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爱峰
第23個中国记者节,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记者节,11月8日,成都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全市一线采编人员前往成都高新区开展采访交流活动。60余名新闻工作者走进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双创服务平台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用笔和镜头记录所见所闻,感受成都创新创业的发展活力及高端人才的创造活力。
双创“活力”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双创服务平台大门,是一块刻有古代成都地图的青石,门上清晰地呈现出千年前成都的城市脉络。推门而入,瞬间“穿越”至科技感十足的展厅,呼应着厅内“新时代、新思想、新经济、新动能”十二字主题。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双创服务平台位于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软件园C区,配有“双创”会客厅、“双创”研究室、“双创”新产品发布厅等特色厅室,服务于80.5平方公里的成都新经济活力区。
总序厅,展示了成都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新经济,锚定高端软件、人工智能、数字文创、XR扩展现实4大产业方向,细分工业软件、网络信息安全、智能车载系统、无人机、游戏和电竞、在线视频、数字音乐、XR扩展现实8个赛道,形成新经济产业图谱。
与此同时,这里也是“双创”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展示馆。在围绕智慧蓉城打造应用场景展示区,有能对运动者进行动作捕捉,分析骨骼、肌肉运动轮廓的健身“魔镜”;有可以远程对患者完成紧急诊断的5G救护车;有能植入记录运动数据芯片的智慧鞋垫、智慧跑鞋;有可以对人体、动物进行无损伤实时三维高分辨率临床医学诊断的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各式各样的先进技术在生活场景中得到多元应用,这让很多新闻工作者颇为感慨,“来集中展示区参观体验,能够系统感受到智慧蓉城的建设和发展。这些产品能够实实在在地普惠市民。”
活力之“源”
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活力源泉。成都高新区曾出台领军人才专项支持政策,汇集高端人才虹吸效应;引进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打造人才资源服务软件创新研发实验室;建设人力资源科技新场景,赋能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形成产业人才供应链体系,助力青年人才高质量就业。当日的成都高新区人才流动率动态监测平台显示,高端人才流入总数为55862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就是高端人才之一。
2008年,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王暾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汶川地震后,他决定回国开始研究地震预警。作为灾害预警领域的探路者,十余年间,王暾和团队的研究填补了25项业内技术空白。2013年成功预警云南巧家4.9级破坏性地震,让中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能够预警地震的国家;2019年宜宾长宁地震被成功预警,使我国从仰望地震预警先进国家,变成了拥有让国际同行尊重和认可的地震预警技术。
通过参观、采访和交流,记者无不感受到城市蓬勃发展的脉搏。在成都高新区,还有无数像新经济活力区这样的前沿产业基地,也有无数像王暾这样的高端人才。无论是产业还是人才,都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各自的创新创造活力,在产业建圈强链及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在坚定实践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成都落地生根。
在全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中,成都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紧紧抓住记者节宣传契机,积极发挥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精心选取点位,号召全市新闻战线工作者走进成都改革发展实践最前沿,见证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成就和火热实践,感受成都新经济产业发展活力,凝聚全市新闻宣传力量,用文字和镜头推动“成都智造”更广泛地闪耀光彩,实实在在地发挥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团结引领广大新闻工作者,与新时代共进步,鼓舞精气神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