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翠 刘美华 刘世华 彭剑雄 朱丽辉 肖政辉 张新萍 谭小艳
(1.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s ICU)是治疗病情危及生命患者的特殊病房,主要包括综合急危重症、心内科重症监护、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急诊重症监护、儿科重症监护等,患者由于病情危急、管路通道较多、无家属陪同、疼痛明显等条件限制,卧床休息往往成为ICU中日常护理过程的一部分[1]。然而,长期卧床休息很容易导致患者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甚至会患有ICU获得性衰弱,延缓患者恢复健康的时间[2]。有研究[3]表明早期活动被认为是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等相关并发症最好的康复方式,2019年巴西内科医学会发布《巴西重症监护室早期活动指南》[4],表明应尽早对ICU患者实施早期活动。近年来,随着相关指南和共识越来越多,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的关注也越来越多[5]。本研究采用Citespace和Excel软件对2010年1月-2021年5月在“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针对目前国内“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现状与热点,并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剖析,为之后开展ICU患者早期活动提供参考和依据。
1.1资料收集 通过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以“ICU患者、急危重症患儿、急危重症患者、早期运动、早期活动、早期康复、重症康复、运动疗法”为主题词,使用布尔逻辑检索CNKI中全部期刊的文献主题和标题。以2010年1月-2021年5月为检索时间,共检索出405篇文献,经过剔除重复及会议论文、访谈以及获取不了全文、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选取375篇文献。
1.2数据资料分析 对检索的文献数据使用Excel对发文量、期刊分布、关键词出现频次、中心性等内容进行统计绘图并分析,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作者共现、机构共现、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可视化分析,并绘制成图谱,并以关键词对2010-2021期间做时间线聚类,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Selection criteria 设置为Top 50 per slice,LRF=2,LBY=8,e=2,对该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分析与讨论。
2.1文献基本情况
2.1.1文献发文量与时间分布 本研究将2010年1月-2021年5月每年发表的文献数量按照年份进行了统计,其中期刊论文352篇,学位论文23篇。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文献数量呈增长趋势,由于本研究统计截至时间为2021年5月,所以相关文献数量不显著。见图1。
图1 2010年-2022年5月发表数量情况
2.1.2文献期刊分布 本研究中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文献共发表在144个期刊上,列出发表前10位的期刊,文献总数为98篇,占总体的26.13%,并可将这些期刊看成为该领域的期刊群雏形。见表1。
表1 发表文献前10位期刊
2.1.3文献发文机构网络共现分析 本研究文献发文机构共现,可见图中共有20个节点,9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47 4。其中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各发文为4篇。另外从图谱中可看出整体上机构之间相对较独立,合作交流不紧密。发文机构网图谱请扫描右侧二维码了解详细内容。
2.2研究内容分析
2.2.1关键词网络聚类分析 将375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时间跨度为2010-2021年,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选择聚类分析并进行调整,Citespace软件使用模块值(Q 值)和平均轮廓值(S值)2个指标,作为图谱绘制效果的评判依据[6]。Citespace软件中Q值>0.3代表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突出;S值>0.5则聚类合理;本研究结果中Q=0.409 1,S=0.567 2,符合聚类标准,见图3。
图3 关键词网络聚类图谱
2.2.2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趋势分析 结合聚类后导出数据中各关键词的中心性及突现率,可推导出研究热点的发展情况和演变过程。以引文发表年份为X轴、聚类编号为Y轴布局,可得到2010-2021年ICU患者早期活动研究热点时间线视图,见图4。从图中可得知目前我国ICU患者早期活动研究路线特点如下:2015年开始关注重症监护室中早期活动、早期康复以及其安全性,2016-2018年主要关注ICU获得性衰弱、并发症、谵妄,2019年以后关注ICU机械通气、肌力、应用效果、早期康复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住院时间、焦虑、抑郁等发展趋势。
图4 研究热点与时间线图谱
3.1ICU患者早期活动的优势研究力量尚未形成 ICU患者早期活动的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近年来多个不同国家发布了多个相关指南与共识[5],并且相关研究[7]也证实ICU患者开展早期活动是安全和可行的,种种因素激发了研究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兴趣,促进了我国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的发展,相关文献的发表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就研究机构而言,以每个单位的研究小团队为主,与其他团队合作频次不多、交流较少。总之,目前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处于学术领域起步阶段,有待从深度、广度上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今后各机构之间应加强交流、合作,形成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团队,引领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发展,使其向规范化及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3.2基于Citespace对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内容分析
3.2.1国内ICU患者早期活动开展率较低 对ICU患者开展早期活动可减少ICU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有利于机械通气患者早日拔管、减少谵妄的发生率[8],但目前国内ICU早期活动的开展并不理想。相关调查发现,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开展率为19.2%,非机械通气患者中开展率为23.5%,气管插管带管患者中开展率仅5.3%[9],另外早期活动方式多种多样,目前国内主要以床上被动活动与床上坐起为主,而离床活动实施率并不理想[10]。
3.2.2ICU患儿早期活动相关研究鲜有报道 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文献的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ICU机械通气患者、ICU神经重症患者、ICU老年患者、ICU呼吸衰竭患者、ICU外科手术后患者。对于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早期活动相关研究在国内鲜有报道,而相关文献表明[11]对危重症患儿开展早期活动是必要且安全可行的,后续可对急危重症患儿如何安全有效地开展早期活动进行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对临床实践产生影响。
3.2.3ICU患者早期活动没有相关的标准方案 ICU患者如何安全实施早期活动方案是目前研究热点,吉婷等[12]采取早期被动活动方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应指标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促进了患者集体恢复。张立文等[13]制定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运动安全管理方案并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案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对医护人员的行为有着规范的作用,进而保证了早期运动顺利开展。窦英如等[14]将早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ICU重症患者进行应用,结果显示ICU患者首次进行早期活动时间提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多学科团队的满意度提升。付贞艳等[15]对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康复运动最佳证据进行了总结以及临床评价,最终有23条最佳证据被纳入临床实践中,这一研究让医务人员可根据临床情景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最佳证据。但目前国内在ICU患者早期活动研究领域并没有形成统一可行的方案,且急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方案开展极少[16],但有相关专家对重症患儿的早期康复提出了策略[17-18],为今后急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相关方案制定起到促进的作用。
3.2.4影响ICU患者早期活动开展的因素较多 ICU患者早期活动开展受多个因素阻碍。(1)当患者病情较危重,留置管路通路较多时,开展早期活动时需要更多医护人员的帮助[19]。(2)医务人员对早期活动认知不足,虽然对开展相关早期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行为上有所欠缺[20]。而急危重症患儿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往往优先考虑的是患儿的安全问题而不是开展早期活动[21]。(3)患者与家属对开展早期活动的认知不足,害怕对病情造成影响,对医护人员开展早期活动不支持且不信任[22]。(4)开展早期活动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目前没有专门的固定人员对患者开展早期活动,主要是由ICU专科护士来实施,但因为ICU护士工作繁忙,人力资源分配问题以及开展早期活动所需设备和器械的不足等因素,而耽误了早期活动的开展[23-24]。(5)目前虽有ICU患者早期活动的相关指南与共识,但目前并没有标准具体的实施方案,较多实施者开展没有足够信心。有研究[25]发现,随着指南与共识的相关支持出现,参与早期活动的患者数量急速上升。早日制定出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实施标准方案是推广早期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综上所述,ICU患者早期活动是国内热点研究话题,但目前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尚在起步阶段,需要临床工作者人员深层次的探讨。国内大部分ICU患者早期活动方案只是针对成人患者,可能与急危重症患儿开展早期活动相关理论支持较少有关,但相关专家已逐步发表相关策略,相信接下来国内在急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的研究上会得到一定提升。另外,开展早期活动的障碍因素较多,需要将相关因素进行克服或从另外的角度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当前国内对ICU患者早期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施早期活动的效果指标评价,虽然已知早期活动对ICU患者的相关效果,但目前尚未得出早期活动的标准实施方案。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加强不同研究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内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ICU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收集上存在不完善,选取的文献质量参差不齐,对研究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利用可视化工具,使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数据中隐藏的信息,相互印证来确保结果的真实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