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万军,李 青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地下工程和石油工程中,裂隙岩体普遍存在,其内部水流特性影响岩体及周围地质条件的稳定性。目前相关室内试验研究居多,但数值模拟方法差异性较大,且存在部分理论依据不强、计算结果失真等问题[1-2]。二维模型计算又存在过度简化,忽略了水流辐向流出的不对称性和随机性,不能完整表现辐向流的水流特征。裂隙宽度在毫米级或者更小时,水流在高水压作用下存在不同方向的湍流效应[3-4]。文中根据常用的湍流计算理论建立真三维模型,通过设置不同工况得到了平行单裂隙辐向流的内部水力特性[5-6],可为复杂裂隙辐向流的研究提供数值模拟依据。
由于不同裂隙类型和渗流通道的复杂性,裂隙水流主要以湍流为主,辐向流的瞬态形成过程至关重要,目前比较成熟的湍流计算理论主要以k-ε方程[7]为依据,如下式:
式(1)—式(6)中:ρ为流体密度;u为流速张量;I为单位张量;μ为粘性系数;μT为紊流粘性系数;F为体力张量;k为紊流动能;σk为湍流动能的普朗特数;Pk为平均速度梯度产生的湍流能量;ε为吸入率;Cε1、Cε2和Cμ为计算出的系数,其中Cε1=1.44、Cε2=1.92、Cμ=0.09。
为得到符合实际工程需要的计算结果和最大程度简化运行时间。在单向流中,一般施加速度边界条件,而辐向流的湍流程度更显著,高流速会引起网格计算的收敛性持续降低,故主要以压力边界条件为主。由于裂隙水流从中心开始向外辐射流出时持续一定时间,此过程是流态和渗流通道形成的关键环节,故选择瞬态时间步进行计算。文中以相同宽度裂隙建立三维模型,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计算工况如表1所示。
图1 三维数值计算模型
表1 数值模拟工况表
如图2所示,水流从裂隙中心高速流出后速度急剧减小,在中心压力作用下向四周辐向流出。初期瞬态水流辐射流出过程扩散较均匀,流线呈现较均匀的辐射状,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水流惯性力作用,辐向扩散逐渐产生非稳定的湍流,流线开始发生弯曲和摆动,进而产生大小和形状各异的随机旋涡流。旋涡的大小和分布影响了渗流通道,导致辐向流的不均匀扩散,当渗流通道较稳定后即产生“非典型辐向流”。旋涡的大小和分布起到了分配和束窄水流的作用,并在整个过程中约束渗流通道的演化。其过程包括4个阶段:线性流阶段、旋涡流阶段、水流通道形成阶段、稳定渗流阶段。
图2 辐向流形成过程
水压力越大渗流通道相对越稳定,湍流的影响程度越低。裂隙宽度较小时湍流主要考虑水平方向,而当裂隙宽度增大时,应同时考虑水平和垂直2个维度的湍流效应。
各工况不同位置瞬态流速曲线图如图3所示。根据图3中不同位置计算结果可知,距离水流中心越近,流速分布越稳定且整体较大,位置1流速稳定维持在0.95 m/s,位置2距水流中心较远,由于湍流和非稳定渗流的影响,流速出现局部波动,但后期也能稳定在0.56 m/s左右。位置3距离水流中心最远,出现的流速波动最显著,最大流速0.66 m/s,后期持续变化,说明距离水流中心越近,裂隙流速水平摆动幅度越大,水流的稳定性越低。水压从1.5e4增至3.6e4,靠近水流中心的最大流速从0.95 m/s增加到1.65 m/s,提升了73.7%,当水压持续增大过程中,远离水流中心位置的流速变化不大并产生较小波动。越靠近水流中心,流速越稳定。
图3 各工况不同位置瞬态流速曲线图
如图4所示,取裂隙中沿半径方向长度10 cm的截线得到水压分布,裂隙初始水压从辐射中心向外依次递减,由于瞬态辐射流出过程中裂隙面水压力的分布极不稳定,导致形成了显著的水流通道。如图5所示,水压越大裂隙面渗流量越高,最大值依次从114.83 cm3/s增加到204.93 cm3/s,增幅78.46%。辐射初期的裂隙流量存在连续波动趋势,主要由于水流辐向流出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存在不稳定湍流现象,且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出现。流速越高或者裂隙宽度越小,水平方向越显著,反之则垂直方向显著。尤其是水流通道形成初期,水流湍流现象更明显。
图4 各工况裂隙初始水压分布曲线图
图5 各工况裂隙流量曲线图
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可得出平行裂隙辐向流内部水力特性为:①平行裂隙辐向流的瞬态水力特性表现出“非典型辐向流”特点,并形成了显著的水流通道;②中心水压力越大,裂隙水流流速和流量均越大,且由于辐向流的湍流作用产生波动现象,其裂隙宽度较小时,主要以水平方向为主;③距离水流中心越近,流速越大且流态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