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
A26 空間内的偶然咖啡(Ouran Café) 区域, 空间保留了建筑原本的水磨石地面,看似未完成状态的裸露墙体极具粗野感,左侧滑板作品《乐园追放》、右侧艺术微喷版画作品《Bandage》皆来自艺术家松浦浩之。
1. 餐厅空间一隅,布面丙烯作品《d/A(Red)》由松浦浩之创作于2021年。
2.A26空间,位于北京751D·Park 园区内,原为751 工厂物资站,原建筑立面经修缮后,如今以自然的豆绿色示人。
3. 蜉蜊蜓(fleeting bistro)是一个集合了早午餐、下午茶、晚餐与酒吧的餐饮空间,将西餐与川菜创意结合。图中黑白摄影作品《一生壳切》以墙纸形式呈现,来自艺术家神思远。
2021年,奚韬来到751D·Park园区,发现了这座原为751厂工业遗迹的物资站。他是“有此山”音乐厂牌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低调而资深的当代艺术藏家……他看中这幢老建筑—决心改造。改建初期,奚韬已经有了完整的设计方案,但在施工拆除时,原本被地砖覆盖的水磨石露了出来。“水磨石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就像时尚不断轮回,现在很多建筑材料都用水磨石来做。”于是,一个尊重原始建筑风貌的空间呈现出来。
凭着自己的审美感觉和对公司业务的清晰定位,奚韬亲自规划出空间布局和设计方向。A26空间的诞生就是围绕着音乐的核心内容而展开的横向跨界,让音乐与艺术、美食、咖啡产生更多可能的碰撞。这种选择和他的个人喜好、性格特点息息相关,也是他对音乐的精神诉求。“首先,整个环境是我们喜欢的风格;其次,它的容纳度要高。”A26最终成为了空间的名字,也意指多元和多样化的概念。二层以办公为主,一层则主要对外开放,包括了一家咖啡厅和一家小型西餐厅。
奚韬,2018年成立“有此山”音乐公司,旗下音乐人包括好妹妹(秦昊、张小厚)、陈粒、焦迈奇、王加一、陈婧霏。在专注于高品质的音乐内容制作为基础,塑造艺人品牌与音乐认知的同时,还借助艺术展览、多媒体传播与整合营销等媒介为艺人在多领域的认知塑造与传播创造价值。
1.A26 空间二层录音棚外,墙上整齐陈列着“有此山”音乐厂牌出品的专辑设计,远处小尺幅木板坦培拉作品《绊》来自艺术家颜丙卿。2. 小型录音棚可供厂牌音乐人进行小型排练与录制。
楼体以豆绿色为主色,呼应着室外花园的绿意。门窗则用黑色勾边,从室外延伸至室内各处的结构框架,承重位置进行钢筋加固并外露黑色构件。工业风格的硬朗和现代音乐的流行性相得益彰。与一层ouran咖啡厅并排的几个小空间于隔墙位置打通,剥落了部分表层水泥,让内部的红砖裸露,形成了视线上的通透感,也让空间序列有了层层递进的关系。走廊的绿墙裙也依据原来的颜色进行涂装,和水磨石地面形成了90年代特有的风格记忆。
“有此山”旗下的五组艺人皆属创作型音乐人,词曲兼顾。奚韬希望给予他们最大的创作自由,除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音乐风格和特点也尊重创作者本身,而不是根据市场风向—“厂牌环境的多元,会给予他们的创作更多灵感土壤。”二层办公区的一间屋子是音乐人的创作空间,他们可以在这自由地探索音乐,并在录音棚进行专辑制作。咖啡厅和西餐厅不定期举办小型现场音乐会,艺人将分享演唱会上未能展示的Demo(歌曲小样),既避开了市场运作的冲突,也让创作幕后有了更多的观众互动。
时间拉回至7年前,奚韬受好友姚谦的影响,开始涉猎当代艺术收藏。起初他和很多人一样,对艺术圈有一种仰望的姿态—直到有一次他发现一幅喜欢的作品,并且价格是自己可以接受的—从此,他凭着自己的审美与志趣不断发现更多喜爱的艺术品。因为收藏,他学习美术史,梳理艺术家的创作思路,探访艺术家工作室……在实践中构筑着自己的收藏脉络,多年下来,他也找到了自己的收藏方式、节奏和原则,“只有真正打动自己、触动情感的作品才会收藏。”
这两年,他的目光聚焦于年轻艺术家,“在他们身上,总是可以看到更多原始的情绪和可能性”。建筑一层的咖啡与餐厅空间不断与艺术家和画廊合作,每一两个月,空间便推出全新的展览,墙面上便会更换艺术品,让顾客与观者保有一定的新鲜度。艺术品与空间自然产生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或和谐或冲突。此外,有些作品也不适合在画廊或美术馆展出,在大众消费空间内,人们反而可以有更多时间去观看、欣赏,也为年轻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打开了一片新天地。这样的合作模式,是对传统艺术生态的互补,或许也会吸引更多入门级的收藏者,让小众的当代艺术得以普及。
早在2016年,奚韬就尝试去做音乐与艺术的跨界实验。基于对两种艺术创作逻辑、运营规则的熟悉,他摸索出多重形式的灵感表达,赋予当代年轻人更多艺术的想象力。2020年,团队用三个月时间策划的《万物》一系列就是一次完美呈现。集结8位音乐人与8位艺术家,共同围绕“动物”主题独立创作,曲风画风不设限、时长尺寸不设限、表达思路不设限,只让最纯粹的音乐碰撞最纯粹的绘画。最终通过发行实体专辑、线下展览、艺术家对谈的形式与大众见面。如今,他们又启动了《万物》二系列,以物理学家霍金“遥远的相似性”为命题,激发浪漫的理性思维的艺术表达,以绘画、装置、影像等媒介拓展创作的维度。
做任何项目,奚韬总是给自己定下底线和原则,站在长期主义和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与合作伙伴并肩前行。他以品牌思路运作音乐人,品牌随着人的变化而共同成长。选择音乐,并不只是一个生存工具,而是喜欢在专注的领域里持续探索无限可能,收获过程中未知的惊喜。
主理人奚韬办公室内,左侧综合材料架上作品《厨房》来自艺术家黄一山;右侧架上作品《Trésor》来自德国艺术家Matthias Bitzer ;白色花瓶来自艺术组合阿斯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