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理财和资产配置之间能划等号吗?乍一看,理财和资产配置似乎都是为了保证财富增长,但实际上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你经常听理财讲座,对“资产配置”一词一定不陌生。很多理财师只要一提到理财,必然要说到资产配置,并且会给出很多看似十分可行的实践方法。但在现实生活中,你會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是资产配置解决不了的。
为什么要进行资产配置?理财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为了平滑收益,分散风险。他们往往会举这样一个例子形容资产配置:“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篮子”打翻就满盘皆输的悲惨境遇。
这套说辞没有错,但是有一个前提被忽略了,理财师口中的资产配置前提是要有资产,也就是要有多个鸡蛋。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常面对的是手里只有一个鸡蛋。就算有再多的篮子,我们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那么这样是不是就不能资产配置,也没资格理财了呢?其实,资产配置更适合于大资金,比如基金经理在管理基金产品时,需要进行资产配置。
再者,又该怎么进行资产配置呢?理财师通常会拿出几个模型,如“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象限图”“金字塔模型“”4321模型”等。无论是哪种模型,其配置的理念和比例都大同小异,并不能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比如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象限图,它把家庭资产分为4个部分,按不同比例配置,分别是:要花的钱(例如日常开销)占10%;保障的钱(例如保险)占20%;投资的钱(例如股票、基金)占30%;保本增值的钱(例如养老金、年金等)占40%。
这套理论看上去很专业,但却是漏洞百出。要花的钱才占10%,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费劲去挣其余的90%呢?理财师会解释,要花的钱并不是真要花出去的钱,它是家庭的应急准备金,通常是3~6个月的花销。按照这样的逻辑计算,家庭资产只要到达30~60个月的花销就够了,就能实现完美配置了。这点钱够吗?
此外,这套模型的不足之处还在于没有考虑到个人的理财需求,没有兼顾到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按照这样的固定比例进行资产配置,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真正的资产配置,不是按照某种理论死板地执行某一套标准,而是应该从需求端出发,根据个人的理财需求,选择相对应的理财产品,在满足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必要的配置。比如,A对健康医疗比较重视且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就可以优先选择储蓄和保险产品;而B的未来资金需求量大,风险承受能力强,就可以优先或多配置一些权益类产品。
宽泛而言,理财实际就是理生活,照顾好你所关心的人,解决好你所担心的事,让生活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资产配置只是实现理财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根据外界环境和个人情况不断去调整具体配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