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王雪
目前污水处理行业正经历着从“以能耗能,污染转移”向“效果服务,质量提升”、“系统服务,创造价值”、“循环链接,生态融合”提升演变。
2021 年3 月5 日,2021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这是统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共赢的重大战略。污水处理厂作为能耗“大户”,顺应国家政策、开启低碳变革刻不容缓。
随着“双碳”政策的出台及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即便建在郊区的污水处理厂,现在已被城市包围,而且最初设计的污水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污水处理厂升级扩建工程不得不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土地资源短缺是最大制约因素之一,建设封闭性强、二次污染少、与周边环境景观协调的地下污水处理厂将逐渐成为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发展趋势之一,而将地下污水处理厂与地上城市生态景观综合体建设相结合,能节省土地资源,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可为城市污水处理厂从负资产变成正资产提供可能。虽然地下污水处理厂及地上景观建设工程投资高,但与土地成本相比,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从长远看,也符合资源节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外部环境设计,可以与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科技研发、湿地绿化等众多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地上空间还可以具有更多其他丰富的功能,最终打造生态综合体,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利用厂区资源优势打造水治理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强化企业服务与共享意识,打造集休闲运动、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城市环境综合体,服务社会公众。
城阳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坐落于青岛市城阳区,场地周边规划建设长江路和兴阳路。场地北侧为已建成一、二、三期污水处理厂及垃圾中转站。场地西侧紧邻城阳区环卫设施一体化用地,临近墨水河。场地东侧与南侧现状以工业园、产业园为主。项目地块东西长约480m,南北宽约230m,占地面积约7.94 hm,本次景观设计面积约4.27 hm。
如图1 所示,消防道路主要穿行围绕于各个建筑之间,一线工作区主要集中于厂区西侧,办公区集中于厂区东南角,发展备用地位于厂区东北角,地下生物池顶部空间处于一线工作区相对中央区域,上层分布有较多检查井口。
图1 厂区规划图
受众人群分析见表1。
表1 受众人群分析
项目整体定位为打造黏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多元化新型污水处理厂典范,建设成为集花园办公、低碳智慧、休闲运动、科普示范、社企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环境综合体。
生态——低碳可持续、海绵城市园区、生态补偿。
共享——空间共享、资源共享、文化共享。
多元——花园厂区、企业文化、社会责任。
景观规划设计灵感源于“山水城市”理念,自古以来中国人寄情山水、诗画自然的山水情怀一以贯之,现代城市的发展同样期望延续“山水城市”的人文理念,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背景下,人们同样渴望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无论工作、生活,人们对室外环境的要求愈发提高。而“山、水、园”的元素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对诗意环境的精神和物质载体。
设计自“山·水·庭园”中汲取理念,将“山·水·庭园”融入厂区景观设计格局中,形成“芳径绕幽山,居然城市间。高轩面澄水、修竹聚欢颜”的景观设计理念。
本次厂区景观设计总体规划“三区九景”,“三区”为企业展示区、花园生产区、环氧运动区,其中企业展示区包含“宾至、清源、问清、芳汀”四景,花园生产区包含“修竹、聚仙、听风”三景,环氧运动区包含“竞逐、林静”两景。
结合厂区功能区块分布,打造集企业形象展示、中水回用展示、水处理工艺展示、低碳成果展示等多环节于一体的参观游览路线。
4.1.1 综合服务楼前广场设计
该区定位为“展示新型污水处理厂形象的办公前庭”,综合服务楼前庭是全园重点区域,设计以“水”为展示企业形象的核心元素,打造简洁大气、开放包容的办公楼前景观,改变人们对污水处理厂“脏臭”的传统印象。
综合服务楼入口前广场以“水”点题,设计“宾至”“清源”两处景点,利用中水打造简洁大气的水景观,体现污水处理的优秀成果,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办公楼前水景引入“水下森林”水质净化提升技术,将所用中水水质进一步提升,并投入观赏鱼类,提高水景的观赏性。
4.1.2 中水花园设计
如图2 所示,在现状消防水池及泵房西侧三角地内规划一处“中水花园”,通过引入中水沿路设计“中水花园”,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示污水处理成果及中水利用价值,是科普教育的生动载体。
图2 “中水花园”效果图
“问清”景点:借鉴“过滤——吸附——镇静”三步净水方法,沿路设置三级微型湿地,引中水为源,再次净化提升,打造流动的中水利用展示空间和微型湿地景观。
“芳汀”景点:中水经微型湿地净化后流至此处,灌溉周边多姿多彩的水生植被,岸芷汀兰,自然之美,心旷神怡。
该区定位为“创造生态怡人的花园式作业环境和宣教展示场所”,主要设计内容包含生物池顶部绿化庭院空间设计和厂房周边绿化景观设计,其中生物池顶部绿化庭院空间设计是该区域的重点设计内容。生物池顶部空间较为空旷,且限制条件较多,总体覆土厚度50cm,绿化种植较为受限,为营造丰富空间,该区域主打以竹子为骨架,搭配草坪、观赏草的绿化种植形式。“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寓意品德高尚,是气节的象征,与“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文化相契合,同时又适应此处不利的生长条件,用于围合空间,营造“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
地下生物池上方庭院空间采用“院中园”的设计形式,打造三重游园,由外至内依次为“修竹”——芳竹园、“聚仙”——聚贤园、“听风”——退思园。
“芳竹园”以竹子围合空间,曲径通幽,并在尽头广场处设有体现企业文化的景观墙,展现以“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为主题的企业文化理念。
“聚贤园”以汇集贤达、思想共融为设计立意,此处将作为厂区职工日常集中活动休闲和对外参观讲解的场所。
“退思园”居于最北侧,位置最为安静,日常仅供厂区内部员工休闲健身使用。
该区定位为“经济低碳、社企共享的活力休闲运动场所”,该区利用厂房建设开挖土方在此处堆地形起山势,为厂区营造背山面水的空间格局。在丰富景观形式的同时可以起到屏蔽外界环境,阻隔冬季冷风,营造舒适微环境的作用。由于该区域为厂区发展备用地,未来将进行开发建设,所以该区域景观本着经济节约、可回收利用、为社会公众开放服务的原则进行设计。
该区域以低成本绿化种植为主,同时设计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设计休闲园路、阳光草坪等,为社会公众提供休闲漫步、运动健身的好去处,彰显企业责任和服务意识。
多样复合的活动场地,打造能为员工提供一系列娱乐活动的创新空间。
碳汇林堆地形起山势,打造公园化休闲绿地景观,采用乔灌草复合种植,应用PC 砖和碎石铺装等再生材料和透水材料。
通过系列管控措施,可将环氧运动区对外向市民开放,在不影响园区安全及正常办公的情况下增强社会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增加公众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感,提升企业形象。
绿化设计以“固碳、简洁、疏朗、特色”为设计构思,基于不同的场景形式,营造现代办公园区。绿色再生,体现减碳增氧,洁净环境的种植理念。根据功能场地的不同属性,让植物与建筑、铺装及小品互动,使之自然融合。
绿化以自然式栽植为设计手法,用片林的形式将常绿植物、彩叶植物、开花植物串联其中,在广场、建筑及小品周边设计组合花境及观赏草,阳光草坪与乔木片林和地被相结合,构成大气、生态、自然的“城市绿肺”。
企业展示区以“浪漫花林,生态自然”为主要景观特色,主入口两侧种植行道树樱花(染井吉野樱),办公前广场绿化结合水景,栽植以自然式的设计手法,突出功能区的主题,烘托气氛。中水花园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植物配置选用湿生植物千屈菜、狼尾草、晨光芒、粉黛乱子草、柳叶马鞭草等进行精细化搭配种植,兼具科普作用。水生植物选用睡莲、黄菖蒲、再力花、水葱等,体现回用理念。上层骨干乔木选择榉树、小叶朴等。
花园生产区以“中式庭院”为主题,该区域由于覆土厚度较浅,不适宜栽植乔木,因此种植以竹子为骨干树种,“竹子”在中国文化寓意品德高尚,是气节的象征与“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文化相契合,同时又适应此处不利的生长条件,用于围合空间,搭配宿根花卉花带,丰富生产区的绿化植物层次。
环氧运动区以“经济低碳”为主题,植物品种选择碳汇作用更强的植物,净化空气,促进厂区实现固碳减排。植物种植低成本设计,兼顾生态碳汇与循环经济效益,同时为办公人员和周边市民提供自然共享的休闲场所。乔木选择小叶朴、白蜡、国槐、娜塔栎、水杉等。灌木选择红叶石楠、紫鹃杜鹃、欧石竹等。“阳光草坪,花浪翻涌”,环氧运动区运用干净简洁的上层乔木结合林缘花境,打造现代园区的自然与浪漫。植物配置手法延续浪漫花林段的简洁与纯粹,乔木以色叶乔木为主,结合常绿乔木组团,色彩对比强烈,形成丰富的季相变化。中层搭配适量花乔木等,丰富林缘线,围合草坪空间,凸显阳光草坪的干净整洁。下层沿园路设置成片草花。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项目致力于打造以生态为基底,涵盖低碳可持续、海绵城市园区、生态补偿等内容,并在空间、资源、文化等方面与社会共享的多元化厂区景观。因目前本项目仍未动工,其实际景观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