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琴,李馨,庄文明
精神卫生已成为国内日益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女性占比高[1]。心理学研究发现,有64%的孕妇存在心理问题,焦虑和抑郁的易发率高于常人,甚至导致精神分裂及自杀问题[2]。孕期不良心理状况容易影响妊娠的顺利进行,导致流产、胎儿发育不良等损害[3]。检索文献发现对住院孕妇的心理状况研究很多,但针对性不强,且大多是护理人员撰写的调查结论,针对先兆流产孕妇尤其是孕早、中期的研究非常少。因此,本文针对孕早期保胎住院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相关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1 年1-11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保胎且住院时间≥1 周的先兆流产孕妇300 例。纳入标准:(1)符合先兆流产临床诊断标准[4];(2)年龄18~35 岁;(3)孕次1~5 次;(4)常驻宁波或在宁波居住时间≥1 年;(5)本次妊娠首次住院保胎;(6)孕妇意识清楚,生活独立自主,既往无精神病史;(7)夫妻关系和睦;(8)自愿参与,符合医学伦理。排除标准:(1)有垂体瘤病史;(2)有甲状腺病史;(3)有家族精神病史;(4)合并高血压病;(5)有重大及恶性疾病史;(6)不能配合参与及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研究对象在住院满1 周后,通过表格、问诊、观察等方式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用统一指导语向自愿孕妇解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同意后开始收集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孕产次、不良妊娠史、是否试管婴儿、是否建保健册、宫腔积液范围及是否与丈夫异地(总计分离时间1 年内超过3 个月判断为与丈夫异地)。采用焦虑状态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状态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产妇心理状态。SAS、SDS 总分均为100分[5],按照中国常模结果,其分界值为50 分,<50 分为正常,≥50 分且HAMA和(或)HAMD >7 分者归为不良组。
1.3 统计方法 采用Stata 19.0 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产妇心理状态 226 例孕妇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74 例心理状态良好,不良心理状态率75.33%。
2.2 单因素分析 两组年龄、孕次差异均无统计学(均P>0.05);两组经产妇、与丈夫异地、不良妊娠史、试管婴儿、未建保健册及宫腔积液≥2 cm 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2.3 多因素Logistic 分析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经产妇、与丈夫异地、不良妊娠史、试管婴儿、未建保健册及宫腔积液≥2 cm 是影响住院保胎先兆流产孕妇不良心理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分析
精神卫生问题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6]。国内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精神疾病新发病例已居疾病发生首位[7]。妊娠期女性的压力和自我矛盾远远高于常人,尤其是住院保胎孕妇,负性情绪发生率更高,容易导致出现流产、胎儿异常及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8]。因此,医护人员在治疗这些患者疾病的同时,应采取一定疏导和恰当的心理干预,改变其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治愈率。
本研究前瞻性研究分析住院保胎的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和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显示存在定焦虑或抑郁情况者226 例,总体不良心理状态率75.33%。与卢丽燕等[9]的研究基本相同。
经单因素及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经产妇、与丈夫异地、不良妊娠史、试管婴儿、未建保健册及宫腔积液≥2 cm是先兆流产患者住院保胎产妇不良心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原因分析如下:(1)初次妊娠的孕妇更顺应自然淘汰规律,经产孕妇则可能经过前次不良妊娠应激及不适感的扩大化导致恐惧而诱发焦虑和或抑郁[10]。而不良妊娠史、多年不孕、试管婴儿的孕妇则抑郁及焦虑显著升高,这与夫妻双方都十分迫切想拥有健康孩子有关。这与以往研究[10]结果不一致,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但不排除随着时间推移,社会进步,孕妇的心理发生了改变。(2)孕妇由于激素波动,容易出现情绪变化,丈夫作为最可靠倾诉朋友,肢体及语言安抚可在一定程度上抚平孕妇的波动情绪。但与丈夫异地,孕妇不良情绪无法得到身边朋友及长辈的排解,则可能使其进一步放大化,甚至影响继续妊娠。(3)宫腔积液会延长患者住院保胎时间和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促使阴道微生态的失调,升高生殖道感染机会。而≥2 cm 的宫腔积液,短时间无法消退,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11],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和经济负担。(4)已经建立保健册的患者,因为建册时已经得到孕期评估及宣教,认知及接受能力提高,对于负面情绪有所缓解。但是对于先兆流产的症状、原因、结局的专项回应是在住院后才得以答复,所以并不能较未建册患者拉开差距呈下降趋势。这与既往的研究[12]不一致,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但笔者认为可能是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变化,医生大多数仅对病情作出解答和判断,而忽略患者本身的情绪及负面心理。所以,需要进一步深化分析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积极干预,防止对妊娠进程造成负面情绪。
和其他研究不同,本次评估不良心理状态联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增加可信度,具有参考意义,后续将扩大样本量,并针对不良心理孕妇制定完善干预计划及进行长期随访研究,帮助其建立对疾病的正确的认识,促进身心健康,改善妊娠结局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