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52.1万辆,占新车销售的13.4%;截至2021年年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784万辆,占我国汽车总量的2.6%。显然,汽车行业加速转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生产的趋势势不可挡,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必将带动新能源车险需求的释放。面对新能源汽车的“黄金时代”,新能源车险该如何创新发展?又该如何把握这个“黄金时代”?
新能源汽车需要新能源车险
何谓新能源汽车?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基本明确:“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新能源车险是连接新能源汽车与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有效化解车主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险需求与保险公司供给端积极性较差之间的矛盾成为车险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2021年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以下简称《专属条款》),由《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试行)》《新能源汽车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示范条款(试行)》组成。
《专属条款》主要变化有:一是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范围,“新能源汽车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行驶,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履带式车辆和其他运载工具,但不包括摩托车、拖拉机、特种车”。二是在传统商业车险条款的基础上,扩大了保障范围,针对性地保障了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其相关风险;三是明确了免除责任范围及新能源车险折旧率,充分考虑到电池衰减等特点,重新明确新能源车的折旧率;四是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对附加险进行增改或删除,针对新能源汽车特性,定制了包括电网、充电桩在内的四项专属附加险。
2021年12月27日,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正式上线,传统车险不保的“三电”系统事故损失得到了保障。例如,新能源车险专属产品下,如果车底发生碰撞导致底盘动力电池箱体受损,保险公司可以给予赔付。
总的来说,在当前车险行业存量竞争激烈,经营利润微薄的背景下,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无疑打开了全新的增量市场。对保险公司而言,新能源车险有助于更精准的定价,从而缓解赔付压力、提升经营利润;对消费者而言,新能源车险填补了传统车险保障不足的痛点,有助于消除消费者购车疑虑并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新能源车险的制胜之道
汽车行业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保险业的转型也时不我待。《专属条款》的发布只是第一步,关键是保险公司经营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只有如此,新能源车险才能迈入黄金发展期。
新能源汽车打破了传统汽车产业链分散化僵局,开始从链条式转为网状式。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回归“车生态”中,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相关风险因素不断扩容,动力电池、充电桩、智能辅助驾驶、汽车增值服务、电池延保、车电分离模式下电池与底盘等风险均对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和风险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保险公司需要在提高风险保障能力边界的同时提升经营能力。
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到“完善充电设施保险制度,降低企业运营和用户使用风险”,显然这是保险业的机遇也是挑战。
例如,2021年10月,特斯拉宣布推出其为不同用户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的保险产品,目的是为特斯拉车主提供全面的保险和索赔管理,折扣或达百分之二三十以上,购买方式可以按月订阅,可随时取消或变更。这正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UBI车险,并非新事物,但关键是保险公司如何参与其中。
再例如,2021年10月,宁德时代与中国人保财险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汽车后市场领域展开合作,进一步建立多层次、多领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科技进步。显然,这对于中小保险公司来说,如何回归“车生态”成為重要战略。
根据我们的预测,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10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3500万辆,新能源车险保费将达到1500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保险公司何去何从?基础是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关键是回归“车生态”。
何谓车生态?车生态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我们不妨以微软全球汽车行业部门发布的“新的汽车生态系统”为例(见左图),可见“车生态”当前最大的驱动力(新动能)是车联网或汽车互联、自动/无人驾驶、共享/绿色出行、新能源汽车,保险公司需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新动能”回归“车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