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侯长亮
2022年1月上旬,因为一条名为《云南某乡村小学奖励优秀学生每人一头小猪》的短视频,支教老师侯长亮又一次成了热门人物。
2011年大学毕业后,侯长亮通过国家西部志愿者计划来到广西河池大石山区支教。两年期满回到深圳工作两个多月后,他又在学生们期盼的问候中辞职重新回到了大石山区。2015年,侯长亮被评为广西公民楷模“十大新闻人物”,不适应被媒体聚光灯包围的他,“逃”到了贵州毕节一所小学支教。2017年,侯长亮来到更缺教师的云南昭通彝良县海子镇向阳小学支教。
在支教的过程中,侯长亮开始思考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他反对“让孩子走出大山”的观念,于是告诉学生:“家乡是个好地方,只是我们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或用相关的条件、资源来把家乡建设好而已。”他也反对教材城市化,觉得这样的教材脱离乡村孩子的实际。布置作业时,他会自己改编,把种玉米、采竹笋、挖土豆、放牛等生活场景放进题目里。侯长亮认为物质并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学生需要的是好老师,乡村学校最缺的也是好老师。他常以萤火虫自比,也希望更多的萤火虫来到山区为孩子们发一分热、亮一点光。
今年1月初,在上海一家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向阳小学给20名优秀学生一人发了一头小猪,侯长亮就是设计奖品的老师之一。他表示,小猪既能作为鼓励孩子努力读书的奖品,也可以真正帮助到孩子的家庭。
銳评:从广西大石山到贵州毕节再到云南昭通,侯长亮已坚持支教10多年。这只于寂静处默默奉献的萤火虫,或许光线微弱,却始终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给人以温暖的慰藉。希望有更多的“长亮”,汇聚起一条银河,投身乡村教育,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未来。
02
许学超
近几年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南屏村的七约农场,“85后”许学超带着一帮年轻“新农人”脚蹬胶靴、头戴草帽,晒稻子、打理稻田、酿米酒、开展研学,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被称作“徽州农夫”的许学超,2008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2015年,许学超和几名志趣相投的同学来到南屏村建立了七约农场,主打环保、绿色、有机、零添加的生态种植理念。然而许学超的创业并不顺利,农场的有机理念和当地村民的传统思想有很大的冲突。顶着村民的质疑,许学超坚持有机稻种植。一有空闲,他就向村民学习如何用牛粪、菜籽饼肥田,自己则教村民生态农学知识。农场第二次秋收时,水稻亩产量增加到700多斤,终于吸引了更多村民的加入。有机稻产量市场竞争激烈,许学超便把主意“打”到米酒上。根据不同品种的稻米,农场陆续研发了多个米酒产品,还专门设计了年轻人喜爱的包装。
在生产生态稻米和米酒产品的同时,七约农场还办起了耕读学堂,在研学中传播徽州传统文化。夏天,许学超带着城里来的孩子去稻田插秧,去菜园摘蔬菜,去山上看茶叶;秋天则带着年轻人开稻田音乐会,去田里读诗。“大自然很美,我们希望在扎根乡村的同时,带来更多新理念,让更多人看到这里,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许学超如是说。
锐评:创办七约农场,坚持有机种植,从生态稻米到米酒产品,从耕读学堂到稻田音乐会,许学超不断尝试着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他身体力行助力乡村振兴,爱农助农,与乡村共成长、共发展,引领了新的农村生活方式。
写作点拨
不论是侯长亮投身乡村教育,还是许学超投身生态农业,都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他们的人生选择励志而感人,吸引着越来越多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工作、创业,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他们的事迹可以用于写作乡村振兴、人生选择等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