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和
那天,当我的电脑上再次开满名为EA(错误答案)的“小红花”时,满眼的红色让我忍无可忍,急火攻心下对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一通乱拍。编程老师急忙跑过来,一把夺过电脑:“怎么?又吃鸭蛋了?”
我站在那里,满腔愤怒:“这都快比赛了,我还停在这里!人家校队都复习好几轮了!”
老师听了这话,把我拉到电脑屏幕前说:“你看看你,写这么快,连符号都打错了。基础还没打牢,就想弄后面的?”
听了老师的话,我脸上顿时觉得火辣辣的。我知道,自己是光顾着求快,出了太多的错,所以也不敢再顶嘴。
老师顿了顿,说:“别着急,慢慢来。”说完便转身走了。
比赛前的那天,老师一个劲儿地叮嘱我们不要纠结于最后两题,要把时间花在前面的题上。“一定不能着急,要慢下来,把细微处优化到最好,甚至无懈可击。单纯追求速度最不可取。”他双手撑在讲台上,一字一顿地说出的这些话,被我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赛场上,虽然我的心“咚咚咚咚”跳个不停,但我仍特意放慢了速度,一个字母一个字母认真地敲着。按照老师嘱咐的,我把心思花在细微处,力争每一个细节都无懈可击,直到比赛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我才匆匆扫了一眼最后的两道题目。
赛场外,老师已等候许久。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慢慢来?”我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所以只是望着老师苦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比赛结果揭晓的那天,我很意外地得知自己获得了二等奖。这样的成绩,连校队中也没有几个啊!
老师这才告诉我,他一直让我们慢下来的原因,就是最后的题目难度太高,像我们这种业余选手不太可能做得出来。尤其是那些前面赶进度,特意留出时间给后边题的人,往往都输在了前面粗心导致的失分上。而那些专注于前面题目的业余选手,却往往能写出完美的程序,从而在刁钻的数据检测中夺得高分,战胜别人。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是不可取的。慢是一种态度,慢是一种勇气,慢更是一种智慧。想走出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滋味,有时就要慢下来。
(指导老师:快乐如风)
点评
小作者以自己参加比赛的过程为写作素材,完整地记录了比赛的经历,并能在赛后进行反思。
文章的写作思路很清晰,由赛前的出错导致内心烦躁,引出老师的话“别着急,慢慢来”,既照应题目,又点出了文章的主旨。然后将时间直接切换到比赛当天,采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比赛时的状态,并在后文交代了老師让他慢下来的原因,与题目及前文形成呼应之势。
本文采用叙议结合的写作方式,叙述事件时重点围绕老师的话“别着急,慢慢来”来写,保证文章不偏离主题,恰当的议论起到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
文章以平实的语言讲述学习中遇到的一件小事,揭示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和启示,让读者在阅读中也有所收获。
(童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