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源远
“现在我们乡村的路更宽了,树更绿了,家乡的新面貌、新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党的二十大告诉我们,以后我们的生活会更幸福,乡村会更美丽。”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南阳市宛城区画家村的村民们便围坐在一起,聆听该区百姓宣讲团梁海磊团长的田间授课,梁团长朴素生动的话语让乡亲们感到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宛城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全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逐步建立集宣传、学习、活动、志愿者服务于一体、为“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全流程支撑服务的网络体系,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飞入寻常百姓家”,春风化雨浸润群众心田。
“小巷课堂”深入人心
“梁团长的讲课太精彩了,我听了一次还想听”“像这样的宣讲就得多办几次,接地气、讲得透、听得懂,让我们更加了解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更加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在宛城区,这样的宣讲已不是一次两次,“小巷课堂”早已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叫得响、拿得出的招牌项目。
宛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周廷伟介绍说,“小巷课堂”是宛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孵化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宣讲团成员不仅有退休领导干部、教师,还有脱贫户,他们通过自己的事迹和经历进行宣传,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宣讲团还根据机关、医院、生产车间、村、社区等不同单位,从“小切口”入手,选择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和语言风格进行宣讲和互动,现场解答干部群众的提问,把政策宣讲融入党史宣讲课堂,颇受群众喜爱。宣传团成立10年来,从最初7人发展到如今有56人骨干队员、12个基层教学宣讲大院、5个城区宣讲广场,形成“宣讲+互动”“宣讲+答题”“宣讲+文艺”“宣讲+表先”等丰富的宣讲形式,先后设置140多个有关乡村振兴的主题党课和培训课,开展各种宣讲活动3500多场次。
在画家村,不仅村里的大人们受到志愿服务的滋养和熏陶,而且村里及周边村庄的留守儿童也获得关爱和教育。在宛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的帮助下,书画家们在“画家村”成立了“爱心学堂”。丰富的课程吸引了画家村周边的众多留守儿童,他们在这里学习书法、美术、国学等课程,感受到了党和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同时,群众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行动力,增强了“感党恩 跟党走”的信心。到目前为止,“爱心学堂”已经开办5年,学员从开始只有3名增加到现在每期课堂200余名。在2022年河南省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中,宛城区“爱心学堂”和“小巷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志愿服务开花结果
翻开宛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活动画册,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画面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新华街道联合社区,志愿者利用暑假时间,招募大学生开展“多彩暑假、护航成长”主题实践活动。大学生带领小学生阅读红色经典书籍,讲述生动的红色故事和革命人物事迹,培养孩子们的爱党爱国情操,让他们在阅读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在美术绘画课堂上,孩子们用画笔表达爱党心声,用童真童趣描绘未来,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文化种子,完成一幅幅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红色“画卷”。 在茶庵乡,司法系统志愿者走进村组,开展“防养老诈骗”普法宣传,志愿者向老年人耐心讲解新型网络诈骗手段,提醒大家提高防范意识,不能贪小失大。在棉纺厂养老院,志愿者联合中医院医护人员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把健康知识、暖心义诊和居家药学服务送到老人们身边……在宛城区,类似的志愿活动数不胜数,如夜空中的星星闪闪发光。
“我们以志愿服务活動为载体,在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党员志愿者分配到全区56个社区、200多个居民小区,面向群众开展组团式、项目化志愿服务活动,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周廷伟说,2022年,该区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共发布疫情防控、文明交通、清洁家园、义务献血、爱心助残等志愿服务项目4000多个,服务时长50多万小时,受益人数超万人。
社会,因文明而温暖;文明,因实践而升华。宛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志愿服务、道德引领、文明细胞创建、基层党建、乡风文明建设等项目,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开展,进一步创建有亮点的特色品牌,为宛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