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能提高感性,就不能理解语言的意思,从而锻炼思维的敏锐性[4]。

(3)人文精神价值。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语言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传递着人类共同的情感。英语课程教育中的美育可以通过语言学习感受到语言背后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智慧,在这种共鸣中培养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实现人类的共同情感[5]。

(4)人文学科价值。英语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审美教育与英语的结合具有无限的人文价值。英语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价值观,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中西比较教育,能够使学生进行文化比较的习惯形成,更理性地对待文化差异,求同存异,去旧存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国际视野。

3 环境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美育融合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虽然在环境艺术类大学中存在着浓厚的艺术气息与环境艺术氛围,但是要想将其中的英语教学与美育思政教育融合,也依旧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美育虽然是高校教育的整体目标之一,但是却并不属于英语课程本身的教育目标。在国内目前的英语教育教学体系下,最优先的往往是对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会话能力、人文素养与国家情怀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集中教育,更偏向于智育与非美育方向的思政教育,在课程设计上本身就缺少美育目标,导致难以达成美育效果。

在教学内容设计与教育形式上不是很适合美感教育。作为一门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课程,其重点在于理论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巩固学生在课堂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就这一方面说,英语教学其实就是在不断地进行记忆、理解、分析、思考的较为理性化的活动,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集中于机械化的思維,缺乏合理的想象延伸,使得学生对美感较为迟钝,难以进行进一步的美育教育。

教师的能力与专业性难以完成美育目标。作为教育学生的主体,要想从美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教师首先就需要有足以引导环境艺术类专业大学学生的艺术思考与审美思考的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师由于其专业性与对美育的理解不透彻,难以在英语课堂内容、专业教学内容中加入美育内容,进而难以实现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思考等方面的培养。

4 美育融合的隐性思政教育在环境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策略

4.1 英语课程中的美育教学设计

(1)确立美育目标。确立美育目标是实现美育融合英语教育的重要一环。传统的英语课程教育只集中在对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上的培养,但是就现在的美育教育需求来说,单单这样的方针难以支撑起学生对美育教育的需求,必须要从最基础的目标开始订立,才能够将美育融入进英语教育中,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培养学生求美、识美、创美的艺术能力。第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敏锐的感知能力,从而在学生的心中形成求知欲与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第三,通过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升华道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三个目标的逐步实现,将会为审美教育渗透入英语课程提供宏观指导。

(2)找到美育方法。在确立了美育的目标之后,要结合目标拟定在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在以上三个层次的美育目标的基础上,要充分理解英语课程内容中的美学元素,强调英语教育过程中的画面美、修辞美、结构美,找到美育在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切入点,通过符合美育教育的教学逻辑与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来,最终实现英语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美育教育的具体目标。

4.2 英语课程中的美育模式构建

要想构建英语课程中的审美模式,首先需要从英语教材入手。对大学的英语课程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审美教育的延伸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对英语教材的建設。教材内容必须以英语教育本身的教育目标内容为主线,在此基础上结合富有美学的场景、语言、文化内容,立足于文化差别,对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塑造,让学生在理解英语语言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发觉到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不同艺术当中存在的美,进而实现美育教育的效果。

在完成教材内容的美育构建之后,就需要更新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用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承载英语教育的美育方法。传统化的英语课程偏向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对于艺术相关的教育内容涉及较少。在这种教育背景下,要将传统的教育理念融入新的美育教育思想,针对现阶段的学生的接受美学教育的能力进行分析,逐步了解更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新时代的英语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学习平台、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育方法,尽可能地向学生展现富含美学与艺术气息的英语课堂。

还要提升英语老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顺利实施美学教育。注重英语老师专业性的同时,也要消除传统英语教育过程中较为枯燥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将刻板的理论知识通过趣味化解读,实现教育层面的转变,打造出动态化、趣味性的互动教学场景,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4.3 英语课程中的美育实践方法

(1)创新英语课程美育渠道,扩宽美育思政教育方向。在英语课程教育过程中,提炼出专门的课时用于向学生普及英语文化环境下的美育知识,利用这些课程的时间来逐步学习美育思想,进一步将其渗透入英语学习过程当中。而在课程结束之后,还要及时收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看法与反馈,进而让学生反思开创美育课时的意义与作用,从而逐步在之后的英语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注意到英语语言文化中存在的美感,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强调英文艺术创作,增添语言艺术氛围。在英语课程教育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接受英语语言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到美与艺术气息,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在课程Color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 Red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创作与Red有关认识的小短文,逐步让其明白单一颜色的艺术含义与艺术内容,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创作的灵感,进而创作出富有审美意义的语言文学作品。

(3)英语教育与艺术专业相融合,打造独属于学生的创作空间。在艺术类院校中,较常讨论的内容便是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而在这里,在英语学科要融合美育教育内容的当下,与艺术相关专业的内容进行融合便是美育思政教育的最重要的一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英语环境氛围下进行艺术创作,进而达到提升英语课堂艺术氛围、开拓英语艺术创作空间的目的。

5 总结

就目前的英语教育教学过程而言,将美育思政融入教学过程依旧较为艰难。但是随着人们对英语课程美育功能的逐渐认知、对美育价值的逐渐理解,也会更加注重于对英语课堂的美学价值的讨论,进而更好地实现英语与美育融合的隐性思政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美育教育方针的塑造、对英语教育理念的重塑,更要提高英语教师整体的素质水平,将美育思想融入到实际的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更好地诠释大学课堂依托美育融合开展思政教育的全新理念,更好地指导将来英语课堂的建设。

引用

[1] 张煜晗.音乐欣赏教学对高职院校美育价值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27):134-136.

[2] 孙梦青.以黄河文化为抓手的高校美育课程思政建设[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4):89-92.

[3] 闫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研究[D].银川:北方民族大学,2022.

[4] 蒋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美育教学设计探析[J].理论观察,2022(4):174-176.

[5] 张婧婧.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美育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3):151-153.

课题:本文为河北省外语专项教改课题“基于环境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与美育融合的隐形思政教育研究”(2020YYSZ049)

作者简介:于乔(1982—),女,天津人,研究生,就职于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类英语课程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