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亮,梅海炳,史春波
子宫输卵管造影操作方便、副作用小及费用低廉,是不孕症女性筛查宫腔形态及输卵管通畅程度的有效方法,且对输卵管阻塞具有治疗作用[1]。常规双腔球囊导管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插管困难、宫腔显影不全、静脉逆流较多及疼痛剧烈不耐受等情况[2]。近年来,锥形鞘管行子宫输卵管造影逐渐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本文旨在探讨锥形鞘管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1 年4-9 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因不孕症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950 例患者,纳入标准:(1)无急性生殖道炎症;(2)无造影禁忌证;(3)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造影导管类型分为双腔球囊导管组(450 例)和锥形鞘管组(500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采用岛津Sonialvision G4 数字胃肠造影机。对比剂为碘佛醇注射液,规格:50 ml∶16 g(l),加拿大制造。双腔球囊导管规格:4.0 mm(F12)5 ml,由苏州市麦克林医疗器械制品有限公司生产。锥形鞘管型号规格:A2 型-5.3 mm(16Fr),由江苏康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在月经干净后3~7 d 行造影检查,术前禁止性生活,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造影前排空膀胱,于胃肠机上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后,铺巾,放置内窥器,消毒宫颈及颈管,暴露宫颈于无影灯光中心。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患者将排气后的导管头端插入宫腔,气囊内注入3~5 ml气体,轻轻回拉导管,使球囊封堵宫颈内口(图1)。使用锥形鞘管患者将排气后的导管头端插入宫颈,并顶住宫颈外口达到封堵(图2),导管外端固定在内窥器固定位置上。固定完造影导管后,推注对比剂进行造影。一共摄片4 张:骨盆平片、宫腔对比剂充盈及输卵管全程显影图像、输卵管内对比剂弥散至盆腔图像、造影后20 min 拍摄盆腔复查片。造影结束后1 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两种导管操作者均为同一名高年资医师。影像分析由2 位放射科的高年资主治及以上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评估。
图2 28 岁,不孕2 年,使用锥形鞘管行子宫输卵管造影,锥形头端封堵宫颈外口,宫腔及两侧输卵管显影良好
1.3 疼痛分级 参照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判断标准[4],子宫输卵管造影疼痛由轻到重分为3 级:(1)轻度:仅有下腹坠胀感或轻微隐痛,可伴恶心;(2)中度:痛感明显,能耐受,可伴恶心、呕吐;(3)重度:痛感较重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减慢。
1.4 观察指标 比较锥形鞘管与双腔球囊导管的插管情况、宫腔显影情况、对比剂逆流情况及疼痛副反应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锥形鞘管组插管成功率及宫腔显影完整率均高于双腔球囊导管组,静脉逆流比率及中重度疼痛副反应比率均低于双腔球囊导管组(均P <0.05);对比剂逆流表现为宫腔周围可见云雾状、放射状或树枝状影。见表2 及图1~2。
表2 两组造影情况比较 例(%)
图1 30 岁,不孕3 年,使用双腔球囊导管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球囊封堵宫颈内口,导管头端位于右侧宫角,宫腔及两侧输卵管显影良好
近年来,女性不孕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对输卵管阻塞患者及时治疗,已成为治疗不孕症的重要环节。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观察宫腔及输卵管形态,是不孕症女性的首选检查方法[5]。传统的双腔球囊导管通过导管前端球囊封堵宫颈内口达到良好的造影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但通过多年的临床效果观察后发现双腔球囊导管存在的较多弊端,比如插管困难,患者宫腔显影不全,静脉逆流多,插管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明显等。而锥形鞘管将锥形头端插入宫颈进行封堵,未损伤宫腔内膜及改变宫腔形态,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逐渐应用于临床[6]。
锥形鞘管较双腔球囊导管插管困难的比率低,其原因可能为使用双腔球囊导管需将导管前端球囊送入宫腔内,当宫颈管或宫腔狭窄粘连及子宫屈度过大时,就会出现插管失败。遇到上述情况,通常要用探针探测宫颈口位置及子宫屈度,并用扩宫棒扩张宫颈管后再次置管[7]。使用锥形鞘管只需将导管头端插入宫颈内,并且导管头端为锥形,有循序扩张宫颈的作用,并对宫颈外口进行封堵。初产妇宫颈外口呈小圆形,锥形头端封堵效果较好,经产妇宫颈外口为横线状,并且宫口松弛锥形头端封堵效果欠佳[8]。双腔球囊导管组43 例插管困难改用锥形导管均获得成功。锥形鞘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9 例患者封堵宫颈外口效果较差,对比剂未进入宫腔,返流入阴道内,改用球囊导管均获得成功。
锥形鞘管较双腔球囊导管造影宫腔的不完全显示比率低,其原因可能为[2]:(1)遇到子宫发育畸形,如双角子宫、中膈子宫及单宫颈双子宫异常,使用双腔球囊导管容易将导管头端插入一侧宫腔,对侧宫腔不显影。(2)宫腔较小,球囊将宫腔完全分开,造影时宫腔呈单角形态。锥形导管头端只需放置于宫颈管内,未改变宫腔形态,可以清晰显示宫腔整体轮廓,双腔球囊导管组18 例患者宫腔显影不全,通过牵拉导管或缩小球囊再次造影,仍未能完全显影,改用锥形鞘管获得成功。
锥形鞘管较双腔球囊导管造影时对比剂逆流比率低,其原因可能为[9]:(1)双腔球囊导管在插管过程中头端对子宫内膜的损伤。(2)双腔球囊导管球囊占据宫腔部分空间,在同等剂量对比剂的情况下,宫腔内压力较大,对比剂逆流出现较多。锥形导管头端位于宫颈内,未损伤子宫内膜,推注同等量对比剂时,宫腔未改变容量,宫腔压力较小,对比剂逆流就较少。
锥形鞘管较双腔球囊导管操作过程中的疼痛副反应比率低,其原因可能为使用双腔球囊导管造影时,插管过程中对宫颈的扩张,注射对比剂时使宫腔膨胀,对比剂进入腹腔形成的腹膜刺激及退出导管时对宫颈牵拉等[10]。锥形导管造影时锥形头端对宫颈口循序进行由小到大的扩张,并对宫颈外口进行封堵,疼痛副反应较轻。综上所述,锥形鞘管较双腔球囊导管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尤其对宫颈狭窄、宫腔畸形及宫腔粘连患者,并且降低对比剂逆流及疼痛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