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洋
摘 要:原生态音乐是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在民间流传的所谓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口口相传、未经现代专业化雕琢的本质。它具备民族性、原生性以及自然性三种特质。民族性是判断原生态艺术最重要的指标,它代表着民族自我传承延续的特性。相比较下,诸如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风格合唱作品的演唱方法是否应沿用该民族的歌曲唱法与习惯进行演唱?当今各种唱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应如何选用作品的演唱方法?国内当代的合唱新作从创作开始就结合了众多原生态唱法与传统唱法元素,应以何种审美表达来表现当今少数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笔者作为一名指挥教师,拟从合唱艺术的角度探讨以上问题。
关键词:原生态音乐;蒙古族风格
一、原生态音乐的特征
原生性即所谓的原汁原味的特点,是指民族艺术本身最初生成的形态,而非经由专业能力反复打磨而成的精致艺术品。原生态的自然性指的是民族世代流转中传承的自然特性。传承会让作品日益完善,但其本质依旧存在,即属于原生态的范畴。虽然在此界定的原生态音乐是原始的,但由于各民族历经长时间的传承,能够保留下来最初感觉的作品并不多见。要完全确保一种文化自始至终不被外界的发展所改变,笔者认为是具有很大难度的。
由此观念延伸,蒙古族长调音乐是否为原生态的音乐文化?答案是肯定的。长调音乐是蒙古族人进入草原后逐渐形成的一种牧歌形式,在本质上具备很高的原生性,即在广阔的草原生活中,透过自然环境的熏陶逐步形成的歌唱形式,它是草原上不折不扣的原生艺术;另一方面它也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我保护的特征,使长调文化在蒙古族音乐中完成了自我传承与发展。但不是所有的长调音乐都有所谓的原生性,其演唱方式或技巧可能会受到邻近一些地区的演唱习惯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例如,巴尔虎色彩区(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今巴尔虎、海拉尔一带)以呼伦贝尔市为主体,其长调的演唱所使用的诺古拉(长调演唱技法)是硬腭式的诺古拉,也称为“巴尔虎诺古拉”,演唱起来清脆明亮、刚毅硬朗。但后来受邻近锡林郭勒盟地区唱腔的影响,有些歌者也逐渐改变了演唱的方式,改用下颌式诺古拉诠释歌曲。渐渐地自己的长调特色反而弱化了,别的地区的长调唱腔也没完全学好。原引以为豪的地区唱腔风格特征就这样消失了,有些得不偿失。但对于整个蒙古族长调唱腔的发展来说,这体现了一种蒙古族地区部落间的音乐文化发展的流动性,尤其是在不同风格区的交界处,这种发展是很常见的。等到长调歌者发觉失去了歌唱风格特点的时候,他们会想要把它找回来,就像蒙古族呼麦的循环换气一样,如何消亡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民族音乐的传承者们会想办法将其找回,并再努力让它能够继续流传。
二、不同唱法的融合与发展
随着声乐技术上的突破,人们的观念在不断改变。很多独唱作品中,老师与同学开始尝试将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相融合,让很多相对流行的歌曲也能够登上正式场合进行演唱。在这个过程中,几种唱法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无法清楚地划定界限。曲目的范围也不再那么严格,出现了民美、民通、时尚民歌等新的唱法界定以及歌曲种类的词条。2006年,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甚至出现了一种更为特殊的唱法,称为原生态唱法。这种唱法指未经专业发声训练天然形成的、带有原始风貌和地域风俗的一种演唱方式。当时通过比赛,很多不被人知的特殊唱法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例如内蒙古的长调、呼麦,侗族的大歌等等,之后也陆续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相关的话题讨论。对于原生态的演唱方式,学院派的专家学者们也产生了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原生态的演唱是未经训练所天然形成的,风格性强,只有未经雕琢、没有人工训练的痕迹才是好的。演唱讲究的重点是天然,即使声音不够漂亮也没关系。同时也认为非原生态地区的人无法演唱原生态的作品,原生态作品是专有地区的独特唱法,外人是不可能学会的。而原生态的歌手不应该被进行专业化的训练。
第二种观点认为原生态的表演者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就已经脱离了原生态,只有在他们所在地区,结合他们的声音才是真正的原生态演唱,上了表演舞台后就已经有了变化和加工。
第三种观点认为原生态的演唱应该通过一些声音的专业训练,使声音更加完善,服饰动作也要更为漂亮有民族特色,展示出表演的最美一面,称之为原生态作品的表演者。很多少数民族原生态的歌者经过训练,声音并不会失去原有的民族特色,反而会掌握更多演唱技巧,这是对原生态作品的一种传承与提高。
笔者认为对于作品的演唱方法,演唱者应秉承一种相对开放的态度,在不断的演唱中进行尝试,获取声音更多的可能性。我国著名歌唱家雷佳老师在她的博士毕业音乐会后也曾发表过这样的感想,认为不要用唱法禁锢自己,只要是符合作品需要的声音,那就是好的声音。演唱者应当以作品的需求为先,用最恰当的声音去诠释作品。
三、蒙古族音乐作品的审美心理
以蒙古族草原音乐的发展为例,蒙古族音乐受当地文化的影响最为巨大,尤其是在进入草原后的这段发展时期。除了受到环境影响,还受到人文因素的影响。蒙古族诗人鲍尔吉·原野曾说道:蒙古长调的三种境界,第一是歌声的辽阔,听了让人有心胸开阔之感,这是最浅的一层境界,是天然环境造就的,是浑然天成的“场”;其次是歌声中的苍凉悲抑,这是蒙古族人内心对世界的一种感悟,在孤独放牧中,对人生的体悟;第三层含义是能听出蒙古族人绸子般的柔软心肠。他们拥有疼惜一切的感悟,进而在他们的诗歌、民歌中展现对于他们认为的美好事物的欣赏。由此可知,蒙古族音乐具有由内而外的層次:第一层是表层生理性的感知;第二层是发自内心对于人世苍茫的感慨;第三层则是一种热爱万物的情感升华。
蒙古族音乐所歌颂的美的对象,可在蒙古族音乐中,尤其是民歌中见到。同时蒙古族是善于运用比喻手法的少数民族,透过类化联想去比喻各种事物,也就是寻找表象与表象间的相似性来做比喻。我们可以从民歌的多种题材中去探索蒙古族音乐的审美。蒙古族民歌题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歌颂草原、赞美骏马、珍惜父母恩情以及歌颂心中的英雄等。
蒙古族有句谚语:“出生的土地赛黄金,喝过的井泉如圣水。”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黄金、圣水等都是蒙古族人认为珍贵的东西,以此来比喻家乡的珍贵。类似的歌颂家乡的民歌非常多,例如《广阔美好的故乡》《呼德希里好故乡》《春归草原》等,都是透过家乡的草木山水来表达依恋家乡的情绪。如《广阔美好的故乡》的歌词:
广阔美好的杭盖故乡,多么清秀的地方。
远山近山烟雾茫茫,多么凉爽的杭盖故乡。
四块美好的毡房,镶嵌在碧绿的草原上。
羊群滚滚是草原的珍宝,
铺满了珍宝的夏季牧场。
在蒙古族的生活环境中,马是与蒙古族人紧密相连的动物,远行都得靠它。所以赞美骏马的民歌也相当多,如《小黄马》《栗色马》《枣骝马》《黄骠马》等。同时在蒙古族民歌中也有许多是描写美丽的姑娘的,如《森德尔姑娘》《森吉德玛》《乌尤黛》等,也有些歌曲是以骏马和美女来互相比喻的,以显示他们对它(她)的喜爱及拥有的渴望。像《枣骝马》的歌词:
枣骝马啊我的快骏马,你那圆圆的马蹄,
一路踏碎露珠,穿過那丛丛的野花。
多聪慧、多潇洒,我的伊桂玛,
你那闪闪的目光,甜甜的微笑,
让我惊喜交加。
从以上民歌内容所用的素材,不难发现蒙古族人的审美观点及内心世界,透过美好事物表达心中所想。对于声乐合唱作品来说,尤其是为了加强对蒙古族音乐的诠释,理解他们的审美观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层审美文化的理解与感受,就无法将蒙古族风格的作品内涵表现得特别到位,比如歌词中的感人至深的蒙古族情绪。特别是在合唱作品中,要力图透过不同声部层次的声音来表达传递蒙古族人在辽阔大地上培育出的美好胸怀,以及表现在长、短调歌声中的悲喜苍茫与祈盼之情。解读蒙古族作品中的审美观,绝对是作品演唱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四、笔者对影响原生态音乐审美表达的因素思考
推动艺术产生的三个原始力量是种族、环境与时代。影响原生态音乐审美表达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语言环境三个方面,总结如下。
1.自然环境是影响原生态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自然环境作为一种外部的因素,也是形成地域文化的重大组成部分。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不同的生产方式,同时也造成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即使是同一种族的人,由于可能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慢慢地也会产生有别于原种族的生活习惯,而慢慢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中。例如流落异乡的人在落地生根后,虽然仍部分留有自身原本的传统文化,但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久而久之,在生活习性等方面就会有所变化,进而适应当地的环境需求。
2.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影响原生态艺术的原因,首先体现在历史的多样化因素上,从蒙古族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从山林狩猎变为草原放牧,再到部分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的形成,这样的改变造成了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的改变连带引起了审美观的变化。艺术的审美也随之跟着产生改变,这是连锁效应。其次,社会环境的多样性,也就是社会背景、社会氛围对艺术形态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社会制度与政策对于艺术的形成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3.语言环境对原生态的音乐文化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二人台”地方戏“风搅雪”,即同时运用蒙古语和汉语来表演同一个作品,以蒙古族的民歌曲调为基础,再填上汉语的唱词,即蒙曲汉唱。同时也有汉曲蒙唱或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形式,深受蒙汉杂居地区百姓们的欢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原生态民歌审美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学习与借鉴的文化表现形式。此类音乐现象是民歌文化发展的一种折中体现,是为了迎合不同民族的人群能够共同进入一个相同的音乐文化语境中所逐步发展形成的产物。从原生态音乐的概念上来说,虽然它已不是单一音乐文化的传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它是新时期音乐文化形成的产物,是原生态音乐从另一个方向开始发展的新起点。
(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