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老的木旋换“新装”

2022-05-27 10:20葛倩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2年4期
关键词:棒槌新装金子

葛倩

走进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木旋玩具手工坊,仿佛来到了工艺品商店,只见古色古香的木架上,摆满了色彩鲜艳、精致小巧的木旋玩具:长着翅膀的燕车、画着孙悟空脸谱的陀螺、像大棒棒糖的哗啦棒槌……这里的每一个玩具,都凝聚着手工坊成员的心血。

木旋玩具手工坊指导教师汪涛告诉初初,木旋是一种民间工艺,如今却濒临失传;学校成立手工坊,就是为了守护这一传统文化。从2019年手工坊成立以来,一群小“艺术家”聚在一起,学习制作木旋玩具,大胆创新,让这古老的玩具重新焕发生机……

一个陀螺,一段童年

成员胡斯羽在加入工作坊之前,从未听说过木旋玩具。当她第一次踏进工作坊时,“特别震撼”。图案精美、造型可爱的木旋,一下子吸引了胡斯羽。她左瞧瞧,又看看,竟然发现了陀螺!“这是我小时候最爱玩的玩具啊!” 胡斯羽很是惊讶。

课上,汪老师讲解了什么是木旋,以及木旋的前世今生。听到木旋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胡斯羽瞬间肃然起敬。

听着汪老师的讲述,胡斯羽开始浮想联翩,想象自己也制作了一个漂亮的木旋。等到绘制图案时,胡斯羽才发现,在圆滚滚的东西上画画,真别扭。手悬空,有力使不出,还不停地抖啊抖。胡斯羽原本想画的是树叶,最后抖成了“海草”。

其实,绘画只是制作木旋玩具的最后一步。想要做出一个木旋玩具,先得做出一个木坯,需经过备料、削皮、旋刻、打磨等多道工序。

手工坊的董淑棣老师负责教大家制作木坯。先从简单的陀螺学起。大家围在旋床边,伸长脖子,看董老师手握刮刀,娴熟地在木料上旋刻,不一会儿,一个陀螺就做好了。

轮到大家上手了。当成员晁嘉振将刮刀伸到高速旋转的木料上时,内心激动不已。在董老师的指导下,成员赵子睿也做出了一个陀螺。虽然这个陀螺做得“又丑又破”,但赵子睿还是决定将他送给爷爷——这可是自己亲手做的!

当赵子睿看到爷爷开心地抽动陀螺,笑得像个孩子时,他的记忆被拉回童年——那时,爷爷教自己玩陀螺,也笑得这么开心。

小木旋里藏着大文化

木旋,最早起源于山东郯城县的樊埝村,因此,这里也被誉为“木旋玩具之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手工坊成员已经掌握了制作木旋玩具的基本技能。汪老师决定带他们去樊埝村,拜访非遗传承人樊继美爷爷,深入了解木旋玩具背后的文化意义。

大家走进樊爷爷的小院,古朴气息扑面而来。樊爷爷正在专注地绘画,桌上有惟妙惟肖的高低棒人、形神兼备的虎头棒槌,还有栩栩如生的唐僧师徒四人。

坐在桌前,樊爷爷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他从二十几岁开始做木旋,如今已进入古稀之年。在他眼里,木旋不只是玩具,还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虽然它很小,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虎头棒槌寓意虎头虎脑、长命富贵;燕车蕴含神灵崇拜意识。而为木旋绘上图案,就是在赋予它们生命。

樊爷爷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成员金子涵。她还不能完全明白这些话的含义,但她觉得,自己与木旋的距离,似乎更近一步了。

而当金子涵听到樊爷爷说“这门手艺即将失传;木旋玩具也不再受欢迎”时,她陷入了沉思:木旋玩具历经时间的洗礼,留存至今,一定有它独特的价值。“我们要留住它。”想到这,金子涵的心中,有一颗种子在发芽。

古老与现代相遇

从樊爷爷家回来,金子涵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木旋玩具不再受欢迎?她想到在帮助樊爷爷义卖木旋工艺品时,一个路人说的话:这个东西现在已经过时了。它真的过时了吗?金子涵相信,木旋玩具有着电子玩具无法相比的美感与魅力,只是时代在变,人的审美变了。

可不可以稍做创新,为它换个“新装”,让它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金子涵和小伙伴们脑洞大开,将可爱的卡通形象搬上哗啦棒槌,将《山海经》中的各种神兽画在虎头棒槌上,让莫奈的“睡莲”在哗啦棒槌上绽放……没想到,这些图案与古老的木旋玩具相遇,竟碰撞出一种新奇之感。

最近,樊爷爷将木旋制作手艺传给了儿子。他的儿子与手工坊师生们的想法一样: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让木旋玩具走出困境。他时常与手工坊的成员们交流,从他们的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而他,也教大家做不同种类的木旋玩具,告诉大家如何配制出上色更亮、留色时间更长的颜料。

传承与创新,成为打开木旋文化的最好方式。

古老的木旋玩具,在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小艺人”手中,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希望它最终迎来春天,成为更多孩子的童年记忆……

猜你喜欢
棒槌新装金子
邹汉珍十二生肖作品展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棒槌花边的传承与发展
新年穿新装
mothercare:新年将至,快来搭一套美美的新装吧!
一个接一个金子
开关的新装
小棒槌
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