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讲解员大赛后对讲解比赛的再思考

2022-05-27 22:57孙梦圆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6期
关键词:讲解员博物馆

孙梦圆

摘 要:文章根据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经验和先后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员大赛”“致敬国家丰碑—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的经历,针对讲解比赛中应注意的事项作了思考及总结。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员;讲解比赛;比赛经验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6.03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基础。随着民众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参观博物馆成了当下民众比较喜爱的文化活动方式,他们渴望了解历史、汲取更多文化知识。讲解员的存在使博物馆的文物变得不再“冰冷”“无语”,讲解员能够帮助“安静”的文物“开口说话”,传播知识、传承文明,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文物的历史,讲解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内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水平,同时向民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多年来,国内文旅界开展各项讲解员大赛,注重人才培养,促进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讲解人才脱颖而出,培养了多支业务精、素质优的讲解队伍。

近年来,笔者参加过多场省级讲解比赛,2020年更有幸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以及在2021年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主办,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致敬国家丰碑—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先后获得三等奖和参与全国专业组选手的新媒体赛段的录制。笔者参加的两个全国讲解员大赛的形式稍有不同,一个是现场讲解、现场答题、现场打分,另一个则是云讲解、云比拼、云观赛。笔者在赛前精心准备,向专业老师虚心请教,根据专家意见反复修改、不断练习,积极备赛,业务水平和比赛经验都有显著的提升,同时也重新审视了在讲解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比赛经验,笔者梳理以下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一起学习交流。

1 讲“好故事”

1.1 讲解稿的构思

讲“好故事”首先要有好的讲解稿,讲解稿对讲解员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剧本对导演和演员的重要性,讲解稿的选题和内容直接影响讲解比赛的成绩,选手要根据比赛要求选题,紧贴比赛主题且事例鲜明,否则讲解水平再高、讲解技能再好也不会获得高分。如在“致敬国家丰碑—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虽然除了讲红色故事,也可以讲新时代精神的故事,但对比后者而言,红色历史故事更能直击人心,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讲述红色故事更贴合主题。而后,要继续选定具体讲述哪位经典人物或哪件文物,确定后再深入挖掘人物或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个过程可以向馆内的专家、老师请教,但不建议聘请专业的学者来撰稿,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最好由选手自己去完成初稿。虽然从初稿到终稿会经过无数次的修改,但在这锤炼的过程中,讲解员对稿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调动真情实感。

1.2 讲解稿的“度”

要想讲“好故事”,在撰写讲解稿的过程中还要控制好“度”。一是限度,要反复斟酌讲演稿的内容,如伟人、领袖人物的故事就要更为谨慎;二是准度,对于故事中提到的时间、数据等带有数字的内容要准确,要找到出处并进行核实;三是鲜度,观众对没听过的故事更感兴趣,如平凡人的故事、广为人知的人物身上不为人知的故事、广为人知的人物的周边人的故事等,如陈独秀的两个儿子、李大钊妻子的故事等都可以加入讲解稿;四是温度,故事的切入点要小,将故事里有温度的细节进行放大,如一個动作或一个眼神,通过细节还原故事,用人性温度引发观众共情;五是纯度,故事一定要精练,不要太绕弯或使用过长的句子,切记“少即是多”,越少越纯粹;六是高度,故事最终上升的高度要契合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同时要相信金句的力量,但绝不是喊口号式的语言,恰当的金句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七是融合度,在故事中,讲解员与故事的主人公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是讲身边人的红色故事,还是与红色故事中当时的主人公是同龄人等。如在“致敬国家丰碑—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新媒体赛段志愿者组第一场比赛中,有一位转业军人从自身接收志愿军棺椁的经历出发,讲述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曹秀湖一直在等候战友的故事,故事融合巧妙,内容卓尔不群。总之,事件要故事化,故事要人物化,人物要细节化。

1.3 讲解稿的开篇设计

讲解开始三十秒之内没有抓住评委和观众的心,对方就很容易分心走神,因此讲解稿有一个好的开头显得尤为重要。与展厅讲解不同,讲解比赛限定选手的讲解时间,一般为三至五分钟,在短时间内不能用累赘、艰深的词语,或用语太过文绉、书面化,因而简明精练、重点突出、引发兴趣的开篇,有助于吸引评委和观众的关注。

从开篇的不同写法与作用角度出发,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种:一是悬念式,往往结合故事主题找到一个切入口,以悬念的方式提出问题,以达到平中出奇的效果,更好地引起关注;二是引入式,往往以某一个兴趣点为引入口,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达到连接接下来主要故事内容的目的,发挥其自然、生动过渡的作用;三是转折式,借用转折的手法,将开篇分为两个部分,虽然后半部才是故事要说明的问题,前半部是为铺垫或对比,但正因如此,观众才会对接下来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上大致介绍了三种开篇形式,其实远远不止这些,开篇写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其作用有:提示重点、概括全篇、引起兴趣、引入主题。

2 “讲好”故事

2.1 语音规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讲好”故事,首先要把故事讲清楚,讲解员要使用普通话对观众进行讲解。试想一下,即使讲解稿内容再打动人,若存在严重的地方口音,现场效果和比分都会大打折扣。如在省级讲解比赛中,海南选手会有一些地域特色的发音,海南话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的语音结构。如把“c”念成“s”、“t”念成“h”、“参观”念“三观”、“一堂课”念“一行嚯”,还有些存在前后鼻音的问题,如“an”和“ang”、“in”和“ing”,如“船”念“床”、“因为”念“应为”。北方选手也会存在语音问题,如把“r”念“y”、“人民”念“yín民”、“褥子”念“yù子”。除此之外,还有调值问题,普通话有四个基本调值,即55、35、214、51,因而有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如东北的选手将“叔”念成二声“shú”、“细菌”念成三声“细jǔn”等。因此,语音规范在讲解工作和比赛中尤为重要。语音问题的改善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打好语音基础。

讲解员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练习:

一是练习口部操,提高口腔的肌肉活动的范围,减少讲解时由于口、舌、唇配合不灵活导致讲错字。口部操中,“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咧”是将双唇紧闭尽力向前撅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练习;“绕”是双唇闭紧向前撅起,然后向左右作180度转圈动作;“顶舌”要闭唇,用舌尖用力顶住左内颊(腮的位置),然后再反方向作同样的练习,左右交替,反复练习;“绕舌”要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立舌”需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使舌尖向右侧力翻,然后做相反方向的练习。

二是练习绕口令,提高吐字发音的准确性,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如绕口令声母练习《八百标兵》、平翘舌练习《三山撑四水》、前后鼻音练习《扁担和板凳》、n.l练习《老龙和老农》等。

三是呼吸的控制。在讲解发声过程中,呼出的气息是讲解员发声的动力,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以及共鸣的运用与呼出气流的速度、流量、密度都有直接关系,气流变化关系到声音的响亮度、清晰度以及音色的优美圆润。呼吸的作用不仅限于发生的动力,还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是情与声之间的桥梁。讲解要想能自如地表情达意,必须学会呼吸的控制与运用,可选练快板书和《报菜名》《导游词》等贯口段子。

2.2 寻求正确的讲解基调、风格

“讲好”故事,并不是普通话标准、表达清晰就会获得高分,还需要讲解员正确把握讲解基调、风格,才能调动观众的情绪,如语言是轻快的、高亢的、凝重的还是平缓的。那么,如何把握讲解基调、风格呢?一是不要只看内容、不究目的,不能只看文字就想当然地确定讲解基调、风格,讲解员一定要结合故事背景、问究其目的才能准确定位;二是要结合自身风格,每位选手在长期的讲解工作中形成了固有的讲解风格,因此参赛时的讲解基调和风格一定要选择自身能驾驭的,绝不要为了出彩而“出彩”,最终弄巧成拙;三是基调表达要统一中有变化,不要一味地用一种基调贯穿整个故事,要在符合故事情境下做到善于变化。讲解员以讲解内容为依据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感同身受地表达,但切记不是表演,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中有选手讲解过程中表演痕迹过重,整个故事感染力虽强,但对比自然地讲故事的选手,后者分数更高,由此可见,那种听不出技巧,显得极为自然、适度的表达更受欢迎。

2.3 副语言的运用

讲解比赛中还要有副语言(即体态语、服装、妆发)的参与,副语言的作用主要是传达态度与情感和辅助有声语言表达。在讲解比赛中,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有声语言,大量信息正是由副语言显现、传播的。在新媒体时代,多数比赛不仅面向现场评委和观众,还会进行现场直播,讲解员的形象直接展现在电视荧屏或短视频平台的观众面前,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比赛。

一是体态语,在口语表达意犹未尽时,适当的体态语能恰到好处地进行补充,使故事丰满、增强表达效果,还能与观众进行感情交流,增强亲和力、减小距离感。笔者认为讲解员的体态语要根据不同赛场来设计,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的决赛上,讲解员在舞台结合PPT进行讲解,除了要展示给现场的百人评委和观众,还有进行现场直播的远景、特写机位拍摄,这就考验讲解员的舞台调动能力了,在舞台上若从始至终站在一个位置会过于呆板。如剛上场讲解员位于舞台中心,待讲解开始后或需要指向PPT时再移步至左(右)侧,应距离中心位不超过舞台的四分之一,步伐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手势要落落大方,动作要与讲解内容正确搭配,或是配合重音的落点,形成“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表达语言,最后讲解员回到舞台中心位结束讲解。由于每个讲解舞台的差异性,因此选手要提前做好准备,赛前反复练习走位和动作,到达现场后一定要参与彩排。除此之外,笔者参加的“致敬国家丰碑—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新媒体赛段并不是舞台讲解,而是在展厅内云讲解、云比拼、云观赛。比赛要求近景拍摄,尽量定点讲解以保证网络通畅,受到景别、方位的制约,这就要求讲解员一定要有镜头感,形成内心的感觉和有声语言、体态语三位一体的和谐状态,这时讲解员的体态语和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应以平和、微调为宜。

二是服装,讲解员要身着制服或为比赛定制正式的套装。在全国讲解比赛中,讲解员代表各省份、各部委、各博物馆或少数民族,因此着装存在较大差异,如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着军装,民族类博物馆讲解员着民族服饰,为比赛增添了不少色彩,切记文明着装、不奇装异服。

三是妆发,干净整洁的妆发也是无声的语言,能够传递讲解员对观众的尊重。有些选手认为舞台讲解就要画上浓艳的舞台妆,如睫毛过浓、眼线过长、头发凌乱,但这样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而忽略了讲解内容的好坏。因此,在日常讲解工作中要养成化淡妆和盘发的良好习惯,笔者任职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每天早上会在晨工时间检查讲解员的着装和妆发,如统一口红、眼影的颜色,指甲不涂鲜艳的色彩,除婚戒、手表外不带其他首饰,头发不随意染色等,以此规范讲解员仪容仪表。

3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种颜色。”讲解员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精神的诠释者、红色故事的传播者和讲述者,而讲解比赛是对讲解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检验,是一场全省乃至全国性的“讲解大练兵”,更是一堂业务能力的进修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反复改稿到最终定稿,从锤炼讲解语言到巧用讲解技巧,从把握讲解内容到驾驭讲解舞台,各个方面需都要讲解员亲自去经历、积累、吸收、探索、理解,这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并不断实践的过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刘利伟.谈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前的准备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17-18,21.

[2]刘畅.浅析博物馆讲解礼仪—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J].民博论丛,2019(00):173-177.

[3]龙文勤.浅谈文博讲解员舞台比赛实用性技巧[J].广西博物馆文集,2018(00):48-52.

猜你喜欢
讲解员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博物馆当讲解员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讲解员培养模式探索(英文)
论博物馆讲解员科学传播能力的提升(英文)
黄果树瀑布现“天价”特级讲解员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古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