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娟
摘 要:本文旨在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实践创新,促进地域文化弘扬,具体实施时,运用重视文化资源挖掘和史料信息利用、加强地方文献搜集和促进文脉延续、展开馆藏资源整合和构建馆藏特色等多种方式,最终使地域文化弘扬获得较好效果,推动社会整体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基层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实践创新
基层公共图书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在彰显城市文化和弘扬地域文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基层公共图书馆在地域文化弘扬中体现自身价值,就需对地域文化基本内涵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了解地域文化和公共图书馆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重视对地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资源的利用。蓝田县图书馆作为蓝田对外宣传与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建设发展中需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体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1]
一、地域文化基本内涵
当前文化和政治、经济之间呈现出交融发展状态,公共文化属于民心工程,具有全局性、时代性特点,已经成为保证群众文化权益,建设文化强国制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2]地域文化,是文化不断发展下形成的产物,也是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映射出政治、经济实际发展水平,也属于地域发展当中不易把握的因素。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当中具有特有的文化特征以及明显的地域烙印,在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地域发展获得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也是促进文化发展和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力量。[3]针对地域文化蕴涵的文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
二、基层公共图书馆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基层公共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文化发展水平,具有作为信息传递、文献收藏、文化符号等重要功能,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持以及精神动力。它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首先,地域文化和基层公共图书馆互利共生,图书馆属于地理景观中文化集中、清晰的印记,也是地域文化建设基本载体与传承者,城市要想实现文化发展,就需重视对地域文化的利用,为大众提供平等、广阔、通畅的信息传播与信息接收渠道,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普及率、规模、服务手段对于公众受到文化熏陶、教育程度会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也关系到城市文化资源是否能够实现充分利用,作用于城市文化形象,因此二者之间为相互促进以及互利共生关系。[4]其次,基层公共图书馆可以促进地域文化承载延续。基层公共图书馆记录着历史变迁进程的相关文化资源,反映了城市文明的发展,其重要价值体现在珍藏不同时期文献,文献中的内容贯穿于人类思想链条,清晰展现了文化发展基本脉络,在城市发展变迁中,人们依然可以通过文化记载感知地域文化的魅力。[5]最后,基层公共图书馆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文献由于具有学术价值以及历史价值,受人们青睐程度较高。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文献资源是第一手资料;地域进行民俗活动、历史研究以及特产开发中,也均需利用地方文献,文献开发与利用是地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虽然当前网络获得了广泛运用,但是图书馆具有的丰富资源和文化沉淀仍然具有网络难以比拟的优势。从信息存储数量、质量来讲,图书馆汇聚了千年的文化成果与知识成果,从管理信息质量和组织信息质量来讲,图书馆已经形成了有效的信息资源搜集、组织、加工以及管理标准与方法,在推动地域文化不断发展中能够起到资源保障作用。
三、基层公共图书馆在弘扬地域文化中的优势
首先,资源优势。图书馆可以汇集大量文献资源,地域文化相关地方文献作为图书馆建设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会根据区域蕴含的人文特点,将实用、规范、共享作为基本原则,对地方特色明显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主动搜集,使人们获得深层次服务的同时,为区域经济不断发展有效提供软实力支持。[6]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搜集和保存地域文化资源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蓝田县图书馆建成了“印象蓝田大型系列多媒体数据库”,项目整体框架结构包含12个主题库,分为六大类:人文文化、地域文化、品牌文化、史前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系统地整理提炼蓝田的文化主题,将蓝田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通过对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筛选、科学分类呈现给公众,科普性强、实用性佳,旨在向大众展示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蓝田文化,更好地推广旅游产业,达到继承、保护、宣传、弘扬蓝田传统文化的目的,为打造“人文山水蓝田,丝路生态慢城”提供数据资源支撑,为加快信息化资源建设、实现大数据共享服务,使读者通过“印象藍田大型系列多媒体数据库”这个窗口认识蓝田、向往蓝田、热爱蓝田。其次,职能优势。图书馆的职能在于实现社会教育、保存文化遗产、传递科学信息等多个方面,具有复合型功能,图书馆在不断分化与拓展中,职能一直没有发生改变。对于基层公共图书馆来讲,在文献资源总量上具有其他系统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需承担弘扬地域文化的重任,通过多种形式搜集地方文化相关资源,运用科学方式保存地域文化相关资源,利用多种途径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开发,推动地域文化弘扬和城市有序发展。
四、基层公共图书馆在弘扬地域文化中的实践创新
(一)重视文化资源挖掘和史料信息利用
地域文化体现了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积淀,在长时间发展中积累的资源宝库十分丰富,系统性、真实性以及权威性特点明显,文化未能进行开发利用前并不被人知晓,开发以后便能获得广泛利用,推动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7]蓝田不仅是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还是唐代宫廷名画家韩干、北宋神宗年间著名的“四吕”兄弟、著名理学家牛兆濂等历史名人的故乡,也是唐代王维隐居的地方,有大量的文物古迹遗存,因此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史料信息也比较多。这些都是地域文化精髓,针对特有文献资源进行开发与建设,不仅能够使馆藏更具特色性,也能提高大众对图书馆的认同度以及喜爱度。[8]因此基层公共图书馆需要针对地域文化蕴涵的深厚底蕴不断探寻,充分挖掘文化内涵,进而为公共文化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加强地方文献搜集和促进文脉延续
地方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地区特点明显,属于地区发展主要依据,能够使城市开展文化建设过程中获得准确且完整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9]我国在近代经历了百年屈辱,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在文化自信方面受到了影响,部分人会将西方发达国家作为楷模。很多人对于历史文化比较陌生,年轻人对二十四节气并不了解,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却津津乐道,多数人信奉星座,但是并不了解生肖,这实际上正是民族文化丢失的征兆,因此,做好地域文化弘扬、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层公共图书馆针对地域文化资料进行搜集、开发、整理,可以将城市特色文化、城市历史体现出来,也是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工程。因此基层公共图书馆在弘扬地域文化过程中,应注重地域文化资源搜集的完善,开展研讨、课题申报等活动,有效加工地方文献,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打下良好基础,形成广泛、深远的影响。
(三)展开馆藏资源整合和构建馆藏特色
对地域文化文献展开深度开发,开展资源整合,运用索引、目录、题录多种形式的整理与加工,为人们的查找和使用提供便利。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专题进行加工整理,这种方式可以将文献资源快速有效提供给需要的读者,也能转变人们认为基层公共图书馆仅提供“借书还书”功能的思想观念,了解图书馆在弘扬地域文化中发挥的作用,认识到图书馆蕴含的价值,促进图书馆地位的提高。基层公共图书馆需积极开展地域文化方面的建设工作,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其中地域文化相关资源体系以及文化特色为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图书馆需形成馆藏资源优势,针对服务领域进行拓展,建设馆藏优势,通过优质服务获得品牌优势。信息时代背景下,进行品牌开发时需积极进行创新,形成与时俱进思想理念,搜集、整理、加工、服务的同时,需针对品牌开发展开深层次研究,促进文献增值,在信息市场中形成优势,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转变传统服务方式和拓宽服务领域
在地域文化弘扬过程中,基层公共图书馆需积极转变传统服务方式,改变原本仅满足占用资源和被动性提供服务的状态,重视地域文化挖掘与利用。可以在研究任务中充当一定角色,提升服务整体广度与深度,将图书馆具有学术性的特点展示出来,转变以往服务形象,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其中包括咨询科研课题、企业制定发展决策等,通过协作竞争实现共同发展。就馆藏资料来讲,需注重向科技和经济方面倾斜,结合读者实际需求,购置专业性地域文化书籍,并且搜集与整理行业资料,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办理集体读者证,提供地域文化相关专业书籍,通过文化推动经济发展,运用文化促进效益实现,促进地域文化弘扬。
(五)构建特色性数据库和推动资源共享
基层公共图书馆要想实现对地域文化的有效弘扬,就需重视特色性数据库以及文献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明确自身在信息服务市场当中的准确定位以及独特功能,积极展开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促进资源共享的实现。同时基层公共图书馆需要加强对地域文化建设以及地域文化发展情况的关注,做好区域经济发展、政治改革、乡土人情、社会变迁等内容的收录工作,建设具有系统性、全面性、体现地域文化相关信息的数据库。为保证数据库适应人们实际需求,发挥馆藏资源优势,需适当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为推进资源共享,可以建立数字资源窗口,设置旅游观光、文化艺术、地方民族、人物春秋等栏目,并且每个栏目中设置对应多个子栏目,实现对地域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整合,加强人们对蓝田文化的了解。建设数据库时,可以运用树形链接方式,在点击栏目以后根据子栏目进行进一步选择,对内容进行直观性展示,并且在展示内容中加入吸引力较强的元素,如通过色调的使用,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也可以运用时间轴的方式,将地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展示出来,光标在置于时间段时,运用加减方式便能了解发生的大事,界面中可以将图片、文字、音乐等综合在一起,体现出内容的丰富性。
(六)扩展自身弘扬渠道和综合运用多种方式
在网络不断发展和普及的过程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在进行线下地域文化推广时需重视网络作用的发挥。具体实施时,可以借鉴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方式,月初将本月的讲座时间表公布出来,将讲座开展的具体时间、地点、主题等在表格中列出,可以采取网络预约、馆内领票以及微信预约等方式领取入场券。讲座正式开始之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将讲座信息发布出来,例如嘉宾介绍、讲座導言等,促进讲座活动在开展时获得更为明显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提供讲座文稿、现场直播、音频播放、视频播放几个选项,使人们在了解相关内容时更为便利。并且针对讲座回顾可以对其进行分类,使人们可以结合自身兴趣选择观看。对于线上推广相关活动来讲,自身具有的优势更为明显,和线下推广方式相比作用更大。基层公共图书馆在针对地域文化进行弘扬时,需重视对讲座视频回顾、线上展览的运用,打破传统模式中存在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使人们在观看时更为灵活和自由。
五、结 语
总之,基层公共图书馆在积极弘扬地域文化过程中,需了解时代、社会实际发展情况,认识到人们的具体需求,针对地域文化蕴含的优势与潜力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对文献资源、馆藏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运用,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层次、拓展服务领域,将特有地域文化充分展示出来,积极打造文化品牌,重视地方文献搜集与文脉延续等,进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西安市蓝田县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吴丽杰,于荣全,孙超,等.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9(03):43-49.
[2] 耿艳玲.浅析地方公共图书馆在地域文化资源中的角色定位[J].现代经济信息,2021(7):2.
[3] 覃翠红.基层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质量提升探析[J].魅力中国,2020(27):48-49.
[4] 袁泽江.基层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的探析[J].中文信息,2020(8):48-51.
[5] 王海燕.基层公共图书馆助力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J].精品,2020(25):1.
[6] 许立成,任延安.论高校图书馆在地域文化推广中的作用:以德州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研究,2020(1).
[7] 李晓萍.高校图书馆加强地域文化文献建设的意义:以三峡大学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6):2.
[8] 耿秋濛.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索[J].卷宗,2020.
[9] 罗启元.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对基层公共图书馆与区域性旅游相互作用的思考: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J].云南图书馆,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