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军事职业教育赋能基层军官职业能力的思考

2022-05-27 01:46:36陈立华
政工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军官军事岗位

陈立华 刘 璐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军队培养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模式,提高备战打仗人才供给能力的水平。必须认识到,军事职业教育作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正是拓宽军事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提高人才供给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面对人才强军战略对基层军官能力素质升级的现实要求,军事职业教育需要精心筹划、精准发力,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时代军事职业教育平台为战育人,探索出适合基层军官的教育模式,尽快实现基层军官队伍培养的突破性发展。

一、紧贴基层军官能力需求,打造全维度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

基层军官作为部队备战打仗和治军带兵的主力军,对其政治素养、军事素养、专业素养、科技素养、身心素质和带兵管理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现阶段基层军官专业知识更新较慢,储备相对薄弱,特别是受专业种类繁杂、人员高度分散、培训组训难等客观因素影响,在岗培养质效不高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为此,军事职业教育必须在课程资源设置上下功夫,紧贴打仗实际、部队实际、岗位实际,着眼提高基层军官综合素质特别是任职能力,把本职岗位和部队建设发展所需作为确定学习内容的基本依据,真正做到教为所需、学以致用、学以赋能。

一是紧盯基层军官综合能力提升,构建体系化课程。知识是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基础。作为素质教育在军事领域的重要实现方式,军事职业教育首先需要构建体现基层军官职业综合能力素质要求的知识体系。因此,必须着眼基层军官队伍建设标准和岗位职责,对标军事训练大纲要求,突出战斗力标准,突出职业发展需求,构建涵盖政治思想、军事理论、岗位业务、作战指挥、组训管理、科技信息等内容的完整知识体系。同时,课程资源要符合各级各类基层军官知识、素质、能力形成规律和岗位专业内在逻辑顺序,并与院校教育和部队实践训练无缝衔接,设计难易渐进、层次分明、对接合理的在线课程资源,促进基层军官综合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二是聚焦基层军官岗位核心能力,构建针对性课程。军事职业教育内涵特征之一就是紧扣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组织开展自主学习。基层军官既是部队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基层部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这就要求课程资源应根据基层军官岗位特点、职责任务和职业发展路径,进行针对性设置。要聚焦备战打仗,瞄准未来战场对基层军官能力素质的要求,突出作战指挥、战史战例、想定演练、联合作战等内容设计;要聚焦战备训练管理,突出组训指挥、领导管理、育兵带兵方法、战斗精神等内容设计。同时,对照基层军官编制岗位职能,分层级、分专业细化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设计进行课程区分,按比例设置岗位基础、岗位提升和岗位拓展课程,确保教育的层次性和有效性,提升基层军官胜任岗位能力。

三是着眼基层军官职业能力拓展,构建前沿性课程。军队人员岗位能力提升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更新专业知识。基层军官是部队建设的直接践行者,也是新军事科技在部队最直接的使用推动者。这要求军事职业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知识内容,要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为导向,立足基层军官的实际岗位和职能作用,紧跟战争形态演变、技术更新、武器装备换代发展步伐,突出军事领域新理论、新技能、新装备、新战法、新训法,及时创新开设新兴学科专业和前沿交叉学科专业课程。同时,优化现有专业课程布局和比例,加快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及时吸纳部队技术革新成果,淘汰老旧、不适应课程内容,加速基层军官专业知识更新,促进知识结构优化,提升战略思维、创新意识和科技素养。

二、集聚信息网络技术优势,搭建智能化的军事职业教育资源平台

军事职业教育作为军队人员在岗培养的主要继续教育形式,是基于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的在线学习方式,具有现代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满足基层军官全员全时全域的泛在学习需求,就必须要求军事职业教育立足信息网络时代大背景,将海量集成的信息资源作为教育基础,有效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构建信息资源大数据,同时基于需求设计推送各种信息资源,最终实现军事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的快速流动和高效利用,为基层军官精准培养、分类施教提供支撑增效作用。

一是动态感知基层军官网络关注指向。基层军官浏览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各类网页、搜索各类词语等行为,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出其学习诉求和兴趣倾向。对此,军事职业教育必须全程、全时、全域围绕基层部队担负任务、科技发展态势、专业技术热点难点等要素,采取人工搜索与技术检测并重的方法,及时准确获取基层军官关注动向数据。同时,根据基层军官的关注程度,在获取数据信息的过程中动态同步进行初始化的分类梳理,包括各类数据在基层军官群体中散布态势、各类数据对基层军官群体和个体第一时间造成的正负面影响、数据信息在一定阶段是否出现高频化倾向等等,为科学建设满足基层军官任职需求、符合其学习口味的在线课程资源,以及动态更新在线课程内容提供数据指导。

二是精准构建专业教育资源数据库。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之一是数据集成,即把一些相关的数据通过技术手段整合集中到一起,并且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应根据基层军官网络关注动向,在采集结构化数据的基础上,充实网络日志、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海量存储和逻辑整合功能,逐步构建起内容丰富、融合共享的基层军官教育资源数据库,并按其学科专业、岗位类型、能力素质标准等进行引擎分类,使基层军官能快速精准地搜索到个体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同时,集中力量建设针对基层军官个体的教育咨询通道,提供点对点精准化在线教学服务,提出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学习解决方案。

三是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时代强调的是以个体服务为基点的大众服务,个体需求的海量数据是激发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由于基层军官个体的需求、知识结构的细节测量和量化成为可能,军事职业教育便可以精准到单个个体和每个教育细节。为此,军事职业教育平台要注重发挥大数据对解读基层军官个体需求的作用,通过对平台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基层军官的个性化需求及知识结构变化态势进行总结,进而实施精准化智能化推送,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信息资源,实现军事职业教育的“因人制宜”。

三、遵循基层军官岗位能力生成路径,健全质效性强的军事职业教育管理服务机制

依据基层军官岗位任职能力标准和职业发展路径,统筹安排军事职业教育任务,加强基层军官军事职业教育学习管理,全过程督促检查学习绩效,能够有效实现对基层军官知识水平的指标量化。为此,军事职业教育必须深度嵌入基层军官职业发展过程,基于岗位职责任务,推导分析岗位履职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各种能力需求,依据能力生成途径创新教育方法、落实教育目标、调控学习效果,切实提高军事职业教育对基层军官在岗培养的效能。

一是创新“学、研、战”整体联动的教育模式。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为战育人,是构建军事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指向。这要求军事职业教育立起战斗力标准,将基层军官在岗学习、战技研练、备战打仗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要对应部队不同类别、不同层级基层军官作战能力生成的特点规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未来战场需要什么训什么的原则,挑选出符合基层军官个体能力需求的学习资源,纳入单位主官荐书(课)清单,量身制订年度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计划,坚持分类分级、衔接递进施教。要以部队战备战勤训练为牵引,结合基层军官选学资源,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学习讨论、课题研究、演习演练、特情处置等训练,真正做到学为战、研为战、练为战,切实提升基层军官备战打仗水平。

二是建构“学用结合、指技复合”的教育链路。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军事职业教育的培养原则是学用一致,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目的。因此,要把提高基层军官岗位任职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在岗学习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效果,促进基层军官能力素质整体升级。要加强基层军官指挥能力与专业能力融合培养,既突出兵种作战、战术指挥、联合作战等基础理论学习,也要兼顾主战武器装备运用、高新尖科技等内容学习,打造指技皆通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军官队伍。

三是营造“科学管理、激励牵引”的教育环境。军事职业教育的学习成效与个体切身利益和成长进步进行挂钩,能够有效形成想学、会学、尚学的良好氛围。要依托军事职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基层军官设立终身学习账户,实行学分制,采取学习过程考核与课程结业考核相结合、单项考评与综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和军事职业精神,探索完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要把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纳入基层军官“双争”评比、军事训练等级评定、晋升送学、出国深造等选拔考核体系,真正把军事职业教育从个人行为上升为组织行为,从软指标上升为硬杠杠,把学习成效作为基层军官职业发展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军官军事岗位
跳伞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6
迷你贝克街
军事幽默:局
军事文摘(2009年9期)2009-07-30 09:40:44
军事
军事幽默
军事文摘(2009年5期)2009-06-30 01:01:04
世界军事掠影
军事文摘(2001年7期)2001-08-06 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