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电影里“真实的谎言”

2022-05-30 02:43王松
南腔北调 2022年11期
关键词:青峰姜文米兰

王松

前 言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是真实经历过的事情但被说出来却像是一个谎言;或者在许多时候,或是被迫或是喜欢用谎言掩盖自己的真实经历,后来年深日久,连自己都不知道哪些经历是真实的,哪些经历是用谎言编造的。这样的经历看似离奇实则时常发生,而且经常不知不觉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姜文的电影故事,看似荒诞,可是仔细品味,又觉得再正常不过,也是时常能在生活中遇见的片段。

姜文是国内一位特立独行的导演,他有独特的叙事风格,独特到像是行为艺术。同时他的电影攻击性又很强,就像是在撕扯开一些我们不愿意直视的东西,然后摆在我们面前,给我们细细讲解。

就好像真话与谎言的错乱——一些我们不愿意面对的真实记忆或者非常期待但又没有达成的往事,总是会用谎言去安慰自己。而这些谎言,正是我们不愿意揭穿的,姜文的电影却替我们揭穿了,顿时让人五味杂陈,不知道是该硬着头皮拍手叫好,还是要尴尬一笑。

一、阳光灿烂的青春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的处女作,表现出了他特有的文艺性。姜文先是给观众构建了一个美丽的青春爱情故事,然后又亲手把这个故事推翻,就好像是姜文制造了一件外形华丽并有艺术气息的瓷器,他先是把瓷器高高举起放在最显眼的橱柜上,光彩夺目了一番,然后把它扔到地上,摔得粉碎。这个过程很有意思,比单纯的先抑后扬或者先扬后抑更精彩,看完之后还会让人感慨:这就是人生啊!

姜文是怎么让这段“阳光灿烂的青春岁月”光彩夺目的?姜文所用的方式对国内的青春类电影和文学作品很有影响力,以至于从那以后许多关于青春题材的电影和文学作品都是以夏季为时间背景。比如《我的少女时代》《左耳》,这些电影的情节都有意无意地向夏季靠拢,好像夏季这个躁动的季节是青春最深刻的记忆。

夏季意味着汗水,汗水并不一定代表青春,可是人在长大后一般都会避免出汗,只有少年人才会肆无忌惮地挥洒汗水。烈阳高照,照得人发晕的时候,就一定能区分少年人和成年人,成年人都在屋子里避暑,只有少年人才会不管不顾,该怎么玩还怎么玩。

马小军的汗水也好像就没有干过,他在玩父亲的勋章时汗流浃背,骑车时也满头大汗,还在闷热的房间里跳舞,但他却好像并不在乎,全身心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夏季和汗水,似乎就是青春的标配,这是姜文给出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心理暗示,观众在看到马小军挥洒汗水的时候,就好像感受到了少年人特有的活力。

马小军挥洒汗水的情节,又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青春的第二个表现:自我的世界比较强大,或者说完全是以自我为世界的中心点,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比较“中二”。马小军在衣服上挂上父亲的奖章,幻想自己置身于一场大阅兵中,正在接受首长的检阅。光有幻想还不够,马小军真的在狭窄的房间里踢起了正步,还像模像样地敬礼。

这段情节看似平常,但是镜头背后所表达的是马小军敢于肆无忌惮表达自己内心所想的写照,很少有青春类的电影能这么精准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人只有在肆无忌惮的年纪,才会有一些肆无忌惮的举动,这一点又在直指青春和少年人。

按理说有了这些描绘后,电影人物马小帅的青春已经很真实了,可是对一部精彩的电影来说这还不够,起码这样的青春不够“精致”。在电影的一开始,《阳光灿烂的日子》还阐述了马小军这个人物的一个很关键的东西:梦想。

姜文用了几个镜头以及“三支两军”等概念,在影片的开始很粗略地交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所谓的“三支两军”是指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这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稳定社会的重大举措。

可是姜文对这个历史背景干脆一笔带过,因为青春是绚丽多彩的,不管当时的背景有多么混乱,最后只会留下美好和精彩的记忆,而在回忆时会刻意忽略掉一些昏暗的记忆,所以每个人回想起青春,总是感觉青春无限美好,其实只不过我们都忘记了青春遭遇的苦难罢了。

马小军的父亲参加了“三支两军”,在他们出发的时候,军人那种英姿飒爽的风采让马小军印象深刻,并对父亲以及那些军人产生了一种钦佩的心理。成为军人报效国家、征战沙场,是马小军的第一个也是最纯粹的梦想。这一点从马小军后来那段混乱的梦境可以看得出来,他觉得只有战场才能安放自己那颗躁动的心。

梦想是青春的又一个体现,只有在成年之前才有纯粹的梦想,等成年之后这些梦想就变成了回忆。比如马小军,少年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严谨的军人,可是长大后却几乎走上了另一个方向,成为一个需要处事圓滑的商人。越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长大后越是会怀念,渐渐地,梦想以及有关梦想留下的遗憾就变成青春记忆的符号。

影片中对青春的第四个表现,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跟老师斗智斗勇。不管是谁,回想自己的青春年华,一定有教室、老师、同学这三个元素,教室总是那么生硬和冷漠,同学总是喜欢交头接耳、搞一些小动作,而对于老师的记忆,大多不是老师教得有多好,而是跟老师斗智斗勇的过程。

承担起马小军青春回忆的老师形象是胡老师,对胡老师的描绘,姜文展现出了极佳的人物塑造能力。胡老师戴了一顶帽子,上课时放在讲桌上,结果一阵风吹过,把帽子吹到了地上。有个学生去帮胡老师把帽子捡起来,胡老师不仅没有道谢,还质问那个学生:“谁让你离开座位了?”

后来,马小军用望远镜观察胡老师的时候,发现胡老师平时是不戴帽子的,那么在讲桌上的那顶帽子就完全是表现胡老师性格的工具。胡老师在黑板上写完字之后,发现同学们的神情不大对劲,仔细一看才发现,刚才他在黑板上写字这一会儿,他的帽子里竟然堆满了煤球!于是胡老师大发雷霆,以不上课为威胁,一定要追查是谁干的。

这时候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从课堂上跑过,胡老师却只那么干看着,并没有出言制止,甚至有一个高年级学生的把鞋跑掉了,还要胡老师帮他捡鞋。胡老师虽然嘴里拒绝,还说着一些很严厉的话,但还是一边说一边用教鞭把鞋给高年级的学生挑了出去。

短短几分钟的镜头,胡老师这个形象就被塑造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程度。不要小看对这个人物的塑造,现在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对学生时代老师的印象不正是这样吗?首先想到的是那名老师做的一些事,可能这些事并不是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段,但这些事却一定能组成老师的形象。

也可以说令人印象深刻的并不是老师本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老师做的那些事。一些高明的电影人,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只会认真去描绘那个人物所做的事,人物的语言只不过是陪衬,往往这样的人物都塑造得非常成功,因为这符合人的思维逻辑。胡老师这个人物,不仅是姜文电影手法的展现,还是从思维逻辑方面唤醒一个人青春的记忆。

除了老师,学生时代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定是打架了。很多人对学校的印象并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因为知识在学完之后就会拿过来直接用,而且知识构架会发生累积,很少会使人联想到学习知识的过程,又因为会产生知识积累,会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更模糊。

打架几乎是每个男孩子在上学的时候都会接触到的“趣事”,而且会是让每个男孩子印象深刻的往事,如果在某次打架中自己超常发挥,那一定能记大半辈子。就像让马小军印象深刻的“战役”,一次是奇袭战,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一次是“大兵团作战”,双方各出动了一两百人,但最终这场仗没打起来,不过却引出了马小军的偶像:小混混。

小混混在这里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人名,他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中混得风生水起的人,而且这个人物有原型。人们只有在青春年代才会相信偶像,如今也是如此,一些流量明星的狂热粉丝几乎都是青少年人。青少年人的热爱是最纯粹的,它就像是一种燃烧的激情,似乎可以点燃整个世界。

成年人不是没有偶像,而是会更理智地面对偶像,会因为明星的演技或者一个人的幽默、犀利的讽刺,将对方当作偶像。成年人会喜爱、会崇拜,但不会膜拜,不会毫无理由地喜爱,也懂得偶像是创造出来的道理。青少年人却完全不同,那时候对偶像的态度就像是一团火焰,灼热又耀眼。但是,“火焰”终究是“消耗品”,总有一天会熄灭,当“火焰”熄灭后,青少年人已是成年人。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导演高明之处在于把所有的青春元素堆积在一起,并没有造成情节上的累赘,反而让姜文描绘出来的青春时代变得非常可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观众对青春的回忆,并引发了一种广泛的共鸣。

这跟姜文的表现手法有很大的关系,首先用梦想和马小军肆无忌惮地表现内心所想,构架对青春回忆的基础,然后再填补上老师、汗水、偶像这些元素,让这段青春记忆变得紧凑、可靠,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掉入对青春回忆的共鸣中。当然关于青春,还有一些令人难忘的回忆,比如青春的躁动和爱情,以及在那段岁月里一些不愿面对却时常会出现在记忆里的难堪。

二、记忆中的谎言

马小军和米兰认识的过程很奇妙。马小军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开锁,不仅仅喜欢开自己家的锁,还喜欢到处去开别人家的锁。这个情节表现的其实是马小军无处安放的好奇心,虽然马小军给自己辩解说,自己从未偷过什么东西,但不可否认,他的这个操作还代表他内心的攻击性正在成长。

就算是马小军再好奇,开一开自己家里的锁,拿自己父亲锁在抽屉里的军功章玩玩也就算了;去开别人家的锁,窥探别人家的秘密就过分了。这段开锁的情节放到以后再说,因为可以用这些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分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马小军的臆想。

这一天,马小军又去玩开锁,在一个房间里看到了一张让他终生难忘的照片。照片中的女人穿着泳衣,很漂亮,眼睛清纯、有神,马小军只看了一眼就被照片上的人吸引。之后他就天天等在那附近,有一次他又偷偷地开锁,在挂着那张照片的房间里等待的时候,房间的主人突然回来了,他狼狈地躲在床下面,只看到了房间的主人,也就是照片上的脚踝上系着一个带钥匙的脚环的人。

接着马小军因为像是一个坏小子一样在大剧院门口跟一个姑娘聊天,正好赶上有人冒充朝鲜大使,连累着马小军也被警察当成流氓,被叫到院子里去接受批评教育。就在这时候他又看到了那双腿,以及脚踝上的钥匙脚环,他可以确定,那个人就是照片里的人!于是马小军不惜在警察面前痛哭流涕,并保证痛改前非,警察放他走之后他立即去追,结果还是一无所获。这个寻找情节之所以要说得这么详细,是因为姜文在这个情节里面隐藏了一个非常隐晦的信息,具体隐藏的信息要等把其他的线索摆出来之后再说。

继续看姜文是怎么把这段青春的记忆捧得高高的。马小军终于等到米兰,两个人终于算是认识了。他第二次去找米兰的时候,米兰正在洗头,就让马小军用水壶帮她浇水,以便她好冲洗干净。这段镜头堪称青春类电影的教科书镜头,水流过米兰白皙的脖子,流過她乌黑的头发,让马小军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的遐想。还有米兰洗完澡换衣服的镜头,颇有点儿“美人出浴”的感觉。

通过这几个镜头,姜文就把马小军青春期的躁动展现了出来,而且展现得非常到位,没有特写,没有旁白,就那么顺其自然地展现了出来。青春言情小说里经常用“小鹿乱撞”来形容这样的感觉,马小军此时的心情就是这样的,他当然会心动,因为这是他一直在找的女孩子。

但是后来的情况急转而下,马小军成功把米兰约出来了,他却发现米兰跟刘忆苦很聊得来,这让马小军有些嫉妒。于是马小军为了吸引米兰的注意,爬到了高高的烟筒上,不光在那里又走又跳,还不小心从烟筒的内部掉了下来。

即便如此,米兰对马小军依旧若即若离,直到马小军参加完姥爷的葬礼回来的时候,他才发现刘忆苦和米兰两个人已经很亲密了。在他们一群人去游泳之后,刘忆苦和米兰开始以男女朋友自居。这让马小军妒火中烧,他终于在刘忆苦的生日宴会上爆发,用摔碎的酒瓶去捅刘忆苦。

在马小军手里的酒瓶被摔碎的那一刻,姜文之前给大家展示过的精美瓷器,被他亲手推到了地上摔了个粉碎。马小军跟刘忆苦起冲突的时候,朋友们竟然都没有极力阻止,竟然那么轻易就让两个人走到了一块儿去,而且马小军手里的酒瓶在捅到刘忆苦的时候,突然就变得无影无踪。并不是这部电影突然变得玄幻,而是姜文在用一个非常荒诞的手法,表现一个人记忆中的谎言!

这样的谎言一开始当事人是知道的,可是当同一个谎言在当事人的脑海中出现的次数多了之后,当事人也分不清哪些是真话,哪些是谎言。于是马小军的回忆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而整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以马小军的回忆来描述的,所以这部电影的情节是一个谎言和真实的结合体。

对电影的创作者们来说,哪些是真实?可能影片中对青春记忆的感觉是真实的,这可能就是姜文对自己青春回忆的真实感受。哪些是谎言?电影里一切杜撰的情节都是谎言!

对于观众以及电影里面的人物来说,哪些是谎言?我们一点一点地来分析,首先,我们回到马小军喜欢开锁的那段情节,他喜欢开锁,这应该是真的。但是他在开锁的过程中,看到了米兰穿着泳装的照片,这应该是马小军的臆想。

马小军之前明明说他开锁之后没有偷过任何东西,却在打开米兰家的门锁后,偷吃了米兰家里留下的水饺。偷吃水饺难道不叫偷吗?要么马小军“从不偷东西”就只是说说而已,要么这段偷吃水饺的记忆就没有发生在他开锁的经历中。而且他从来没有开过暗锁,只开那种挂在门外的锁,因为门上有这种锁就证明家里一定没人。可是马小军却就在那天鬼使神差地开了一个暗锁,一开就开到了米兰家里,这本身就太巧合了。

还有米兰那张穿着泳装的照片也是一个谎言,在马小军正式认识米兰之前,那张照片就挂在墙上,而当马小军认识米兰之后,那张照片却不见了。关键是米兰也否认了那张照片的存在,其实在米兰和马小军争论那张泳装照是否存在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意识到姜文荒诞的叙事手法了。

可是姜文做得实在太自然了,自然到让人完全忽略了情节的逻辑性!所以直到马小军拿起酒瓶去捅刘忆苦的时候,观众才恍然大悟:被导演骗了!

很有可能,在亭子里的那次会面,就是马小军和米兰的第一次见面!米兰也不是马小军约来的,很有可能是于北蓓约出来的,因为在之前刘忆苦就想请于北蓓把米兰约出来认识。这也说得通米兰这一天为什么跟刘忆苦看起来更熟,而跟马小军却有些陌生。

前文中笔者详细地介绍过马小军寻找米兰的过程,既然米兰不是马小军在开锁的时候认识的,那马小军为什么还一直在拼命地寻找?其实那时候马小军寻找的并不是米兰,他寻找的是那种刺激感。在一次开锁差点被发现的时候,也就是开米兰家的暗锁前,马小军曾经表示,差点被发现这种事不会让他丧失勇气,只会让他感受到更多的刺激。

马小军开锁一方面是因为无处安放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就是他对于刺激的追求,所以笔者才会说开锁是他攻击性心理的展现。请注意,马小军表示自己寻找刺激的时机,正是在电影情节中开米兰家的暗锁前!真实的经过会不会是这样的:马小军把自己寻找刺激的经历,跟对米兰的爱意搞混了?毕竟这都是让肾上腺激素上升的事。

当然也可能是马小军把时间搞混了,马小军先在亭子里见到了米兰,后来才因为自己喜欢开锁,找到了米兰的家。一开始马小军确实不知道那是米兰的家,偏偏他这次开锁的刺激感让他印象非常深刻,他刚进屋没多久,屋子的主人就回来了,马小军这才躲到了床下,通过主人的声音和脚环认出来那个人是米兰。过了十几年、几十年后,这段记忆因为印象深刻,马小军在潜意识中又认为自己跟米兰应该发生过一些奇特的往事,所以这段记忆出现在了认识米兰之前。

这是一条可以说得通的时间线,也比较符合记忆容易记错时间先后顺序的特点。马小军记忆的第二个漏洞,就是米兰那张泳装照,这张照片是深深地印在马小军脑海中的一幕,但那并不是照片,而是马小军对米兰最深刻的印象!到后面的时候,有他们一起去泳池的情节,这个印象就是一起去泳池的时候留下的。

时间线清楚了之后,逻辑线也就清楚了:在一次聚会中,马小军遇到了米兰。米兰是来认识刘忆苦的,可是马小军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子,于是马小军跟米兰展开了一番嫉妒与甜蜜的爱情故事。

这也符合青春对爱情的印象,少年时就像自己带了一个情绪的放大镜,在感情中遇到的任何情感波动都会被无限放大。这时候的爱情有时候又是苦闷的,马小军知道刘忆苦和米兰之间的情感,但是他依旧不想放弃对米兰的爱。就是这样一段复杂的情感,让马小军自己的记忆都发生了错乱。

那段杂乱的、像是角色扮演的梦境,最能表达马小军当时的心情。在那段梦境里,米兰死了好几次,马小军也死了好几次。有米兰去追逐马小军,有马小军跟米兰并肩作战,最后是米兰在马小军的梦境里挥之不去。那段梦境越乱,就越能说明因为这段感情给此时马小军的心境所造成的混乱。

越是折磨人的爱情,才越是会让马小军刻骨铭心。在马小军去唐山参加姥爷的葬礼回来后的第一个镜头,是马小军看到大院里的傻子哭得很伤心,傻子只有在这个情节中是痛哭的状态,其他的镜头他都是傻笑。就算是傻子被人夺走他骑了很久的棍子时,都没有出现他哭过的镜头。傻子为什么哭,还哭得那么伤心,电影一直没有交代,或许根本就不是傻子在哭,哭的人就是马小军,因为从那之后米兰和刘忆苦之间的互动就很亲密了。

那么米兰对马小军的态度呢?有这樣一个细节,马小军说过两次,他看到了米兰锐利的眼神。第一次是马小军去找米兰玩的时候,本来是一个很欢乐的场景,但是米兰却突然用锥子般锐利的目光看向马小军。这个表情出现在这里,本身就很不正常,因为这个目光似乎不太符合这个情景。

后来在“真实版”的生日宴会上,马小军又提到了米兰如锥子般的目光。是的,在马小军用酒瓶捅刘忆苦,闹得不可开交之后,马小军终于“说了实话”,或者说回忆起了真实的生日宴会,其中他就提到了米兰锐利的目光。

这样说来,米兰锐利的目光就像是一个“锚点”,是真实存在的,马小军与米兰之间的欢乐场景,也一定是有事实依据的记忆。事实会不会是这样?米兰在第一次见马小军的时候,就被马小军从烟筒内部跳下来的举动吸引,可是她只是对马小军好奇,还没有到喜欢或者爱的程度,也不会拒绝马小军对他的追求。

在生日宴会结束后,马小军就去找米兰告白了,两个人还相拥在一起。那么这件事是事实吗?可能有马小军的加工,毕竟他喝多了酒,还摔进了坑里,但应该是确有其事的。首先是影片开始讲“真实版”的生日宴会后,马小军就回想起了“真实的经历”,所以从那以后的情节基本上是可信的;其次是马小军虽然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经历,哪些是他的臆想。但是他是愿意说实话的。

因为马小军对自己看似狠厉实则懦弱的性格都敢于表达,说明他就像曹操一样,他本身不愿意说谎,如果能说实话,他还是会说实话。还有就是在马小军准备以跟米兰在床上亲热的形式,证明之前自己的告白,以及两个人的拥抱是真实存在的时候,米兰把马小军从床上打跑后的第一句话是:你觉得这样有劲吗?

这句话是马小军离开米兰的住处,光着脚骑自行车的时候,神态沮丧中又带着一些复杂的原因。沮丧是因为马小军认识到自己跟米兰之间根本没有亲密到他想象的程度,而生日宴会那天在倾盆大雨中,米兰不是没有听到马小军的表白,而是马小军根本就没有表白,或者米兰根本不想听到他的表白。

至于马小军的神情复杂,大概也是因为米兰那句:“你觉得这样有劲吗?”而不是:“你有病啊!”或者是其他的话,这说明,米兰对马小军是有好感的,不然马小军的记忆深处也不可能全是米兰的影子,但也仅仅是有好感而已,这让马小军很沮丧。

青少年人的情感往往就是这么曲折,造成这个曲折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青少年人内心戏太多。其实事情原本不复杂,可是臆想与现实不断地交汇后,事情就变得复杂了,简简单单的事情,也会变成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不管是臆想还是真实发生过的经历,那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最耐人回味的年华。

三、那双合脚的鞋

《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最难以被理解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又偏偏非常精致,一直很受广大影迷的喜爱。解读这部电影需要足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而且同一个情节可能会有好几个符合逻辑的理解方向,笔者只能尽自己所能,尽量去作更深层次地解读,但也肯定会有很多地方没有考虑到或者没有解释清楚,所以以下内容仅代表一家之谈。

在电影中,之所以会出现同一个情节同时有几个不同的理解方向,是因为姜文在该电影中着重于构建意境上的共情,从而引发心灵上的共鸣,而非简单地在描绘故事情节。所以影片的情节和对白才会那么有韵味,同时,不管往哪个方向联想,都会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感觉。

有另一种对意境和心灵的艺术表达我们非常熟悉,那就是:诗。就像影片里疯妈吟唱的那首崔颢的《黄鹤楼》,不同人在不同年龄段对这首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学生时代可能一点儿也感受不到诗中的意境,只会因为要求背诵和默写而觉得苦闷;青年时代或许才能感受到这首诗的一两分惆怅,郁郁不得志时再去读这首诗又会引发许多共情;人到暮年时或许才会反复咀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就是诗营造出来的意境和心灵上丰富多彩的共情,《太阳照常升起》不光像诗一样美丽,它所营造的氛围也跟诗差不多。所以,笔者才会说同一个情节会有不同的理解,并不是说这部电影博大到了包罗万象的程度,而是它的内容引发的联想和共鸣很多,不同的人去看,会看到不同的东西。

首先,该影片的取景就很有诗意,第一个单元《疯》的取景是在大山里,很多时候远处的山间都能看到美丽的晨雾,还有远近相交的梯田。如果梯田里有水,那就更漂亮了,波光粼粼,仿佛地方上放着几面水晶做成的镜子。第二个单元《恋》里主要表现的是校园里的文化底蕴和建筑美学,第四个单元《梦》里展现了广袤的西北大地风情,雄浑壮丽的雅丹地貌,令人豪气纵生的广阔天地。

这些景色其实都表达着不同的心境,大山里的景色表达的是母爱这个元素的柔情和绵延,以及她的惆怅和孤独;校园风光表达的是象征文化底蕴的知识分子,以及知识分子对艺术的展现力;大西北的风光,则表达着男性的力量和渴望,他们期待将国家建设得富强,期待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有所作为。

以这些景色上心理暗示的镜头作为引子,我们来一层一层解读这部电影所表达的内涵。《疯》这个单元所表达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母爱,或者说是母性。从表面上看,这个单元的主要角色是母亲和她的儿子李东方,既然主角是一对母子,那么母爱就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之所以说“从表面上看”,是因为笔者至少在这个情节中看到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也就是最表面的一层,就是母亲的疯癫,以及母亲给儿子建造的石屋;第二层是对家国情怀的描述;第三层是母亲对儿子的期望,以及儿子让母亲的失望。

先从最表层方面来说,母亲(“疯妈”)梦到了一双长着黄须子的鱼鞋(绣着鱼的鞋子),第二天醒来后她就去买了一双这样的鞋,可是在回家的途中把鞋子挂在一棵树上的时候,鞋子却被一只会说“我知道,我知道”的鸟儿叼走了。

从此母亲变得乖张和疯癫起来,她会抱着一只羊上树,并会在那棵丢鞋的树上喊一些李东方听不懂的话,说一些李东方没有听过的故事。之后她说那棵树歪了,开始在树的四周挖坑,她觉得是树根上有些比巴掌还大的鹅卵石的缘故,树才会歪。

后来大树四周的坑挖得太深,都挖出了温泉,李东方用粗暴的方式制止了挖坑的母亲。可是母亲的疯癫还在继续,她摔碎了家里所有的坛坛罐罐,说起李东方的父亲时她也似乎前言不搭后语,一会儿说李东方的父亲叫阿辽莎;一會人说李东方的父亲是“最可爱的人”,还是个带着手枪的高级军官。

李东方学着母亲踩在泥土上渡河,去了一个很少有人会去的树林里,发现母亲用她挖出来的鹅卵石,给自己搭建了一座漂亮的石屋。里面全部是之前母子俩摔碎的东西,有母亲摔过的算盘,有那些坛坛罐罐,还有挂着《红灯记》海报的玻璃框。可是这些东西都好像只是拼在一起,李东方打了几个喷嚏就都碎掉了。

最后母亲说她自己差点就疯掉,她好像突然不疯癫了,还让李东方快去接下放的人,免得他们迷路。在李东方接人回来的时候,母亲已经跳河自杀了。在这里姜文用了一个很有诗意的镜头,没有出现母亲的尸体,河面上只漂过母亲刚刚穿上的鱼鞋,还有母亲身上的衣服。《疯》单元的故事到此结束。

母亲真的疯了吗?在李东方的眼中,母亲确实是疯了,他不理解母亲所做的一切,所以在他看来母亲就是疯了。可是从母亲的视角来看,她根本就没有疯,母亲从未穿过鞋子,却突然因为一个梦去买了一双鞋子。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她光着脚行走的时候毫无顾忌,代表那个时候的母亲毫无束缚,而这双鞋子反而在表达一种顾虑和顾忌,就在她准备接受这些顾虑和顾忌的时候,“鞋子”却丢了,代表着那些顾虑或者顾忌不见了,或者不受自己控制了。

接着才有母亲在树上大喊:“阿辽莎,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天一亮他就笑了!”这是母亲在给自己打气,至于这句话的含义,等所有的线索都梳理清楚后再来解释。

母亲为什么要给自己打气?这就要详细分析一下在母亲丢鞋前的剧情,首先母亲从鞋店里出来,就遇到原本应该上学的儿子在搬砖。接着是儿子被学校的老师批评,以及学校老师无视正确答案,无视李东方的天赋。还有那个满是齐腰高的杂草、没有篮筐的篮球场,有个学生还在装模作样打篮球。

让母亲要为自己打气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就是李东方不在他应该在的位置上;第二个是那种盲目地批评,为了批评而批评;第三个就是篮球场上出现的形式主义。这些都让母亲深深地失望,甚至有些绝望,所以她必须要做点儿什么,她做的第一件事是给自己打气,第二件事就是寻找这些问题的根源,这才有她从树的根部挖出鹅卵石的情节。

而那座用鵝卵石建造的石屋,是母亲留给李东方的遗产,也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保护,以及对儿子的期望。从石屋里母亲把李东方和李铁梅的照片放在一起这一细节,就能看出一个母亲最朴实的希望:儿子能娶一个当代偶像一样的女人。石屋里的那些原本破碎的东西,是母亲以为这些是李东方最看重的东西,因为在摔算盘的时候李东方有明显地不舍,在摔碗摔坛坛罐罐的时候,李东方又大发脾气,这让母亲认为这些东西对李东方来说很重要,所以她一股脑儿都留了下来,准备一并交给李东方。

可是这些都不是李东方真正想要的,或者说李东方一开始也觉得这些应该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在石屋中看到后,他才发现自己看重的这些东西竟然这么脆弱!李东方没有理解母亲,母亲又何尝不是没有理解李东方?同时母亲一系列的赠予,让李东方有些惊慌失措,他不理解什么是母爱,总觉得这份爱让他接受不了,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母亲还在试着告诉李东方他的父亲是谁,但是母亲说得很模糊,李东方也听得云里雾里。而且母亲还经常打李东方,这是在打他的幼稚、天真和漫不经心。说李东方幼稚是因为他看问题只停留在表面,不理解母亲的行动,就以为母亲疯了;说他天真是因为他在面对唐雨林两口子时,表现得非常天真,还有些自卑;说他漫不经心,是因为他根本不懂母亲给自己打气、寻找问题根源、不想告诉李东方有关父亲详细信息的用意。

那么李东方的父亲到底是谁?是唐雨林吗?在第四个片段《梦》里面有相关的描述,看上去有点儿像是唐雨林,但唐雨林是不是李东方的父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东方的父亲是一个死得不光荣的男人,这让母亲该怎么给儿子李东方描述?

只能模糊地提醒李东方,他父亲曾经自称过阿辽莎,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乳名就叫阿廖沙,两个名字的发音是一样的,只是用的字不一样而已。这显然是个苏联人的名字,这个名字代表李东方的父亲曾经希望能沿着苏联人的道路建设祖国,可是很快我们就发现这条路在中国行不通。

李东方的父亲留下的书《怎么办?》有一个特写,这是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作品。这个书名一语双关,不仅仅是表示书名,还是一个设问:现在该怎么办?以此来体现李东方父亲在1958年(《梦》单元的时间段)时的迷茫。这一点从村里的其他人对李东方父亲的定论就能看得出来,村主任和警察都说,李东方的父亲不是一个烈士。既然是军官,死后还不是烈士,这再次说明他死得不光彩。

而且李东方的父亲明显背叛过李东方的母亲,所以母亲在描绘李东方父亲的时候,才会说得那么模糊。虽然母亲对自己的丈夫很失望,但是她不希望儿子李东方对父亲这个角色失望,这也是一种母爱的体现。

母亲的死,则是因为她穿上了鞋子。这双鱼鞋所代表的意义非常多,其中一个意义就是:母亲光了十几年脚,其实一直在找一双合适的鞋子,终于找到了一双合适的鞋子,还没来得及穿就丢了。那么母亲在临死前所穿的鞋,是她失而复得的鱼鞋,还是儿子李东方给她买的鞋子?

应该是李东方给她买的鞋子,因为她那双鱼鞋来得蹊跷,是因为一个梦而来的;那双鱼鞋丢得更蹊跷,是被一只会说话的鸟叼走的。母亲以为她找到了一双合脚的鞋子,结果这双鞋子却带来了太多的问题。

鞋子在这里代表的是世界观,母亲买的那双鞋子是她认为和谐的世界观,可是却很快就找不到了。她在不停地寻找的过程中,发现儿子李东方都不能理解自己,关键是她花了那么多功夫,却根本找不到自己认为合适的鞋子了,最终她不得不接受李东方给她买的鞋子,于是她的世界崩塌了。

另外,母亲的死是在李东方发现石屋之后,石屋里摆着的是母亲的期望,却被李东方的几个喷嚏打碎。而且面对这些期望,李东方落荒而逃,这让母亲非常失望。对儿子的失望,以及那双合适的鞋迟迟没有找到,让母亲干脆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母亲在说自己不疯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跟儿子告别,所以她眼中含泪,还有些不舍。可是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再让她留恋的东西了,她非走不可。

四、寻找心灵上的共鸣

姜文在一次专访中曾经表示,《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给观众传达的是感动的元素。没看懂没关系,因为人们不一定懂令人感动的东西,就像西藏很容易让人感动,可是又有几个人能看懂西藏呢?

在第一个单元《疯》中,母爱虽然表达得很凌乱,但是当观众看到漂在河里的母亲的衣服和鞋时,很自然地就会出现感动的情绪。再回想电影的情节,因为逻辑有些乱,所以已经记不太清,但不影响观众感受到母爱的存在。我们可以大概记得,一个母亲在教育儿子的身影,一个母亲诉说已故丈夫的身影,虽然电影里没有出现,但是还有一个母亲在建那座石屋时的情景。

这就是姜文用心灵上的共鸣在叙事的意境,他虽然用了很多隐喻,用了很多电影符号,很多人都看不懂电影的情节,也觉得这部电影没有整体的逻辑观,可是在看完后照样会感动。如果不是去解析这部电影,笔者建议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要过于关注电影的情节和逻辑,就用最直接的感觉去感触这部电影,这样反而能感受到电影的精髓。

而笔者现在要做的是寻找这个感动的根源,这么做多少有些无味,不过这个寻找的过程,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特别是在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时,就像解开了一道难题,会有一种似真似幻的自豪感。

母爱是《疯》这个单元里最令人感动的元素,在分析《太阳照常升起》的人物时,会发现在出场的所有人物中,只有母亲这个人物毫无瑕疵,其他的角色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李东方太天真,唐雨林太风流,梁老师太压抑等,只有母亲这个人物非常纯粹,所以才可以通过这个角色来演绎母爱。

除了母爱还有母性,相信很多人可以看得出来,母亲这个人物所代表的是那些有纯粹革命理想的无产阶级前辈,她所代表的是很大的一个群体。正因为他们理想高远,所以李东方作为新中国的第二代人,才看不懂母亲到底在干什么。

这就要说到《疯》这个单元的第二层含义:对家国情怀的描述。在这层含义里面,让母親心心念念的那双鞋又变了一个含义,鞋是用来走路用的,母亲一直光脚走路从来不需要鞋,但是当她梦到那双鞋之后,就认为自己找到了一双合适的鞋。所以这双鞋在这里表示的是:合适的走路方式,或者干脆说是合适的道路。那只叼走鞋子的鸟,在这里象征的并不是男性,而是:曾经天真的母亲。

对于鞋的解读很容易理解,对于鸟的解读,应该来自1956年的一部动画短片,该短片是著名的现代儿童文学家包蕾的作品,名字就叫《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影片中的主角即那只小兔子的台词,兔妈妈让它不要乱跑,小心山里的狼,小兔子说:“我知道。”兔妈妈又告诫它遇到狼后的反应,小兔子说:“我知道。”小兔子嘴上说知道,但还是独自经过森林,它什么也不知道,还把山羊当成了狼,却受了狼的欺骗,还以为狼是树林里的保护神。

找到了“我知道”的“出处”,那只喊着“我知道,我知道”的鸟就很好理解了,它代表的就是曾经天真的母亲。鞋子被鸟叼走了,也可以理解为曾经有一条稳妥的道路出现在母亲面前,却因为母亲的天真,让这条道路不翼而飞。

再往深处解释,就要看《太阳照常升起》的两个时间点,一个是1958年,一个是1976年。我们都知道,1958年开始了“大跃进”运动,让好好的国内形势一下子变得糟糕起来,鞋子被叼走的情节,就是对这一点的隐喻。

那么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母亲和儿子的表现分别是什么?母亲发现,曾经挂着她那双鞋的树歪了,儿子李东方为了安慰母亲,给母亲偷偷买了一双一模一样的鞋。从此李东方开始不理解母亲了,他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执着于那双丢失的鞋,也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执着于在树边挖坑。

要理解母亲的举动,首先要理解那棵树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最早让母亲注意到这棵树的,正是那只喊着“我知道,我知道”的鸟。那个镜头是这样的:鸟一边喊着“我知道,我知道”一边在前面飞,母亲在后面追,镜头一转鸟儿不见了,可是母亲还在追;镜头又是一转,李东方追上来,母亲也不见了,李东方找了半天才发现母亲竟然已经站在树上!

请注意李东方的第一反应是问:“谁把你弄到树上的?”因为他就是紧跟着母亲追过来的,母亲根本没时间爬树,况且还爬得那么高。其实这两个镜头就是在用隐晦的方式告诉我们,母亲就是那只鸟,不是母亲爬到了树上,而是那只鸟飞到了树上,所以母亲才能在转眼的工夫就站在那么高的位置。

这不是一部魔幻的电影,却用一种魔幻的手法描绘母亲为什么会丢失那双鞋子。那双鞋子不是真的丢了,而是母亲觉得把它挂在树上后,她原本以为合适的道路不再合适了。

接着母亲就发现树歪了,为什么歪了?因为树根上有很多鹅卵石,然后母亲开始挖坑。这个情节就很容易理解了,母亲发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源上出了问题,她要把所有的鹅卵石都挖掉。

随着坑越挖越深,甚至挖出了温泉,一时间让整棵树都笼罩在雾气里。也是在这个时候,母亲才发现自己跟儿子李东方的分歧竟然这么大,而且李东方激烈地反对,第一次让母亲有点手足无措,所以,她才回到家里开始一个劲儿地念那句“白云千载空悠悠”,以寄托自己此时的感慨。

请注意母亲此时的表情,她并没有沮丧,也没有失落,反而还隐隐地有些高兴。因为她发现李东方也有自己的坚持,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小孩子了,这时候她觉得自己看到的问题,应该可以在李东方这一代人手中得到解决。所以她才会念:“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以寄托此时自己“后继有人”的感慨。

可是母亲没有高兴太久,李东方再次让她失望了,没错,李东方一直在让母亲失望,这也是《疯》里面表达的第三层意思:儿子一直在让母亲失望,但是母亲却一直没有放弃儿子。

她希望通过对警察李叔的描绘,让李东方不要再那么天真,谁都知道李叔活得好好的,但是李东方一有困难就去找李叔,这让母亲很忧心。村主任那句“你不应该找警察,应该找大夫”的台词是关键,母亲正是因为李东方解决问题的方式跟问题本身驴唇不对马嘴,所以才忧心。

母亲又希望用描绘李东方父亲的方式,来提醒李东方这个世界不只有精彩,还有很多隐晦的不光彩的东西。李东方从小没有父亲,他概念里的父亲应该是光明的、伟岸的,但是母亲却希望他能理解,这个世上没有那么光明和伟岸的人。

李东方最后一次也是最让母亲失望的地方在于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摔家里的东西。这个情节其实很简单,把旧的坛坛罐罐全摔掉,比喻把一切旧的观念都摔碎。在摔这些坛坛罐罐的时候,李东方能跟母亲一起摔这些坛坛罐罐让母亲很高兴,可是当摔到最后母亲才知道,李东方根本就不明白摔这些东西的用意,母亲的失望溢于言表。

后来,母亲把这些坛坛罐罐在石屋里都复原了,也包括之前被摔掉的算盘,但这些复原只是假象。接下来镜头又像是魔幻情节一般,李东方的几个喷嚏,就把看上去一切正常的东西震碎了。这里比喻的是,李东方看重的那些东西实在是脆弱不堪,稍稍施加外力就全部被粉碎了。那座石屋在这里象征的是政治遗产和财富,虽然第一代人留下的东西看上去很简陋,但是很牢固,甚至有些艺术的美感。

从第二层和第三层意义上来说,母亲是觉得已经尽到了自己的历史责任,又给下一代人留下了一个牢固的石屋,她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所以该走了。母亲在离开前终于穿上了鞋子,不管她穿在脚上的鞋子是失而复得的鞋子,还是李东方给他买的鞋子,母亲都觉得自己找到了合适的道路。

也许那双鞋子一直没有丢失,母亲只有在觉得回到正确的道路上的时候,她才穿上了那双鞋子。说得具体一点,就是1976年去世的那几位伟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新中国的第一代建设者、最纯粹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们用后人难以理解的方式,在寻找国家和民族会“长歪”的根本原因,并用后人难以理解的方式解决问题,摔掉旧的坛坛罐罐,并留下了牢固的政治和财富遗产。

最后他们在离开时“穿上了鞋子”,预示着他们找到了合适的道路,给自己,也给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所以《疯》第二个令人感动的地方,就是在电影更深层的意义中所表达的母性。那种像是一个母亲关爱自己孩子一样,给新中国找一条合适道路的母性,这更是一种源于家国情怀的感动。

五、朋友和恋人合作策划的阴谋

《太阳照常升起》的第二个单元叫《恋》,但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讲的是理想的死灭和朋友的背叛。梁老师在学校里被很多女生喜爱,他英俊潇洒,会弹吉他、会唱歌,不光女生喜欢他,学校医务室的林大夫也喜欢他。

可是在学校放电影的时候,梁老师却被当作流氓追赶,就在他打算藏在好友唐雨林宿舍的窗户外面时,却发现窗外已经藏了一个人:林大夫。林大夫让梁老师从二楼跳下去,她说下面是草地,结果梁老师跳下去后却跌到水沟里摔断了腿,被后面抓流氓的人们抓住了。很快“被害人”林大夫去指证流氓,结果她指证的人正是梁老师,其实在这里就看得出,林大夫说谎了,因为她那天根本没去看电影。

就在梁老师住院的时候,好友唐雨林先去探望他,并给梁老师出主意,不管是不是他摸过女生的屁股,先写检讨书争取宽大处理。当时追梁老师的人都认为他是流氓,现在梁老师就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了,在好友的劝说下,梁老师也只能承认自己在看电影时摸过女人的屁股。

接着林大夫来到病房表达爱意,一开始梁老师还并没有反感这番示爱,直到林老师喊出那句“我是你的人!”梁老师两眼直勾勾看着林大夫,林大夫却不敢跟梁老师长久地对视。当林大夫再次扎进梁老师怀里的时候,梁老师的表情开始变得痛苦,并痛斥林大夫太幼稚。

林大夫走后又有人来示爱,她也是暗恋梁老师很久,趁着现在这个“时机”来表白。梁老师努力地坐起来,请她离开。

梁老师出院后仿佛一切都变了,校园里一个人也没有,学校医务室的门紧闭着,梁老师曾经劳动过的食堂的门也紧闭着,仿佛所有人都在躲着梁老师。唯一在梁老师身边的,只有唐雨林,不过两个人的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梁老师一直满脸忧愁,而唐雨林的神情则是愉悦的、轻松的。

在两个人散步的时候,整个校园都响彻着吴主任的歌声,有人通知他们吴主任正在找他们,于是两个人立即去了吴主任的办公室。吴主任告诉他们,五个流氓已经被抓住了,不管是流氓还是被害人,都不是他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梁老师是无辜的。

回到宿舍的梁老师邀请唐雨林和林大夫吃饭,想感谢他们两个人在这件事中对他的帮助。从这里开始,剧情再次变得荒诞起来,唐雨林吹了几声号就招来了林大夫。接着三个人开始了他们的狂欢,宿舍里出现了梁老师的吉他声和歌声,还有唐雨林的号声以及林大夫的笑声。可是没多久,梁老师就上吊自杀了,他死的时候双手插着口袋,表情很从容,死得很潇洒。

梁老师自杀首先是因为他对朋友和爱情失望了,梁老师是一个很内敛的人,他一直看上去温文尔雅,连骂脏话都用别人听不懂的家乡话。林大夫去指证流氓的时候,之所以一下就认出了梁老师,是因为别的嫌疑人摸她屁股的时候,是真的在摸,只有梁老师用指头戳了一下。

正是因为林大夫知道梁老师表面上是一个讨厌低级欲望的人,所以她才会去指证梁老师,而她的指证真的是为了救梁老师吗?恐怕是另有目的吧,梁老师那天在被当成流氓追的时候,千不该万不该跑到自己好友唐雨林的宿舍去躲避,这个举动恰巧撞破了唐雨林和林大夫的好事。

林大夫的指证,就是想要坐实梁老师是流氓,这样梁老师说出来的话才会变得不可信,她和唐雨林才有可能逃过这一劫,起码他俩那点儿破事儿不会被人们关注。而唐雨林也是往这个方向在努力,劝着梁老师赶紧稀里糊涂地认罪。

偏偏梁老师的确是心中有愧,他在看电影那天夜里的表现,证明他不是完全讨厌低级欲望的人,只不过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只敢在夜里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表现一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喊抓流氓的人,并不是梁老师眼前的女人,梁老师只是因为心虚才会逃走。于是架不住唐雨林的劝说,梁老师就稀里糊涂认罪了。从那以后,唐雨林再也没有出现在医院,甚至没有去接梁老师出院。

梁老师是在听到林大夫那句“我是你的人!”之后才恍然大悟,首先他跟林大夫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林大夫这句话提醒了梁老师:林大夫是唐雨林的人。看林大夫从唐雨林宿舍的窗户往外跳的架势非常熟练,就知道两个人已经不是第一次私会了。再想一想好友唐雨林和林大夫最近的表现,梁老师哪里还不明白,自己信任的好友,以及自己有好感的女人,正在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之后那个来示爱的女人,如果不是因为梁老师背上了流氓的骂名,她也不会出现,所以她的示爱就有点落井下石的感觉了:你梁老师以前再潇洒、再风流倜傥,现在你的名声都毁了,我这时候来示爱,你应该感恩戴德。于是梁老师挣扎着坐起来,他希望维持自己最基本的尊严,虽然他的尊严此时已经很可笑。

这个单元叫做《恋》,不一定是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也可能是指林大夫和其他女人、女生对梁老师的爱恋。在“抓流氓事件”之前,梁老师很享受被很多人爱恋的感觉,可是他对这些爱恋自己的女人都不满意。

有两个镜头特写都是在描述林大夫那双鞋,鞋子有些小,看上去很不合脚。这两个镜头都是以梁老师的视角拍摄的,也就是说在梁老师看来,林大夫跟自己不合适。

梁老师想找一个什么样的爱恋对象呢?可能就是在学校放电影的那天夜里,那个在电影幕布前笨拙地学习芭蕾舞步的女生。这个女生学习芭蕾舞步,就证明她有对艺术的热爱,符合梁老师寻找精神伴侣的需求,而且她陌生又有活力,让梁老师主动地想要去接近她。

而且“抓流氓”这三个字,绝对不是梁老师前面这个女人喊的,也就是说面对梁老师的接近,这个女人会惊讶、会惊恐,但是没有把梁老师当成流氓。

就是“抓流氓”那三个字,把梁老师推到万劫不复的境地,而之后吴主任宣布梁老师是无辜的情节,更令人玩味。吴主任的歌声好像充斥着整个校园,不管梁老师和唐秋雨走到哪里,吴主任的歌声都像是背景音乐一样,萦绕在耳边。如果只是歌声的话,肯定传不到这么远,这象征的是吴主任的权力充斥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吴主任所唱的歌叫《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梁老师和唐秋雨进入吴主任办公室的时候,吴主任正唱到“啊,五指山”这一段。这个设计非常巧妙,梁老师就这么落入吴主任的五指山里,就像孙猴子一样想出都出不去了。这也意味着,梁老师的命运,尽在吴主任的掌握中。

至于吴主任说把五个流氓和五个受害者都抓住了,没有他们学校的师生,显然是吴主任利用他手里的权力,把这件事的影响化解了。在这座学校里放电影,可是流氓和受害者都不是这个学校的人,任谁听着都会觉得不可信。而且在吴主任当着梁老师的面,烧他的检讨书的时候,壁炉里已经有了许多灰烬,可见梁老师的检讨书,并不是第一份被烧的检讨书了。

到底谁是流氓?谁是受害者?梁老师前面那个女人去告发过梁老师吗?该不该认定梁老师是流氓?

这个时候,真相还重要吗?

梁老师从吴主任那里回来的时候,学校医务室的门就打开了,林大夫也开始跟他们说话。这在暗示着吴主任的影响,已经让整个学校开始重新接纳梁老师。当一开始的高兴过去后,恐怕梁老师就能吓出一身冷汗吧,因为吴主任能洗脱他的罪名,也能重新把罪名扣回到他的头上,他已经是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猴子了。

至此梁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朋友的背叛、林大夫的陷害以及吴主任对真相的掩埋。抛开梁老师的人品不谈,他起码是够朋友的,至少他从未在明面上或者隐晦地提起那天夜里唐雨林和林大夫的约会。

可是,显然唐雨林一直对梁老师不放心,最终是这个没有友情、没有真相、没有爱情的世界,逼死了梁老师。最令梁老师绝望的,还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的破灭,他是一个喜欢诗与远方的人,他的内心有一个诗一样的理想世界,就在他被洗清嫌疑、参与到唐雨林和林大夫的聚会中的时候,他才发现那个诗与远方的理想世界根本就不存在,起码他是永远也无法拥有了。

不仅如此,梁老师还必须要跟唐雨林、林大夫同流合污。一开始在梁老师的心里,林大夫也是有一定位置的,林大夫所代表的是欲望,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欲望的诱惑,梁老师也不能免俗。不过梁老师一直保持着他的矜持,这是他对理想世界的坚持。但是当梁老师看到林大夫跟唐雨林那么娴熟的会面暗号后,一切就都明白了,林大夫根本不适合出现在他的理想世界中。

對于有些精神洁癖的梁老师来说,他不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可是他却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生活。在唐雨林宿舍里,混合在一起的吉他声、号声、笑声,显然是强行汇聚在一起的,梁老师接受不了这样的妥协,所以才选择与这个世界作彻底地割裂。

在《恋》单元的最后,姜文同样用一个神来之笔一样的镜头,来描绘梁老师的死。首先梁老师死得很潇洒,人们看到梁老师这份潇洒的时候,神态各异。唐雨林有些恍然,仿佛此时此刻他才明白了这位朋友的内心。在食堂工作的五个女生或是伤心或是不解或是冷漠。吴主任有些困惑,显然是想不明白梁老师已经洗脱罪行了为什么还要自杀。有两个人可以从衣着上看出她们的特别之处,林大夫穿了一件鲜艳的红颜色衣服,还有之前在病房里向梁老师示爱的女人穿了一件绿颜色的衣服。姜文用最简单的色彩,表现出了这两个人的不同,林大夫可能真的爱恋梁老师,可是他们一个在追求精神需求,一个在追求欲望需求,就像林大夫的那双鞋一样,“不合脚”。

姜文用这种梁老师的尸体跟其他人之间的“互动”,衬托出了梁老师的精神追求,同时也表现出梁老师的死,给这些人留下了深深的心灵烙印。估计了此一生,他们都不会忘记梁老师这份潇洒。

六、姜文的家国情怀

姜文是一个很有家国情怀的导演,他的电影里也总是会出现他对祖国的看法和理解,只不过他藏得比较隐晦,总要深入挖掘才能找到一二。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家国情怀最浓郁的是第四个单元《梦》。

这里面有太多姜文想要表达的东西,之前许多事情的源头,也都可以从这里找得到。《梦》单元的时间是1958年,这部电影并不是在作倒叙,而是用人生的状态给电影排列。《疯》单元的李东方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没什么担当。《恋》里面的梁老师还保留着对理想的天真,但是最终天真也死了。《枪》单元的李东方尝到了禁果的滋味,但他却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到了《梦》单元,总算是懂得什么是爱情了,却来到了婚姻的环节,还有生子的环节。这样排列的话就顺畅多了,这就是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

年轻的母亲(就是李东方的母亲)和年轻的唐妻(唐雨林的妻子),一起骑着骆驼赶路,她们在一个路标前分道扬镳。那个路标一面指着“尽头”,一面指着“非尽头”。选择了尽头的唐妻,当晚就跟唐雨林结婚了,当地人为他们准备了一场热闹、狂野的婚礼。梁老师也出现在了婚礼上,那时候他一点儿也不矜持,用枪声当作礼花为好友庆祝婚礼,还跟当地的青年们追着年轻的姑娘们打她们的屁股。

而母亲选择了非尽头,在这里她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看到了丈夫的遗物。然后她踏上了归程的火车,并非常荒诞地在上厕所的时候诞下了一个男孩,男孩还顺着小便盆漏到了铁轨上,于是火车停下,等待着母亲去抱回自己的孩子。

《梦》这个单元时间本来就少,而且还是分两头说,这让不太完整的剧情,显得更不完整。不过姜文想要表达的情绪上的共鸣,以及对家国情怀的阐述,基本上表达清楚了。

首先有一个很重要但又有些荒诞的概念就是那个路标,什么是“尽头”?这要从当时国内的情况说起,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几年间,几乎是全盘苏化,在中国到处可以看到苏联专家,这些苏联专家不光带来了技术,还在教新中国政府如何管理现代工业和现代化军队。

可以说这段时间中国是受益匪浅的,但是问题也接踵而至,全盘苏化倒是省时省力,却让中国丧失了许多主动权。为什么会给母亲的丈夫留下的那本书《怎么办?》一个特写?就是在阐述那个时代人们的迷茫,是继续苏化?还是走一条自己的道路?

继续苏化这条路的前途显而易见,当时的苏联就是这条路的尽头,而且这条路载歌载舞,似乎大家都高兴。如果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是看不见尽头的,而且母亲还要为丈夫阿辽莎送葬,要孤独地踏上旅程。

历史没有如果,历史上也没有穿越者,或者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告诉人们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所以当时人们才会迷茫。不过历史也给出了答案,走“尽头道路”的唐雨林们最终出现了分化,梁老师的死代表的是这条道路理想的死灭,以及知识分子在其中的压抑。唐雨林跟妻子最终也离婚了,不知道唐雨林跟梁老师的分歧,以及跟妻子的离婚有没有暗喻我国与苏联的分裂。总之,走这条路的结果不是很好。

而母亲选择的道路,注定不会有多少人理解,所以她才以李东方难以理解的方式在寻找这条道路上问题的根源,并以李东方难以理解的方式,解决这条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这应该是姜文对那个时代的注解。母亲的死跟梁老师的死不同,梁老师是失望透顶才自杀,母亲却是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后,选择了离开。唯一让母亲放不下的,是儿子李东方太年轻,也太天真。

母亲返程时所乘坐的那列火车,就是她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进的过程,不管唐雨林和梁老师那边怎么狂欢,母亲这里的主色调都是以昏暗为主。车厢里有人在打乒乓球,这是乒乓外交;还有人在炒菜的情景,那好像是人民公社的大锅饭时代。

火车停住了,母亲向回跑去寻找李东方,发现李东方躺在花朵丛中啼哭。这个情节再次表示,这辆正在向前奔跑的火车上,最不可控的就是下一代还不具備追上火车的能力,只能让火车停下,让母亲回去把李东方抱回到火车上。同时也表示,这列火车根本就没有失控,它会选择在正确的地方做正确的等待。

而母亲那句“阿辽莎,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天一亮他就笑了!”成为整部电影对情绪表达的核心部分。笔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个理解,这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没有什么深层的意思,就像是“啊”“呀”之类,完全是影片的“语气助词”。如果不存在深层的意义的话,这句话再加上配乐,也能令人产生昂扬的情绪,仿佛朝日般驱走一切黑暗。第二个理解,这句话就是对阿辽莎这个人物喊出去的,同时是母亲对自己的激励,她想告诉已死的丈夫,天一亮儿子就笑了。而且在有了孩子之后,母亲整个人也变得昂扬起来,这再次诠释了母爱。第三个理解,这是在向误入歧途的阿辽莎们宣誓,“火车在上面停下了”表示在这条道路上的“火车”并没有走歪,“火车”也没有失控。“天一亮他就笑了”,表示母亲和下一代都看到了光明,这条路虽然经历过许多坎坷,但是终究有“天亮”的那一刻。

以上是笔者对《太阳照常升起》的解析,一家之谈,仅供参考。这个分析肯定是不全面的,比如电影中阿辽莎遗物上出现的“三个弹孔”,后来在列车上又出现过,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元素,这个方面笔者就一直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可能正是因为总有一些看不懂的地方,才让《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这么经典吧。

七、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穿梭

姜文的民国三部曲电影,分别是《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邪不压正》,这三部电影的背景虽然都是在民国时期,可都是借古喻今,讽刺了现代的许多人和事。其中的《一步之遥》是姜文最受争议的一部电影,因为该电影前半部分的情节很拉胯,让人看得昏昏欲睡,但是这部电影又偏偏讽刺了许多群体,堪称姜文最大胆的一部电影。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是佳片还是烂片?这得分从哪个方面来看,以故事类电影来看的话,《一步之遥》确实不怎么样。但从电影语言和电影隐喻方面来说的话,该电影做得很到位,很多镜头都有很高的艺术感。

《让子弹飞》是所有人都觉得精彩的电影,因为它的情节大快人心,同时内涵也颇多,属于雅俗共赏的一部电影。可是《一步之遥》却不同,它的情节在很多地方有些凌乱,而且镜头感很荒诞,很难用正常的逻辑思维去看待这部电影。

从姜文的处女作开始,他就非常喜欢用隐喻,好像他表达的情节,没有第二层、第三层意思就过不了他自己那一关。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姜文的这一特色达到了一个最高潮,可以明确地感受到电影里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意思,而且这些隐喻都作得非常“顺滑”,没有半点磕磕绊绊的感觉。

相比之下,《一步之遥》的隐喻则多少有点呆滞,很多地方都有些不通畅,逻辑上也有些混乱,但不耽误这是一部有味道的电影。在写作此文之前,笔者阅读了一些关于《一步之遥》的影评,发现大部分影评都集中在这部电影的第二个层面:对民国时期政治的隐喻。反而很少有对第一个层面即影片直接表达的意思,以及第三个层面即借古喻今这一层的内涵进行解读。

所以,笔者便不去解读《一步之遥》中最容易理解也是逻辑观最强的民国时期的政治隐喻,而是把重点放在最浅层的直观意义以及最深层的含义上。之所以很少出现这两层意义上的解读,是因为这两层意义的逻辑观不是很强,甚至有些支离破碎,无法形成一个闭环的完整认识。不过这可能就是姜文在电影里传达的一个信息:如今的世界是荒诞的、破碎的。就像影片最后出现在风车外面的那一对对新人一样,不应该出现在眼前的东西却偏偏出现在了眼前。

我们先来看最浅层的一些东西,电影里两个男主角的名字,一个是马走日,一个是项飞田。这两个名字都是象棋的规则,“马走日”“象飞田”,象棋中马的步伐比象少了一步,可是象却过不了河,虽然能多走一步,却始终只能被动防御。这也预示着马走日和项飞田两个人的命运,一个偏向进取,一个偏向保守。

事实也确实如此,从马走日描述的跟慈溪的谈话中不难得出结论,马走日是当时的革新派,而项飞田既不像马走日那样是革新派,又不像武大帅那样,娶那么多“小老婆”,他对上跟洋人搞好关系,对下投机取巧,取得了一定的权势。这个做法,就跟清政府许多官员的做法差不多。

马走日的一生是姜文对许多人生问题的一种表达,梳理马走日的人生不能用电影给出的先后顺序,而是要从马走日跟武六年轻时开始说起。那一段沙滩、大海的镜头,充满了非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而且色彩饱满,看上去阳光、积极向上。

姜文在这里作了一个明显的倒置,他用色彩和背景描绘出了青年人记忆中该有的饱满。特别是躺在椅子上的那些人物,一会儿有一会儿无,一会儿是个男人一会儿是个女人,一会儿是这个人一会儿又是那个人。这是一种对思维飞扬的表达,代表的是那个年纪的人的思维的活跃和跳脱。而马走日跟武六之间的对话,却反而成为这段记忆的背景,只记得武六思维清晰,只记得马走日爱吹牛。

在这个镜头里,对墙壁的特写也很关键,马走日是在进入武六的房间时才回想到了年轻时候的记忆。那么沙滩周围出现的墙壁,所代表的就是马走日身处的真实环境,这是一种现实和回忆的巧妙结合。如果要给姜文电影里的镜头排名次的话,这个镜头绝对能进前三,现实与非现实的表达,记忆与印象的表达都非常好地诠释了出来。

一直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才该是电影一开始的镜头,马走日坐在一间昏暗的房间里,像教父一样帮别人解决麻烦。该影片的开头,可以说是赤裸裸地在致敬《教父》这部电影,不管是镜头的视角,还是马走日怀里抱着的兔子,以及他面对武七的神态,挠腮的小动作等,就像是一场《教父》的模仿秀。

这说明马走日从北京到了上海后,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成熟的男子,而成熟男人的标志,就是能帮助别人解决麻烦。马走日此时显然已经是上海的教父级人物,当时的上海滩确实有这样的人物,比如大名鼎鼎的杜月笙。

武七来找马走日帮忙洗钱,于是在马走日和项飞田的操作下,进行了一场“花域大选”。这场大选可谓是把之前那几年流行的选秀节目讽刺得体无完肤。在民国时期的上海的确进行过类似的活動,不过参选的人都是风尘女子。把那个时代的选秀和现代的选秀放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调侃,与汪曾祺在《受戒》中把婊子与和尚放在一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才是对选秀潜规则的描述:讲故事,卖情怀。其他两个选手都在卖力表演,只有完颜英是马走日通过一个战场上的士兵发来的电报,描绘出了她的重要性,然后完颜英又做了一个演讲,要捐钱、要做慈善,冠军就是她的了。现代的选秀节目也盛行讲故事,好像没个感人的故事,就不好意思去参加选秀一样。甚至在选秀节目中,有专门编这类故事的工作人员。

最后才是讽刺选秀的黑幕,冠军其实早就内定了,比赛什么的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不管选手多么努力,只不过是冠军的陪衬。而且在这个情节中有很多对观众席的镜头和特写,这些观众代表谁?就是喜欢看选秀节目的观众,姜文可能是想借机告诉观众:应该多一份理智,少一份狂热,因为这种比赛就是一个娱乐节目,比不出多少真材实料的东西。

之后的桥段,几乎全是在描绘人生所遇到的难题,马走日救了项飞田和武七,结果在马走日落难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不光如此,在项飞田的支持下,演员王天王还一直在舞台剧上诋毁马走日和完颜英,而在确定枪毙马走日的时候,武七去牢房冷嘲热讽,诉说着马走日的死能让他多么开心。

这哪是朋友啊!这简直是敌人才能做出的事!关于这一点影片中也作了解释,是因为利益和面子,昔日风光的马走日变成阶下囚,成为人人喊打的一个人。为了什么利益呢?还是娱乐圈里的利益,演员王天王就像是如今的流量明星,他背后有人支持,创作上却翻来覆去只会演诋毁马走日的戏。

在这个情节中,有一点的设计很有意思,马走日过了两年的逃亡生涯了,他的案子竟然还有热度!本该是早就没有热度了,可是架不住项飞田一直在抓嫖客,一直在枪毙强奸犯,一直在给这个案子炒热度!这是现在娱乐界的常规操作,热度是炒起来的,而流量明星们又靠着热度吃饭。

王天王这个角色,更是在讽刺艺术界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为了他们想要得到的效果,或者干脆说为了赚钱,就罔顾事实,把群众的价值观带偏,只说一些大家爱听的东西,总喜欢睁着眼说瞎话。

面子则是指马走日知道项飞田和武七的丑事,为了掩盖那些丑事,他们必须要杀掉马走日。这是在讽刺,有的时候真相是可以取人性命的东西。

这就是《一步之遥》的价值所在,姜文用这部电影讽刺了太多人、太多事,特别是对于娱乐界,几乎是全力开火,把娱乐界的一些乱象放在了观众面前。可是因为电影的背景是在民国时期,对现在的讽刺不停地穿梭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观影时令人忍不住浮想联翩。

八、一步之遥差的是哪一步?

电影的名字叫《一步之遥》,可是这一步到底是哪一步?又为什么会看起来很近其实差得很远呢?再回到马走日和项飞田这两个名字,这都是象棋的规则,隐喻着两个人都被规则束缚着。他们原本是想要打破规则的,马走日作为革新派,知道晚清政府的规则落后了,所以他想要革新,但是没有成功。项飞田利用完颜英的死和马走日的出逃,赚足了政治和财富资本,可是他的头上还有外国人做总督,他距离着“说了算”也仅仅只有一步而已。

这是最浅层的解释,要想搞懂姜文心目中认为差的这一步到底是哪一步,得从男女主角入手。马走日和武六都是有理想的人,马走日就不必说了,作为革新派他肯定有自己的理想国,而武六的理想是成为中国电影界的大师和奠基人。

可是他们处在一个什么世界中呢?一场车祸,让完颜英死了,到底是不是马走日杀的?不知道!但肯定没有项飞田和王天王编得那么肮脏和不堪,当马走日重新回到上海的时候,才发现大家都被蒙蔽了,这时候只有马走日知道真相。

马走日被抓后,其他人是什么反应呢?项飞田、武七、法租界总督、王天王、武六,在商量着如何拍一部电影,再利用马走日的热度大赚一笔。至于真相是怎么样的,那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去管,项飞田甚至连象征性的审问都不问,就断定要枪毙马走日。大家是因为利益聚集在一起,谁会去管真相?

唯一得知了真相发生了转变的是武六,在得知真相后,她从以马走日牟利,转向营救马走日。其他人是什么态度?极力反对,而且依旧没人去关心真相,即便他们都知道完颜英可能死于车祸,马走日可能不是凶手,可是他们就是咬住牙根,认定要枪毙马走日。

武六的营救又暴露了武大帅对真相的置若罔闻,他只关心自己的家族利益和政治利益。那些走到街上游行的人,也没有人知道真相,而且他们游行的目的是给武大帅进行政治助力,也对真相不感兴趣。当然讽刺意味最明显的还是马走日在最后要说出项飞田和武七的糗事时,就被人打死了,这表示没人愿意知道真相。

说到这里就再清楚不过了,人们距离真相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利益集团是知道真相的,或者说是可以寻找到真相的,但他们从不关心真相,而且他们还会制造一个对他们有利的真相。会被真相打动的人,比如武六,在利益集团中并不会被认同,反而还会被认为是一种背叛,在某个时候成为牺牲品。

群众天生就没有接触真相的渠道,电影中出现的选美大赛的观众,王天王剧场里的观众,还有为了引渡马走日到街上游行的人,他们都不知道真相,或者说他们只知道利益集团希望让他们知道的真相,或是他们自己觉得合情合理的真相。就是在这种“真相”的刺激下,他们完全被各种利益集团当成筹码,当成拉拢对象。在人生这场大戏中,人们最应该做的是冷静,要知道哪些人是在表演,如果有心的话,可以自己去寻找真相。

这是第一个一步之遥,第二个一步之遥是说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步之遥,很多影评人只看到了“花域大选”对娱乐界的讽刺,对国民政府的讽刺,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这背后,还有一层对西方选举制以及糜烂的西方资本的讽刺。

这几年曝光出来的关于西方富豪的丑闻,一次次刷新了大家对人性丑陋的认知,比如韩国时常爆出的女明星自杀事件,还有2020年爆出的爱泼斯坦的欢乐岛事件,当追求财富毫无限制的时候,必然会激发出人性中的丑恶部分。现在西方就处在这样一个追求财富毫无限制的时代,他们虽然三权分立,看上去权力架构很科学,其实是一个无人负责的制度时代,财富可以买通一切,包括法律。

在“花域大选”中的这一体现是这样的:虽然当时是列强的时代,可是只要钱到位,马走日照样能请来列强做“花域大选”的陪衬。至于对西方的选举制,影片中的讽刺更直接,在比赛的最后对谁支持的声音大,谁就能获胜。可以在选举中发声的人,自然是参议院和众议院,他们都是资本力量的代表,所以他们发出的声音都是来自资本精英阶级的声音。

所以,这场大选所讽刺的就是西方的资本制度,距离他们所谓的“人类最佳的制度”,永远有一步之遥。就目前来说,这一步注定难以跨过,因为西方的精英阶级,就是他们自由、平等的真正阻力。这有点儿像是自己抓着自己的头发,期待能自己把自己拉起来一样。

最后一个一步之遥,是现实与理想国之间的一步之遥。这是一个没有真相的世界,也是一个功利的世界,武六的母亲覃赛男,所代表的不仅是功利化的教育,还是利益集团背后的文化集团。

覃赛男曾经做过老师、教授、校长,总之跟教育界脱不开,但她却主持自己的丈夫跟俄国女公爵的婚礼。这件事就反映了她对自己定位的荒唐,为了家族、个人等利益,她可以做出这么荒悖的事,还有什么资格为人师表?可是她却偏偏是校长,是教授,是老师。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从她用“演化论”教育女儿,还有婚礼上武大帅和武六的歌剧表演,可以看得出覃赛男表面上是中国女子的典范,其实她的内在却完全遵循西方的思想。这确实是教育体系的最大问题,中国的教师却不教属于中国的东西。

而利益集团背后的文化集团就更可怕了,自從改革开放后,国外的文化就一直在侵蚀着中国文化。就像武大帅的那些小老婆,有日本的,有俄罗斯的,而代表国粹京剧的武七母亲,也不得不服从覃赛男的管教。

不知道马走日的理想国是什么样子,但肯定不是无视真相、别有用心的文化集团作威作福的国度。在他心中,世界主流的价值观,也不应该是财富制度混乱、毫无责任感的价值观。所以,这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一步之遥,这一步之遥可能还会存在很长时间,不过好在我们还在前进,早晚能拉近一步之遥的距离。

九、对青年一代的期许

《邪不压正》是姜文至今为止最新的一部电影,也是“民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这部电影不像《一步之遥》那么灯红酒绿和颓废,全片都充满着朝气、积极向上的力量。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跟《一步之遥》差不多,几乎全都是在讲影片中暗喻的民国往事,所以笔者对这方面也不多作解释了,还是着重分析电影所表达的第三层意思。

在姜文的所有电影中,他在《邪不压正》里面所表达的感悟最多,这些感悟浓缩起来,就是电影中出现的暗号,上半句是“还等什么呢?”下半句是一句法语,翻译过来就是“这就是生活”。

想理解这两句话,要从蓝青峰说起,这个人物在当时的北平有钱有势,手底下还有一支特务机构,以及美国人的外援、军阀的支持,放眼整个民国时代,这都是一个极有政治资本的人物。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为什么会因为自己的谋划走到穷途末路?又为什么会哭得那么伤心呢?一个原因是他谋划已久,将朱潜龙、亨得勒、李天然当作自己的棋子。到头来蓝青峰发现,这些棋子根本就不受自己的控制,他反而还要变成别人的棋子。

蓝青峰提到过,他已经布局二十年,李天然回到北平时,正是他要摘取胜利果实的时候。可能在二十年前蓝青峰认识了朱潜龙和亨得勒,然后决定扶持朱潜龙,并利用亨得勒美国方面的关系。又从十五年前朱潜龙去杀自己的师傅开始,跟朱潜龙有深仇大恨的李天然也成为蓝青峰的棋子。

至于蓝青峰的目的,正是他跟朱潜龙谋划的:高举义旗,共成大事。从很早的时候,蓝青峰就开始向朱潜龙灌输这样的想法,所以朱潜龙才会在杀自己师父的时候,说自己是为了天下。他们所谓的大事,就是联手做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从蓝青峰杀亨得勒,以及他无视北平的混乱和民不聊生这两方面来看,他所谓的“大事”,绝不是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蓝青峰的“大事”只是在满足自己的私利。

在这里要把姜文的“民国三部曲”作一下串联,《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很像是一个年少有为的青年,杀土匪斗恶霸,全凭一腔热血。可是张麻子这样的生涯注定不能长久,于是在《让子弹飞》的最后,张麻子一伙人各奔东西,年轻时的伙伴都有了自己的打算,再也难以齐心协力。

《一步之遥》里的马走日,就好像是《让子弹飞》里到达上海的麻匪们,也像是一个人过了而立之年,逐渐成熟起来。这时候此人已经没了什么斗争的决心,只想着保持自己的斗争成果,而且敢于面对世界不公正的勇气也丧失了,他开始委曲求全,尽量去符合这个世界的规则。

到了《邪不压正》,蓝青峰就跟《让子弹飞》里的黄四郎差不多,变成了时代的既得利益者,想尽办法、用尽手段去获得更多的利益。整个“民国三部曲”其实是一个“屠龙少年变成巨龙”的故事,也是对一个人的人生最贴切地描述。

蓝青峰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斗争,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他觉得只要利用好了朱潜龙,就能让自己得到更大的利益。至于代表外部势力的根本一郎,蓝青峰觉得这也是可以利用的力量,而且他并不怕这股力量的反噬,因为蓝青峰手里的美国外援让他有恃无恐。

可是当蓝青峰杀了亨得勒,把李天然藏起来之后,一心想要杀了师弟的朱潜龙竟然软禁了蓝青峰。而蓝青峰与根本一郎的交易,也被根本一郎耍了,这时候蓝青峰才意识到大事不好,事态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控制。

为了得到李天然的下落,朱潜龙和根本一郎一起把蓝青峰关在了一间屋子里,窗户和门都用砖封上。蓝青峰陷入彻底的黑暗中,不知道蓝青峰在黑暗中是不是想到了自己年轻时的种种?或者想到了这些年来做的蠢事?

总之,蓝青峰从房间里出来后,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利用引李天然上钩的机会,不再向李天然隐瞒,一边哭一边道出了他这些年所做的谋划,其中也包括对李天然的利用。李天然对蓝青峰说:“你没有背叛我,你是背叛了你自己。”这句话是对蓝青峰最好的描述,可能他是意识到现在的自己,背叛了年轻时候的自己,才会哭得那么伤心。接着蓝青峰好像找到了年轻时的勇气,他的人跟朱潜龙的人展开了战斗,他本人也跟朱潜龙撕破了脸皮。

蓝青峰的突然转变,就是因为那句“还等什么呢?”他在黑暗的屋子里可能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是啊,我在等什么呢?本来他手里有那么多资源,如果从二十年前就准备奋力一搏,而不是借着朱潜龙实现自己的目标,他说不定就会成功。因此,蓝青峰也是因为懊悔而哭,他哭已经一去不复返的青春,他哭被自己白白浪费掉的二十年,他哭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了。

蓝青峰应该已经忘记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勇气不复存在,万事只求稳妥。可是偏偏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稳妥最容易被突发事件打乱。蓝青峰的求稳渐渐变成一种愚蠢,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却丧失了创造时机的动力。那句“还等什么呢?”是蓝青峰扪心自问时一个几乎必问的问题,是啊,他到底在等什么呢?怎么等着等着,他只等到了穷途末路?

问过了这个问题,再去想一想蓝青峰之前做过的许多事,就会觉得有些可笑。比如蓝青峰打醋吃饺子那一段情节,就是对蓝青峰这个人物非常精彩地诠释,别人都是为了吃饺子才打醋,而他却是为了醋吃饺子。这象征着蓝青峰早已经不复年轻时的进取,变得本末倒置起来。

在生死关头,蓝青峰才终于再次激发出了他心中的勇气,跟朱潜龙大战一场,虽然不出所料地输了,可是他却战胜了自己。很多人都觉得蓝青峰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笔者却觉得,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人物,他唯一做过的正确的事好像就是不当汉奸,保护抗日将领。他做的其他所有事,都是在巩固自己的利益,胁迫和利用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天然就是被蓝青峰利用的人之一,也是《邪不压正》的另一个主角。影片一开始,李天然身上就背负了血海深仇,朱潜龙当着他的面杀了师父、师娘,还有李天然的师姐。于是,十五年之后,在美国接受过特工训练的李天然借着任务的机会,回到北平报仇。

蓝青峰和李天然这两个人物,组成了《邪不压正》里面一个很关键的人物构架:父与子。李天然就像是个鲁莽的叛逆少年,他自以为是地谋划害死了养父亨得勒,然后他又盲目地相信第二个养父蓝青峰,直到完成了复仇后,李天然才完成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不再那么鲁莽,而且也变得成熟起来。

李天然所代表的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而成长的动力,多来自父亲和爱人的鞭策。这里所说的鞭策,不一定是主动地鞭策,很可能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给了一个人成长的机会。

在这方面,姜文给了许多描绘李天然成长的镜头。回到北平后,李天然伪装成一名妇产科大夫,等待刺杀朱潜龙的时机。在工作中,李天然认识了朱潜龙的情人唐凤仪,李天然为了挑拨朱潜龙和根本一郎的关系,偷了根本一郎的刀和印章,还给根本一郎留下了师傅燕子李三的名号,并把根本一郎的印章印在了唐凤仪的屁股上。

这个鲁莽的举动让朱潜龙和根本一郎立即就知道李天然回来了,稍一探查便查到了亨得勒头上。于是,在根本一郎跟蓝青峰交易后,蓝青峰几乎没作什么挣扎,就把亨得勒杀了。这件事对李天然的打击很大,原本在十三岁那年,朱潜龙就给他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让他总是难以鼓起勇气报仇,亨得勒一死,李天然越发束手束脚,并对蓝青峰唯命是从,生怕再做了什么鲁莽的决定,让他的第二个养父丧命。

如果去掉这些戏剧化的生死情节,蓝青峰跟李天然的互动就很像是一对父子的常态。孩子犯了错,由父亲去承担这个错误的后果,同时父亲对儿子进行了批评,孩子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于是对父亲言听计从。之后孩子又发现总听父亲的也不行,随之就有了自己的主意,这是中国式父子“亦敌亦友”独特相处方式,一般而言,父亲的身影在孩子的眼中都比较伟大,但是父亲又是孩子极力想要超越的对象。

另外,胆怯是一個人年轻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如果不能克服成长带来的心理压力的话,这样的心理阴影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这个心理阴影会跟着一个人大半辈子。李天然的运气很好,因为他除了有两个养父,还有两个爱他的女人。

关巧红跟李天然组成了影片中的第二个人物构架:恋人!当然唐凤仪也很喜欢李天然,在朱潜龙要设伏抓李天然的时候,她还冒险去报信,让李天然得以逃脱。不过李天然最终选择了关巧红,因为是关巧红激励着李天然战胜了心魔。

关巧红和唐凤仪代表了两段不同的感情,唐凤仪代表的是风花雪月和温柔乡,从她邀请李天然私奔的时候,她就放弃了做皇后的美梦,准备跟李天然好好享受生活。而关巧红代表的则是可以互相进步、互相激励的恋人,她的话有时候会像带刺一样不太好听,可是每当这个时候,也是她直面问题,希望能帮助李天然的时候。

李天然的心理成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承认自己是胆小鬼,直面自己的恐惧。那是在亨得勒死后,蓝青峰把李天然藏了起来,李天然去找关巧红,希望能化解心中的郁结,结果关巧红却一再刺激李天然,一度让他情绪失控。这段对手戏非常精彩,演员情绪饱满,把那种重新认识自我的感觉演了出来。第二个阶段,是李天然彻底放弃幻想,并认识到永远都只有自己才最靠得住。到了这个阶段他首先是尝试战胜自己的恐惧,做事也不是那么束手束脚,一把火把日本人的鸦片仓库给烧了。接着他上了蓝青峰的车,才知道自己被蓝青峰利用了,甚至自己的仇恨都被利用了,可是这个时候他却没有再发怒,或者干出什么鲁莽的事,至此,李天然的心境已经因为他的经历迅速成熟起来。

《邪不压正》其实就只有两个主题:蓝青峰代表的是中老年人对自己年轻时的理想的背叛,李天然代表的是青壮年的成长过程。这个成长过程也是在不停地问“还在等什么呢?”的过程,李天然这个年纪,本来就是个肆意的年纪,姜文利用整部电影对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说:不要恐惧,不要等待,不要用谎言掩盖自己的胆怯,想做什么就去做。如果这个年纪就束手束脚,早晚跟蓝青峰一样失败。

在李天然完成了复仇后,他找到蓝青峰想要做个了断。这段对手戏,姜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此时李天然已经不信任蓝青峰,他希望能逼问出亨得勒到底是不是死在蓝青峰手里。这时候蓝青峰说出了暗号,李天然只好对上下一句“这就是生活”。

这句台词一下子让整个情节得到了完美地升华,往往真相容易被掩盖,往往天不遂人愿,可这就是生活。借着这句台词,李天然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生活里的无奈和心酸,此时他完成了成长的过程,用蓝青峰的话说:“你该找个自己的儿子了。”

姜文借着李天然这个人物,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美好祝愿,也希望用自己的电影告诉青年观众人生是怎么样的,又该怎么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犹豫,就问问自己:“还在等什么呢?”如果气馁,就安慰自己说:“这就是生活!”

结 语

在《邪不压正》中,姜文借着蓝青峰跟李天然的谈话,跟观众完成了一个互动。观众觉得姜文拍了六部电影,上映了五部,作品太少了,可是姜文却觉得自己这么多作品已经太多。他之所以觉得多,可能是他觉得完美的艺术品最好就只有那么一件,太多了的话,反而让自己完美的艺术品变得廉价。

姜文的電影往往极具个人特色,而且每部电影都有不同的特色,可能在他的眼里,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独特的灵魂。

猜你喜欢
青峰姜文米兰
长腿鸟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神奇的平衡
幻城(油画)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课间小游戏
无尽佛缘一青峰
身在青岛,遇见米兰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