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学习中创新素养培育策略

2022-05-30 14:10赵春晓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模板教学方式课文

赵春晓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高要求。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之下,初中语文将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致力于打造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课堂。读写一体化,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方式。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是不少学生眼中的“难点”,长期的应试教育让读写教学走入了误区,让学生在读写中依赖“套模板”“套公式”,而丧失了创新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发扬、巩固读写一体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

如果阅读是输入,那么写作便是输出,二者在教学中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然而,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下,一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这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而让阅读与写作孤立存在。想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科素养,而且要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填鸭式”教学与“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忽视了创新的重要性,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难以独立思考。

1.教师:读写长期分离。

想要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需要让学生在平时注重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与文化素养。阅读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语文学习内容,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因此读写一体化教学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这两方面的综合实力。然而,在初中课堂中,一些教师却忽略了二者之间的联系,致使读写分离。这种传统而死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无法将阅读积累转化为强有力的写作素材,也难以通过写作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致使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读”与“写”都是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重要体现,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语言运用平台,而读写分离的教学方式无疑是对学生语言运用的制约与限制。

2.学生:缺乏创新素养。

“唯分论”与“分数至上”的思想已然成为了“过去式”,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却给学生带来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目前,部分初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功利性过强、缺乏良好的文学积淀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素养,在阅读理解时不从文本出发,而是想着套“答题公式”,面对作文题目的第一反应不是梳理思路,而是在脑海中搜寻“作文模板”以及曾经背过的范文。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阅读与写作是这门学科的“重头戏”,如果学生将读写训练演变成“套用模板”的训练,那么必然会对未来的语文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只有在读写一体化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将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二、在读写一体化教学中促進学生创新素养提升的基本策略

1.阅读主题教学:在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写作。

如果将语文学习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写作便是树木的枝叶,而阅读则是树木的根基,想要让语文这棵树苗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就需要打好阅读的基础。同时,阅读对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阅读量的增加与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路,从而促进创新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当前,部分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待提高,写作内容流于表面,文章主旨含糊不清,文章内容大同小异,这其实是因为学生对自己笔下的文章没有一个清楚的构思,在不确定文章主旨的情况下便急于下笔,又因为缺乏创新思维,而人云亦云。确定写作立意和写作的内容对许多初中生而言都是一个难题,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也不知道该如何构思,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以读促写”,通过主题阅读的系统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确定写作立意的能力,激活创新思维。

主题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思考与分析深入挖掘、精准把握文章主题,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领略文章的根本主旨,通过概括阅读文本的主题来确定写作的立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教学文本的立意与作者的中心思想。一篇文章的立意直接决定了这篇文章的主题,作者的中心思想直接关乎了这篇文章的情感。学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精准把握一篇文章的主题与思想,才能在写作中确立文章的主题,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在主题阅读活动中,学生也能够打开自己的写作思维,拓展自己的写作对象。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回忆我的母亲》一课。这篇课文围绕着母亲“勤劳”的特点,精选了母亲的典型事例突出其美好的精神与品德,文章虽然含有众多的素材,但是却紧紧围绕着“母亲勤劳的一生”这一叙事线索,将多条素材整合为一个整体。此外,文章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叙事方法,使文章脉络清晰。通篇语言朴素真诚,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崇敬与感恩。通过这篇文章的主题学习,学生能够深刻地意识到,在写亲情类作文时,不一定需要多么宏大的事情,有时候,亲人的爱体现在一些细微的小事中,这有利于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从细微处着笔,提升文章内容的创新性,同时,写亲情类作文不一定需要多么华丽的文笔,真情实感的质朴往往比假大空的抒情更能催人泪下。

教师在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后,便可以让学生以“感激亲人”为主题,进行习作训练,将主题阅读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写作中去。读写训练紧凑而巧妙的结合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2.转换写作角度:在写作的基础上深化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深入,中高考语文作文考核的形式也越来越有创新性,让一些擅长“死记硬背”的学生备感手足无措。基于此,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写作的基础上深化阅读,让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真正造福于学生。

当前,学生写作能力不佳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下笔无物、缺乏感情、思想浅显,因此想要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就要先解决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确定写作对象,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深化学生的思想。有些教师觉得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如果运用转换写作角度这一教学方法,则可以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写作的基础上深化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转换写作角度,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开展书面训练来帮助学生转换思维,并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之后要求学生开展续写练习,或者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把一篇课文转换成不同的体裁。以《穷人》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自由发挥,续写这篇课文。续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传统的写作教学,学生的思路不是被圈定在一个作文主题的小范围内,就是被限制在“范文模板”中,续写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摆脱这种限制,以我手写我心,通过自由写作帮助学生领略写作的魅力,提高写作的热情与信心。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改写练习,如《桃花源记》原本是文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篇课文改成记叙文,甚至是一篇短短的诗篇。无论是续写还是改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并且在写作的基础上深化阅读,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加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深切体会不同写作形式与风格的意义与优势,从而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读写一体化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新颖的教学形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并且在教学中通过科学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从“套答题模板”和“套范文模板”之中解放出来。教师应当利用阅读主题教学、转换写作角度等方式在读写一体化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注:本文系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创新素养专项一般课题“初中语文读写一体项目化学习中创新素养培育研究”(课题编号:2022CYB049)的阶段性成果。

(左毓红)

猜你喜欢
模板教学方式课文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