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综合体验校本课程,促进中草药文化进校园

2022-05-30 02:29徐萍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0期

徐萍

[摘要] 学校以中草药文化基地为教学情境,以中草药的观察、栽培、药用、原理、美感等历史、生物、地理元素和传统中医药文化馆的内容与魅力,开展独特而富有情境性的课内外、跨文化浸润与融合的体验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丰富了学生中草药文化学识,深化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内涵,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中草药文化的信心。

[关键词] 体验课程;中草药文化;校本探索

传统中草药文化如何以课程的方式进校园?南京市第五中学以传统善美思想为核心理念,将传统中草药文化引入校园,设计成与学科融合的体验课程,使中草药文化进校园成了亮点。学校不仅在校内栽种了众多南京本地优秀的中草药苗木,还建成了校园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开发了以青少年中草药文化研学为主要特色的课程项目。中草药文化校本课程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丰富了学生中草药文化学识,深化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内涵,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中草药文化的信心。

一、开辟栽培基地,建设中草药馆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因为传统中草药文化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伤寒论》认为:“医之道,源自炎黄,以至神之妙,始兴经方。”中医药特别是中草药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比如,《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其“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传承至今。李时珍的药学巨作《本草纲目》全书五十二卷,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这些经典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值得青少年初步阅读与努力传承的中华文化之宝。

那么,对于中学生而言,怎样传承中草药文化?南京市第五中学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因地制宜开辟栽培基地

传统中草药文化如果要进校园,校园应该如何营造好中草药文化环境?要不要建设校园中草药文化走廊?可不可以开展校园中草药识、读、栽、赏、承等日常体验活动?日常观赏、识别、品读的校园体验活动如何融入校园中?我们认为,必须要在校园内因地制宜开辟中草药文化基地,也就是在校园栽种本地适宜的中草药植物。

为了激发学生热爱传统中草药文化的热情,我校在南京市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等单位的支持下,根据南京市地理气候特点,开辟了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校园百草园——中草药植物园,由地理和生物老师指导,栽种了153种中草药草木。百草园中的中草药,一律由学生种植、养护,语文、地理、美术老师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观察、记叙、描绘中草药活动,不断丰富中草药的药用知识,感受中草药培育、采集的不易,同时普及劳动教育,培育劳动技术,感受知识丰富与劳动体验的快乐。

当下,许多学校很少让中草药栽培进校园,很少让中草药进入学生视野,很少让中医药文化浸润校园,导致许多青少年基本不认识中草药,不了解基本的中医药的药理与药用,不关注身边的中医药文化。如此,中医药文化很难走入校园。

2.建设中草药文化馆

2021年,习近平在南阳市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目前,中国中医药文化已传播到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接受中草药诊疗人数已突破10亿,但全球范围则中医医生奇缺。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在2022年为世卫组织所认同并推广。

如此丰富的中华医药文化,如此厉害的中草药疗法和十分迫切的中草药人才需要,不由得让我们深思:我国教育应该从什么阶段开始培养中医药接班人?要从哪些方面浸润青少年的中草药文化基础素养?传统中医药文化如何浸润校园文化之中、走到课堂教学之上?生物、地理、语文、外语、歷史、美术、体育、劳动技术、卫生健康等学科如何融入中医药文化?我们如何让这些依附在中草药上的多样魅力展示在学生面前?在中草药栽培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我校探索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让学生深入地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先在教室周边设计、建设中草药文化走廊,在中草药基地选择班花、班木,并在班级开展班花、班木中的中草药价值教育。2019年,在秦淮区教育局的支持下,我校设计建造了面积为300平方米的中草药文化馆,以让中医药文化浸润课堂。

我校中草药文化馆是南京市第一家中学中草药教育馆,内有古代名家名医事迹、十二部中草药标本陈列馆、非遗中草药加工体验馆、传统问医场景馆、中医药历史文化与藏书馆等。结合中草药文化馆内涵,我们初步尝试开发了基于校内中草药课程资源和传统中医药经典文献的多学科阅读教材,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并且同步开展了依托中草药种植园融合学科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2020年,我校被评为南京市“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多样化发展学校。同年5月,我校在省中医院的指导下,成功开发了基于中医药文化开发的传统体操项目——中医传统功法五禽戏、八段锦校本课程,在师生中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其中,体育组开发的五禽戏大课间操被评为南京市校本教材项目一等奖,学校也因此被南京市评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窗口学校。

二、特色课程开发,实现课程育人

青少年是未来祖国中草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力量,是继承发扬中医药文化的接棒者。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应该主动在生物、地理、语文、外语、历史、美术、体育、劳动技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融入中医药文化。

为此,我校主打中草药综合体验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发“基地+”系列课程,以中草药综合体验的方式实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同时,我校在课程开发时强调“三个立足”,即立足青少年学科学习、立足初中课堂浸润、立足校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计课程时强调“三个汇聚”,即汇聚南京地区中草药样本、汇聚古今中医药名家、汇聚典型的中医药历史文化,从而实现了中草药文化育人的目标。

1.开发中草药文化的课程

中草药只是植物,只有进入课程视野,才能浸润学生的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我们认识到课程开发是彰显中草药文化育人特色的关键。在课程开发时,笔者提出要立足校园、立足学科教学传承中草药文化,本校的特色就在于在学科教学中融合中草药文化。本校开发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中草药综合体验中,将学校周边教育资源盘活,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结对共进,让传统中草药识、读、绘、栽、赏课程文化融入国家规定的学科教学中,形成以中草药文化为引领的校园课程文化。

我们先探索以中医药文化基地、场馆为背景的,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多学科浸润、跨文化融合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2021年,我们基于《千古中医故事》《神农尝百草》《大医精诚》《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后汉书·华佗传》等中草药经典,在劳动、生物、地理、语文、美术、历史等学科中尝试开发出“读《本草纲目》识中草药”“美术写生与中草药”“读《黄帝内经》明生理”“南京中草药名家进校园讲故事”等初级课程,改善校园中草药文化体验环境,初步实现让传统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入课堂。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我们把课程开发推向所有学科,实现了全学科融入中草药文化因子,建设出具有中草药文化气息的中学课堂。

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语文学科基于传统名医开发了传统中医药经典文本阅读、中医药校本剧编写和演出;美术学科结合校园中草药栽培基地开展了日常写生教学;地理学科完成了我国中草药栽培地理分布校本课程;生物学科编写了“善美”校本课程系列《探秘珍美园》读本、《神奇草药》校本读写课程……

2021年,我校在已有的“读《本草纲目》识中草药”“美术写生与中草药”“读《黄帝内经》明生理”“南京中草药名家进校园讲故事”等基础上,开发了诸多新课程。如地理学科的中草药栽培古今地图课程、生物学科中草药与生物多样性课程、美术学科中草药的素描写真课程、历史学科我国中草药历史读本、体育学科中医药与养生课程、劳动学科中草药的栽培与管理课程等。

中草药综合体验的特色课程开发,遵循边开发边使用边修正的原则,在系列校本课程使用的基础上,我们把探索放在建构中草药文化的教学体系上,放在开展多学科融合、浸润中草药文化的创意教学上。这样,我校浸润中草药文化的教学特色就形成了。

2.探索以中草药育人

开发中草药综合体验特色课程的意义在哪里?在研讨会上,笔者提出这样的观点:“重在传承中草药文化,使青少年从小学习有关中医药文化,感受传统中草药文化,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健康理念,传承中华医学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对民族中草药的认同感、归属感,厚植中草药文化基因。”显然,开发多学科浸润、跨文化融合的校本课程是为了实现中草药育人,让我校的学生都浸润着传统中草药文化,言谈举止中都彰显着传统文化智慧。

本着中草药育人的追求,我校全面建构中草药综合体验特色文化体系。我们把校园草、木、果本多样化中草药栽培基地、校园中草药文化馆和融合中草药文化的校本课程,整合成中草药综合体验特色教育文化,全面打造校园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品牌,丰富中草药综合体验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实现环境育人、课程育人。在我校的中草药综合体验教育文化体系中,新生入学时要参与中草药文化馆视听、十二部中草药标本陈列馆参观、非遗中草药加工馆体验、传统问医场景馆体验、中医药历史文化与藏书馆浏览等体验场景,让学生亲历中草药成长、体验中药使用、感受中医药馆等现场,增进对中草药的了解、喜爱。

同时,学校每年还开展春晓中草药、金秋中草药两个经典读书节活动,每学期开始时启动,内容包括中草药经典诵读竞赛活动、“中草药·我喜欢”手抄报交流活动、中医课本剧表演比赛活动、素描中草药评比活动、我爱中草药专题演讲比赛等12项体验性活动课程。我们还建构了中草药文化研讨交流平台,以提升师生观察、阅读与表达的素养,在此基础上借助信息平台,展示基于中草药文化的习作、读书笔记、诵读音频并互相研讨、交流。

综观之,我校多学科开发中草药文化教学资源的教育行动,提升了中学生栽、管、讀、写、赏、绘、用的中草药文化素养,不断丰富师生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体验。并且,还激发师生的教育创意与热情,开阔师生的读写知视野,形成多维度评价学生读写水平的学科标准,最终让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丰富青少年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得我校成为南京市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2020年以来,我校被南京市中草药协会评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窗口学校”“南京市‘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多样化发展学校”“省中医药学会中草药教育进校园试点学校”,在中草药文化弘扬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我学·我们研’为核心的初中课堂变革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E-c/2016/29)研究成果]

徐 萍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秦淮区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