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理论视域下B站“梗”文化传播探究

2022-05-29 10:11黄怡宁李欣然
视听 2022年5期
关键词:宿主文本用户

黄怡宁 李欣然 董 若

一、问题的提出

哔哩哔哩(bilibili),简称B站,以动漫、直播、原创视频、电竞游戏为主要内容。视频创作者(B站称其为“UP主”) 制作的原创视频是B站的内容主体,内含200万种文化标签、15个分类的内容社区和7000多个社区子圈层。用户发送的弹幕、评论以及视频“UP主”的二次创作作品十分丰富,使B站成为互联网中各种流行文化输出的重要阵地。基于B站提供的良好创作环境,“梗”文化成为其中的一种主要流行文化。据考究,“梗”一词是对相声中常见的“哏”字的误用,主要是“诙谐、好笑”的意思。除了以文本的重复诵读来达到逗趣的目的,“梗”的生产者也常以套用“梗”文本模板的方式来进行二次创作。视频视听结合的优势则使得视频形态的“梗”文化更容易传播繁衍。

本研究选用以B站为平台的视频形态的“梗”文化为研究对象,并提出以下几个研究问题。首先,B站视频中具有哪些特征的“梗”能得到广泛复制传播?它们的生命周期由什么因素来决定?其次,这些“梗”在互联网中的复制、模仿与传播过程遵循着怎样的传播规律?最后,信息接受者是怎样实现向创作者身份转换的?而这种身份转换又基于怎样的技术环境与心理动因?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将迷因理论作为理论工具,试图在迷因理论视域下对视频中的“梗”进行特征界定,并借助迷因传播模式来阐释视频中“梗”的生成—传播机制,最终分别从互联网环境及平台层面来分析“梗”文化的传播条件,从迷因理论的微观视角、个体和群体层面的互动心理来分析“梗”文化的传播动因,并对如何塑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做出思考。

二、迷因理论视域下“梗”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迷因”的基本概念与流变

“迷因”是英文单词meme的音译,最早起源于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道金斯认为,在生物学意义上,基因可以通过自我复制而不断繁衍、进化,与之相类似,人类文化在传承与演进过程中也存在这样一种具有复制、繁衍功能的复制因子①。道金斯将这些因子命名为迷因。

随着时代的演变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者对于迷因的概念阐述也在不断完善。英国学者苏珊·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ore)在道金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迷因的概念:“只要能够通过模仿而实现意义传递的就是迷因。”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迷因理论进一步向数字化演变,由此诞生了互联网迷因的概念。学者玛塔·代纳尔(Marta Dynel)将互联网迷因描述为“任何在互联网上出现,并被大量参与者模仿、翻译并迅速传播,从而产生无数衍生物的人造信息”③。

相较而言,我国对于迷因这一学术概念的引进时间较晚,最早出现于《模因论与社会语用》一文中④。随着研究的推进,也有学者从不同领域视角对迷因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拓展。但是目前来说,国内学界对于迷因的研究体系尚不成熟,学者对于迷因的研究多停留在将其作为理论框架来研究其他现象或学科,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而理论研究多集中在翻译学、语言学等领域。

基于此,结合曹进等学者的观点,本文倾向于将迷因的概念界定为:产生于互联网环境下,能够通过被模仿和复制而得到一定程度传播的数字形式的文化片段⑤。

(二)“梗”文化及其特征界定

互联网中的“梗”,具体指在一些文化作品里被创造出来的具有笑点的桥段,在某些圈子得到扩散传播,并被归纳成为具有适用情境和特定含义的流行语。而实际上,“梗”的原意并非如此。华语小说家张大春和相声演员冯翊纲都曾公开指出:“梗”是对“哏”字的误传,而“哏”才是具有“笑点”的词语。绝大多数“梗”都是流传自小众“圈子”,如动漫圈、综艺圈、视影圈、电竞圈等,在不同情境下也呈现出不同类别,包括“双关梗”“台词梗”“空耳梗”“方言梗”“缩写梗”等形式。“梗”不仅是人们娱乐诙谐的表达,也是对现实生活中结构性压力做出的温和式反抗。因此,“梗”文化同属于亚文化,“梗”文化的传播便属于迷因传播。

道金斯认为,转变为强势迷因的前提是具有长寿性、多产性以及高保真度的特征。借助强势迷因的特点,可以为厘清“梗”文化的特征界定提供参考。在众多潜在迷因中,只有那些在互联网中得到频繁复制、广泛传播的文化片段才能成为强势模因,即本文所探讨的流行“梗”。长寿性是指每一个迷因都有相应的传播周期,复制传播的次数和范围越广,迷因的生命周期就越长。一些趣味性、功用性或高重复性的文化片段都可能演变为流行“梗”。其次,越强势的迷因,生命周期越长,不同领域产生的迷因的受众范围越广泛,这进一步增强了“梗”文化的多产性特征。最后,为了更稳定地繁衍,强势迷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对最初版本的文本片段具有高度保留性。然而,宿主也会在不同的传播情境中根据自身需求对迷因进行再创作,此时“梗”文化处于不断变异的过程中。

三、迷因理论视域下“梗”文化的生成—传播模式

弗朗西斯·海利根(HeylighenFrancis)提出,迷因传播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同化”“保留”“表达”“传播”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梗”文本的迷因传播界定为三个阶段:模仿、变异与竞争(如图1所示)。在模仿阶段,以视频为传播形态的“梗”完成对其迷因本体结构的复制与模仿,并得到宿主的记忆,开始由普通文本向流行“梗”转换;在变异阶段,迷因内在的“空白”召唤文本结构激起宿主的二次创作欲望,使得“梗”文本的意涵在表达过程中不断变异;在竞争阶段,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强势迷因脱颖而出,得到更多传播扩散,形成流行“梗”,而与之相对的弱势迷因会不断“下沉”,最终被“淘汰”,其中,强势迷因与弱势迷因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关系。

图1 视频流行 “梗”迷因传播示意图

借助迷因理论,从这三个传播阶段来对具体现象进行阐释分析,对于厘清视频形态“梗”文化的生成—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模仿阶段:记忆与强化

在一种初始文化片段转变成某个“梗”之前,最首要的条件就是被模仿与复制。在视频中,那些实用、有趣或由于多次病毒式重复而形成的鬼畜片段常常能引起网络宿主的高度关注,宿主一般会根据自身文化水平与认知水平来接纳所接触的文化片段。当某一个迷因不断重复地刺激着宿主大脑中同一块区域时,宿主会在记忆中不断强化并加深关于该迷因的认知,这就要求迷因本身具有记忆点。

在视频中,听觉方面的记忆点能引起受众的高度注意。2021年6月3日,蜜雪冰城的B站官方账号发布了蜜雪冰城主题曲。该曲虽然只有24秒,却在短时间内蔓延全网,成为由B站起源的一个流行“梗”。这首歌的歌词与旋律都十分简单,整首歌不断重复着“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这句话。截止到2021年6月23日,短短20天内,蜜雪冰城官方账号发布的中英双语版主题曲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已经达到1094.5万,点赞数高达54.9万,收藏数达到16.2万,转发数达到28万。由此可见,流行“梗”生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其文本在视觉、听觉等感官方面的“易记忆性”,通过重复的台词、简单的旋律这些特征来吸引并推动宿主完成迷因的模仿。

(二)变异阶段:创新与扩散

迷因理论认为,在迷因传播的发展初期,潜在迷因只能在某一个解释群体中进行语义延伸,而一旦超出了这个群体圈层,便可以被称为“出圈”。这是因为,初始迷因在繁衍过程中虽然保持了其语言本体结构的遗传性,但迷因的语义在传播中并不能保持恒定状态,而是不断地进行表达与变异,即“出圈”。此时,宿主的创作欲望被激起,从而对文本进行意义上的二次解读与创作,而宿主的主体性也因此得到一定的强化。迷因的语义文本由此延伸出新的含义,完成了变异的表达过程。

例如,“awsl”是“啊我死了”的首字母缩写,最开始被网民用来形容看到可爱动漫人物时自身的状态,但是通过宿主的二次创作,这个缩略“梗”被改造成“阿伟死了”,后又衍生出“阿伟走一下流程”“阿伟乱葬岗”等相关“梗”。由于网络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同一个“梗”在信息接收端呈现的传播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受众接受的内容和理解的程度也有差异,因此,“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经历语义流变或形态变异。例如,“awsl”被重新解构拼贴并运用在不同语境中,但这些“梗”最初的基本意义与核心目的被保留了下来,“awsl”始终用来表示“遇到可爱的事物”,只是这个“可爱的对象”由原来的某一位二次元人物扩散到了猫狗宠物、任何具有可爱特征的人等更大的范围。

(三)竞争阶段:筛选与淘汰

迷因在变异演变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随时可能会被其他潜在迷因淘汰,而能够最终留存下去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只是极少数。只有那些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宿主认可的强势迷因才能脱颖而出,吸引更多宿主参与到创作之中,从而得到更多的传播扩散。与此同时,与之相对的弱势迷因会不断“下沉”,最终被“淘汰”。

例如,“真香”一词最早来源于湖南卫视的《变形计》节目,用来表示一个人原本下定决心不去或去做一件事情,最后却主动做出相反行为的情况。此迷因中巨大反差带来的喜剧效果使得它成功竞争“出圈”,并延伸出“真香定律”“真香警告”等相关“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然而,另外有一些曾经属于强势迷因的“梗”在时间的推移下,热度逐渐减弱,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实际上,由于互联网节奏快、信息过载的特征,绝大多数“梗”文本的传播都是周期性的。在快速增长期过后,“梗”文本的热度以及传播力呈现出中期缓慢增长的势头直到顶点,伴随互联网用户激情的消退,“梗”文本的传播最终走向沉寂。

四、B站视频形态的“梗”文化的传播条件及动因

(一)互联网环境下“梗”文化的传播条件

1.互联网环境与强势迷因属性的契合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⑦。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移动端App层出不穷,爆炸式增长的复杂信息日渐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思考变得越来越困难。

一方面,作为强势迷因,视频形态的流行“梗”通常具有短小、紧凑的属性,这与互联网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环境具有一定的契合度。此外,互联网传播的迅速、高效也为强势迷因在短时间内的大范围复制传播创造了必要条件。随着各种媒体的扩散传播,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和创造各种“梗”,“梗”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下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影响当代年轻人生活方式和认知习惯的流行文化之一。互联网用户队伍的日益庞大,为强势迷因的传播创造了客观条件,而网络中的流行文本片段便成了网民日常交流中经常用到的时尚、鲜活的语言符号。

2.B站:青年亚文化的“出圈地”

B站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出圈地”,以动漫、游戏、直播、原创视频为主要内容,将小众狂欢和大众主流议题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得不同语境、不同次元下的独立IP互相融合,吸引年轻人广泛关注和参与。与其他传统的视频网站和网络社区不同,B站采用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专业用户制作的视频)的运营模式,即用户可以自己创作视频并将其发布在平台上。为了增加用户黏性,B站还对会员设置了准入门槛。只有正确解答不同领域一定数目的题目才能成为会员,之后才能解锁评论、发弹幕和上传原创作品等功能。对会员而言,这种类社群的区隔使他们处于共通的语义空间和文化氛围内,极大地提升了B站用户对其文化理念的自觉拥护,提高了用户黏性,也为“造梗”“玩梗”的氛围营造了基础条件。

不仅如此,B站官方也十分重视自身“造梗”“玩梗”的优势。2021年3月20日,B站“UP主商业化团队”发起“造梗计划”,目的是依托“UP主”的创意来生产作品,为品牌打造出专属的“品牌梗”,让这些“品牌梗”与B站用户持续互动,使品牌传播发酵。为了扩大“品牌梗”的影响力,B站还推出“种草大作战”话题,邀请用户投票以助力优秀作品“出圈”,鼓励用户参与“造梗计划”,打造更多“品牌梗”视频。种种条件,使得B站成为互联网上众多流行“梗”的最初发源地,也成为网民用户“玩梗”的狂欢大本营。

(二)迷因理论视域下“梗”文化的传播动因

1.以表现型为主的迷因创作类型

苏珊·布莱克摩尔在《迷因机器》中将迷因的创作类型区分为两种,其一是基于内容复制的基因型迷因创作(Genetype),其二是基于形式复制的表现型迷因创作(Phenotype)⑧。前者主要通过不同的变异形式来表达同样的内容,迷因携带的信息内容成为决定其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信息越丰富,迷因的繁殖力越强,迷因的变异空间和创作者能动性的表达空间则越小。表现型迷因则主要进行形式上的复制,宿主可能会保留迷因的某一基本内涵而替换其他要素,在语言结构、媒介形式等方面进行相似性创作,因此,表现型迷因具有更大的变异空间。

高保真度是强势迷因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尽管强势迷因需要依靠其内涵的稳定来保证其被准确复制和传播,但是宿主个体本身的创造力依然不可忽视,这也是导致迷因变异的根本原因之一。与专注于生产短视频、以吸引注意力为主要目的的抖音平台不同,B站更专注于打造内容生态,依靠长尾内容和用户自身生产经营来维持用户的稳定性。有学者研究指出,抖音平台的“梗”文化受到短视频的特点影响,视频容量小、模仿成本低使得迷因大多以基因型迷因的形式存在⑨。而当传播链条延伸时,“梗”文化在其复制繁衍的过程中便不那么稳定,传播中的各种干扰因素(噪音)使得后期迷因与初始迷因的含义出现差异。因此,B站平台的“梗”文化多以表现型迷因为主,通过视频创作这一类似的媒介形式,不同用户在保留迷因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基于自身理解来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异创作,以此延伸“梗”文化的更多意涵。

2.个体仪式感与趣缘共同体助推迷因繁衍

基于约翰·杜威(John Dewey) 的研究,詹姆斯·凯瑞(James W.Carey)提出了传播的两种模式偏向,证明了“传递观”和“仪式观”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扩散,更是社会结为一体的纽带;传播不应该出于控制的目的,而应该维系社会团结。”⑩对个体而言,人类天生就有模仿的传播心理,擅长通过模仿来学习和传播文化,因此,用户借助各种媒体来进行迷因的模仿、创作和传播,可以从精神层面满足人的各种心理需求。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认为,互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人对某事的行为动力是由情感能量赋予的,表演的乐趣主要是在人们喝彩的时候创造出来的⑪。视频具有视觉、听觉、文本和行为等多重属性的维度,可以从不同维度来刺激受众感官。当自己所模仿创造的“梗”得到了一定的热度和传播后,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大的情感激励。而B站上的弹幕、点赞、评论、转发就相当于传统舞台表演中观众的喝彩和鼓掌。“玩梗”“造梗”的用户在接受与感知到其他用户的肯定与附和后,便会收获满足感与愉悦感。这些情感能量替代了实质性的经济回报而激励用户进行再生产和再创作。

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认为,迷群体能通过“偷猎”不同的媒介文本,重新创作出属于迷群体本身的文化产品,并在迷群体中进行共享和传播,即参与式文化⑫。那么,B站中通过模仿“玩梗”“造梗”的用户群体便是参与式文化中的一类趣缘共同体。趣缘共同体的成员能够通过互联网迷因来表达情感诉求,同时进行自我身份建构,这便使得原本基于兴趣爱好、相似行为、情感共鸣而聚集在一起的迷群体的关系更为紧密,进一步加强用户在这个社群的归属感以及彼此间的身份认同感。依托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梗”文化在各类趣缘共同体之间的碰撞与糅合中不断“破圈”、扩散,逐渐成为全社会同频共振的文化话语实践。

五、结语

迷因理论为视频中“梗”文化的传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借助达尔文主义进化理论范式,对B站流行“梗”的迷因传播过程进行梳理剖析,可为我们理解互联网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一般来说,具有长寿性、多产性以及高保真度的迷因即为强势迷因,它们能在众多潜在迷因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得到广泛传播。以强势迷因形态在视频中传播的“梗”经过模仿、变异和竞争阶段后,部分强势迷因持续下沉,向弱势迷因转换,而部分弱势迷因也会占据优势,转变成为强势迷因。这个传播过程在客观上受到了互联网技术与传播及创作平台的条件支撑,而迷因宿主的广泛参与则可以用B站平台上表现型迷因的创作模式、宿主个体的仪式感需求和趣缘共同体的参与式文化来解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中强调,“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⑬冷静反思,我们还需注意网络迷因的病毒式传播模式存在弊端。“梗”所具有的戏谑性、趣味性和极具娱乐化的精神,在娱乐化泛滥的当今受到广泛接受与追捧,然而“梗”更新迭代速度快、生命周期短的特点注定了它难以承载有深刻价值与意义的内容。用户在传播中容易陷入缺乏理性和深度思考的图像狂欢,语言文本最初始的含义在传播过程中也会逐渐被解构。同时,当“狂欢”成为主流,加之互联网的匿名性,网民行为上的失范、言语上的暴力以及道德上的迷失行为将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触犯法律。未来,“梗”仍会借助网络媒介进一步创新、演化,因此,应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用相关的政策法规加以规范,以营造积极和谐的网络氛围。

注释

①[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3.

②[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M].高申春,吴友军,许波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2-46.

③Marta Dynel.“I has seen Image Macros! ”Advice Animals memes as visual-verbal jok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6,10(10):660-688.

④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02):200-209.

⑤曹进,靳琰.网络强势语言模因传播力的学理阐释[J].国际新闻界,2016(02):37-56.

⑥Heylighen Francis.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C]//Proc.15th.Int.Congress on Cybernetics Namur:Association Internat.de Cybernétique,1998.

⑦CNNIC发布第49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02-25.http://www.cnnic.net.cn/gy wm/xwzx/rdxw/20172017_7086/202202/t20220225_71724.htm.

⑧[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M].高申春,吴友军,许波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2-46.

⑨常江,田浩.迷因理论视域下的短视频文化——基于抖音的个案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8(12):32-39.

⑩刘建明.“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J].国际新闻界,2013(04):168-173.

⑪[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86.

⑫Henry Jenkins.Textual Poachers: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New York:Routledge,1992.

⑬习近平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EB/OL].新华网,2021-11-19.http://m.news.cn/2021-11/19/c_1128079505.htm.

猜你喜欢
宿主文本用户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抓住自然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