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郭先炳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杭州 3100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材的要求越来越高,渐渐的开始觉得餐桌上的食材总是那么几样,没有什么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市场调研显示,现在餐桌上的痛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食材单一、做法单一、视觉冲击力差。通过调查发现,现在人们不仅需要食材能够做的好吃,还需要做的“好看”,所以这就需要做饭的人“换着花样”把食材做好、做“美”,尤其是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或者哄小孩吃饭,这是就需要你的做饭水平。此时的你就需要和别人不一样,如果你能够做出一个凉拌黄瓜,胡萝卜沙拉,丝有两米长,那么你做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碗菜,更是一个艺术品。本文提出了一种既能切长丝又能切短丝的切丝料理杯,既能切长丝又能切短丝的切丝调理杯需要有两个进料口,为了保证能够放入食材,进料口的尺寸需要在国标允许范围内足够大。但是外观、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料理杯杯盖的直径受到了限制。本文设计了一种立式切连丝机器,基于TRIZ理论对进料口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了一种杯盖直径小,工作可靠的双进料口结构,为既能切长丝又能切短丝的的料理杯设计打好了基础。
如图1所示,切丝料理杯主要由主机组件、杯子组件、装料桶组件、切丝盘组件、进料口组件等部件组成。杯子组件可以放置于主机组件上,主机组件通过电机提供动力传递到料理杯内部的传动轴,在传动轴的上方安装有切丝盘,工作时用户通过进料口将食材投入到切丝盘上,切丝盘高速旋转切割食材,食材切割后掉入到装料桶中。
图1 料理杯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切丝料理杯的切丝盘在高速旋转时,食材为静止状态。要想实现切出来的丝连续、不断,在切割过程中,食材应在刀盘的中心。切短丝时,食材与刀盘需要偏心放置。所以,切丝料理杯的进料盖需要有两个食材投入口,切长丝时由中间口投入,切短丝时由偏心口投入。
图2 切长、短丝原理
设计一种家庭用,既能切长丝又能切短丝的切丝料理杯。受结构、外观的影响,切丝料理杯的重量不能超过2 kg,杯体直径不能超过Ø200 mm,高度不能超过500 mm。
对食物加工机的切丝原理进行分析可知,切丝盘在切割食材时,要想切割成长丝,食材在切割时必须与刀盘中心对齐。要想切割成短丝,食材在切割时必须与刀盘中心没有任何交线。所以切丝盘进料盖上必须有两个进料口,分别位于进料盖的中心位置和偏心的位置。同时切丝料理杯在设计时必须满足如下的的限制条件:
1)安规要求:根据GB 4706.30-2008国家标准规定,切丝料理杯单个进料口的平均直径不能超过65 mm,进料口横截面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均小于75 mm,进料口最上端距离刀片的高度大于100 mm。
2)工业造型要求:切丝料理杯的重量不能超过2 kg,杯体直径不能超过Ø200 mm,高度不能超过500 mm。
3)功能:根据产品定义要求,该机器应该具备切长丝和切短丝的功能。
从时间、空间等多维度对多功能切丝料理杯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不仅研究问题的现状,而且考虑与之相关的过去、未来,以及子系统、超系统等多方面的状况[1]。多功能切丝料理杯的九屏幕分析图如图3所示,多功能切丝料理杯未来向多功能、全自动、智能化方向发展,子系统进料口同样应该向多维化,自动化进料口方向发展[2]。
图3 九屏幕分析
利用生命曲线对切丝料理杯的性能参数、专利等级、专利数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通过研判可知,切丝料理杯目前处于成长期,技术快速发展,具有价值和潜力显现,此时应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其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3]。
图4 生命曲线分析
对切丝料理杯的可用资源进行分析。资源包括自然或环境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系统资源、信息资源、功能资源,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4]。
表1 切丝料理杯资源分析
切丝料理杯由动力装置(串励电机)、传动装置(齿轮箱,传动轴)、执行装置(切丝料理杯)、控制装置(数控系统)等组成,系统完备性图如图5所示。对系统完备性图进行分析,发现执行装置进料口改进是切入点,可以像多维化进料口方向考虑[5]。
图5 完备性法则
围绕系统的各部分名称、功能、作用,进行功能分析,找出有害作用、有用作用、不足作用,为研究指明方向。功能分析图如图6所示。通过功能分析图可知,有害作用为食材对刀片的磨损,支撑圆套对切丝传动轴的磨损,不足作用为进料口对食材的作用。为达到要求,必须实现进料口的转换,这进一步明确了研制的着手点[6]。
图6 功能分析
切丝料理杯系统动态性如图7所示。对切丝料理杯进行分析可知,食材只能竖直方向升降。由于食材只能在进料口上下移动,因此此时食材只能做1维运动。要满足长短丝的切换,食材在进料口至少需要2个维度的运动。增加维数势必会引入新的机构,同时对每个维度运动进行控制的程序也一定会变得更为复杂。图7所示的动态性分析也印证了上述推断[7]。
根据物场分析可知,本问题属于第三类模型: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对此,采用一般解法5,即增加机械场,如图8所示。据此,获得方案一:在进料口下部设置滑动机构,实现进料口中间、侧面的任意切换[8]。
图8 切丝料理杯的物场分析及解决方案
既要增加多用性,又要形状单一(保证杯盖体积不变),这就构成了适应性及多用性与形状之间的技术矛盾。根据分析可知,改善的参数是适应性及多用性,恶化的参数是形状。由矛盾矩阵表在40 个发明原理中进行查找,如表2所示[9,10]。
根据分割原理得到方案二如图9所示,将进料口分割维中间的大进料口和侧面的小进料口。
表2 矛盾矩阵表
图9 进料口分割模型
既要求多个进料口保证食材能从中间和侧面进入,又要杯盖上只有一个入料口(杯盖面积小)
矛盾参数:进料口数量
要求1:多;
要求2:少。
解决方法:条件分离方法。
条件1:进料时进料口由两个;
条件2:杯盖上的进料口只有一个。
方案三:进料时进料口有两个,杯盖上的进料口只有一个(如图10所示)。
图10 上部两个进料口,下部一个进料口模型
方案二将进料口分割维两个部分,侧面进料口形状不规则,食材进入体积小,不可用;方案一可用,但是增加了进料口滑动的机械结构,结构复杂,损坏风险达;最终确定用方案三。
采用方案三,在杯盖的底部对食材缺少一个方向的定位,所以食材在切割过程中易跑“偏”。两个进料口中间部分缺口,所以食材由中间进料口进入时易跑到侧面进料口中,食材由侧面进料口进入时易跑到中间进料口中。
对食材跑偏的问题进行因果链分析,如图11所示。分析后针对中间、侧面进料口没有定位,刀片对食材没有轴向定位,人握住食材易打滑,刀盘动平衡差,导料桶直径固定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11]。
图11 因果链分析
表4 方案评分表
如图12所示,刀片可以安装在切丝盘上,切长丝时,用户手持带齿的推料棒,对食材的上端进行轴向的定位。在刀盘的中心设置有锋利的定位轴,对食材的底部进行定位,食材的上、下部均进行了定位,切丝盘高速旋转时,食材可以保持静止状态保证切丝料理杯工作的可靠性。
图12 切长丝固定方式
在中间进料口设置有3爪扶正机构,如图13所示。扶正机构的材质为PP材料(弹性好),扶正机构采用弧形悬臂结构,弹性好,在扶正食材时,扶正结构的直径可以随着食材直径的变化而变化。扶正机构3个卡爪靠近侧壁进料口卡爪为反弧形结构,可以扶正侧面进料口进入的食材。扶正机构的靠近侧壁进料口的卡爪设置为勾形,当食材由侧面进料口进入挤压卡爪时,靠近侧壁进料口卡爪上的勾可以卡在另两个卡爪上进行止位。
图13 进料口扶正机构
将切丝刀片固定在切丝切片盘上;将切丝切片打发桶放入到切丝料理杯中;将安装有刀片的切丝切片盘固定在传动轴上。将杯盖安装到切丝料理杯上并旋紧,将组装好的切丝料理杯发到主机上即可实现切丝功能。
切丝料理杯的中间、侧面进料口尺寸均为国标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尺寸。进料盖的尺寸按照工业造型要求进行设计,杯体和进料盖的直径未超过Ø200 mm。切丝功能切出的长、短丝效果如图14所示。通过试验验证,两个进料口均能保证进料顺畅,中间进料口投入的食材可以实现切长丝的功能;侧面进料口投入食材可以实现切短丝的功能。在投入食材过程中,食材的上、下部均能进行定位,食材没有跑偏的现象。整个切丝料理杯能够满足功能、用户体验、测试寿命等性能,该料理杯已顺利上市。
图14 试验验证
本文设计了一款既能切长丝又能切短丝的切丝料理杯。通过TRIZ理论对切丝料理杯的进料口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九屏幕分析法对料理杯的超系统、系统、子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进料盖应该向着多维化方向发展;通过生命曲线法则分析出料理杯处于成长期,应该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资源分析将料理杯整个系统的资源进行了归纳;通过完备性法则得出整个结构的优化需要从切丝装置入手;通过功能分析将各个配件之间的有害作用、有用作用、不足作用进行了总结。本文利用TRIZ理论的物场分析、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等方法提出了可移动进料口,大小进料口,基于空间分离的上部两个、下部一个进料口的方案,对方案整合及评价选出方案三。选择方案三后伴随着次级问题,本文通过因果链对食材跑偏的次级问题进行了解决,提出了增加扶正结构的方案。最后对优化设计后的切丝料理杯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切丝料理杯能够实现切长、短丝的功能,用户体验好,测试寿命合格。