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文:“有滋有味”的育种路

2022-05-27 10:19张婷婷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2年5期
关键词:培育出博文性状

张婷婷

与胡博文见面是在长沙的一家咖啡厅,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充满激情和活力,所以我们的采访也变得轻松起来。

对胡博文影响最大的母校有两所——湖南农业大学和比利时列日大学。在湖南农业大学,胡博文进行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农大严谨的学风和扎实的培养给了他做学问的基础;在列日大学博士阶段的农业科学与生物工程学研究,让他对微观世界下的植物生命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科学研究,在胡博文那里从来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是非常让人着迷的一桩乐事。那些别人觉得枯燥无趣的基因结构,在胡博文的眼中,仿佛都有着神奇的魔力。显微仪器下,蓝色试剂浸染过的薄薄的一片标本,在胡博文看来,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正是这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让胡博文乐此不疲。

学成归国后,32岁的胡博文重新回到母校湖南农业大学,成为园艺学院蔬菜系副教授,开启他“有滋有味”的科研和从教之路。

追逐梦想,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种类、口感和营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让老百姓“菜篮子”装下数量更多、品种更全、风味更佳、价格更低的蔬菜,就要培育出优质的作物种子,这也是当下很多科研工作者攻关的方向。

“你别看这些概念,听上去高大上,其实育种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胡博文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将记者带入奇妙的智慧育种世界。

“现在很多人都有感觉,我们吃到的蔬菜和小时候的味道不太一样了,其实,这些变化与育种、物流、市场等多方面的选择有关系。就拿番茄来说,这是在番茄的改良过程中,因过于注重产量、外观、抗病等性状,忽略控制风味的部分基因位点,从而导致番茄风味品质下降。”胡博文所做的就是调控作物基因培育优良品种,让蔬菜的口味突破了“天花板”。

任何物种都由基因决定,掌握了哪些基因控制哪些性状,就可以如同下棋一样,根据事先进行的虚拟基因组设计方案,通过优化选择最佳亲本基因组组合,聚合目标基因,从而培育出满足老百姓味蕾需求的新产品。“这是作物优良基因挖掘方法的突破,也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胡博文告诉记者。

然而,培育出一颗好种子,要经过多次种植、多次筛选、多次实验,才能选出“种子选手”。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当实验失败时,你会失望吗?”有人经常这样问道。

“育种是一项耗时长、投入大、出成果慢的工作。有时候选育几年后,会发现与想要的品种性状背道而驰,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之前的投入就打水漂了,就得从头再来。但这正是科学最美妙的地方。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惊喜随时可能出现。真正好的科学,往往是无法预测的。只要把心态放平,就可以享受这个求索的过程。”胡博文的回答十分豁达。

潜心科研,献智助力产业振兴

“一粒好种子,要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一个好的农业科研人,要服务好老百姓。”

这是胡博文从“辣椒院士”邹学校身上得到的感悟。回国不久,胡博文加入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的团队,主攻辣椒功能基因研究。

“可别小看一粒小小的辣椒种子,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胡博文的实验室,仿佛就是一个“辣椒博物馆”,错落摆放的玻璃瓶中,展示着椒形各异的辣椒标本、品种丰富的辣椒种子。

深耕科研一线,胡博文所在的团队长期致力于辣椒种质资源搜集,挖掘出更多品种的性状基因,通过基因筛选,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辣椒种子。

这几年横空出世的樟树港辣椒,曾一度卖到200元/斤,仍一椒难求。可这种辣椒口感虽好,却因为产量不高、抗病性差,一度阻碍其产业发展。那怎样突破品种发展瓶颈呢?胡博文介绍,辣椒是雌雄同花的植物,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后,再进行后代杂交。辣椒早期花小,单纯依靠人工去雄,存在杂交种子不纯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团队培育性状优良的雄性不育株,培育出集抗性强、优质、高产等性状为一体的辣椒种子,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让这颗小小辣椒走进平常百姓的餐桌。

辣椒育种没有终点,创新一直在路上。

“你想象不到吧,我们有时一下午都在做‘小白鼠’,尝一口辣椒喝一口牛奶,来评判各种辣度。”胡博文说,“辣”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感觉,但自己及团队要研究的,是通过解析辣椒本身的基因组,知道有哪些基因能影响辣椒辣度,以此进行不同方式的调配与组合,在保留辣椒本身的风味同时,还能把辣度调成不同口味。这样以来,便可延伸产业链,开发辣椒的其他用途,比如可以用于制作催泪弹、镇痛剂等。

“我们或许还会尝试去解锁很多小众的风味,比如果香味辣椒,生吃脆甜的水果辣椒,甚至还有花香味、奶香味辣椒。”胡博文笑着说出了自己未来的期冀。

初入师道,任重道远以身作则

2019年,是胡博文身份转化的第一年。他从一名学生变成带硕博研究生的导师、给本科生授课的老师。走在校园里,看起来仍像一个学生。但是当他和他的博士生在一起,很容易看出谁是老师——他仅比学生大那么几岁,但自带老师的“威严”。

在胡博文眼中,这群比自己只小几岁的学生,更像是自己的朋友。面對这些在他看来“很聪明、有创造力”的学生,胡博文也在探索怎样去做一个更好的导师,激发学生的潜力。

他把多年在国外的求学经验带到自己的课堂。他鼓励学生跟自己“唱反调”,如果学生在课题组的研讨会上就学术问题争论起来,他会在争论之后马上肯定这个学生积极思辨的态度。“科学的本质是求真,科学家最重要的特质是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受权威思想的束缚。”他表示。

在他的实验室,没有管理员,却一切井然有序;在他的课堂,没有签到制,但人人按时来去。

在学生心目中,胡博文既是一位没有一点架子的“朋友型”导师,又是一位要求严格会发脾气的“严师型”导师。他会在中午的时候在实验室吆喝“有没有人去吃饭”,或是在某个周末张罗一群人打打球,也会在同学们犯错误的时候给予严厉的批评。

对胡博文来说,科研是“如痴如醉”的过程,也离不开“如琢如磨”的探寻。好品种是等不来的,需要在一次次试验中总结、在一个个品种比较中优化,更要善于从别人忽视的地方捕捉“惊喜”。他确信,不要做短平快的事情,只要一步一步走,就能保证科研的健康发展。唯有坚持,才能在“有限”中抵达“无限”。

蓝天白云下,湖南农业大学大棚里的种子正在恣意生长,或许它们正见证着一个故事——这个充满激情的年轻人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小小的种子同样拥有未来。

猜你喜欢
培育出博文性状
珠海长肋日月贝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第一次挣钱
谁和谁好
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成功培育出人类精子
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新纪录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人猪嵌合体胚胎
Review on Tang Wenzhi’s The Gist of Chinese Writing Gamut
“常染色体遗传”等于“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与性别无关”吗
你是如何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