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延吉路幼儿园 张 妮
设计意图:俄罗斯音乐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中的第五幅画《鸟雏的舞蹈》是一首2/4拍、ABA结构的音乐——A段音乐节奏感强、情绪欢快,B段音乐节奏舒缓、情绪悠扬,两段音乐的节奏及情绪差距较大。本节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音乐赋予一只可爱的毛毛虫形象,通过毛毛虫吃树叶、长大、变蛹、破茧、变蝴蝶几个情节,让幼儿感受音乐活泼、诙谐的特点。活动中教师通过游戏语言鼓励幼儿根据音乐的旋律特点展开想象,让幼儿走进毛毛虫的奇妙生长过程中,通过倾听、想象、模仿、创编等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深入感受音乐的美及音乐所带来的愉快体验。
活动目标:1.喜欢倾听音乐,感知乐曲ABA结构特点。
2.大胆创编毛毛虫“吃东西、长大、变蛹、破茧、变蝴蝶”等动作,表现音乐的不同情绪。
3.体验运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乐趣。
活动准备:毛毛虫“吃树叶”“长大”“变蛹”“破茧”“变蝴蝶”的图片5幅;自制课件(音乐、视频)。
活动方案[活动时长]20~30分钟[活动过程]一、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及旋律,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师:你们觉得是什么小动物来了?它在干什么?幼:小松鼠、小老鼠、小鹿。幼:大象、老虎。教师通过提示语言“一定是一只正在弹钢琴的大象”或“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老虎”,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活泼、跳跃、轻快的特点。二、分段赏析,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动作表现音乐1.毛毛虫“吃树叶”。欣赏音乐第一部分,观看毛毛虫吃树叶视频。师:你们看到了谁?它在干什么?教师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毛毛虫吃树叶的样子并感受音乐欢快的节奏。2.毛毛虫“越长越大”。师:毛毛虫吃了好多树叶后越长越大,我们可以怎样表现毛毛虫越长越大的样子?幼儿根据音乐由低到高、逐渐爬升的特点,扭动肢体并配合身体与手臂动作,做由下蹲到伸展的动作,表现毛毛虫越长越大的样子。3.毛毛虫“蜕皮”。教师跟随音乐表演毛毛虫蜕皮的过程。师:你们猜一猜毛毛虫在干什么?幼:毛毛虫长大了。幼:衣服穿小了。
幼:毛毛虫把衣服脱下来扔掉了。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毛毛虫脱衣服、扔衣服的行为。4.完整感受A段音乐欢快的节奏。教师出示毛毛虫“吃树叶”“长大”“蜕皮”的图片,鼓励幼儿随音乐进行表现。5.毛毛虫“变蛹”。幼儿欣赏B段音乐。师:毛毛虫吃了好多树叶,经过运动、长大、蜕皮,接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幼:毛毛虫会变成蛹。师:蛹是什么样子的?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小小的“蛹”,并跟随音乐表演毛毛虫在蛹里睡觉、做美梦的样子。6.毛毛虫“破茧而出”“变蝴蝶”。幼儿再次欣赏A段音乐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师:经过漫长的睡眠后,毛毛虫是怎样从蛹里出来的?毛毛虫变成了什么?幼: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教师借A段音乐急促的节奏引导幼儿表现毛毛虫经过不停的啃食、咬破蛹壳变成蝴蝶飞出来的样子。师:毛毛虫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蝴蝶?幼儿大胆创编不同的造型来表现千姿百态的蝴蝶。三、完整欣赏,结合图谱理解音乐的整体结构幼儿结合“毛毛虫的一生”的5张图片完整欣赏音乐。师:毛毛虫的一生太神奇了,如果你是这只毛毛虫,你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幼:最喜欢“变成蛹”,美美地睡一觉,很舒服。幼:最喜欢“吃树叶”,毛毛虫吃树叶特别快。幼:最喜欢“变蝴蝶”,蝴蝶非常漂亮。四、深入表现音乐,感受音乐表演的乐趣师幼共同随音乐完整表演毛毛虫的一生。教师创设去果园吃水果的情境,鼓励幼儿表现毛毛虫快乐、奇妙的一生。图谱的使用是为了帮助幼儿梳理音乐所表现的毛毛虫前半生的成长情景,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表现音乐。“变蝴蝶”环节是本节活动的高潮,满足了幼儿表现蝴蝶千姿百态样子的愿望。各不相同的蝴蝶造型充分体现了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感受和表达。完整欣赏音乐与图片让幼儿由局部回到整体,使其对整个音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活动延伸]让幼儿欣赏蝴蝶群飞越高山、峡谷、河流的视频,进一步感受美。
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审美经验就是在审美体验与阐释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和丰富起来的。”“当幼儿还不能或不善于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的时候,他们天生会用肢体动作、用声音和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本节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教师设计了可爱的毛毛虫的形象,以“毛毛虫有趣的一生”为主线,借助“吃树叶”“长大”“变蛹”“破茧”“变蝴蝶”的视频及图片,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形象化,帮助幼儿直观地感受音乐。教师不仅仅让幼儿通过耳朵听来欣赏音乐的美、通过眼睛看来体验音乐的妙,更让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诉说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在幼儿倾听音乐之后,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和创编毛毛虫吃东西、长大等动作来阐述对音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